張璐

《張氏醫通》~ 卷九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九 (1)

1. 癰疽

(腫瘍,潰瘍,作痛不止,作嘔不止,出血不止,肌肉不生,發熱不止,大便不通,小便不通,作渴不止,自汗不止,下痢不止,敷寒涼藥,用刀針法)

癰疽一科。自有專擅其術者。以是手輯醫通。獨略此門。然有兼患內證。瘍醫不能措指者。因取靈素金匱明之新甫等數條。列之本門。諸凡治例。未遑遍述。庶免瘠環同類之誚云。

靈樞云。夫血脈營衛。周流不休。上應星宿。下應經數。寒邪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。血泣則不通。不通則衛氣歸之。不得復反。故癰腫。寒氣化為熱。熱勝則肉腐。肉腐則為膿。膿不瀉則爛筋。筋爛則傷骨。骨傷則髓消。不當骨空。不得泄瀉。血枯空虛。則筋骨肌肉不相榮。

經脈敗漏。熏於五臟。臟傷則死矣。癰發於嗌中。名曰猛疽。猛疽不治化為膿。膿不瀉。塞咽半日死。其化為膿者。瀉則合豕膏冷食。三日而已。發於頸。名曰天疽。其癰大以赤黑。不急治則熱氣下入淵液。前傷任脈。內熏肝肺。十餘日而死矣。陽氣大發。消腦留項。名曰腦爍。

其色不樂。項痛。如刺以針。煩心者死。發於肩及臑。名曰疵疽。其狀赤黑。急治之。此令人汗出至足。不害五臟。癰發四五日逞焫之。發於腋下赤堅者。名曰米疽。治之以砭石。欲細而長。疏砭之。塗以豕膏。六日已。勿裹之。其癰堅而不潰者。為馬刀挾癭。急治之。發於胸。

名曰井疽。其狀如大豆。三四日起。不早治。下入腹。不治。七日死。發於膺。名曰肝疽。色青。其狀如谷實、栝蔞。常苦寒熱。急治之。去其寒熱。半歲死。死後出膿。發於脅。名曰敗疵。敗疵者女子之病也。灸之。其狀大癰膿。治之。其中乃有生肉。大如赤小豆。銼䔖、翹草根各一升。

(零䔖連翹根各一升也。)以水一斗六升。煮之竭。為取三升。則強厚衣。坐於釜上。令汗出至足已。發於股脛。名曰股脛疽。其狀不甚變。而癰膿搏骨。不急治。三十日死。發於尻。名曰銳疽。其狀赤堅大。急治之。不治。三十日死。發於股陰。名曰赤疽。不急治。六十日死。

在兩股內。不治。十日當死。發於膝。名曰疵癰。其狀大癰。色不變。寒熱。如堅石。勿石。石之者死。須其柔乃石之者生。諸癰疽之發於節而相應者。不可治也。發於陽者百日死。發於陰者三十日死。發於脛。名曰兔齧。其狀赤至骨。急治之。不治害人也。發於內踝。名曰走緩。

其狀癰也。色不變。數石其輸。而止其寒熱不死。發於足上下。名曰四淫。其狀大癰。不急治。百日死。發於足傍者。名曰癘癰。其狀不大。初如小指。發急治之。去其黑者。不消輒益。不治。百日死。發於足指。名脫癰。(一名脫疽。)其狀赤黑。死不治。不赤黑不死。不衰。

急斬之。不則死矣。

營氣稽留於經脈之中。則血泣而不行。不行則衛氣從之而不通。壅遏而不得行。故熱。大熱不止。熱勝則肉腐。肉腐則為膿。然不能陷。骨髓不為焦枯。五臟不為傷。故命曰癰。熱氣深甚。下陷肌膚。筋骨枯。內連五臟。血氣竭。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餘。故命曰疽。疽者。

上之皮夭以堅。上如牛領之皮。癰者。其皮上薄以澤。此其候也。病有形而不痛者。陽之類也。無形而痛者。陰之類也。無形而痛者。其陽完而陰傷之也。急治其陰。無攻其陽。有形而不痛者。其陰完而陽傷之也。急治其陽。無攻其陰。陰陽俱動。乍有形。乍無形。加以心煩。

命曰陰勝其陽。此為不表不里。其形不久。身有五部。伏兔一。腓二。腓者腨也。背三。五臟之俞四。項五。此五部有癰疽者死。喜怒不測。飲食不節。陰氣不足。陽氣有餘。營氣不行。乃發為癰。陰陽不相通。兩熱相持。乃化為膿。其白眼青。黑眼小。是一逆也。內藥而嘔。

