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二 (2)
卷十二 (2)
1. 發癢
氣虛則陷伏,血虛則癢塌。
痘初出而遍身作癢者,此邪欲出;因風寒閉其蠠理,其火遊移往來故癢。宜疏散而瀉肝木,邪氣得泄,痘出而癢自止。
痘收斂而作癢者,膿成毒解,火氣漸微,本無毒蘊也。芍藥湯;若大便秘結,犀角消毒飲。
痘養漿時,淡白平塌,少食便溏,漿清而癢,爬搔不寧者,此脾胃虛弱、氣血俱虛虛、火擾攘所致。參耆內托散;甚則陳氏木香散佐之。藥不應者,凶。
痘色紅紫干滯、二便秘、口渴煩躁、漿充而癢、抓破血流者,此氣盛血熱也。四物湯加連翹、赤芍、白芷、蟬蛻;甚則四順飲下之。
如作癢人事清爽,自知其誤抓破,或言其癢,欲人拊之,吉。如癢而悶亂煩躁,語禁不止,搖頭手足舞亂,破損無血,眼札目開,凶也。
若他處破損雖多、膿血稠黏、正面不破者,其臟腑精華不散,正氣未虧,儘可收功。有面痘雖癢甚、擦破即痂、能食神清者,可治;昏亂者,死。
若破無膿血、不結靨、如無膚之狀、寒顫咬牙、便泄噦嗆者,不治。
白話文:
氣虛會導致氣機下陷,使得皮膚發癢;血虛則會導致皮膚乾癢。痘疹剛開始發出來,全身都發癢,這是邪氣想要出來的表現,因為風寒閉塞了皮膚的毛孔,導致火氣在體內遊走不定,所以會發癢。這時應該用疏散的方法,並瀉肝火,使邪氣得以宣洩,痘疹發出來後,癢感自然就會停止。
痘疹快要收斂時出現發癢,這是因為膿已形成,毒素已解,火氣也逐漸消退,並非體內還有毒素積聚。可以使用芍藥湯來治療。如果大便秘結,可以使用犀角消毒飲。痘疹在養漿的時候,呈現淡白色且平坦,如果飲食稍有不慎就會腹瀉,漿液清澈但卻會發癢,而且不停地抓撓,這是脾胃虛弱,氣血兩虛,虛火擾動所引起的,可以使用參耆內托散,嚴重的話,可以搭配陳氏木香散來治療。如果吃藥後沒有效果,情況就比較危險。
如果痘疹顏色紅紫而且乾燥,大小便不通暢,口渴煩躁,漿液充盈飽滿卻會發癢,抓破後會流血,這是氣盛血熱的表現,可以使用四物湯,並加入連翹、赤芍、白芷、蟬蛻等藥材,嚴重的話,可以使用四順飲來治療。
如果發癢時病人神智清楚,知道自己抓破了皮膚,或只是說很癢,想讓人幫忙拍打,這是好現象。如果發癢時病人感到悶亂煩躁,不停說話,搖頭晃腦、手舞足蹈,抓破後卻沒有血流出,眼睛呆滯無法閉合,這是病情危險的徵兆。如果身體其他地方的痘疹雖然破損很多,但膿血濃稠,而臉部痘疹沒有破損,這表示體內臟腑的精華沒有耗散,正氣也沒有虧損,還是有機會可以治好的。
如果臉上的痘疹雖然很癢,但擦破後很快就結痂,而且病人能吃東西且神智清醒,這可以治療;如果病人神智昏亂,那就會有生命危險。如果痘疹破損後沒有膿血流出,也不結痂,皮膚像沒有皮一樣,並且出現寒顫、咬牙、腹瀉、打嗝、嗆咳等症狀,那就無法治療了。
2. 發渴
痘前渴者,宜清金利水;痘後渴者,當大補元氣。若痘瘡稠密而渴,為津液外泄。生脈散。在藜藿。生津葛根湯。如煩躁讝語身熱者,白虎湯加麥冬、竹葉。若大便黑小便利、面黃小腹脹、喘急而渴者,內有瘀血。犀角地黃湯加歸尾、桃仁、紅花、穿山甲。若夏暑窗牖閉塞煩渴。
四苓散加麥冬、黃連。薛氏云:若發熱作渴、大便秘結、手足並熱、善飲冷水,此陽盛也。四順飲。若煩渴泄瀉、手足俱冷、飲沸湯而不知熱,或陷伏黑黶者,此屬虛寒。錢氏白朮散,或陳氏異功散,選用。若煩熱作渴、面赤睛白,此為腎經虛熱。生料六味丸,煎與恣飲,以救腎家將竭之水。
燕都小兒出痘作渴,恣與冷水飲之,如期而愈,亦無痘毒之患。蓋北方人臥火炕、飲火酒,有熱與水相構而然也。按陳文宿云:痘瘡發熱、口渴煩躁,切不可與冷水、蜂蜜、柿子、西瓜等物,恐內損脾胃,致腹脹喘滿、寒顫咬牙,則難治也。蓋方宜各有不同,不可一例而論。
