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八 (14)
卷八 (14)
1. 鼻
(鼻齆,鼻鼽,鼻淵,鼻瘜肉,鼻瘡,鼻疳蝕,鼻痛,鼻赤,鼻紫黑)
經曰。肺開竅於鼻。肺氣通於鼻。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。五氣入臭。藏於心肺。心肺有病。而臭為之不利也。西方白色。入通於肺。開竅於鼻。藏精於肺。肺主臭。在藏為肺。在竅為鼻。陽明之脈。挾鼻絡目。膽移熱於腦。則辛頞鼻淵。
經云。其宗氣走於鼻而為臭。夫宗氣者。胃中生髮之氣也。因飢飽勞役損其脾胃則營運之氣不能上升。邪塞孔竅。故鼻不利而不聞香臭也。麗澤通氣湯。時值寒月。必須發散。或加麻黃、細辛之類於升麻湯內。春夏可用蔥白、白芷之屬。佐以枯芩、蘇葉。多加桔梗為舟楫。庶或成功。
白話文:
鼻子是肺的開竅之處,肺氣與鼻子相通。肺氣平和,鼻子就能分辨臭味和香味。五氣(指五行之氣)中的臭味入肺,藏於心肺。心肺有病,臭味就會對人體不利。西方屬白色,通於肺,開竅於鼻,精氣藏於肺。肺主嗅覺,臟器是肺,開竅是鼻。陽明經脈經過鼻子,並與眼睛相連。膽經的熱氣上移至腦部,就會引起鼻子不通、鼻淵等症狀。
經書記載,宗氣運行到鼻子,就形成嗅覺。宗氣是由胃中生髮出來的氣。如果飲食不節、勞累過度損傷脾胃,就會影響氣血運行,無法上升到鼻子,邪氣就會阻塞鼻孔,導致鼻子失靈,聞不到香味。此時可以使用麗澤通氣湯。冬天寒冷,需要發散,可以加入麻黃、細辛等藥物到升麻湯中。春夏季節可以使用蔥白、白芷等藥物,輔以枯芩、蘇葉,再加入大量桔梗作為引導藥物,可以提高療效。
已經發散。未得全開。脈洪有力。口乾鼻燥者。君以辛涼清之。酒芩、梔子、薄荷之屬。仍佐荊、防、升、芷。不可驟用寒涼也。丹溪云。鼻為肺竅。肺家有病。而鼻為之不利也。有寒有熱。暴起為寒。久郁成熱。寒傷皮毛。氣不得利而壅塞。熱壅清道。氣不宣通。先以蔥白、白芷、香豉、羌、防、紫蘇、細辛、辛荑之屬表散。
後以酒炒芩、連、薑汁炒黑山梔、生甘草、石膏、薄荷、川椒之屬清火自愈。近世以辛荑仁治鼻塞不聞香臭。無問新久寒熱。一概用之。殊不知肺胃陽氣虛衰。不能上透於腦。致濁陰之氣。上干清陽之位而窒塞者。固宜辛荑之辛溫香竄以通達之。若濕熱上蒸。蘊釀為火而窒塞者。
白話文:
如果已經開始發散,但還沒有完全打開,脈搏洪大有力,口乾鼻燥,就應該用辛涼的藥物來清熱。可以用酒炒黃芩、梔子、薄荷等,再搭配荊芥、防風、升麻、白芷,但不能突然使用寒涼的藥物。丹溪說過,鼻子是肺的竅竅,肺部有病,鼻子就會受到影響。鼻子塞住可能是寒邪或熱邪引起的,突然發作的通常是寒邪,久久不癒則變成熱邪。寒邪傷了皮毛,導致氣機不通,壅塞在裡面;熱邪阻塞了清道,氣機不能宣通。所以先用蔥白、白芷、香豉、羌活、防風、紫蘇、細辛、辛荑等藥物來疏散表邪。
