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二 (41)
卷二 (41)
1. 虛損(傳屍)
蓋邪退而神氣初轉。故浮。只宜保元湯調養元氣。浮數之脈。得微汗而退。倘不識此。仍以祛邪之藥治之。則變虛勞矣。久病服藥後。六脈俱和。偶一日診。或細或數或虛弱。或變怪異常。即當細問起居之故。或因一夜不睡而變者。或因勞役惱怒。或因感冒風寒。各隨其感而治之。
久病咳嗽氣喘。若脈數者。不可用補藥。如服之虛火一退。多令人痿倦不起。須先用獨參湯。稍加陳皮以接其氣。數日後。脈數漸退。方與調理。
〔診〕石頑曰。金匱云。男子平人脈大為勞。極虛亦為勞。脈浮者。裡虛也。脈虛浮弦為短氣。目瞑衄血。脈大者。春夏劇。秋冬瘥。男子脈浮弱而澀者。為無子。精氣清冷。虛弱微細者。善盜汗出。脈沉小遲者。溏泄。食不化。脈虛芤遲。及諸芤動微緊。男子失精。女子夢交。
緊數之脈。表裡俱虛。緊為寒傷營。數為血不足。脈見短數。則無胃氣。細數緊數。俱非吉祥。脈洪大按之虛者。須防作瀉。凡見數脈難治。病久脈數。尤非所宜。脈忽浮澀而數。忽沉弱而緩。變易不常。虛火之故也。虛損轉潮熱泄瀉。脈短數者不治。虛損脈浮大者。屬陽虛。
細數者。屬陰虛。芤為失血。若兩手俱芤。而中有一部獨弦者。為有瘀蓄未盡。當散瘀為先。不可驟補。若見數大者。為火旺。必難治。若見澀脈來至者。亦不可治也。弦數為骨蒸。自上而下者。必寸口浮數。自下而上者。必尺中弦急。若關尺俱弦細而急。如循弦縷者不治。
又尺中弦強者。必因房室發熱。加之誤服寒涼。故脈如是。然虛損之人。雖遠房室。其尺脈之弦強。必不能便軟。若更犯房室。明日反和。此陰陽得交。故爾暫軟。後日診之。其弦強必愈甚。診察之際。不可不辨也。石頑治牙行陶震涵子。傷勞咳嗽失血。勢如泉湧。服生地汁、墨汁不止。
余及門周子。用熱童便二升而止。邀石頑診之。脈得弦大而虛。自汗喘乏。至夜則煩擾不寧。與當歸補血湯四帖而熱除。時覺左脅刺痛。按之漉漉有聲。此少年喜酒負氣。嘗與人鬥狠所致。與澤術麋銜湯。加生藕汁調服。大便即下累累紫黑血塊。數日乃盡。後與四烏鰂骨一蘆茹為末。
分四服。入黃牝雞腹中煮啖。留藥蜜丸。盡劑而血不復來矣。
又治顏汝玉女。病虛羸寒熱。腹痛裡急。自汗喘嗽者三月餘。屢更醫藥不愈。忽然吐血數口。前醫轉邀石頑同往診。候其氣口虛澀不調。左皆弦微。而尺微尤甚。令與黃耆建中加當歸、細辛。前醫曰。虛勞失血。曷不用滋陰降火。反行辛燥乎。余曰不然。虛勞之成。未必皆本虛也。
大抵多由誤藥所致。今病欲成勞。乘其根蒂未固。急以辛溫之藥提出陽分。庶幾挽回前失。若仍用陰藥。則陰愈亢而血愈逆上矣。從古治勞。莫若金匱諸法。如虛勞裡急諸不足。用黃耆建中。原有所祖。即腹痛悸衄。亦不出此。更兼內補建中之制。加當歸以和營血。細辛以利肺氣。
白話文:
大致上是說,病邪退去,身體的氣機開始恢復,這時脈象會呈現浮象。這時應該用保元湯來調養元氣。如果脈象浮而快,稍稍出汗就會好轉。如果不明白這種狀況,還用驅邪的藥物來治療,就會轉變成虛勞的狀況。
久病之後,如果服藥後脈象平和,但偶爾有一天診斷,發現脈象變得細、快、虛弱,或是出現異常的變化,就應該仔細詢問病人最近的生活狀況,可能是因為一晚沒睡好、勞累、生氣,或感染風寒等原因,要根據不同的原因來治療。
