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二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二 (4)

1. 嬰兒門下

豆蔻丸,治痘出氣虛。吐利不止。

肉豆蔻,木香,砂仁,龍骨(煅過。水飛),訶子肉(煨),赤石脂,枯礬(減半)

為末。神麯糊丸。黍米大。周歲兒二十丸。米飲下。

當歸丸,治熱入血分。大便秘結三五日不通。

當歸(五錢),黃連(二錢),大黃(酒蒸。三錢),紫草(三錢),甘草(一錢)

先取當歸、紫草熬成膏。以三味為細末。膏和為丸。彈子大。每用一丸。水煎三五沸。和滓服之。不下。再服。以利為度。

加味消毒飲,治痘疹血熱。咽喉不利。

鼠黏子(錢半),甘草(五分),荊芥(七分),紫草(一錢),防風(六分),糯米(一撮)

水煎。不時服。

解毒防風湯,治痘乾燥毒盛。

防風,地骨皮,黃耆,芍藥,荊芥,鼠黏子,枳殼(等分)

水煎。不時熱服。一方。多升麻、葛根。

神應奪命丹,治痘觸寒邪。肌表固閉。黑陷不起。

辰砂(以絹囊盛。線懸箸上。同升麻麻黃紫草連翹四味。用新汲水入砂鍋內桑柴火煮一晝夜。取出辰砂研細。將藥汁濾淨飛砂。取淨二錢),麻黃(連根節。蜜酒炙。八分),蟬蛻(去翅足。三分),紫草(酒洗。五分),紅花(五分),真蟾酥(三分),穿山甲(酒炙。五分)

為末。用醇酒杵和。分作十丸。周歲兒半丸。二歲者一丸。大者不過三丸。熱酒化下。暖覆取汗。汗出痘亦隨發也。必擇天醫生氣日修合佳。

神授散,治痘黑陷咬牙。昏熱悶亂。煩躁不寧。

人牙(酥炙。),苦參(各五錢),紫草,生地黃,犀角(鎊),麥門冬(去心。各六錢),黃芩(酒炒),燒人矢(童男者。各二錢)

為散。醇酒調服一錢五分。日二夜一。良久痘起光潤而惡候除。不能酒者。糯米飲調服。

至寶丹,治痘脾胃虛寒。肢冷不食。伏陷不起。

以生糯米與黃色雄狗飽食。取矢中米淘淨。炙乾研細。每兩入麝香三分。隨證用溫補脾胃藥。或獨參、保元送下。

無價散,治痘毒傷胃黑陷。

取臘月人矢乾者燒灰為散。砂糖湯調服方寸匕。服後即變紅活。

人牙散,治痘瘡寒閉。毒邪干腎而黑陷手足清。

人牙燒存性。為極細末。每服四五分至一錢。獖豬尾血調紫草湯下。古方入麝少許。酒釀調服。錢氏云。痘疹最怕麝與酒觸。恐防發癢。

珍珠人牙散,治痘瘡毒伏心腎。黑陷神昏。

人牙(煅。五錢),珍珠(一錢),血竭(五分)

為散。每服四五分。酒漿調服。

桑蟲漿,治痘氣虛毒盛。白陷不起。

生桑樹內蟲一二枚蒸熟。酒釀搗絞。燉服之。

地龍酒,治痘血熱毒盛。黑陷不起。

治地龍五七枚。同烏芋搗絞。入酒漿少許。燉熱服之。

雞冠血,治痘青乾紫黑陷。血熱毒盛者。

穿山甲炮研極細。每用五六分至一錢。刺老雄雞冠上血數滴。酒釀調勻燉熱服。

白話文:

**豆蔻丸:**治療出疹子時因為氣虛,導致持續嘔吐和腹瀉的情況。

藥材包含:肉豆蔻、木香、砂仁、煅燒過的龍骨(研磨成細粉)、煨過的訶子肉、赤石脂、以及減半劑量的枯礬。

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,用神麯糊做成丸子,大小像黍米一樣。一歲的嬰兒每次服用二十顆,用米湯送服。

**當歸丸:**治療熱邪侵入血分,導致大便乾結,三五天都無法排便的情況。

藥材包含:當歸五錢、黃連二錢、酒蒸過的大黃三錢、紫草三錢、甘草一錢。

先將當歸和紫草熬成膏狀,再將剩餘三味藥材磨成細粉,然後用藥膏將藥粉混合製成丸子,大小像彈珠一樣。每次服用一顆,用水煎煮三到五次沸騰,連藥渣一起服下。如果沒有效果,可以再次服用,直到順利排便為止。

