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五 (3)
卷十五 (3)
1. 目門
又方,用爐甘石一兩。煅赤。以羊膽汁、青魚膽汁、荸薺汁、梨汁、人乳、白蜜等分相和。淬之。再煅再淬。汁盡為度。入冰片、麝香、青鹽、硼砂(煅過),各二分研勻。每用少許。井花水調點兩眥。
石燕丹,點外障諸翳。
爐甘石(四兩。用黃連一兩。歸身木賊羌活麻黃各五錢。河水二升。童便一升。同煮去滓。製法如絳雪膏。取淨一兩),硼砂(銅杓內同水煮乾),石燕,
琥珀,硃砂(水飛。各取淨錢半),鷹屎白(一錢。如無。白丁香代之),冰片,麝香(各分半)
上為極細末。每用少許點大眥。如枯澀無淚。加熊膽一分。白蜜少許。血翳。加真阿魏。黃翳。加雞內金。風熱翳。加蕤仁。熱翳。加珍珠、牛黃。冷翳。加附子尖、雄黃。老翳。倍硼砂加豬𦚟子。
助陽和血湯,治氣血不和。痛如針刺。
黃耆(生。三錢),當歸,甘草(炙。),防風(各一錢),白芷,蔓荊子,升麻(各六錢),柴胡(八分)
水煎。食後服。趙以德。加赤芍藥七分。
白蒺藜散,治肝腎虛熱生風。赤澀多淚。
白蒺藜(炒。去刺),菊花,蔓荊子,草決明,甘草(炙),連翹(等分),青葙子(減半)
為散。每服三四錢。水煎。去滓熱服。
羌活勝濕湯,治目疾。一切風熱表證。
羌活(錢半),白朮(一錢),川芎,枯梗,枳殼,荊芥,柴胡,前胡,黃芩(各八分),白芷(六分),防風(五分),細辛(一分),薄荷(三分),甘草(炙。四分)
水煎。食後熱服。(世本。無細辛。有獨活)
瀉肝散,治肝熱目赤腫痛。一切里證。
梔子仁,荊芥,大黃,甘草(等分)
為散。每服四五錢。水煎熱服。此治肝熱。不用赤芍、膽草、當歸。反用梔子清肝。則血熱疼腫。何能便退。詳此四味。
治白睛赤痛則可。治風輪赤痛則不可。
春雪膏(局方),治風熱生翳。
蕤仁(去皮。研細。紙包壓去油。再研再壓。數十次)
上取淨蕤仁五錢。入龍腦五分。煉白蜜一錢五分。再研勻。瓷罐收貯。每用少許。箸頭點大眥。
蕤仁膏,治風熱眼生赤脈。癢痛無定。
蕤仁(去皮。研極細。壓去油)
上取淨蕤仁霜五錢。濃煎秦皮汁調和。隔紙瓦上焙熟。有焦者去之。塗淨碗內。以艾一錢。分作三團。每團中置蜀椒一粒。燒煙起時。將碗覆煙上。三角墊起熏之。煙盡曬乾。再研入硃砂、麝香各半錢。瓷瓶收貯。每用麻子大點大眥。日二度。如點老翳。加硼砂少許。一方。但用蕤仁研壓去油。淨五錢。麝香、硃砂水飛各五分。每用少許點大眥效。
碧雲散,治外障攀睛。眵淚稠黏。
鵝不食草(一兩。嗅之即嚏者真),青黛,川芎(各半兩)
為散。先噙水滿口。每用綠豆許搐鼻內。以嚏淚為效。搐無時。一方。加北細辛、牙皂末各一錢。
白話文:
[目門]
另一個藥方: 用爐甘石一兩,燒到發紅,然後用羊膽汁、青魚膽汁、荸薺汁、梨汁、人乳和白蜜等量混合,將燒紅的爐甘石放入浸泡,再燒再浸泡,直到汁液用完。接著加入冰片、麝香、青鹽、硼砂(燒過的)各二分,研磨均勻。每次取少量,用井水調和後點在眼角兩邊。
石燕丹: 點眼治療外障(眼部表面病變)引起的各種翳障(視物模糊)。
製作方法: 爐甘石(四兩),加入黃連一兩、當歸身、木賊、羌活、麻黃各五錢,用河水二升和童子尿一升一同煮沸,去除藥渣,製作方法如同絳雪膏。取淨藥材一兩,加入硼砂(用銅勺加水煮乾),石燕,琥珀,硃砂(水飛法處理,各取淨半錢),鷹屎白(一錢,沒有可用白丁香代替),冰片,麝香(各半分),將以上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。