是二逆也。腹痛渴甚。是三逆也。肩項中不便。是四逆也。音嘶色脫。是五逆也。除此五者為順矣。

素問云。膏粱之變。足生大疔。受如持虛。汗出見濕。乃生痤痱。營氣不從。逆於肉理。乃生癰腫。氣傷痛。形傷腫。先痛而後腫者。氣傷形也。先腫而後痛者。形傷氣也。

金匱云。諸浮數脈。應當發熱。而反灑淅惡寒。若有痛處。當發其癰。師曰。諸癰腫。欲知有膿無膿。以手掩腫上。熱者為有膿。不熱者為無膿。

發熱而脈見浮數。證脈相應也。脈見浮數而反灑淅惡寒。是火鬱不得發越。若有痛處而飲食如常。必發癰腫之候。腫熱未甚。尤可消散。腫熱已劇。癰膿已成。後世用濕紙貼腫上。候其癰腫之頭。亦不出乎此意。

浸淫瘡。從口流向四肢者可治。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。浸淫瘡。黃連粉主之。(方缺)

病機機要云。瘰癧者結核是也。或在耳後。或在耳前。或在耳下連及頤頷。或在頸下連缺盆。皆謂瘰癧。或在胸之側。或在兩脅。皆謂之馬刀。手足少陽主之。此本膏粱丹毒火熱之變。因虛勞氣鬱所致。止宜補形氣。調經脈。其瘡當自消。蓋不待汗之下之而已也。其不詳脈證經絡受病之異者。

下之先犯病禁經禁。故致失手。且有兼痰兼氣兼血兼陰虛等證者。病本不同。治當求責。瘡瘍者火之屬。須分內外以治其本。內之外者。其脈沉實。發熱煩躁。外無焮赤。痛深於內。其邪氣深矣。故疏通臟腑以絕其源。外之內者。其脈數。焮腫在外。形證外顯。恐氣極而犯內。

故先托裡也。內外之中者。外無焮惡之氣。內亦臟腑宣通。知其在經。當和營衛也。用此三法之後。雖未愈。必無變證。亦可使邪氣峻減而易愈。

外科精要云。熱發於皮膚之間。浮腫根小。至大不過二三寸者為癤。六腑積熱。騰出於肌肉之間。其發暴盛腫。皮肉光軟。根腳廣大為癰。五臟風毒積熱。攻焮肉骨。風毒猛暴。初生一如蓓蕾。形自焦枯。觸之應者乃疽也。夫五善七惡者。動息自寧。飲食知味。一善也。便利調勻。

二善也。膿稠腫消不臭。三善也。神采精明。語聲清爽。四善也。體氣平和。五善也。煩躁時嗽。腹痛渴甚。或泄利無度。小便如淋。一惡也。膿血大泄。腫焮尤甚。膿色敗臭。痛不可近者。二惡也。喘粗短氣。恍惚嗜臥。三惡也。目視不正。黑睛緊小。白睛青赤。瞳子上視者。

四惡也。肩背不便。四肢沉重。五惡也。飲食不下。服藥而嘔。食不知味。六惡也。聲嘶色敗。唇鼻青。面目四肢浮腫。七惡也。五善見三則瘥。七惡見四則危。然則病有源同七惡者。乃皮緊急而知善也。病有源同五善者。乃皮緩虛而知惡也。是豈凡醫所知哉。

凡人初見發背。欲結未結。赤熱腫痛。先以濕紙覆其上。立視候之。其紙先干處。即是結癰頭也。取大蒜切成片。如三錢厚薄。安於頭上。用大艾炷灸之。三壯即換一蒜片。痛者灸至不痛。不痛者灸至痛時方佳。最要早覺早灸為上。一日二日。十灸十活。三日四日。六七活。

五六日。三四活。過七日則不可灸矣。若有十數頭作一處生者。即用大蒜研成膏。作薄餅鋪頭上。聚艾於蒜餅上燒之。亦能活也。若背上初發赤腫一片。中間有一片黃粟米頭子。便用獨蒜切去兩頭。取中間切三錢厚。正安瘡上。著艾灸十四壯。多至四十九壯。此謂癰疽初發。

