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二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二 (3)

1. 昏沉

痘瘡成漿之時,精神倦怠,神思昏沉,不省人事,呼之不應,自語呢喃,如邪祟狀。此痘出太過,心臟空虛,神無所依也。人參酸棗湯。氣虛,大劑獨參,或保元加棗仁、茯神。若煩熱氣壯,痰涎湧盛者,改定清心丸。如服藥後不寧,反加悶亂者,死。漿清不食者,不治。

白話文:

痘瘡(天花)快要化膿的時候,病人會感到精神疲憊、頭腦昏沉,甚至意識不清、不省人事,叫他也不回應,自己喃喃自語,看起來像被鬼怪附身一樣。這是因為痘瘡發得太過,導致心氣虛弱,精神沒有依附之處。這時可以用人參酸棗湯來治療。如果是氣虛的狀況,就用大劑量的獨參湯。或是用保元湯,再加入酸棗仁、茯神。如果病人感到煩躁發熱、氣盛、痰很多,就改用定清心丸。如果服藥後病情沒有好轉,反而更加煩悶混亂,那就表示病入膏肓了。如果膿液清稀而且病人不進食,那就表示無法救治。

2. 汗出

痘瘡多汗,則津液外泄。或未漿,或既靨,並宜保元湯加養血藥。

然又有面赤發渴,汗出不及腰者,皆胃熱腎虛。四君子湯去朮易麥冬;下六味丸。

若面赤作渴,手足心熱,大便堅者,腸胃實熱也。瀉黃散。

若初起發熱時,自汗不妨。乃濕熱熏蒸而然。切不可便用耆、術之類,以實腠理;亦不可妄用升、葛之類,以泄肌肉。蓋自汗則痘熱已輕,恐發泄太甚,則津液內耗,陰隨陽散,難以收靨。

即靨後自汗,亦宜詳審而治。若血虛自汗,則至夜煩熱作渴。當歸補血湯。若氣虛不能自固而汗,則動作喘息,力微身熱,四肢不溫。四君子加歸、耆。

有痘出平塌、淡白少神,身涼而汗者,保元湯加肉桂、當歸。

有重幃暖炕,厚衣重衾而多汗者,宜漸減以清適之。

白話文:

痘瘡患者如果多汗,表示體內的津液往外洩漏。不論是還沒出膿皰,或是膿皰已經結痂,都應該服用保元湯,並加入補血的藥材。

但如果出現臉紅、口渴、汗水只到腰部以上的情況,通常是胃熱腎虛,可以用四君子湯,把其中的白朮換成麥冬,並搭配六味丸。

如果臉紅、口渴,而且手腳心發熱、大便乾硬,就代表腸胃有實熱,可以用瀉黃散。

如果剛開始發燒時就流汗,這是因為濕熱往上蒸騰,不用太擔心。但千萬不要馬上用黃耆、白朮這類藥材來收斂毛孔,也不要隨便用升麻、葛根這類藥材來發散肌肉。因為流汗代表痘瘡的熱毒已經減輕,如果過度發汗,反而會消耗體內津液,導致陰氣隨著陽氣散失,不利於膿皰結痂。即使是結痂後才流汗,也要仔細辨別病因再治療。

如果因為血虛而流汗,通常會在夜晚感到煩熱口渴,這時應該服用當歸補血湯。如果是因為氣虛不能固攝而流汗,通常會出現活動時喘息、虛弱、身體發熱、四肢不溫的情況,這時應該服用四君子湯,並加入當歸、黃耆。

如果痘瘡呈現扁平、顏色淡白、精神不佳,而且身體發涼卻流汗,應該服用保元湯,並加入肉桂、當歸。

有些人即使在溫暖的房間、蓋著厚重的被子還流很多汗,應該慢慢減少衣物,讓身體保持涼爽舒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