之後再用酒炒黃芩、黃連、薑汁炒黑山梔、生甘草、石膏、薄荷、川椒等藥物來清熱,就能自行痊癒。近來有人用辛荑仁治療鼻子塞住聞不到香味的毛病,不論是新病舊病、寒邪熱邪,都一律使用。殊不知這是因為肺胃陽氣虛弱,不能上達腦部,導致濁陰之氣上衝清陽之位而造成阻塞。所以應該用辛荑的辛溫香竄之性來通達。如果因為濕熱上蒸,積聚成火而造成阻塞,就應該用其他藥物來治療。
非山梔仁之輕浮清燥不能開發也。至於風寒暴窒。重則麗澤通氣。輕則蔥白、香豉、細辛、羌活、薄荷、荊芥之屬。隨寒熱輕重而施。可不審權度而混治哉。王汝言曰。鼻塞不聞香臭。或遇冬月多塞。或略感風寒便塞。不時舉發者。世俗皆以為肺寒。而用解表通利辛溫之藥不效。
殊不知此是肺經素有火邪。火鬱甚。故遇寒便塞。遇感便發也。治當清肺降火為主。而佐以通利之劑。若如常鼻塞不聞香臭者。再審其平素。只作肺熱治之。清金瀉火消痰。或丸藥噙化。或末藥輕調。緩服久服。無不效也。若其平素原無鼻塞舊證。一時偶感風寒而致窒塞聲重。
白話文:
非山梔仁之類輕浮清燥的藥物,無法有效治療鼻塞。至於風寒引起的鼻塞,嚴重者要用麗澤通氣的藥物,輕者則可用蔥白、香豉、細辛、羌活、薄荷、荊芥等藥物,依據寒熱輕重程度而施用,不能不審慎權衡就混在一起使用。王汝言說,鼻塞聞不到香味,或冬天經常鼻塞,或稍微感受風寒就鼻塞,不時發作的,世俗都認為是肺寒,而用解表通利辛溫的藥物卻無效。
殊不知這是肺經本來就存在火邪,火鬱結嚴重,所以遇到寒氣就鼻塞,遇到風寒就發作。治療應以清肺降火為主,並輔以通利藥物。若像常年鼻塞聞不到香味的,再仔細觀察其平時狀況,只當肺熱治療,清金瀉火消痰,可以服用丸藥噙化,或將藥末輕輕調和,緩慢服用,長期服用,無不有效。若其平時原本沒有鼻塞舊症,只是偶爾感受風寒導致鼻塞聲音沉重,則可以用其他方法治療。
或流清涕者。作風寒治。薛立齋云。前證若因飢飽勞役所傷。脾胃生髮之氣不能上升。邪害孔竅。故不利而不聞香臭。宜養脾胃。使陽氣上行。則鼻通矣。補中益氣加辛荑、山梔。
鼻齆,肺氣注於鼻。上榮頭面。若風寒客於頭腦。則氣不通。久而鬱熱。搏於津液。濃涕結聚。則鼻不聞香臭。遂成齆。芎藭散。外用千金搐鼻法。或瓜蒂、黃連、赤小豆為散。入龍腦少許。吹鼻中。水出鬱火即通。不應。非火也。乃濕也。瓜蒂、藜蘆、皂莢為散。入麝、腦少許。吹鼻中去水以散其濕。
白話文:
如果流清鼻涕,屬於風寒症。薛立齋說,如果鼻塞是因為飢飽勞累所傷,脾胃生髮之氣無法上升,邪氣入侵鼻竅,導致嗅覺失靈,應該要養脾胃,使陽氣上升,鼻竅才會通暢。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辛荑、山梔。