宜灸之也。然諸瘡患久成漏者。常有膿水不絕。其膿不臭。內無反肉。尤宜用附子浸透。切作大片。厚三二分。於瘡著艾灸之。仍服內托之藥。隔二三日再灸之。不五七次。自然肌肉長滿矣。至有膿水惡物。漸漬根深者。郭氏用白麵、硫黃、大蒜三物一處搗爛。看瘡大小捻作餅子。

厚約三分。安瘡上。用艾灸二十一壯。一灸一易。灸後四五日。方用挺子紝入瘡內。歹肉盡去。好肉長平。然後貼收斂之藥。內服應病之劑。調理即瘥矣。蓋不止宜灸於瘡之始發也。惟發於頭腦者。皆不可灸。頭為諸陽之會。灸之反助其火毒耳。

腫瘍,薛立齋曰。腫瘍者。以疳瘍未潰而言也。經云。形傷痛。氣傷腫。又云。營氣不從。逆於肉理乃生癰腫。皆因膏粱厚味。七情陰火。或炙爆甘美積毒。氣血不和所致。當分其經絡所屬。五臟相勝。與元稟虧損。預為審用攻補調和之劑。速令散潰。尤當審其勢之腫漫。色之赤白。

與痛有微甚。毒有表裡。若腫高焮痛。便利調和。邪在表也。宜表散之。腫硬痛深。大便秘澀。邪在內也。宜下之。外無拘急。內則便利調和者。邪在經絡也。宜調營衛。腫焮大痛。或麻木不痛。邪氣凝滯也。外用隔蒜灸。內服活命飲。或歸耆飲尤效。無問何部分。但赤腫者必消。

若煩躁飲冷。赤痛發熱。二便不通者。火熱內熾也。用四味清涼飲。或活命飲加大黃尤善。若微腫微痛或不痛。陽氣虛弱也。參耆內托散。微黯微赤或不赤。或惡寒而不作膿。或膿熟而不潰者。陽氣虛寒也。並用千金托裡散。如此則未成者自能消。已成者自能潰。尤當別其屬陰屬陽。

或半陰半陽而治之。若泥於腫瘍禁用辛熱之說。不分受證之因。兼證之經。概行敗毒。泛擾諸經。誅伐無過。以致不能起發。或不能潰腐收斂。變證莫能枚舉。癰疽論云。腫瘍內外皆壅。宜以托裡表散為主。但見腫痛。參之脈證虛弱。便與兼補。氣血無虧。可保終吉。若腫瘍之際。

治失其法。必致潰瘍之變證。此推內經之微旨。而生平之徵驗者。尤當觸類而長。愚奚庸贅。

潰瘍,潰瘍者。以瘡瘍膿潰而言也。膿潰而腫消痛止者為順。若膿潰腫痛。或發寒熱者。氣血虛也。十全大補湯。膿潰欲嘔少食。脾胃虛弱也。六君子加炮姜。手足並冷者。脾氣虛寒也。六君子加薑、桂。不應。急加附子。膿潰而仍痛。或二便秘澀者。熱毒未解也。清熱消毒湯。

熱退而渴不退。津液不足也。八珍加黃耆、麥冬、山茱萸。熱止而小便頻數。腎虛也。加減八味丸料。若熱不止。或腫痛反甚。虛熱內作也。保元湯加清心涼血之劑。或熱退而肌肉不生者。氣血俱虛也。十全酒客。瘡色夭白。或陷下不斂。寒氣所襲也。五味異功散。佐以豆豉餅。

膿血過多。煩躁不安。乃亡陽也。急用獨參湯尤當。審其腫之軟硬。飲食冷熱。與膿之稠稀多少。肉之赤色青黯。及瘡口之收斂遲速。而投托里消毒調補之劑。庶無變證。癰疽論云。潰瘍內外皆虛。宜以托裡補接為主。蓋潰瘍之變證。由於腫瘍之際。治失其宜。虧損元氣所致。

治者可不慎歟。

作痛不止,瘡瘍作痛。當審邪之所在。證之所因。如寒熱而痛。邪在表也。人參敗毒散。便秘而痛。邪在裡也。清熱消毒湯加白蜜。腫焮而痛。血凝滯也。活命飲。作膿而痛者。托裡消毒散。排膿脹而痛者針之。膿潰而痛者補之。氣虛而痛。四君子加歸、耆。血虛而痛。四物湯加參、耆。

