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張氏醫通》~ 卷六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 (11)

1.

經曰。人生而病癲疾者。名為胎病。此得之在母腹中時。其母有所驚。氣上而不下。精氣並居。故令子發為癲疾也。病初發。歲一發。不治。月一發。不治。月四五發。名曰癲。癲疾脈搏大滑。久自已。脈小堅急。死不治。癲疾之脈。虛則可治。實則死。搏陰則為癲疾。

癲雖為陰。若得搏大滑脈。故自已。若得小堅急。為陰脈之極也。故不治。虛則邪氣未盛。故可治。實則純乎邪矣。故死。

難經曰。重陰者癲。癲病始發。意不樂。直視僵仆。其脈三部陰陽俱盛是也。

脈經曰。陰附陽則狂。陽附陰則癲。陽附陰者。腰以下至足熱。腰上寒也。陰附陽者。腰以上至頭熱。腰下寒也。

白話文:

古籍記載,人生下來就患有癲癇的人,叫做胎病。這是因為在母親懷孕時,母親受到驚嚇,氣往上衝,精氣無法順利下降,導致孩子出生後患上癲癇。剛開始發病時,一年發作一次,如果不治療,就會變成一個月發作一次,再不治療,就會變成一個月發作四五次,這就是癲癇。癲癇患者脈搏跳動大而滑,久而久之就會自行停止,脈搏小而堅硬,則無法治癒而死亡。癲癇的脈象,虛弱可以治療,實則必死。陰脈搏動就屬於癲癇。

雖然癲癇是陰證,但如果脈搏跳動大而滑,就會自行停止。如果脈搏小而堅硬,就是陰脈極度衰弱,所以無法治癒。虛弱就是邪氣尚未盛行,所以可以治療。實則就是純粹的邪氣,所以會死亡。

《難經》記載,陰氣過盛就會發作癲癇。癲癇剛開始發作時,患者情緒低落,眼睛直視,身體僵硬倒地,這就說明三部陰陽都盛極了。

《脈經》記載,陰氣依附陽氣就會發狂,陽氣依附陰氣就會發作癲癇。陽氣依附陰氣,腰部以下到腳部發熱,腰部以上卻發冷。陰氣依附陽氣,腰部以上到頭部發熱,腰部以下卻發冷。

癲之為證。多因鬱抑不遂。侘傺無聊所致。精神恍惚。語言錯亂。或歌或笑。或悲或泣。如醉如狂。言語有頭無尾。穢潔不知。經年不愈。皆由郁痰鼓塞心包。神不守舍。俗名痰迷心竅。安神豁痰為主。先以控涎丹湧出痰涎。後用安神之劑。怒動肝火。風痰上盛而發癲狂。導痰湯加芩、連、菖、遠。

煎成入硃砂、沉香磨汁調服。言語失倫。常常戲笑。不發狂者。心虛也。定志湯加薑汁、竹瀝。膈間微痛者。兼有瘀血。加琥珀、鬱金。(如無鬱金。蓬朮代之。)因思慮而得者。先與稀涎散。後用歸脾湯加辰砂末調補之。心經蓄熱。或時發躁。眼鼻覺熱者。定志丸加芩、連、麥冬、牛黃。

白話文:

癲癇的症狀和治療

癲癇的症狀,多半是因為心情鬱悶、壓抑,以及無聊寂寞所導致。患者會出現神志恍惚、言語顛倒、時而唱歌時而大笑、時而悲傷時而哭泣,行為舉止如同醉酒或發狂,言語前言不搭後語,甚至不分潔穢。若持續多年不癒,都是因為痰濁阻塞心包,心神無法安住,俗稱“痰迷心竅”。治療的原則是安神豁痰,首先服用「控涎丹」來排出痰涎,之後再服用安神藥物。

若因怒氣傷肝,導致風痰上湧而發作癲癇,可以服用「導痰湯」加入黃芩、黃連、菖蒲、遠志,煎煮後加入朱砂和沉香磨成的汁液服用。

如果患者言語顛倒,經常嬉笑,但沒有發狂的症狀,則是心氣虛弱所致,可以服用「定志湯」加入薑汁和竹瀝。如果患者胸膈間微痛,可能是兼有瘀血,可以加入琥珀和鬱金(若沒有鬱金,可以用蓬朮代替)。

如果因過度思慮而導致癲癇,可以先服用「稀涎散」,之後再服用「歸脾湯」加入辰砂末調補。

如果患者心經積熱,時常躁動不安,眼鼻感覺發熱,可以服用「定志丸」加入黃芩、黃連、麥冬、牛黃。

實者。涼膈散加川連、麥冬、菖蒲。癲病語言錯亂。神氣昏惑者。千金防己地黃湯。因思慮妄想不遂。致神不守舍而妄言妄見。若神祟所憑。初起用半夏茯神散。數服自愈。若日久為湯藥所汨。神出舍空。非大劑獨參加薑汁、竹瀝填補其神。不能克應。有病癲人。專服四七湯而愈。

