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二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二 (10)

1. 異痘

夫痘有似凶而吉者。似吉而凶者。不可不辨。如諸痘不起。而天庭曉星起灌者吉。諸痘壯起。而天庭曉星不起者凶。諸痘不起。而太陽獨起者吉。諸痘壯起。而太陽不起者凶。諸痘不起。而耳邊方圓寸許獨起者。腎經旺也。吉。諸痘壯起。而耳邊方圓寸許不起者。為腎敗也。

不治。遍身俱起灌。惟左耳下外面。有兩三粒不起灌者。肝腎毒盛。定作唇裂齒乾。宜急救之。凡頭面四肢密者為險。若得地角有數粒如珠者。為順。諸痘俱好。地角獨伏陷乾枯。或灰白不起者。為逆。痘遍身俱陷。惟尻骨飽滿如珠。此腎臟有權。補托灌漿即愈。面部俱稀。

而鼻梁左右密如蠶種者。毒聚於胃也。危。面部俱稀。而口角有黑痘一粒獨大。或兩邊有兩粒者。為攔門疔。初起可救。五六日不治。痘出遍身稀疏。惟項下稠密一片至頤者。名鎖項托頤。不治。若喉頸太多者。急用山豆根、牛蒡子、黑參、木通、甘、桔、芎、歸、生地、荊芥輩治之。

遲則毒結咽喉。不救矣。初見標時。胸上臍下俱有。中間一截無者。此脾胃虛。急用參、耆、歸、芷、厚朴、紫草、木通、防風輩救之。七日之外難矣。痘出遍身斑斑成片。如打傷痕者。不治。痘標既完。手足胸背俱多。而頭面無者。氣血不能上升也。急用升麻、芎、歸、甘、桔、防、芷、蘇葉、前胡。

加姜服之。五日後不治。曲池生癰而死。若遍身稀者。不在此例。初出便如綠豆。兩三日大如棋子。其痘根頂全無血色。比眾獨大。按之虛軟。曰賊痘。四五日出血而死。痘出數十粒成塊。肌肉結硬。中有一大者。曰痘母。此血凝毒盛。急須挑破。內服真人解毒湯。外用綿胭脂煮熱熨之。

熨之肉不柔和者不治。頭面無空。平塌色白。俗名蛇皮。此乾枯不能作漿。至十一二日必危。若得發臭而不剝裂者。可治。初標紅潤。至四五日忽變伏陷。此為藥患。急扶表裡。痘雖肥滿。而內實幹無血水者死。痘中有凹。四邊特起。明亮堅硬。漿板不化。形加石臼者。

不治。痘瘡生蟲。皆濕熱所化。毒流皮膚也。雖冬月亦有之。以柳葉鋪下。令兒臥上。則蟲自死無柳葉時。預收乾者為末。香油調敷亦效。初出血點。其色紅紫。遍身如點朱者。六日死。血泡協熱。而漿肥滿。刺泡血紅。急以犀角地黃湯加白芍治之。血黑不治。痘本稀少。

四五日起發。六七日收靨。痂干而赤。九日而痂落。此氣血充足毒少。故隨出隨痂。不及作膿也。最佳。瘡雖起發。四畔又出小痘。攢簇如粟米。不待長養灌漿。必加搔癢而死。瘡頭有孔。膿水漏出。堆聚乾結。或清水自破。水去幹黑者不治。痘發漿泡。而人中平滿唇翻。

腹脹氣急者不治。痘發燎漿泡。切忌損破。漿臭後猶或可治。破則不治。其形如豆殼。灰白全無血色。擦破血出無膿不治。痘已出齊。紫色不起不漿。如浮萍貼於肉上者不治。如微微高起。爬出有血。急以涼血解毒之劑救之。黑痘多屬血熱。本為惡候。然形狀多端。

白話文:

痘瘡這種病,有看起來像凶險但實際上是吉利的,也有看起來像吉利但實際上是凶險的,不可以不辨別清楚。

例如,如果全身痘子都還沒發出來,而額頭上的「曉星」(指額頭上的痘子)先開始飽滿隆起,這是吉兆;如果全身痘子都已經長得很旺盛,但額頭上的「曉星」卻沒有隆起,這是凶兆。

如果全身痘子都還沒發出來,而只有太陽穴的痘子先隆起,這是吉兆;如果全身痘子都已經長得很旺盛,但太陽穴的痘子卻沒有隆起,這是凶兆。

如果全身痘子都還沒發出來,而只有耳朵旁邊一寸左右的範圍內先長出痘子,這是腎氣旺盛的表現,是吉兆;如果全身痘子都已經長得很旺盛,而耳朵旁邊一寸左右的範圍內卻沒有長出痘子,這是腎氣衰敗的表現,難以醫治。

如果全身都長滿了痘子,唯獨左耳下方外側有兩三顆痘子沒有隆起,這是肝腎毒素過盛,一定會出現嘴唇乾裂、牙齒乾燥的症狀,應該趕快救治。

一般來說,頭面和四肢的痘子長得密集是很危險的。如果能在身體下方(地角)長出幾顆像珍珠一樣的痘子,那是順利的表現。如果全身的痘子都很好,唯獨身體下方的痘子卻塌陷、乾枯,或是灰白色沒有隆起,那是逆反的表現。

如果全身的痘子都塌陷了,唯獨尾椎骨飽滿如珠,這是腎氣旺盛的表現,只要用藥物幫助痘子隆起、化膿,就能痊癒。如果臉上的痘子稀疏,而鼻樑左右的痘子卻像蠶卵一樣密集,這是毒素聚集在胃部的表現,很危險。