**加味消毒飲:**治療出疹子時因為血熱,導致咽喉不舒服的情況。

藥材包含:鼠黏子一錢半、甘草五分、荊芥七分、紫草一錢、防風六分、糯米一小撮。

用水煎煮,不定時服用。

**解毒防風湯:**治療出疹子時皮膚乾燥,毒性很強的情況。

藥材包含:防風、地骨皮、黃耆、芍藥、荊芥、鼠黏子、枳殼,各藥材等量。

用水煎煮,不時熱服。另一種配方可以多加升麻和葛根。

**神應奪命丹:**治療出疹子時因為接觸寒邪,導致皮膚閉塞,疹子顏色發黑且無法順利長出的情況。

藥材包含:辰砂(用絹布袋裝好,用線掛在筷子上,和升麻、麻黃、紫草、連翹四味藥材一起,用新打的井水在砂鍋中用桑柴火煮一晝夜,取出辰砂研磨成細粉,將藥汁過濾去除砂子,取用純淨的辰砂粉二錢)、麻黃(連根節,用蜂蜜酒炙過,八分)、蟬蛻(去除翅膀和腳,三分)、紫草(用酒洗過,五分)、紅花(五分)、真蟾酥(三分)、穿山甲(用酒炙過,五分)。

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,用醇酒搗和,分成十丸。一歲的嬰兒服用半丸,兩歲的嬰兒服用一丸,年紀較大的服用不要超過三丸。用熱酒化開後服用,蓋好被子取汗。出汗後疹子就會隨之發出。最好選擇天醫日這種適合的日子來製作此藥。

**神授散:**治療出疹子時出現疹子顏色發黑、咬牙、昏熱煩悶、煩躁不安的情況。

藥材包含:酥油炙過的人牙、苦參(各五錢)、紫草、生地黃、犀角(磨粉)、麥門冬(去心,各六錢)、酒炒過的黃芩、燒過的人屎(用童男的,各二錢)。

將這些藥材磨成散粉,用醇酒調服一錢五分,每天服用兩次,晚上服用一次。服用一段時間後,疹子就會發出,皮膚變得光滑,不良症狀也會消除。如果不能喝酒,可以用糯米湯調服。

**至寶丹:**治療出疹子時因為脾胃虛寒,導致四肢冰冷、不思飲食、疹子伏在體內無法長出的情況。

先讓黃色的公狗吃飽糯米,然後取出狗糞便中的米,洗淨、烤乾、磨成細粉。每兩份米粉加入三分麝香。隨症狀搭配溫補脾胃的藥物,或獨參湯、保元湯一起服用。

**無價散:**治療出疹子時因為毒邪傷及胃部,導致疹子顏色發黑的情況。

取臘月的人屎曬乾燒成灰,磨成散粉,用砂糖水調服一小勺。服用後疹子就會轉為紅色,並活躍起來。

**人牙散:**治療出疹子時寒氣閉塞,毒邪影響腎臟,導致手腳冰冷且疹子顏色發黑的情況。

將人牙燒至保留藥性,研磨成極細的粉末。每次服用四五分到一錢,用閹豬尾巴血調紫草湯送服。古代配方會加入少許麝香,用酒釀調服。錢氏認為,出疹子最怕接觸麝香和酒,恐怕會引起發癢。

**珍珠人牙散:**治療出疹子時毒邪伏在心腎,導致疹子顏色發黑、神志昏迷的情況。

藥材包含:煅燒過的人牙(五錢)、珍珠(一錢)、血竭(五分)。

將這些藥材磨成散粉,每次服用四五分,用酒或米漿調服。

**桑蟲漿:**治療出疹子時因為氣虛、毒性過強,導致疹子顏色發白且無法長出的情況。

將一兩條活的桑樹蟲蒸熟,用酒釀搗碎榨汁,加熱後服用。

**地龍酒:**治療出疹子時因為血熱、毒性過強,導致疹子顏色發黑且無法長出的情況。

將五到七條活的地龍和烏芋一起搗碎榨汁,加入少量酒漿,加熱後服用。

**雞冠血:**治療出疹子時出現疹子呈青色、乾燥、紫色或黑色,且因血熱毒盛的情況。

將炮製過的穿山甲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每次使用五六分到一錢。刺破老雄雞的雞冠,取幾滴雞冠血,用酒釀調勻後加熱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