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張氏醫通》~ 卷二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2)

1. 暑(參緒論暑證)

素問云。因於暑。汗煩則喘喝。靜則多言。

暑氣內擾於營則汗。上迫於肺則煩喘。內干於心則多言。總不離乎熱傷心胞。而蒸肺經之證也。

金匱云。太陽中暍。發熱惡寒。身重而疼痛。其脈弦細芤遲。小便已。洒洒然毛聳。手足逆冷。小有勞。身即熱。口開前板齒燥。若發其汗則惡寒甚。加溫針則發熱甚。數下之則淋甚。

太陽中暍。發熱惡寒。身重而疼痛。此因暑而傷風露之邪。手太陽標證也。太陽小腸屬火。上應心胞。二經皆能制金爍肺。肺受火刑。所以發熱惡寒。似乎足太陽證。其脈或見弦細。或見芤遲。小便已。洒洒然毛聳。此熱傷肺胃之氣。陽明本證也。發汗則惡寒甚者。氣虛重奪其津也。

溫針則發熱甚者。重傷經中之液。轉助時火肆虐於外也。數下之則淋甚者。劫其在裡之陰。熱勢乘機內陷也。此段經文。本無方治。東垣特立清暑益氣湯。足補仲景之未逮。

太陽中熱者。暍是也。汗出惡寒。身熱而渴。白虎加人參湯主之。

此無形之熱。傷肺胃之氣。所以多汗惡寒而渴。故用白虎以化熱。人參以益氣也。

太陽中暍。身熱疼重而脈微弱。此以夏月傷冷水。水行皮中所致也。一物瓜蒂湯主之。

此因冷水灌汗。有形之水。郁遏皮毛。閉其汗濕。所以身熱疼重。故用一物瓜蒂湯湧吐。則陽氣發越。汗大泄而熱愈矣。後人不敢效用。每以五苓散加蔥豉。或梔子豉湯並用。探吐皆效。王節齋曰。夫暑者。相火行令也。夏月人感之。自口齒而入。傷心胞絡之經。其脈多虛。

或浮大而散。或弦細芤遲。蓋熱傷氣。則氣消而脈虛弱。其證身熱汗出而喘。煩渴多言。倦怠少氣。或下血發黃生斑。甚者火熱爍金。致金不能平木。搐搦不省人事。治暑之法。以去濕熱清心利小便為主。氣傷宜補真氣為要。又有惡寒。或四肢逆冷。甚者迷悶不省。而為霍亂吐利。

痰滯嘔逆。腹滿瀉利。此非暑傷。乃因暑而自致之病也。若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。此熱傷陽證也。必苦頭痛發熱汗泄。肌膚大熱而渴。乃天熱外傷元氣也。宜益元散白虎湯竹葉石膏湯選用。若避暑熱於涼亭水閣得之。此暑傷陰證也。必頭痛惡寒。身形拘急。肢節疼痛而煩心。

肌膚大熱無汗。此為陰寒所遏。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。宜消暑十全散。或腹痛水瀉者。胃與大腸受之。局方香薷飲。噁心者。胃中有痰飲也。香薷飲下消暑丸。伏暑大熱水瀉脈數。可用黃連香薷飲。若外既受寒。內復傷冰水生冷。腹痛泄瀉。霍亂吐逆。藿香正氣散養胃湯選用。

若飲食過多。吐瀉腹痛。脈沉微者。大順散。若真陽虛人。房室不慎。復傷生冷。腹痛極瀉利。脈沉弦者。冷香飲子。甚則霍亂吐利。通身冷汗不止。脈伏或脫者。急用漿水散救之。庶可十全一二。暑氣攻裡。腹內刺痛。小便不通。生料五苓散加木香。小便血者。導赤散加辰砂。

伏暑霍亂。腹痛泄瀉如水。身熱足冷者。五苓散下來復丹。傷氣困倦。身有微熱。頭重吐利。小便赤澀。十味香薷飲。傷暑咳嗽發寒熱。盜汗不止。脈數者。熱在肺經。清暑益氣湯。冷水澡浴。致暑濕相搏。一身盡痛。自汗發熱。五苓加羌活。吐瀉者。五苓與正氣和服。冒暑縱飲。