張涵高曰:痘出三四朝、便秘溺澀、煩渴壯熱、痘色乾紅焦紫,必用涼膈散下之,後用涼血解毒調理。如八九朝、元氣虛弱而痘平塌、漿色清稀,保元湯補之。有火證發渴,始終不可溫補。但與涼血解毒,則漿行結疕而愈。
白話文:
發渴
出痘子之前感到口渴,應該清肺、利小便。出痘子之後感到口渴,應該大力補養元氣。如果痘子長得很密集而口渴,是因為體液外洩,可以用生脈散,或在藜藿中加入生津的葛根湯。如果出現煩躁、胡言亂語、身體發熱,可以用白虎湯,並加入麥冬、竹葉。如果大便顏色發黑、小便不順暢、臉色發黃、小腹脹滿、呼吸急促而口渴,這是體內有瘀血,可以用犀角地黃湯,並加入當歸尾、桃仁、紅花、穿山甲。如果夏天因為悶熱、門窗緊閉而感到煩渴,可以用四苓散,並加入麥冬、黃連。
薛氏說,如果發燒口渴、大便乾結、手腳都發熱、喜歡喝冷水,這是陽氣過盛,可以用四順飲。如果煩躁口渴、拉肚子、手腳冰冷、喝熱水也不覺得燙,或者出現痘子陷伏、顏色發黑的狀況,這是屬於虛寒,可以用錢氏白朮散或陳氏異功散來選用。如果煩熱口渴、臉色發紅、眼睛發白,這是腎經虛熱,可以用生料六味丸,煎好後讓病人盡情飲用,以補救腎臟快要枯竭的水分。
燕都的小孩出痘子感到口渴,隨意給他們喝冷水,結果按時痊癒,也沒有痘毒的禍患。這是因為北方人睡在火炕上、喝烈酒,體內有熱與水交織的緣故。
按陳文宿的說法,痘瘡發熱、口渴煩躁,絕對不可以給冷水、蜂蜜、柿子、西瓜等食物,恐怕會損傷脾胃,導致腹脹、呼吸急促、寒顫、咬牙,這樣就很難治療了。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,所以用藥方法也應該不一樣,不可以一概而論。
張涵高說,出痘子三四天,如果出現便秘、小便不順暢、煩渴、高燒、痘子顏色乾紅焦紫,一定要用涼膈散來通便,之後再用涼血解毒的方式調理。如果出痘子八九天,元氣虛弱而痘子平坦、漿液顏色清稀,就要用保元湯來補養。有火熱症狀而口渴,從頭到尾都不能用溫補的方法,只能用涼血解毒的方式,這樣就能讓痘漿順利結痂而痊癒。
3. 煩躁
凡痘未出而煩躁者,毒火內郁;或風寒壅遏不能即出。宜發散為主。
痘未盡出而煩躁者,亦毒火盛也。消毒飲加連翹、黑參。
痘盡出而煩躁者,乃血熱毒盛。犀角地黃湯解之。
痘長養時煩躁者,當辨虛實。若痘頂平,淡白少神,漿不易充者,此氣血不足。保元湯加歸、芍、門冬。
虛煩懊憹者,梔子豉湯加解毒之藥。若綻凸紫滯,便秘溺澀,乃正氣實而毒盛不解。涼膈散、四順飲、三黃丸解利之。小便赤澀,益元散、導赤散分利之。
若痘倒黶喘脹而煩躁悶亂,乃氣虛毒盛。難治。
白話文:
凡是痘疹還沒發出來就出現煩躁的,是因為體內毒火鬱積,或是風寒阻礙導致痘疹無法順利發出,這時應該以疏散外邪為主。痘疹還沒完全發出來就煩躁的,也是因為體內毒火旺盛,可以用消毒飲加上連翹、黑參來治療。痘疹已經完全發出來但仍然煩躁的,是因為血熱毒盛,可以用犀角地黃湯來緩解。痘疹在生長期間出現煩躁的,要分辨是虛證還是實證。如果痘疹頂部平坦,顏色淡白且精神不佳,漿液不易飽滿,這是氣血不足,可以用保元湯加上當歸、芍藥、麥門冬來補益。
如果感到虛煩懊惱,可以用梔子豉湯加上解毒的藥物來治療。如果痘疹呈現突起、紫滯,且有便秘、小便不順暢的情況,這是正氣充足但毒邪過盛無法解除,可以用涼膈散、四順飲或三黃丸來疏通排泄。如果小便赤澀,可以用益元散或導赤散來分利小便。如果痘疹倒陷、呈現黑紫色,並且出現喘氣、腹脹而煩躁悶亂的,這是氣虛且毒邪過盛,屬於難治之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