鼻齆是因為肺氣聚集在鼻腔,向上滋養頭面部。如果風寒入侵頭腦,氣機不通,久而久之,鬱熱會阻塞津液,形成濃稠鼻涕,導致嗅覺失靈,就會變成鼻齆。可以用芎藭散,外用千金搐鼻法。也可以用瓜蒂、黃連、赤小豆研成粉末,加入龍腦少許,吹入鼻中,水流出即可通暢,若不奏效,就不是火症,而是濕症,可以用瓜蒂、藜蘆、皂莢研成粉末,加入麝香、腦少許,吹入鼻中,排出水氣,即可散去濕氣。
鼻鼽,鼻出清涕也。風寒傷皮毛。則腠理鬱閉。宜疏風清肺。香蘇散加川芎、蜀椒、細辛、辣桂、訶子。不應。非風也。乃寒也。辛夷散去木通、防風、升麻。藁本。加桂、附、蔓荊、訶子、白朮。如血與涕俱出。謂之鼽衄。宜和營降火。當歸內補建中湯加香豉、童便最捷。
白話文:
鼻鼽的中醫解讀
鼻鼽,指的是鼻子流出清鼻涕的症狀。這是由於 風寒 侵襲,導致皮膚和毛髮受損,毛孔閉塞所致。
治療方法:應以疏散風寒、清熱潤肺為原則。
藥方:可用香蘇散,再加入川芎、蜀椒、細辛、辣桂、訶子。
若上述方法无效,则并非风寒之症,而是寒邪入侵所致。
药方:可用辛夷散,去除木通、防風、升麻、藁本,并加入桂枝、附子、蔓荊、訶子、白朮。
若鼻涕伴随血丝,称之为 鼽衄,这是因为营血不足,虚火上炎导致的。
治疗方法:应以补血滋阴、清热降火为原则。
药方:可用當歸内补,以建中湯为主方,再加入香豉、童便,效果最佳。
後以六味合生脈調之。鼻塞腦冷清涕出。千金通草辛荑搐鼻法。鼽鼻鼻中瘜肉不得息。用礬石藜蘆散吹之
鼻淵,鼻出濁涕。即今之腦漏是也。經云。膽移熱於腦。則辛頞鼻淵傳為衄衊瞑目。要皆陽明伏火所致。宜風藥散之。辛荑散加蒼耳、薄荷。夏月。加黃芩、石膏。不應。非火也。膈上有濁痰。濕熱也。雙解散加辛荑。鼻淵鼻鼽。當□寒熱。若涕濃而臭者為淵。屬熱。清涼之藥散之。
白話文:
之後用六味地黃丸來調養。鼻子塞住,腦袋冰冷,流出清鼻涕。可以參考千金方用通草和辛夷粉末塞鼻。鼻鼽,鼻腔裡長了息肉,無法呼吸。用礬石和藜蘆散吹入鼻腔。
鼻淵,鼻子流出濁鼻涕。也就是現在的腦漏。經書上說,膽火移熱到腦部,就會導致辛頞鼻淵,進而發展成鼻衄、目眩。這些都是陽明經伏火引起的。應該用風藥來散寒解表,可以用辛夷散加上蒼耳、薄荷。夏天可以加黃芩、石膏。如果沒有效,就不是火氣,而是膈膜上有濁痰,屬於濕熱。可以服用雙解散加辛夷。鼻淵鼻鼽,要根據寒熱症狀來治療。如果鼻涕濃稠且有臭味,屬於熱症,要用清涼的藥物來散寒解表。
若涕清而不臭者為鼽。屬虛寒。辛溫之劑調之。鼻中時時流臭黃水。甚者腦亦時痛。俗名控腦砂。用絲瓜藤近根三五尺許。燒存性。為細末。酒調服即愈。鼻淵腦漏。用生附子為末。煨蔥涎。和如泥。夜間塗湧泉穴。一方。以老少年陰乾。有嘴壺內燒煙。以壺嘴向鼻熏之。左漏熏右。
右漏熏左。一方。以石首魚腦煅過。和生白礬、腦麝搐之。一法。用白鯗頭一枚。炙燥為末。放火在有嘴壺內。蓋好。以嘴向鼻。吸菸熏之。分七日熏。燒完即愈。
白話文:
如果鼻涕清且不臭,這叫做「鼽」。這是屬於虛寒的症狀,需要用辛溫的藥物來調理。鼻孔會時常流出臭黃色的水,嚴重時頭部也會疼痛,俗稱為「控腦砂」。可以使用絲瓜藤接近根部的長度約三至五尺的部份,燒成灰後,研磨成細粉,然後用酒調和服用,病症就能得到改善。
對於「鼻淵腦漏」,可以用生附子研磨成粉末,加上蔥汁混合成糊狀,晚上塗抹在「湧泉穴」上。還有一種方法,使用老少陰乾後的材料放入有嘴的壺中燒煙,讓煙從壺嘴處對著鼻孔燻蒸,如果是鼻孔右邊漏出的,就對著右邊鼻孔燻;如果是左邊漏出的,就對著左邊鼻孔燻。
還有一個方法,使用石首魚的腦部,經過煅燒後,與生白礬和腦麝混合後使用。另一個方法,使用白鯗魚頭一個,烤乾後研磨成粉,將火放入有嘴的壺中,蓋好,讓煙從壺嘴處對著鼻孔吸入燻蒸,這種方法要連續七天使用,直到煙完全燃盡,病症就會得到改善。
鼻瘜肉,上焦積熱鬱久而生。有諸中而形諸外。必內服清火利膈藥。宜涼膈散加減。須斷酒厚味。韓氏云。富貴人鼻中肉贅。臭不可近。痛不可搖。束手待斃者。但以白礬末。加阿魏、腦、麝少許。吹其上。頃之。化水而消。內服勝濕瀉肺之藥。此厚味擁熱。蒸於肺門。如雨霽之地。
突生芝菌也。瘜肉與鼻痔大同小異。痛極而不下垂者為瘜肉。此血熱勝也。阿魏為血積之嚮導。白礬為滌垢之專藥。兼腦、麝以開結利竅也。鼻痔則有物下垂而不痛。乃濕熱勝也。胃中有食積熱痰流注。內服星、半、蒼朮、酒洗芩、連、神麯、辛荑、細辛、白芷、甘草。消痰積之藥。
白話文:
鼻瘜肉與鼻痔的中醫觀點
鼻瘜肉是由於上焦積熱鬱結日久而生。中醫認為,內在的病變會反映到外在,所以鼻瘜肉的出現,必定與體內有熱有關。
治療方面,應以清熱利膈的藥物內服,例如涼膈散加減。患者應忌酒厚味,避免助長體內熱氣。
韓氏醫書記載,富貴之人常因飲食過於豐盛而患鼻瘜肉,其特點是肉贅臭不可聞,疼痛難忍,且無法自行治療。此時可用白礬末加入阿魏、腦、麝少許,吹入鼻中。藥物會化為水,將鼻瘜肉消融。同時內服勝濕瀉肺的藥物,以清除體內濕熱。
這種情況就好比雨過天晴後,土地上生出菌菇一樣,都是由於環境潮濕而滋生。
鼻瘜肉與鼻痔的病理相似,但有所區別。鼻瘜肉疼痛難忍,但並不下垂,這是由於血熱旺盛。阿魏能引導積血,白礬專門清除污垢,再加上腦、麝可以疏通經絡、開利鼻竅。
鼻痔則會有東西下垂,但無疼痛,這是由於濕熱過盛。胃中有積食熱痰,向下流注,導致鼻痔。內服星、半、蒼朮、酒洗芩、連、神麯、辛荑、細辛、白芷、甘草等消痰積藥物,就能有效治療。
外用膽礬、枯礬、辛荑仁、細辛、杏仁為散。入腦、麝少許。雄黑狗膽。或豬脂和研。綿裹內鼻中。頻換自消。鼻中生瘡。用雄黃、白礬、瓜蒂、細辛為散搐鼻。若鼻中窒塞不通。用苦丁香、母丁香、赤小豆。為散吹鼻中。皆外治良法也。
鼻瘡,內服甘露飲加犀角、胡連、柴胡。虛。加人參。外用黃柏、苦參、檳榔為末。豬脂調敷。或青黛、槐花、杏仁、輕粉、枯礬研敷。
白話文:
將膽礬、枯礬、辛荑仁、細辛、杏仁研成粉末外用,並加入少量腦麝香,以及雄性黑狗膽,或與豬油混合研磨,用棉花包裹塞入鼻腔中,頻繁更換就能消腫。鼻腔生瘡,可用雄黃、白礬、瓜蒂、細辛研成粉末吸入鼻腔。如果鼻腔阻塞不通,可用苦丁香、母丁香、赤小豆研成粉末吹入鼻腔。以上都是外治鼻病的有效方法。
鼻瘡患者,內服甘露飲,並加入犀角、胡連、柴胡。虛弱者,可加人參。外用黃柏、苦參、檳榔研末,用豬油調敷。或用青黛、槐花、杏仁、輕粉、枯礬研磨後敷用。
鼻疳蝕,內用椿根、蔥白、豆豉、川椒。以清泔水三升。和醋一杯煎成。入鹽少許服。有惡物下即效。外用草烏燒灰。麝香等分。研極細。以少許敷瘡上。
鼻乾無涕。宜犀角、黃耆、木通、杏仁、麥冬、炙甘草、升麻、葛根、桑皮、石膏、硃砂。積熱。加牙硝、大黃。
鼻痛,風火鬱於上則痛。初宜升麻、葛根、蔥白、白芷散之。有氣道壅塞而痛。宜川芎、葛根、甘草、苦梗、山梔、薄荷、薑、棗、蔥白。痛久服藥不應。時痛劇。時向安。或兼兩顴紫赤。此為濕熱瘀滯。宜犀角、玄參、連翹、山梔、丹皮、赤芍、生甘草之類。肺受風。面枯色。
白話文:
鼻疳蝕
內服方: 取椿根、蔥白、豆豉、川椒,用清水三升與醋一杯煎煮,加入少許鹽服用。若有惡物排出,則藥效顯著。
外用方: 取草烏燒成灰燼,與麝香等量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取少許敷於患處。
鼻乾無涕
方劑: 犀角、黃耆、木通、杏仁、麥冬、炙甘草、升麻、葛根、桑皮、石膏、硃砂。若屬積熱,可加入牙硝、大黃。
鼻痛
風火上炎: 初期可服用升麻、葛根、蔥白、白芷散。
氣道阻塞: 若因氣道阻塞而疼痛,可服用川芎、葛根、甘草、苦梗、山梔、薄荷、薑、棗、蔥白。
久痛難治: 若久服藥物無效,且時痛時止,或伴隨兩顴紫赤,則屬濕熱瘀滯,宜服用犀角、玄參、連翹、山梔、丹皮、赤芍、生甘草等藥物。
肺受風寒: 若伴隨面枯色,則屬肺受風寒。
頰時赤。皮膚乾燥。鼻塞干痛。此為虛風。白鮮皮、麥冬、茯苓、杏仁、桑皮、白芷、細辛、石膏煎服。卒食物從鼻中縮入。腦中介介痛不出。以牛脂或羊脂。如指大。納鼻中。以鼻吸取脂入。須臾脂消。則物隨脂俱出也。
鼻赤,俗名酒齄鼻。乃血熱入鼻也。多飲酒人。邪熱熏蒸肺竅。伏留不散。故見於鼻。或肺素有風熱。雖不飲酒。其鼻亦赤也。宜用枇杷葉拭去毛。生煎濃湯。候冷調消風散。食後臨臥服。或服瀉青丸。或同薑汁炒黑山梔、杏仁泥等分。蜜丸服之。並用白鹽時時擦之。外治。
白話文:
臉頰時常發紅,皮膚乾燥,鼻子堵塞且感到乾痛,這是虛風所致。可以用白鮮皮、麥冬、茯苓、杏仁、桑皮、白芷、細辛、石膏煎水服用。如果食物不小心從鼻子吸進去,腦袋裡感到堵塞疼痛,無法排出,可以用牛脂或羊脂,大約像手指頭那麼大,塞入鼻孔,然後用鼻子吸取脂膏,一會兒脂膏就會融化,食物就會隨著脂膏一起排出。