如果臉上的痘子稀疏,而嘴角長出一顆特別大的黑痘,或是兩邊各長一顆,這稱為「攔門疔」,剛開始還能救治,如果拖到五六天不治療,就會沒救。

如果全身痘子稀疏,唯獨脖子下方長了一大片密集痘子直到下巴,這稱為「鎖項托頤」,很難治好。如果脖子和咽喉的痘子太多,要趕緊用山豆根、牛蒡子、黑參、木通、甘草、桔梗、川芎、當歸、生地、荊芥等藥物治療。如果耽誤時間,毒素會結在咽喉,無法救治。

剛開始出現痘子時,如果胸部和肚臍下方都有痘子,唯獨中間一截沒有,這是脾胃虛弱的表現,要趕緊用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芷、厚朴、紫草、木通、防風等藥物救治,超過七天就難救了。

如果全身的痘子長得斑斑成片,像被打傷的痕跡一樣,就無法醫治。如果痘子都已經長好,手腳、胸背的痘子很多,而頭面部卻沒有痘子,這是氣血無法上升的表現,要趕緊用升麻、川芎、當歸、甘草、桔梗、防風、白芷、蘇葉、前胡等藥物,加生薑煎服,五天後沒有好轉就難以醫治,而且會因為曲池穴長癰而死亡。

如果全身痘子稀疏,就不在此例。剛長出來的痘子像綠豆一樣,兩三天就長得像棋子一樣大,痘子的根部和頂部都沒有血色,比其他的痘子大很多,按下去感覺很虛軟,這稱為「賊痘」,四五天就會因出血而死。

如果長出幾十顆痘子結成塊,肌肉變硬,中間有一顆特別大的,這稱為「痘母」,這是血凝毒盛的表現,要趕緊用針挑破,內服真人解毒湯,外用棉布沾胭脂煮熱後熨敷。如果熨敷後肌肉沒有變柔軟,就無法醫治。

如果頭面部沒有空隙,痘子平塌,顏色蒼白,俗稱「蛇皮」,這是乾枯無法化膿的表現,到了十一二天一定會很危險。如果能發出臭味而沒有剝裂,還可以治療。剛開始痘子紅潤,到了四五天卻突然塌陷,這是藥物造成的副作用,要趕緊扶正表裡。

如果痘子雖然飽滿,但內部卻乾澀沒有血水,就會死亡。如果痘子中間凹陷,四邊特別隆起,明亮堅硬,漿液凝固無法化開,形狀像石臼,就無法醫治。

痘瘡生蟲,都是濕熱所化,毒素流到皮膚的表現,即使冬天也會有。可以用柳葉鋪在下面,讓孩子躺在上面,蟲子就會自己死去。如果沒有柳葉,可以事先收集乾燥的柳葉磨成粉末,用香油調和後敷用,也有效。

剛開始出現血點,顏色紅紫色,全身像點了朱砂一樣,六天就會死亡。如果血泡和熱邪結合,而且漿液飽滿,刺破血泡時流出的血是紅色的,要趕緊用犀角地黃湯加白芍治療;如果血是黑色的,就無法醫治。

如果痘子本來就很少,四五天開始發出來,六七天收痂,痂皮乾燥且呈紅色,九天痂皮脫落,這是氣血充足、毒素少的表現,所以痘子隨著發出來就結痂,來不及化膿,這是最好的情況。

如果痘子已經發出來了,周圍又長出小痘子,像小米粒一樣聚在一起,還沒等它長大化膿,就會因為搔癢而死。如果痘子頭上有孔,膿水流出,堆積乾結,或是清水自己破了,水流走後變得乾黑,就無法醫治。

如果痘子化膿起泡,但人中卻平滿、嘴唇外翻,腹脹氣急,就無法醫治。如果痘子起火燒般的漿泡,千萬不要弄破,漿液發臭或許還能治療,破了就無法醫治。如果痘子的形狀像豆莢,灰白色沒有血色,擦破後出血卻沒有膿,就無法醫治。

如果痘子已經全部發出來,顏色呈紫色,沒有隆起也不化膿,像浮萍貼在肉上,就無法醫治。如果痘子微微隆起,爬出來有血,要趕緊用涼血解毒的藥物救治。

黑痘多半屬於血熱,本來就是不好的症狀,但形狀多種多樣,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來辨證施治。如果紫黑色的點子隱藏在皮膚之間,可以用人牙燒成的灰、豬尾巴血和酒釀調和,根據孩子的大小來給予服用。

剛長出來就看到黑點,要趕緊用紫草絨三錢,用酒煎服。黑點的形狀有的像痣,有的像牽牛子,有的像煤炭,有的青紫成塊,都是因為寒邪閉塞、熱毒內蘊,應該化解毒素、涼血。可以用荊芥、防風、蟬蛻、紫草、黑參、木通、連翹等藥物救治,熱邪很盛的話要加黃連。

如果黑痘又大又軟,是氣虛毒盛的表現,可以用保元湯加紫草治療。以上這些情況,要盡力治療,或許能保住一兩個。

如果近看痘子像水蓼花,遠看像胭脂色,而且清水無法化膿,就無法醫治。如果先在臉上出現一兩顆痘子,或是口唇上下有,全身卻沒有,卻像平常一樣隆起、化膿、收痂,這稱為「報痘」。不了解的人以為是痘子很少,用火照看,會發現紅色的小點隱藏在肌肉裡面,要趕緊用藥物托裡解毒。

如果痘子沒有一起發出來,否則會在下巴下面長出癰腫,而且無法醫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