每次取少量點在眼角。如果眼睛乾澀無淚,加入熊膽一分和少許白蜜。治療血翳(眼睛血絲增多)加入真阿魏;治療黃翳(眼部黃色翳障)加入雞內金;治療風熱翳(風熱引起的翳障)加入蕤仁;治療熱翳(熱引起的翳障)加入珍珠、牛黃;治療冷翳(寒冷引起的翳障)加入附子尖、雄黃;治療老翳(老年性翳障)則硼砂加倍,再加入豬牙皂子。
助陽和血湯: 治療氣血不和導致的眼睛疼痛,痛如針刺。
黃耆(生的,三錢)、當歸、甘草(炙過的,)、防風(各一錢)、白芷、蔓荊子、升麻(各六錢)、柴胡(八分)。用水煎煮,飯後服用。趙以德在此方中加入赤芍藥七分。
白蒺藜散: 治療肝腎虛熱引起的風邪,導致眼睛紅澀、多淚。
白蒺藜(炒過,去刺)、菊花、蔓荊子、草決明、甘草(炙過的)、連翹(等份)、青葙子(減半)。將藥材研磨成散劑,每次服用三四錢,用水煎煮後去渣,溫熱服用。
羌活勝濕湯: 治療眼睛疾病,以及一切風熱引起的表證。
羌活(一錢半)、白朮(一錢)、川芎、桔梗、枳殼、荊芥、柴胡、前胡、黃芩(各八分)、白芷(六分)、防風(五分)、細辛(一分)、薄荷(三分)、甘草(炙過的,四分)。用水煎煮,飯後溫熱服用。(有的版本沒有細辛,有獨活)
瀉肝散: 治療肝熱引起的眼睛紅腫疼痛,以及一切里證。
梔子仁、荊芥、大黃、甘草(等份)。將藥材研磨成散劑,每次服用四五錢,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。此方治療肝熱,不用赤芍、龍膽草、當歸,反而用梔子來清肝,這樣血熱引起的疼痛腫脹才能消退。此方適合治療白睛(眼白部分)的紅腫疼痛,但不適合治療風輪(黑眼珠)的紅腫疼痛。
春雪膏(出自《局方》): 治療風熱引起的翳障。
蕤仁(去皮,研磨細碎,用紙包壓榨去除油脂,再研磨再壓榨,重複數十次),取淨蕤仁五錢,加入龍腦五分,煉好的白蜜一錢五分,再次研磨均勻,用瓷罐儲存。每次取少量,用筷子頭沾取點在眼角。
蕤仁膏: 治療風熱引起的眼睛紅脈、癢痛不定。
蕤仁(去皮,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壓榨去除油脂),取淨蕤仁霜五錢,用濃煎的秦皮汁調和,隔著紙在瓦片上烘烤至熟,去除燒焦的部分,塗抹在乾淨的碗內。取艾一錢,分成三團,每團中放一粒蜀椒,當燃燒起煙時,將碗倒扣在煙上,用三個角墊起來熏,煙盡後曬乾,再次研磨加入硃砂、麝香各半錢,用瓷瓶儲存。每次取像麻子大小的量點在眼角,每天兩次。如果治療老翳,可加入少量硼砂。另一個藥方,只用蕤仁研磨壓榨去油,取淨五錢,加入麝香、水飛硃砂各五分,每次取少量點在眼角即可見效。
碧雲散: 治療外障(眼部表面病變)、翼狀胬肉(眼睛表面增生組織)以及眼屎分泌物稠黏。
鵝不食草(一兩,聞到會打噴嚏的才是真品)、青黛、川芎(各半兩)。將藥材研磨成散劑,先含一口水,每次取像綠豆大小的量塞入鼻孔,以打噴嚏流淚為有效,沒有次數限制。另一個藥方,加入北細辛、皂角末各一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