鼻子發紅,俗稱酒糟鼻,這是血熱入侵鼻子造成的。經常喝酒的人,邪熱熏蒸肺部,滯留不散,就會表現在鼻子上。或者有些人原本肺部就有風熱,即使不喝酒,鼻子也會發紅。可以用枇杷葉擦去絨毛,生煎成濃湯,待冷卻後加入消風散,飯後睡前服用。也可以服用瀉青丸,或者將薑汁與炒黑山梔、杏仁泥等量混合,製成蜜丸服用。同時可以用白鹽經常擦拭鼻子,這是外治方法。
以生白礬、硫黃、玄明粉等分為散。入麝少許擦之。或用硫黃、輕粉、杏仁為散。臨臥時以津唾調塗鼻上。或用硫黃入大菜頭內。煨碾塗之。或用生礬研末。每洗面時。置掌中滴酒擦患處。數日即白。或用硫黃一兩。輕粉、白礬各五分。為末。用燒酒一碗。入酒壺。將藥盛絹囊中。
懸空壺內。熱湯浸壺。慢火燉一二時。取出放冷。日用燒酒塗。夜用沉底藥末敷。
鼻紫黑,諸陽皆聚於頭。則面為陽中之陽。鼻居面之中央。而陽明起於頞中。為至清至精之分。多酒之人。酒氣熏蒸。面鼻得酒。血為極熱。熱血得冷。為陰所搏。結滯不行。故先紫後黑。當用山梔仁薑汁浸炒黑二兩。入乾薑炮黑二錢。連翹仁一兩。為末蜜丸。臨臥燈心湯服二錢半。
白話文:
以前治療鼻子發黑的方法,可以用白礬、硫磺、玄明粉等量混合成粉末,加入少許麝香,塗抹患處。也可以用硫磺、輕粉、杏仁磨成粉末,睡前用口水調和塗抹鼻子上。還可以用硫磺放在大蘿蔔中,煨熟後研磨塗抹。或者將白礬研成粉末,每次洗臉時,放在手掌中滴酒擦拭患處,幾天後就能變白。也可以用硫磺一兩,輕粉、白礬各五分,研成粉末,用燒酒一碗裝進酒壺,將藥粉用布包好,懸在酒壺裡,用熱水浸泡酒壺,小火慢燉一兩個時辰,取出放涼,白天用燒酒塗抹,晚上用沉底的藥粉敷患處。
鼻子發黑是因為陽氣都聚集在頭部,而臉部是陽氣中最陽的部分,鼻子位於臉部的中央,陽明經脈從下顎開始,屬於最清淨最精華的部位。經常喝酒的人,酒氣熏蒸,面部和鼻子沾染了酒氣,血液變得非常熱,熱血遇到冷氣,被陰氣阻礙,停滯不前,所以先變成紫色,然後變成黑色。可以使用山梔仁用薑汁浸泡後炒至黑色,加入炮製過的乾薑和連翹仁,研成粉末製成蜜丸,睡前用燈心湯送服兩錢半。
以清肺家血中之熱也。江應宿治一人。鼻塞氣不通利。濁涕稠黏。屢藥不效。已經三年。其脈兩寸浮數。曰。此火鬱也。患者曰。向作腦寒主治。子何懸絕。經云。諸氣膹郁。皆屬於肺。越人云。肺熱甚則出涕。乃熱鬱滯氣壅塞不通也。投以升陽散火湯。數劑而病如失。
白話文:
這是一種用來清除肺部和血液中的熱氣的治療方法。江醫生曾經治過一位病人,鼻塞呼吸不順暢,鼻涕混濁黏稠,服用很多藥都無效,已經三年了。他的脈象在寸關尺的兩寸處浮數,醫生說這是火鬱造成的。病人說以前治療腦寒,為什麼現在要懸著不治?醫書上說,各種氣鬱積在一起,都屬於肺部的病變。越人說,肺熱嚴重就會流鼻涕,這是因為熱氣鬱結,氣機壅塞不通造成的。醫生便開了升陽散火湯,服用了幾劑藥之後,病人的病症就消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