蓋氣結為痰。痰飲鬱閉其神識也。癲疾既久。動轍生疑。面色痿黃。或時吐沫。默默欲眠。此蟲積為患。妙功丸。若癲哭呻吟。為邪所憑。非狂也。燒蠶紙酒水下方寸匙。

白話文:

實熱症可用涼膈散加入川連、麥冬、菖蒲治療。癲癇患者言語錯亂、神志不清,可服用千金防己地黃湯。因思慮過度而導致神志不守、胡言亂語,初期可用半夏茯神散,若長期服用湯藥而神志涣散,需用大劑量藥物加入薑汁、竹瀝補充神氣才能有效。患有癲癇的人,專服四七湯也能痊癒。

癲癇的根本原因是氣結化痰,痰飲阻塞神識。病症長期未愈,容易產生疑心,面色發黃,時常吐口水,昏昏欲睡,這是蟲積所致,可用妙功丸治療。癲癇患者哭喊呻吟,是因為邪氣入侵,不是狂躁,可燒蠶紙以酒水調服,每次一匙。

李士材治張少椿女。以喪子悲傷。忽當雷雨交作。大恐。苦無所避。旦日或泣或笑。或自語。或罵詈。如中鬼祟。診其心脈浮滑。余皆沉細。此氣血兩虧。憂恐傷心。心傷則熱。熱積生風也。以滾痰丸。用桔梗、延胡索、陳皮、杏仁煎湯送下。出痰積甚多而愈。

白話文:

李士材医治张少椿的女儿。因为丧子悲伤,恰逢雷雨交加,她十分恐惧,无处躲避。第二天,她一会儿哭一会儿笑,一会儿自言自语,一会儿破口大骂,像是中邪了一样。诊脉发现她的心脉浮滑,其余脉象皆沉细。这是因为气血两亏,忧恐伤心,心伤则热,热积生风。用滚痰丸,用桔梗、延胡索、陈皮、杏仁煎汤送服,排出很多痰积,病就好了。

2.

經云。狂始生。先自悲也。喜忘苦怒善恐者。得之憂飢。狂始發。少臥不飢。自高賢也。自辯智也。自尊貴也。善罵詈。日夜不休。狂言。驚善笑。好歌樂。妄行不休者。得之大恐。狂。目妄見。耳妄聞。善呼者。少氣之所生也。狂者。多食善見鬼神。善笑而不發於外者。得之有所大喜。

足陽明之脈病。惡人與火。聞木音則惕然而驚。病甚則棄衣而走。登高而歌。甚至不食數日。逾垣上屋。四肢者諸陽之本也。陽盛則四肢實。實則能登高也。熱盛於身。故棄衣欲走也。陽盛則妄言。罵詈不避親疏。而不欲食。不欲食故妄走也。有怒狂者。生於陽也。陽者因暴折而難決。

白話文:

經書上說,狂病的初始,源於悲傷。喜忘、苦怒、善恐的人,因憂慮飢餓而發病。狂病初發時,少睡不餓,自以為賢明,自以為聰明,自以為尊貴,愛罵人,日夜不停,胡言亂語,驚恐善笑,喜歡唱歌跳舞,行為荒唐無度,這是因極度恐懼而致病。狂病患者,眼花耳鳴,喜歡呼喊,這是因氣虛而生。狂病患者,食量大增,常看見鬼神,喜歡笑卻不笑出声,這是因極度歡喜而致病。

足陽明經脈病變,患者厭惡人與火,聽到木頭的聲音就驚恐不安,病重時就脫掉衣服亂跑,爬上高處唱歌,甚至好幾天不吃饭,翻牆上房。四肢是全身陽氣的根本,陽氣旺盛,四肢就會健壮有力,因此才能登高。身體熱盛,所以脫掉衣服想要逃跑。陽氣旺盛,就會胡言亂語,罵人無忌,也不想吃饭,因為不想吃饭,所以就乱跑。怒狂的病症,源于阳气過盛。阳气暴涨难以控制,就會導致這種病症。

故善怒也。病名陽厥。陽明者常動。巨陽少陽不動。不動而動大疾。此其候也。奪其食則已。夫食入於陰。長氣於陽。故奪其食則已。使之服以生鐵洛為飲。夫生鐵洛者。下氣疾也。

此陽氣怫鬱。不得疏越。少陽膽木挾三焦相火。太陽陰火上逆。故使人易怒如狂。奪其食者。不使火助邪也。飲以生鐵洛者。金以制木。木平則火降。故曰下氣疾也。

狂之為病。皆由阻物過極。故猖狂剛暴。若有邪附。妄為不避水火。罵詈不避親疏。或言未嘗見之事。非力所能。病反能也。上焦實者。從高抑之。生鐵洛飲。陽明實則脈伏。大承氣湯去厚朴加當歸、鐵洛飲。以大利為度。在上者。因而越之。來蘇膏。或戴人三聖散湧吐。其病立安。

白話文:

因此容易生氣,病名為陽厥。陽明經常活動,巨陽、少陽卻不動。不動而突然活動,就是大病的徵兆。這時候就應該限制飲食。因為食物進入陰,在陽氣中生長。所以限制飲食就能控制病情。讓病人服用生鐵落作為飲料。生鐵落可以下氣疾。

這是因為陽氣鬱結,無法疏通,少陽膽木挾持三焦相火,太陽陰火上逆,所以容易讓人像瘋子一樣易怒。限制飲食,就是為了不讓火助長邪氣。服用生鐵落,是因為金克木,木平了火就能下降,所以說它可以下氣疾。

狂症的病因,都是由於阻礙之物過於極端,所以病人會變得瘋狂、暴躁。如果又有邪氣附着,就會做出不避水火、亂罵親疏、胡言亂語等異常行為,甚至力不能及之事卻反而能夠做到。上焦實者,從高處壓制它,服用生鐵落飲。陽明實者,脈象伏沉,服用大承氣湯去厚朴加當歸、鐵洛飲,以大便通暢為標準。上焦實者,就讓它順勢往下泄,塗抹來蘇膏,或者戴上人三聖散,促使嘔吐,病症就會馬上好轉。

後用洗心散、涼膈散調之。形證脈氣俱實。當湧吐兼利。勝金丹一服神效。雖數年狂癡。無不克應。但不可誤施於癲癇之證。經云。悲哀動中。則傷魂。魂傷則狂妄不精。不精則不正。當以喜勝之。以溫藥補魂之陽。龍齒清魂散。經云。喜樂無極則傷魄。魄傷則狂。狂者意不存。

當以恐勝之。以涼藥補魄之陰。清神湯。肺虛喘乏。加沙參。胃虛少食。加人參。肝虛驚恐。加羚羊角。熱入血室。發狂不識人。小柴胡加犀角、生地黃。挾血如見祟狀。當歸活血湯加酒大黃微下之。肝盛多怒狂妄者。針大敦。在足大指上。屢驗。

白話文:

之後用洗心散、涼膈散調理。病人外觀、脈象都呈現實證,應該用湧吐兼利的方法治療。勝金丹一劑便效果顯著,即使是多年來的狂癡症,也都能有效應對。但不可誤用於癲癇症。古書記載,悲哀傷心,則傷魂,魂傷則狂妄不精,不精則不正,應該用喜悅來克服它,用溫藥來補魂之陽,例如龍齒清魂散。古書記載,喜樂過度則傷魄,魄傷則狂,狂者意念不存,應該用恐懼來克服它,用涼藥來補魄之陰,例如清神湯。如果肺虛喘乏,可以加沙參;胃虛少食,可以加人參;肝虛驚恐,可以加羚羊角。如果熱入血室,發狂不識人,可以用小柴胡加犀角、生地黃。如果挾血如見祟狀,可以用當歸活血湯加酒大黃微下之。肝盛多怒狂妄者,可以針刺大敦穴,在大腳趾上,屢試屢驗。

一婦人狂言叫罵。歌笑非常。似祟憑依。一邊眼與口角吊起。或作癇治。或作心風治。皆不效。乃是舊有頭風之疾。風痰作之使然。用芎辛湯加防風。數服頓愈。

婦科鄭青山。因治病不順。沉思輒夜。兼受他醫諷言。心甚懷憤。天明病者霍然。憤喜交集。病家設酌酬之。而諷者已遁。憤無從泄。忽然大叫發狂。同道諸名家治之罔效。一日。目科王道來往候。索已服未服等方視之。一併譭棄。曰。此神不守舍之虛證。豈豁痰理氣清火藥所能克效哉。

遂令覓上好人參二兩。一味煎湯服之頓安。三啜而病如失。更與歸脾湯調理而康。

白話文:

一位婦女胡言亂語,大聲叫罵,又唱歌大笑,舉止怪異,像是被邪祟附身。她一邊的眼睛和嘴角都向上吊起,像是患了癇症。有人用治療癇症的方法,有人用治療心風的方法,都無效。其實這是她舊有的頭風病,風痰發作引起的。服用芎辛湯,加入防風,服用幾劑後,病症立刻痊癒。

婦科醫生鄭青山,因為治療病人不順利,經常深夜思考,又遭受其他醫生的嘲諷,心中非常憤怒。第二天早上,病人突然痊癒,鄭青山既憤怒又高興。病人準備酒宴感謝他,但嘲諷他的人已經逃跑了,他無處發洩怒火。突然間,他大叫一聲,開始發狂。許多名醫都束手無策。有一天,眼科醫生王道來探望他,查看他服用的藥方,全部斥責為無用。他說:「這是神志不清的虛證,怎麼可能用豁痰、理氣、清火的藥物治得好呢?」

於是,他讓鄭青山找來上好的人參兩兩,單獨煎湯服用,立刻感到舒服。喝了三口之後,病症如同消失了一般。後來,再服用歸脾湯調理,就完全康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