大抵形傷痛。氣傷腫。不知此數者。徒以乳香、沒藥為止痛之方。則非所以為法矣。仍審五臟相勝相兼之證而治之。後仿此。

作嘔不止,丹溪云。腫瘍時嘔。當作毒氣攻心治之。潰瘍時嘔。當作陰虛補之。此論其常耳。如腫赤焮痛而嘔者。熱毒甚也。活命飲。作膿而嘔者。血氣虛也。六君子加歸、耆。便秘而嘔者。熱在臟也。清熱消毒湯去生地、金銀花加檳榔、木香。寒藥服多而嘔者。胃氣傷也。

六君子加桔梗、柴胡。有肝氣乘脾而嘔者。有胃虛停痰而嘔者。有鬱結傷脾而嘔者。皆由脾胃虛弱。毒氣蓄聚。治宜調補中氣。則正氣復而邪氣去矣。

出血不止,瘡口出血。有因五臟相勝。陰陽不調。而血不止者。有因六淫七情之氣不平。而血妄行者。若因肝火內動。四物加山梔、丹皮。肝經血虛。六味丸。心虛不能統血。四物加參、朮、丹皮。酸棗仁。脾虛不能統血。四君子加山梔、丹皮。脾虛鬱滯。歸脾湯。脾肺氣虛。

變證。氣血俱虛。十全大補湯。腎氣不足而肝火內動。六味丸、梔子清肝散加五味。大凡失血過多而見煩熱發渴等證。勿論其脈。不問其證。急用獨參湯以補其氣。經云。血生於氣。苟非參、耆、歸、術甘溫之藥。決不能愈。若發熱脈大者多不治。

肌肉不生,肌肉乃脾胃所生。收斂皆氣血所主。二者相濟以成者也。若肌肉不生而色赤。血熱也。四物加山梔、丹皮。晡熱內熱。血虛也。四君子加歸、地、丹皮。膿水清稀。氣血虛也。十全大補湯。食少體倦。脾氣虛也。補中益氣湯。煩熱作渴。起居如常者。胃熱也。竹葉黃耆湯。

煩熱作渴。小便頻數者。腎虛也。六味丸。肉腐而不潰者。烏金膏。若肉潰而不斂者。六君子湯。外用珍珠散敷之。臭穢脈洪大而作渴。乃真氣虛而邪氣實也。此為難治。大凡瘡瘍久而不愈者。皆元氣不足。或因邪氣凝滯於患處。苟能調補脾胃。則元氣自足。元氣既足。則邪氣自消。

死肉自潰。新肉自生。而瘡自斂矣。若不保其本。而概敷生肌之劑。是反助其邪。後更潰爛耳。

發熱不止,瘡瘍發熱。初患乃毒氣所焮。已成乃內焮作膿。已潰乃血氣虧損。不可概行敗毒。以傷元氣。蓋未成者。當分邪之在表在裡。將成者。當分邪之可攻可補。已成者。當分膿之作與未作。膿已成者。當分膿之淺深高漫。膿已潰者。當分痛之止與不止。若作痛而發熱者。

活命飲。作膿而發熱者。托裡消毒散。膿出而發熱者。八珍加黃耆。午前發熱者。陽氣虛也。補中益氣湯。發熱作渴。小便頻數者。腎氣虛弱也。加減八味丸。膿血多而熱者。陽無所附也。十全大補湯。日將晡而熱者。氣血虛也。八珍湯。若無寐而熱者。內補黃耆湯。煩躁者。

血脫也。當歸補血湯。自汗而熱者。胃氣虛也。四君子湯。惡寒發熱者。肺氣虛也。補中益氣湯。或四君子加黃耆、當歸。亦有五臟相勝。夾食夾寒。六淫七情所致者。不能備述。臨證詳之。

大便不通,瘡瘍大便不通。初起則審所致之因。所見之證。而行內疏外表之法。已潰則分氣血虛實傳變之證。而用托裡滋補之法。不可泛用苦寒疏導之劑。恐復傷真氣。則腫者不能消散成膿。潰者不能生肌收斂。故丹溪云。腫瘍內外皆壅。宜托裡表散為主。潰瘍內外皆虛。宜托裡補接為主。治者審之。

小便不通,瘡瘍小便不通。其因不一。當分經絡虛實而藥之。若潰而惡寒發熱。氣血虛也。八珍湯。手足並冷。陽氣虛寒也。四君子加炮薑、升麻。手足不冷。乃脾氣虛弱也。四君子加升、柴、半夏。寒熱往來。氣血虛也。十全大補湯。大便了而不了。脾氣虛而下陷也。補中益氣湯。