及飲冷酒。引暑入腹。大熱而小便如血。五苓減桂加黃連。日間冒暑經營。夜間露臥門窗。此先感暑而後感寒。去衣則凜。著衣則煩。或鼻流清涕。或寒熱如瘧。六和湯加羌活。無汗。加紫蘇。嘔吐。加藿香。兼食。加草豆蔻、砂仁。冒暑作勞。乘汗冷浴。身痹如針刺。間有赤腫處。

或發水泡者。六和湯加蒼朮、荊、防。甚則加桂。若身熱頭痛。躁亂不寧。或身如針刺。此熱傷肉分也。白虎湯加蒼朮。虛。加人參。或咳嗽發寒熱。盜汗不止。脈數者熱在肺經。清燥湯。秋暑瀉利。消暑丸。疰夏病。屬陽虛元氣不足。宜補中益氣加半夏茯苓。其人傷濕。

因而中暑。名曰濕溫。兩脛逆冷。胸滿頭目疼重。妄言多汗。脈陽濡而弱。陰小而急。及煩渴引飲者。切不可汗。汗之必死。蒼朮白虎湯

喻嘉言曰。體中多濕之人。外暑蒸動內濕。二氣交通。最易中暑。所以肥人濕多。夏月百計避暑。反為暑所中者。不能避身之濕。即不能避天之暑也。益元散驅濕從小便出。夏月服之解暑。體盛濕多則宜之。清癯無濕之人。津液為時火所耗。當用生脈散充其津液。若用益元散妄利小水。

竭其下泉。枯槁立至。故凡汗多之人。即不可利其小便也。小半夏茯苓湯。治暑專治其濕也。少加甘草。即名消暑丸。是消暑在消其濕。理明辭正矣。又如益元散加辰砂。則並去其熱。五苓散加人參則益虛。加辰砂減桂則去熱。白虎湯加人參則益虛。加蒼朮則勝濕也。中暑必顯躁煩熱悶。

東垣仿仲景竹葉石膏湯制方。名清燥湯。仍以去濕為首務。夫燥與濕。相反者也。而清燥亦務除濕。非東垣具過人之識。不及此矣。古方治暑風。用蘇合香丸。大非。今人治暑。概用香薷飲。大謬。按香薷辛淡。辛能發散。淡能滲泄。乃夏月解表利水之劑。果身熱煩躁嘔吐。

小便不利者。合黃連以解暑。靡不應手獲效。若氣虛胃弱之人。食少體倦。自當多服參、耆。豈能堪此發泄。苟誤用之。是虛其虛也。至於奔走勞役而中熱者。用此溫散之劑復傷其氣。如火益熱矣。今人不分虛實當否。夏月少有不快。一概用之。所謂習俗成訛也。

夏月無故卒例。昏不知人。面垢。冷汗自出。手足微冷搐搦。或吐瀉。或喘渴。此君相二火內外相煽。兼之素有痰鬱。因火鼓動窒礙心竅故也。宜先以熱土熨臍中。或研蒜水灌鼻中。皆取其通竅也。石頑曰。按中寒卒然倒僕如中風者。乃盛寒之氣卒犯少陰。而厥逆無脈。此陽氣大虛。

不勝陰寒厲氣也。必口鼻氣冷而無痰聲。雖盛暑中亦有之。以其人真陽素虛之故。不可拘於時月也。中暑卒然暈倒如中風者。乃酷暑之氣鼓運其痰壅塞心胞。此腎水素虧。不勝時火燔灼也。必喘乏而無痰聲。若中風卒倒。則必手足搐引。痰聲湧塞於喉中。甚則聲如拽鋸。為中風之真候。

以此辨之。萬無差誤也。

或問。暍暑用白虎、清暑、香薷等法。何以為辨。石頑曰。中暍用白虎湯。熱傷形之治也。用人參白虎湯。兼傷無形之氣也。中暑用生脈散。暑傷無形之氣也。用清暑益氣。暑傷於氣兼挾風熱乘虛而傷其經也。傷暑用十味香藿。風熱濕雜合而傷形氣也。偏於表。則變香薷飲為消暑十全。

偏於里。則變香薷飲為六和湯。此夏月鼎峙三法也。其用消暑丸者。上盛之濕氾濫而為痞滿也。用益元散者。下盛之熱阻滯而為溺澀也。用大順散者。冰果內傷於脾也。用冷香飲者。冷食內傷於腎也。用來復丹者。陰氣固結於下也。用五苓散者。陽氣遏絕於內也。近世醫人。

