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二 (3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38)

1. 虛損(傳屍)

致成虛損,日晡潮熱,形體羸弱,腹脹氣急,脈來弦數者,白鳳膏最當。此葛可久法也。

大約咳嗽發熱,始先以泄氣為主。若久嗽不止,必然氣虛火旺。一切耗氣之藥,俱不可用。如桔梗、杏仁、橘紅、蘇子,皆主疏泄,非久嗽所宜。若氣耗甚者,又當以保元、生脈收斂之。此新久虛實,不同治也。

有郁證發熱喘咳,誤用寒折,致心火淫肺。肺被火淫,勢不得不奔迫大腸而成泄瀉。慎不可用溫補脾胃藥,惟逍遙散隨證加減,多服乃效。思慮不遂,心神耗散,日漸發熱,肌肉瘦削而成風消。內經所謂二陽之病發心脾,以風熱勝氣,日益消瘦也。宜多服逍遙散,後用歸脾湯調理。

婦人血既滿而失合,男子精未充而思室,多成是證。婦人則經閉血溢,男子則亡血失精。並宜巽順丸,專調衝任,兼散瘀血。瘀血散,後更與烏骨雞丸調補之。若誤用苦寒涼血藥,致脾胃滑脫者,不治。

嫠婦、師尼,所欲未遂,陰陽離絕,鬱火亢極,不得發泄而成失合證者,較之房勞更甚。始則肝木鬱熱,繼則龍火上煽,致心肺受病而喘嗽煩熱。甚則迫血驟亡者有之;經閉不行而吐衄者有之。此證宜開鬱降火,增損柴胡湯、加味逍遙散選用。陰火亢極者,可用滋腎丸、玉燭散,光瀉鬱火。

後服滋養之藥,如烏骨雞丸之類。若鬱火不泄,血氣不榮而發癰疽者,去生遠矣。

劉默生云:虛勞多起於郁。郁則其熱內蒸,內蒸則生蟲,蟲侵蝕臟則咳。初起早為杜絕,不致蔓延。若遷延日久,咳嗽不止,痰如白沫,聲啞喉痛,不可治矣。脾胃泄瀉,六脈細數而堅急,久臥床褥,煩躁血多者,不治。如六脈平緩,重按有神,飲食不減,大肉未消,二便調適者,可用貝母、麥冬消痰寧嗽,功多開鬱;蛤蚧透骨追蟲,佐以百部,殺蟲獨步;兼地骨皮、薄荷以清內熱;橘紅、甘草調中和營為主。如寒熱不止,加青蒿、鱉甲;骨蒸無汗,加牡丹皮;每夜發熱不已,加酒浸白芍;血虛有傷,加茜根;氣虛少食,加人參;脾虛大便不實,加茯苓;燥結,加杏仁;小便不利,加茯苓、澤瀉。但覺脊中熱痛不已,或時淫淫作癢者,皆是瘵蟲為患。宜用向東南桃頭四五十個、生艾一握、雄黃豆大一塊、麝香二分,搗爛烘熱,擦脊骨、膏肓、百勞、肺俞等穴,及四肢關節間,七日一次。亦有用桃葉斤許,同艾葉一二兩,分二囊盛,以陳酒三斤煮,乘熱熨背脊、膏肓、百勞等處,不過二三次。蟲從魄門而下。下後以六味丸合生脈散調理。傳屍勞瘵亦宜用之。凡骨蒸,以多汗為易治,氣虛血尚未竭也。若干熱無汗為難治,氣血內涸,不能外通也。骨蒸勞嗽而見脈弦細數疾、面赤如妝、面黧色枯、目睛無神、眼眶陷下、汗出如珠、天柱不正、指瘦如籩、聲啞咽痛、嗽而加汗、嗽而上喘下泄、嗽而左不得眠(肝脹)、嗽而右不得眠(肺脹)、肉脫骨痿而熱甚、泄瀉無度而畏寒、失血發熱而脈數實、咳吐白血及嘔血聲散、骨肉相失、陽事不禁、暮熱如焚、身熱面色夭然白、及下血衃、寒熱脫形。

白話文:

虛損病(又稱傳屍勞瘵)會導致身體虛弱。如果出現午後發熱、身體消瘦、腹脹氣喘、脈象呈現弦數等症狀,最適合使用白鳳膏。這是葛可久先生的方法。

一般來說,咳嗽發熱初期應該以疏散體內邪氣為主。如果久咳不止,必定是氣虛火旺。所有耗損氣的藥物都不能使用,例如桔梗、杏仁、橘紅、蘇子等,這些藥物都主要用於疏散,不適合久咳患者。如果氣虛嚴重,則需要用保元湯或生脈散來收斂固氣。這說明新病和舊病、虛證和實證的治療方法是不同的。