切不可輕用疏導之劑。復傷元氣。致腫者不能復起發腐潰。潰者不能生肌收斂。須臨證制宜而治。庶無誤矣。

作渴不止,瘡瘍作渴。當分經絡所屬。及血氣虛實而治。若焮痛發熱。便利調和者。邪在表也。清熱消毒湯。腫痛發熱。大便秘澀者。邪在裡也。涼膈散。焮痛熾盛。邪在經絡也。活命飲。右關脈洪數有力。胃火消爍津液也。竹葉石膏湯。右關脈數無力。胃虛津液短少也。補中益氣湯。

飲食失度。胃氣內傷而亡津液者。參苓白朮散。膿血出多而氣血虛弱者。八珍湯加五味。稟腎不足而津液短少者。加減八味丸。余當臨證制宜。

自汗不止,瘡瘍潰後多汗。衛虛元氣外泄。大非所宜。其稟質肥盛者。濕熱外泄。猶無大患。若形槁色枯。胸中多氣。血液衰少者。乃火熱亢極。為害彌甚。故治肥盛之人。潰瘍多汗。則宜托裡消毒散加減。氣虛形盛者。則宜六君子為主。酒客則加麋銜、澤瀉之屬。形瘦之人。

潰瘍多汗。則宜保元湯加歸、芍。或生料六味加棗仁救其津液。庶免火氣內燔。咽燥噎塞。煩擾喘咳之患。大抵潰瘍多汗。一切苦寒傷胃。膩滑奪食。辛熱耗氣之藥。皆當切禁。

下痢不止,癰疽潰久。瘡口不收。膿水清稀。而見泄利驚溏。皆為脾氣衰弱之候。理中、補中、四柱、六柱、二神、四神。並可選用。如下痢白沫。此脾氣下陷。補中益氣加薑、桂、吳萸、木香之類。若見膿血下滯。須詳血色之鮮晦。鮮者則宜連理湯之薑、連並進以和其中。

晦者則宜理中湯稍加桂、附以溫其下。赤白兼下如瑪瑙色者。亦宜上法。倘數服不應。又當補中益氣加辛溫之品兼升舉其陽。若下痢清血。則加茜根、烏鰂骨、烏梅、白芍。苟非夏秋濕熱下注。則黃連、厚朴、枳殼、檳榔、澤瀉等藥。皆為戈戟也。

敷寒涼藥,瘡瘍敷藥。當分陰陽虛實而用內治之法。不可概敷寒涼之藥。若腫痛熱渴。脈滑數有力。其證純陽。宜內服解毒之劑。外敷寒涼之藥。則熱毒自消。瘀滯自散。若似腫非腫。似痛非痛。似赤非赤。似潰非潰。脈洪數無力者。證屬半陰半陽。宜內服助胃托裡。兼行解毒。

外敷寒涼藥中兼辛熱藥一分。則營逆自從。血鬱自散。若微腫微痛。色黯堅硬。肉色如故。久而不潰。脈按之沉細。舉指虛浮者。其證屬陰。宜內服回陽之劑。外敷辛熱之藥。則陰毒自解。陽氣自復。凡陽氣虛寒。不能消散腐潰。或潰而腫不消。口不斂者。必內服溫補藥。外用生附子摻瘡口。

則歹肉自去。新肉方生。若陰寒之證而用寒涼之藥。則腠理閉塞。氣血凝滯。毒氣益深。良肉反死。瘡口不斂。惡證蜂起。不可復救矣。蓋治病必求其本。假如腫痛熱渴。大便秘結者。邪在內也。疏利之。腫焮作痛。寒熱頭疼者。邪在表也。發散之。焮腫痛甚者。邪在經絡也。

和解之。漫腫微痛而不潰者。血氣虛弱也。急補托之。色黯微痛而不潰。或潰而不斂者。陽氣虛寒也。溫補之。如是則五臟自和。六腑自調。氣血自生。瘡毒自解矣。

用刀針法,瘡瘍用針。當審經絡表裡之虛實。部分肌肉之厚薄而施之。夫腫高而軟者。發於血脈也。腫硬而堅者。發於肌肉也。肉色不變者。發於骨也。瘡未成者。解散以消其毒。已成者。托裡以速其膿。膿已成者。當驗其生熟淺深而後針之。以指輕按便痛者。膿淺也。重按方痛者。