治夏月諸病。不論虛實寒熱。概用香薷飲。既開汗孔。複利水道。且克中氣。況於方中必除去人參。增入枳殼檳榔輩重耗其氣。而痞滿發熱煩躁愈劇。此際補之不可。瀉之不可。惟梔子豉湯隨證加入甘草、生薑等味以和之。夜甚者。導赤散加丹皮、白芍以調之。次以生料六味調之。

虛甚躁渴者。合生脈以滋金水之源。此前賢未之及也。當知治暑暍諸證。汗液大泄。中氣先傷。雖有膈滿潮熱。最忌攻下。以無形之熱不能隨藥下散也。即有頭額重痛。最忌發汗。凡表藥皆能升舉痰食濁氣支撐膈上也。而肥人濕熱素盛。加以暑氣相搏。則為濕溫。證必自汗足冷漉漉如從水中出。

脈雖沉細。而小便必赤澀。不可誤認陰寒而與溫藥。亦不可因其頭重身疼而與發汗。誤汗身青面色變者。大劑竹葉石膏湯可救之。亦有因其痞滿喘脹誤與下藥者。大劑桂苓丸可療之。惟誤用附子者。雖有合劑。不能起矣。至於觸熱勞形。卒然倒僕。方書用道途中熱土置當臍。

更使聚溺其腹。並搗生蒜汁注鼻孔。其立法最精。惜乎未經闡發。世都不解。殊不知此雖酷烈為患。良由其人真元素虧。加以時火亢極。鼓激命門之虛陽。歘然離根。非藉道途中之熱土。往來人之熱溺。不能護衛其陽使之歸源。用蒜汁注鼻孔者。取蒜以開竅。溫散其鬱閉之熱。

所謂熱因熱用。溫能除大熱也。若與冷水灌之潠之漬之。則氣隨焰息。而暴絕不返矣。間有元氣不大虛人。真火原未離根。不勝亢暵而倒者。用水灌漬。亦有得蘇者。因是愚夫一見熱倒。便以水灌。既灌不蘇。雖盧扁不能復圖矣。

〔診〕經去。脈虛身熱。得之傷暑。此暑傷元氣也。仲景以弦細芤遲為傷暑。以暑傷氣而不傷形。所以氣消而脈虛弱也。大抵脈來虛大無力。或小弱。皆本氣虛而為暑所中。不足之證也。若得洪盛數疾之脈。皆熱氣燔灼而為時氣所傷。為有餘之邪。至若內傷寒冷。及中寒脈沉緊之類。雖當夏月。卻與暑證無預。

羅謙甫治一人。夏月胸項多汗。兩足逆冷譫語。關前濡。關後急。當作濕溫治。經曰。濕溫之脈。陽濡而弱。陰小而急。濡弱見於陽部。濕氣搏暑也。小急見於陰部。暑氣蒸濕也。蓋先傷濕而後傷暑。暑濕相搏。是名濕溫。先與白虎加參。次換蒼朮。三日而愈。

又治一蒙古百戶。因食酒肉湩乳。得霍亂吐瀉。從朝至午。精神憒乏。脈皆浮數無力。知所傷之物已出。即於牆陰掘地約二尺。貯新汲水。攪動一時澄定。用清者一杯。調桂苓白朮散。徐徐服之。吐瀉遂止。翌日微煩渴。遂與錢氏白朮散。時時服之而愈。

滑伯仁治一人。病自汗如雨。目赤身熱。口燥心煩。盛暑中帷幕周密。以至亡陽。服朮附數劑。脈虛而洪數。舌上苔黃。曰。前藥誤矣。令撤幔開窗。以黃連解毒、人參白虎。三進而汗止。渴。用冰水調益元散。七日而愈。

石頑治禮部員外申菽斾。觸熱過梁溪。歸而眩暈麻瞀。發熱便閉。服黃連、香薷不應。用涼膈散。便通。或時昏眩不省。或時四肢清冷。而晡時為甚。邀石頑診之。脈得弦細而芤。此暑傷心包。陽氣鬱伏。所以有似陰寒也。與生脈合保元。清理肺胃。則包絡自寧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