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四 (2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四 (22)

1. 腳氣門

上四味。盛生絹囊內。浸陳酒一斗。緊扎壇口。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。出藥曬乾為末。苦酒糊丸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。空心臥時。即用浸藥酒送下。忌食動風等物。

千金獨活湯,治腳痹冷痛。不可屈伸。

獨活(三錢),當歸,防風,茯苓,芍藥,黃耆,葛根,人參,甘草(各錢半),乾薑(炮),附子(炮。各一錢),黑豆(一合)

上十二味。以水五升。清酒一升。煮取三升。分溫三服。

千金烏頭湯,治風冷腳痹。疼痛攣弱。不可屈伸。

烏頭,細辛,蜀椒(各三分),甘草,秦艽,附子,桂心,芍藥(各六錢半),乾薑,茯苓,防風,當歸(各一兩),獨活(一兩三錢),大棗(二十枚)

上十四味。以水一斗二升。煮取四升。分五服。

千金半夏湯,治腳氣入腹沖胸。氣欲絕者。

半夏,桂心,人參(各三錢),乾薑(二錢),附子,甘草(炙。一錢半),細辛,蜀椒(各一錢)

上八味。水煎。分溫三服。初服稍稍進。恐氣衝上。格塞不得下耳。

沉香導氣湯,治腳氣入腹衝心。疼痛腫滿。大小便秘。

羌活,白芍,檳榔(各一錢),甘草(炙。五分),撫芎,香附(一作青皮),枳殼(炒。各八分),紫蘇,蘇子,木瓜(各六分),生薑(三片)

水煎去滓。臨臥以藥汁磨沉香、木香各半錢調。

木通散,治腳氣遍身腫滿。喘逆煩悶。小便不利。

木通,紫蘇,豬苓(各一兩),桑白皮(薑汁拌炒),檳榔,赤茯苓(各二兩)

為散。每服半兩。入生薑五片。蔥白五莖。水煎去滓。空心熱服。

犀角散,治腳氣風毒生瘡。

犀角(鎊),天麻(煨),羌活,枳殼(炒),防風,黃耆(生),黃芩,

白蒺藜(炒。去刺),白鮮皮(酒洗。各七錢半),檳榔(一兩),甘草(炙。半兩),烏蛇(二兩。酒浸)

為散。每服八錢。生薑五片。水煎去滓。食前溫服。

千金蓖麻葉裹法,治腳氣初發。從足起至膝。脛骨腫疼。

取蓖麻葉切搗。蒸薄裹之。日二三易。即消。若冬月無蓖麻。取蒴藋根搗研。和酒糟三分。根一分。合蒸熱。及熱封裹腫上。如前法。日二即消。亦治不仁頑痹。

續命湯(方祖),越婢加朮附湯(麻黃湯下),葛根湯(麻黃湯下),四七湯(二陳湯下),香蘇散(傷寒門),越婢加朮湯(麻黃湯下),除濕湯(平胃散下),麻黃附子細辛湯(麻黃湯下),清燥湯(保元湯下),人參敗毒散(小柴胡湯下),羌活導滯湯(小承氣湯下),當歸拈痛湯(濕門),崔氏八味丸(方祖),蘇子降氣湯(局方七氣湯下),養正丹(金液丹下),小青龍湯(桂枝湯下),平胃散(方祖),五苓散(方祖),金鈴子散(心痛胃脘痛門)

白話文:

[腳氣門]

**藥酒浸泡法:**將獨活、羌活、防風、牛膝這四味藥材,裝入絹布袋中,放入一斗陳年老酒中浸泡。將壇口密封緊紮。春天浸泡五天、夏天三天、秋天七天、冬天十天。取出藥材曬乾磨成粉末,用苦酒調和成糊狀,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在空腹或睡前,用浸泡的藥酒送服。服藥期間要忌食會引發疾病的食物。

**千金獨活湯:**治療腳部麻木、寒冷疼痛,以至於無法彎曲伸直。 藥材:獨活(三錢),當歸、防風、茯苓、芍藥、黃耆、葛根、人參、甘草(各一錢半),乾薑(炮製過)、附子(炮製過,各一錢),黑豆(一合)。 用法:將以上十二味藥材,加入五升水和一升清酒一起煮,煮到剩三升時,分三次溫服。

**千金烏頭湯:**治療因風寒引起的腳部麻木疼痛,以至於手腳攣縮無力,無法彎曲伸直。 藥材:烏頭、細辛、蜀椒(各三分),甘草、秦艽、附子、桂心、芍藥(各六錢半),乾薑、茯苓、防風、當歸(各一兩),獨活(一兩三錢),大棗(二十枚)。 用法:將以上十四味藥材,加入一斗二升水煮,煮到剩四升時,分五次服用。

**千金半夏湯:**治療腳氣病邪入腹,氣向上衝到胸口,呼吸快要停止。 藥材:半夏、桂心、人參(各三錢),乾薑(二錢),附子、甘草(炙烤過,各一錢半),細辛、蜀椒(各一錢)。 用法:將以上八味藥材用水煎煮,分三次溫服。第一次服用時要慢慢喝,以免藥氣向上衝,導致氣機阻塞無法下行。

**沉香導氣湯:**治療腳氣病邪入腹,向上衝到心臟,引起疼痛腫脹,大小便不暢。 藥材:羌活、白芍、檳榔(各一錢),甘草(炙烤過,五分),川芎、香附(一說青皮)、枳殼(炒過,各八分),紫蘇、蘇子、木瓜(各六分),生薑(三片)。 用法:用水煎煮,去藥渣。在睡前用藥汁磨沉香和木香各半錢調和服用。

**木通散:**治療腳氣病導致全身腫脹,呼吸急促、煩躁不安,小便不順暢。 藥材:木通、紫蘇、豬苓(各一兩),桑白皮(用薑汁拌炒過)、檳榔、赤茯苓(各二兩)。 用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半兩,加入生薑五片、蔥白五莖,用水煎煮去渣,空腹時趁熱服用。

**犀角散:**治療腳氣引起的風毒,導致皮膚生瘡。 藥材:犀角(磨粉)、天麻(煨過)、羌活、枳殼(炒過)、防風、黃耆(生的)、黃芩、白蒺藜(炒過,去刺)、白鮮皮(用酒洗過,各七錢半),檳榔(一兩),甘草(炙烤過,半兩),烏蛇(二兩,用酒浸泡)。 用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八錢,加入生薑五片,用水煎煮去渣,在飯前溫服。

**千金蓖麻葉裹敷法:**治療腳氣病初期,從腳部開始腫脹疼痛,一直延伸到膝蓋。 用法:取蓖麻葉切碎搗爛,蒸熱後敷在患處。每天更換二三次,腫脹就會消退。如果冬天沒有蓖麻葉,可以取蒴藋的根搗爛,和酒糟混合,酒糟佔三分,根佔一分,一起蒸熱後,趁熱敷在腫脹處。按照上述方法,每天更換兩次,腫脹就會消退,也可以治療麻木不仁。

**其他方劑:**這裡列出一些其他治療腳氣病的方劑,包括續命湯、越婢加朮附湯、葛根湯、四七湯、香蘇散、越婢加朮湯、除濕湯、麻黃附子細辛湯、清燥湯、人參敗毒散、羌活導滯湯、當歸拈痛湯、崔氏八味丸、蘇子降氣湯、養正丹、小青龍湯、平胃散、五苓散、金鈴子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