如果久病咳嗽氣喘,脈象快,就不能用補藥。用了補藥,虛火退去後,反而會讓人感到疲倦無力。應該先用獨參湯,稍加陳皮來接氣,幾天後脈象變慢,才能開始調理。
金匱要略說,男子平時脈象大是勞累的表現,極度虛弱也是勞累的表現。脈象浮表示體內虛弱。脈象虛浮且弦,表示呼吸短促、眼睛昏花、流鼻血。脈象大的人,春夏病況加劇,秋冬會好轉。男子脈象浮弱而澀,表示沒有生育能力,精氣不足。虛弱脈象微細,容易盜汗。脈象沉小而遲,容易腹瀉、消化不良。脈象虛、芤、遲,以及各種芤、動、微、緊的脈象,表示男子容易遺精,女子容易夢遺。
脈象緊而快,表示體表和體內都虛弱。緊表示寒邪侵入營分,快表示血不足。脈象短而快,表示胃氣不足。脈象細快或緊快,都不是好兆頭。脈象洪大,按下去卻虛弱的,要小心會腹瀉。凡是脈象快的,都比較難治療。久病脈快,更是不好。脈象忽快忽澀,忽沉忽緩,變化不定,是虛火引起的。虛損導致潮熱、腹瀉,脈象短而快,就比較難治癒。虛損脈象浮大,屬於陽虛。脈象細而快,屬於陰虛。脈象芤,表示失血。如果兩手脈象都芤,但中間有一處獨弦,表示有瘀血未清除,應該先散瘀血,不能馬上進補。如果脈象快而大,表示火氣旺盛,很難治療。如果脈象澀,也不可治療。弦快脈象表示骨蒸,從上往下傳,寸口的脈象會浮快;從下往上傳,尺中的脈象會弦急。如果關脈和尺脈都弦細而急,像摸到細弦一樣,就比較難治。
如果尺中脈象弦而有力,一定是房事後發熱,又誤服了寒涼藥物導致的。虛損的人,即使很久沒有房事,尺脈的弦強也不會馬上變軟。如果又進行房事,第二天脈象反而會稍微緩和,這是因為陰陽交合的緣故。但再過一天診斷,脈象弦強會更加嚴重。診斷時一定要仔細分辨。
石頑曾治療牙行陶震涵的兒子,因勞累咳嗽失血,像泉水一樣湧出,服用生地汁、墨汁都沒用。石頑和他的學生周某用兩升熱童便止住了血。邀請石頑診脈,脈象弦大而虛,自汗、氣喘、疲乏,晚上煩躁不安。給予當歸補血湯四劑後,發熱消除。當時感覺左脅刺痛,按壓有水聲。這是少年喜好喝酒,血氣方剛,曾經與人打鬥所致。用澤術麋銜湯,加生藕汁調服。大便排出很多紫黑色的血塊,幾天後才停止。之後用四烏鰂骨和一蘆茹磨成粉,分成四份,放入黃雌雞腹中煮熟食用,再將剩餘藥粉做成蜜丸服用,服用完後,血就再也沒流了。
石頑還治療顏汝玉的女兒,病得虛弱消瘦,忽冷忽熱,腹痛、裡急後重,自汗、喘咳三個月都沒好,多次換醫生也沒用,突然吐血幾口。之前的醫生轉請石頑一同診斷,發現她氣口的脈象虛澀不調,左脈弦而微弱,尺脈更加微弱。石頑讓她服用黃耆建中湯加當歸、細辛。之前的醫生說,虛勞失血,為什麼不用滋陰降火,反而用辛溫的藥呢?石頑說不是這樣,虛勞的形成,不一定是本來就虛。大多是誤用藥物造成的。現在病將要形成虛勞,趁著根基還不穩固,趕快用辛溫的藥物把陽氣提起來,或許可以挽回之前的錯誤。如果繼續用滋陰的藥物,只會使陰氣更盛,血氣更加逆行。從古至今,治療虛勞沒有比金匱要略的方法更好的。例如虛勞引起的裡急後重等不足,就用黃耆建中湯,這是有根據的。即使是腹痛、心悸、流鼻血等症狀,也用這個方子。再加入內補建中湯,加當歸來調和營血,加細辛來疏通肺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