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二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二 (2)

1. 涕唾

痘瘡要涕唾稠黏。則熱毒容易蒸發。若涕唾稠黏。身熱鼻塞。大便如常。小便黃赤。芎蘇散加減。如痰盛壯熱。胸中煩悶。大便堅實。臥則喘急。前胡枳殼湯微利之。庶元氣不傷。痘瘡易出。

白話文:

痘瘡發病時,如果鼻涕和口水濃稠黏膩,代表熱毒容易發散出來。如果鼻涕口水濃稠黏膩,同時出現身體發熱、鼻塞、大便正常、小便黃赤等症狀,可以用芎蘇散加減藥方來治療。如果痰很多、高燒、胸悶煩躁、大便乾硬、躺下就喘不過氣,可以用前胡枳殼湯稍微通利大便,這樣可以避免損傷元氣,痘瘡也比較容易發出來。

2. 咽喉

痘出最要咽喉清利。若毒火上熏。咽喉先受。以致腫塞窄狹。呼吸不能。飲食不入。疼痛啞嗆等證。如聖飲、甘露飲、射干鼠黏子湯選用。血熱咽痛者。紫草消毒飲最當。若咽痛發熱。手指初捻似熱。捻久則冷者。此脾氣虛也。錢氏異功散。若咽痛發熱。作渴引飲。手足並熱者。

脾氣熱也。瀉黃散。若大便溏泄。飲食不進者。白朮散。慎勿用涼藥。致損脾胃。而變吐瀉癢塌也。若咽痛足熱。小便赤澀而頻數。此三陰虛。無根之火循經上至咽喉也。生料六味加麥冬、五味。

白話文:

痘瘡發出來的時候,最重要的是保持咽喉的清爽通暢。如果毒火向上燻蒸,咽喉會先受到影響,導致腫脹阻塞、變窄,呼吸困難,吃不下東西,疼痛、聲音沙啞或嗆咳等症狀。這時可以選用聖飲、甘露飲、射干鼠黏子湯等方劑。如果是因為血熱引起的咽喉疼痛,紫草消毒飲最為合適。如果咽喉痛又發燒,剛開始摸手指感覺熱,但摸久了卻感覺冷,這是脾氣虛弱的表現,可以使用錢氏異功散。如果咽喉痛又發燒,而且感到口渴想喝水,手腳都發熱,這是脾氣有熱的現象,可以使用瀉黃散。如果大便稀溏,吃不下東西,可以使用白朮散。要小心不要使用寒涼的藥物,以免損傷脾胃,導致嘔吐、腹瀉、搔癢、虛弱等情況。如果咽喉痛,腳心發熱,小便顏色深黃、排尿困難且頻繁,這是因為腎、肝、脾三陰虛弱,沒有根基的虛火循經脈上升到咽喉所致,可以使用生料六味地黃丸,並加入麥門冬和五味子。

3. 嗆水

嗆水者。咽門為毒所壅。則飲不得入而溢於氣喉。故氣逆噴而嗆也。若嗆水在六七日前見。痘色紅紫者。乃熱毒上壅。若痘色灰白不起。乃氣血虛弱。肺胃受傷。大為危兆。急宜解毒開胃。色赤兼涼血。色淡兼補氣。若七日後。外痘蒸長光潤而見此證。乃內痘起發而嗆。只須助其灌漿。外痘結痂而嗆自愈矣。

白話文:

嗆水的人,是因為咽喉被毒邪阻塞,導致水喝不下去而從氣管溢出來,所以才會氣逆噴出而嗆到。如果嗆水的情形在出疹子的六七天前出現,而且疹子的顏色是紅紫色的,表示是熱毒向上壅塞;如果疹子顏色灰白而且沒有隆起,表示是氣血虛弱、肺胃受損,這是非常危險的徵兆,必須趕快解毒開胃,疹子是紅色的要兼顧涼血,疹子顏色淡的要兼顧補氣。如果是在出疹子七天後,外面的疹子生長得光亮飽滿時才出現嗆水的情況,表示是裡面的疹子正在發出來而嗆到,只需要幫助它灌漿就好,等到外面的疹子結痂,嗆水的狀況自然就會痊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