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張氏醫通》~ 卷六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 (12)

1.

脈經云。前部左右彈者。陽蹺也。動則苦腰痛癲癇。惡風偏枯。僵仆羊鳴。身強皮痹。從少陽斜至太陽者。陽維也。動則苦癲癇。僵仆羊鳴。手足相引。甚者失音不能言。從少陰斜至厥陰者。陰維也。動則苦癲癇。尺寸俱浮。直上直下。此為督脈。腰背強痛。不得俯仰。大人癲病。

小兒風癇。脈來中央浮。直上直下者。督脈也。動則苦腰背膝寒。夫癲。小兒癇也。巢氏妄立五癇之說。曰陽癇。曰陰癇。曰風癇。曰濕癇。曰馬癇。證治雜出。殊不知癲癇之發。皆由肝腎龍雷上衝所致也。

癇病與卒中痙病相似。但癇病發時昏不知人。卒然眩仆倒地。甚則瘛瘲抽搐。目上視。或口眼喎斜。或口作六畜聲。將醒時吐涎沫。醒後又復發。有連日發者。有一日三五次發者。若中風中寒中暑中熱。則僕時無聲。醒時無涎沫。醒後不復發也。剛痙柔痙亦屢發。然身體強直。

角弓反張。不似癇之身軟。或為六畜聲也。癇證之發。由腎中龍火上升。而肝家雷火相從挾助也。惟有肝風。故作搐搦。搐搦則通身之脂液逼迫而上。隨逆氣而吐出於口也。陰氣虛。不能寧謐於內。則附陽而上升。故上熱而下寒。陽氣虛。不能周衛於身。則隨陰而下陷。故下熱而上寒。

丹溪主痰與熱。以星、半、芩、連為主。熱多者。涼膈散加川連、麥冬以泄之。痰多者。戴人三聖散以吐之。如驚者。東垣安神丸以平之。可下。以承氣湯下之。然後用安神平肝之劑。歸、地、牛黃、硃砂、青黛、柴胡、川芎之類。心熱痰迷心竅者。清神湯。病久而成窠囊。

窠囊日久。必至生蟲。妙功丸神效。既與行痰滌熱。癇證已愈。然須防其再發。宜十全大補加棗仁、遠志、麥冬。稟氣素虛者。鹿角膠經年常服。六味丸加遠志、沉香。亦不可缺。風癇驟發。項強直視。不省人事。此肝經有熱也。或有咬牙者。瀉青丸合導赤散治之。如病發者。

可用輕粉、白礬、代赭石。發過米飲調下。重劑以鎮之也。若起於郁者。四七湯加木香、南星。發時用前藥下靈砂丹。不得臥。用養正丹。多嘔。下黑錫丹。痰多者。導痰湯加木香、竹瀝。癇病晝發。灸陽蹺。宜補中益氣加益智。夜發。灸陰蹺。宜六味丸加鹿角膠。丹礬丸治五癇諸證。

方用黃丹一兩。白礬二兩。銀罐中煅通紅為末。入臘茶一兩。不落水豬心血為丸。綠豆大。硃砂為衣。每服三十丸。茶清送下。久服其涎自便出。服一月後。更以安神藥調之。久患氣虛。痰氣壅塞。須防卒變。不可妄許以治也。凡見目瞪如愚者不治。治之亦必無功。

石頑曰。癇證往往生於鬱悶之人。多緣病後本虛。或復感六淫。氣虛痰積之故。蓋以腎水本虛不能制火。火氣上乘。痰壅臟腑。經脈閉遏。故卒然倒僕。手足搐捻。口目牽掣。乃是熱盛生風之候。斯時陰陽相薄。氣不得越。故迸作諸聲。證狀非一。古人雖分五癇。治法要以補腎為本。豁痰為標。隨經見證用藥。但其脈急實。及虛散者不治。細緩者雖久劇可治。

〔診〕脈浮滑洪數為風癇。細弦微緩為虛癇。浮為陽癇。沉為陰癇。虛弦為驚。沉數為實熱。沉實弦急者不治。

2. 煩躁(與緒論參看)

經云。氣亂於心則煩。蓋熱客於肺則煩。入於腎則躁。大抵心火旺。則水虧金爍。惟火獨熾。故肺腎合而為煩躁也。煩躁俱作。有屬熱者。有屬寒者。先哲治獨煩不躁者多屬熱。惟悸而煩者為虛寒。治獨躁不煩者多屬寒。惟火旺脈實者為熱。蓋煩者胸中煩。為內熱也。躁者身體手足躁擾。

或裸體不欲近衣。或欲投井中。為無根之外熱。急以附子、理中、四逆、姜附輩熱藥治之。若誤認為熱。投以涼藥。則周身之火。得水則升走。頃刻喘汗。外脫而死也。凡表證不得汗。內外皆熱而躁亂不寧。取汗則定。裡實熱鬱。大便不通。無論傷寒雜證。心神不安。脈數實有力者。

下之則定。火客心包。或酒客膏粱。上焦不清。令人煩躁。宜芩、連、山梔等涼藥為君。稍用炮姜為使。甚則涼膈散下之。汗下後熱不止而發狂煩躁。面赤咽痛者。此熱乘少陰之經也。葶藶苦酒湯探吐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