膿深也。按之不起者。膿未成也。按之即痛者。膿已成也。若膿初生而即針。則腐潰益深而不能收斂。若瘡深而針淺。則內潰不出。外血反傷。若瘡淺而針深。則其膿雖出。良肉亦傷。蓋瘡之證。氣血已傷。肌肉已壞。當隨決其毒。不可拘泥人神部分。其膿一出。諸證自退。

若膿出反痛。或煩躁嘔逆者。皆胃氣虧損。急宜托裡調補。凡膿已成者。急刺去。以紙捻蘸油紝瘡內。以膏藥貼之。如瘡反覆未痊。多是厚味七情火動而然。當審所因而調治。亦有膿清不斂。乃胃氣虛弱之故。又當兼飲食調補之。若小兒患瘡腫。藥中加漏蘆。令母服之。乳中藥過。

兒瘡自愈。

陳毓仁曰。腫瘍初起。頂高根活。色赤發熱。焮腫疼痛。日漸高腫者順。已成焮腫。皮薄光亮。飲食如常。二便調勻。身溫和者順。已潰膿稠。色鮮不臭。腐肉自脫。焮腫易消。身輕者順。潰後膿厚稠黃。新肉易生。瘡口易斂。食飲漸進者順。初起頂平根散。色黯漫腫。不熱不疼。

身體倦怠者逆。已成腫堅色紫。不作膿。不腐潰。口乾多煩躁者逆。已潰皮爛肉堅。不腐腫。仍不消。痛仍不減。心煩者逆。潰後膿水清稀。腐肉雖脫。新肉不生。瘡口如凍。色敗臭穢者死。治法。初起毋論陰陽表裡。知痛不知痛。起發不起發。但未成膿者。俱宜灸之。既灸不知痛者。

再灸之。焮赤發熱疼痛。有時脈來浮數。無便秘者。宜藥托之。身體拘急。脈緊惡寒。飲食就暖者。邪在表也。宜汗之。腫硬痛深。口乾便利。身熱脈實者。邪在裡也。宜下之。焮痛勢甚。煩躁飲冷。舌乾口燥者。火在上也。宜清之。腫痛堅硬。背如負石。噁心乾嘔。邪毒在內。

宜解拔之。腫痛日深。內膿不出。瘀肉窒塞瘡口者。急開導之。軟漫不作膿。不腐潰。及潰後瘡口散大。不生肌肉者。陽氣虛也。壯脾助胃以溫補之。身涼自汗。手足並冷。六脈虛細。便泄陽脫者急溫之。遲則不效。西航曰。凡癰腫須觀稟質氣血調治。惟黴瘡結毒。非專方不應。

但驗病人身上有塊。不時掣痛者。即為黴毒無疑。當與三白丹疏滌之。元氣虛寒者。加味三白丹最妙。虛甚不勝三白丹者。五寶丹亦能療之。腫處用精豬肉貼之。若更發熱頭疼。或手足顫振。筋脈縮急者。此復感風寒。觸發經中郁毒也。先與萬靈丹三服汗之。次用調和血氣之劑。

俟胃氣稍復。然後用三白、五寶治之。有用三白丹後。餘毒未盡者。此胃虛不能行其藥力也。仍與調和氣血之劑。俟能飲食起居。更與五寶丹。無不愈者。此因銀粉劫劑。致成結毒。非仍用水銀不能拔去病根也。用精豬肉貼者。豬為水獸。取其通達腎氣。而無瘢痕之患。

〔診〕身重脈緩為濕勝。身熱脈大。心躁時熱。乍來乍去。當逐熱。諸痛眩暈動搖。脈弦。宜祛風。氣澀氣滯。乾燥亡津液。脈澀。須調氣補血。寒勝則浮。食不得入。便溺多。惡寒脈緊細。應於水中補火。凡癰疽初起。焮腫赤硬。脈浮數者易澀。洪大急疾者難治。弦緊沉細者危。

膿成脈洪滑者易治。虛大澀滯者難治。弦小沉澀者不治。已潰膿水未盡。脈緩滑者易治。數盛弦硬者難治。澀數不調。及虛大者危。膿盡後。脈小弱緩滑者易治。遲澀虛細者難治。反洪盛或弦急者不治。潰久不斂。有歹肉乾膿。脈緩滑流利者易治。弦細小弱者難治。反數盛急疾。

或虛大澀者不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