有些患者因為情緒鬱結而發熱喘咳,如果誤用寒涼藥物來降低體溫,會導致心火上炎,侵犯到肺部,肺部被火邪所擾,就會迫使大腸產生腹瀉。這時千萬不能使用溫補脾胃的藥物,只能用逍遙散來根據不同症狀加減藥物,多服才能見效。如果思慮過度,心神耗散,就會逐漸發熱,肌肉消瘦,形成風消病。正如《內經》所說的,二陽經的疾病會影響心脾,因為風熱勝過正氣,導致身體日益消瘦。這種情況也應該多服逍遙散,之後再用歸脾湯來調理。

婦女在經血充盈時房事不節制,男子在精氣未充時就貪戀女色,多會導致這種疾病。婦女會出現經閉或經血外溢,男子會出現失血或遺精。這種情況都適合服用巽順丸,專門調理衝任二脈,同時兼具散瘀血的功效。瘀血散去後,再服用烏骨雞丸來調補身體。如果誤用苦寒涼血的藥物,導致脾胃滑脫,則難以治癒。

寡婦或尼姑因為慾望無法滿足,導致陰陽失調,鬱火極盛,無法發洩而形成這種疾病。這種情況比一般房事過度更加嚴重。開始是肝木鬱結化熱,接著是腎火上炎,導致心肺受損,出現喘嗽煩熱,嚴重時甚至會突然大量失血。也可能出現經閉不行而吐血或流鼻血的情況。這種情況應該開鬱降火,可以選用加減柴胡湯或加味逍遙散。如果陰火極盛,可以用滋腎丸或玉燭散來瀉鬱火。

之後再服用滋養的藥物,例如烏骨雞丸等。如果鬱火沒有發洩,導致血氣不暢而產生癰疽,則生命危險了。

劉默生說,虛勞大多由鬱悶引起。鬱悶會導致體內產生熱邪,熱邪內蒸會產生蟲。蟲侵蝕臟腑就會引起咳嗽。疾病初期應該及早治療,避免蔓延。如果拖延時間過久,咳嗽不止,痰像白色泡沫,聲音嘶啞,喉嚨疼痛,就無法治癒了。如果脾胃泄瀉,六脈細數而急,長期臥床,煩躁不安,多發血症,則無法治癒。如果六脈平和緩慢,重按有神,飲食正常,肌肉沒有消瘦,大小便正常,

可以用貝母、麥冬來消痰止咳,並多用開鬱的藥物。蛤蚧能透骨追蟲,百部是殺蟲藥中的上品,再配以地骨皮、薄荷來清除內熱,用橘紅、甘草來調和脾胃。如果寒熱不止,可以加青蒿、鱉甲。骨蒸無汗,可以加牡丹皮。如果每晚發熱不止,可以加用酒浸白芍。如果血虛受傷,可以加茜根。如果氣虛少食,可以加人參。如果脾虛大便不成形,可以加茯苓。

如果便秘,可以加杏仁。如果小便不利,可以加茯苓、澤瀉。如果感覺脊椎中間發熱疼痛,或者時常有瘙癢感,都是癆蟲在作怪。應該用四五十個向東南方向的桃樹頭,一握生艾葉,黃豆大小一塊雄黃,二分麝香,搗爛後烘熱,擦拭脊骨的膏肓、百勞、肺俞等穴位,以及四肢關節處,七天一次。也可以用一斤左右的桃葉,和一兩二兩的艾葉,分成兩個袋子裝好,

用三斤陳年黃酒煮熱,趁熱敷在背脊的膏肓、百勞等處。敷二三次,蟲就會從肛門排出。排出後再用六味丸合生脈散來調理。傳屍勞瘵也適用此法。凡是骨蒸病,多汗容易治療,說明氣虛血尚未耗盡。如果發熱無汗,就難以治療,說明氣血內耗,無法外達。如果骨蒸勞嗽,出現脈象弦細數而急,面色紅潤如化妝,或面色晦暗枯槁,眼睛無神,眼眶深陷,

汗出如珠,脖子歪斜,手指瘦得像竹編的容器,聲音嘶啞,咽喉疼痛,咳嗽加重,出汗,咳嗽氣喘,腹瀉,咳嗽時左側不能睡覺,說明肝部腫脹。咳嗽時右側不能睡覺,說明肺部腫脹。如果肌肉脫落,骨骼萎軟而發熱嚴重,腹瀉不止,畏寒怕冷,失血發熱,脈象數而實,咳嗽吐白血,或嘔血,聲音嘶啞,骨肉分離,陽痿,傍晚發熱如焚,身體發熱,面色蒼白,或陰道下血,寒熱交替,身體虛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