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張氏醫通》~ 卷七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 (10)

1. 交腸

交腸之病。大小便易位而出。或因醉飽。或因大怒。遂致遂臟氣乖亂。不循故道。法當宣吐以開提其氣。宜五苓散加木香以探之。肥盛多痰者。二陳湯加枳實、木香以探之。使闌門清利。得司泌別之職則愈矣。

石頑曰。交腸證。雖見於方書。而世罕見。緣石山詹石匠之婦。產後五六日。惡露不行。腹脹喘滿。大便從前陰而出。省其故。緣平昔酷嗜菸酒。所產之兒。身軟無骨。因而驚駭。遂患此證。余以芎歸湯。加莪朮、肉桂、炒黑山楂一服。惡露通而二便如常。又陸聖祥之女。方四歲。

新秋患血痢。而稀糞出於前陰。作冷熱不調食積治。與五苓散服香連丸。二劑而愈。又錢吉甫女。年十三。體肥痰盛。因鄰居被盜。發熱頭痛。嘔逆面青。六脈弦促。而便溺易位。此因驚氣亂。痰襲竅端所致也。與四七湯下礞石滾痰丸。開通痰氣而安。

2. 腸鳴

內經腸鳴有五。一曰脾虛。經云。脾虛則腹滿腸鳴。飧泄食不化。枳實理中湯加木香。二曰中氣不足。腸為之苦鳴。六君子湯加木香。三曰邪在大腸。經云。腸中雷鳴。氣上衝胸。邪在大腸。半夏瀉心湯。四曰土鬱。經云。土鬱之發。腸鳴而為數後是也。平胃散加半夏、木香、茯苓。

五曰熱勝。經云。少陰在泉。熱淫所勝。病腹中腸鳴。氣上衝胸。葶藶木香散。金匱云。腹中寒氣。雷鳴切痛。胸腹逆滿嘔吐。附子粳米湯。東垣云。如胃寒泄瀉腸鳴。於升陽除濕湯中加益智、半夏各五分。生薑、大棗和煎。丹溪云。腹中鳴者。病本於胃。乃火激動其水也。

二陳加芩、連、山梔。不應。用胃苓湯加減。肺移寒於腎。為湧水。湧水者。按腹不堅。水氣客於大腸。疾行則鳴濯濯。如囊裹漿。水之病也。葶藶丸加木香。

3. 腸癰

金匱云。腸癰之為病。其身甲錯。腹支急。按之濡如腫狀。腹無積聚。身無熱。此為腸內有癰膿。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。詳腸癰始發。證未昭著。但以腹之支急。按之如腫。或身有塊壘。便為真候。若腹無積聚。身無熱。洵為沉寒固結。雖下無濟。故用薏苡附子敗醬散。專以破散沉寒為務也。

周禹載云。附子辛散以破結。敗醬苦寒以排膿。務令膿化。仍從水道而出。將血病解而氣亦開矣。

腸癰者。少腹腫痞。按之則痛如淋。小便自調。時時發熱。自汗出。復惡寒。其脈遲緊者。膿未成。可下之。當有血。脈洪數者。膿已成。不可下也。大黃牡丹湯主之。

詳上條用薏苡附子敗醬散。是主寒沫初搏於腸。未郁為熱。腹濡滿而脈不洪數。身無熱而甲錯如鱗。故當用辛熱以散其結。即內經腎移寒於脾。則為癰膿是也。若癰已成。又非此方所宜。觀次條言脈遲緊。膿未成。可下之。當有血。則知膿未成時。其脈尚帶遲緊。便當下而不可溫矣。

下法。用桃核承氣。可不言而喻。至於脈洪數者。膿已成。不可下也。大黃牡丹湯主之。夫既曰不可下。而仍用大黃者。何也。蓋癰膿既成於內。不下。毒從何泄。以意逆之。非謂概不可下也。必得排膿破瘀之劑。始為合宜。但戒泛用下藥耳。

病者脈數無熱。微煩默默。但欲臥。汗出。初得之三四日。目赤如鳩眼。七八日。目四眥黑。若能食者。膿已成也。赤小豆當歸散主之。

脈數而煩熱。邪之徵也。何反無熱耶。脈法有云。無故脈數。必生癰疽。今癰發於內。故無熱。瘀蓄於內。故汗出。初得三四日。毒邪內盛。勢必上蒸。故目赤如鳩眼。至七八日。膿成而滯。未得下泄。故四眥黑。毒勢方張。故默默不欲食。毒邪將化。故漸能食。方用赤小豆令芽出。

以通營分之熱毒。當歸以散腸胃之積血。用散不用湯者。取有質之物。以迅掃在下之膿血也。金匱此條。向在狐惑例中。並治腸癰便毒。及下部惡血諸疾。

千金云。卒得腸癰。而不曉其病候。愚醫治之錯則殺人。腸癰之為病。小腹重而強。抑之則痛。小便數似淋。時時汗出。復惡寒。其身皮皆甲錯。腹皮急如腫狀。其脈數者。已有膿也。其脈遲緊者。未有膿也。甚者腹脹大。轉側聞水聲。或繞臍生瘡。或膿從臍中出。或大便出膿血。

一羽軍官婦病。醫脈之。知腸中有膿。下之即愈。何以知之。曰。寸口脈滑而數。滑則為實。數則為熱。滑則為營。數則為衛。衛數下降。營滑上升。營衛相干。血為濁敗。小腹痞堅。小便或澀。或復汗出。或復惡寒。膿為已成。設脈遲緊。即為瘀血。血下即愈。

腸癰下血。腹中㽲痛。其始發熱惡寒。欲驗其證。必小腹滿痛。小便淋澀。反側不便。即為腸癰之確候。無論已成未成。俱用大黃牡丹湯加犀角急服之。小腹痛。若腫滿不食。小便不利。膿壅滯也。用薏苡、丹皮、桃仁、蔞仁。煎服以排之。若至反側作水聲。此膿已成熟也。

千金托裡散下太乙膏。若膿從大便出者。為直腸癰。可治。若從臍中出者。為盤腸癰。多不治。經云。腸癰為病不可驚。驚則腸斷而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