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二 (3)
卷十二 (3)
1. 部位
痘瘡見點之時。先察部位。即可知吉凶輕重矣。痘為陽。故隨陽而先見於面。凡口鼻兩傍。人中上下。腮耳年壽之間。出見者吉。若見於天庭司空印堂方廣太陽等處。俱非佳兆。大抵見點於眉以下頤以上。正中陽明部分皆吉。若見點於眉心。上至髮際太陽部分多凶。其見點於腮頰耳傍少陽部分俱險。
朱濟川曰。余初業時。亦據前論。每每不應。究心三十餘年。從正額間兩顴先見者多順。人中口鼻先見者多險。或口唇目胞。預為浮腫者。此脾胃受毒尤險。太陽頤頰腮耳先見者多逆。其不能先見於上而反於下部見者。亦元氣之不振耳。其起漿收靨亦同。凡初見點於正面吉部。
相去一二寸一顆。尖細淡淡桃紅色者。必稀而輕也。若初見點於正面凶部。二三相併。五六成叢。或赤或白。頂平而少神者。必密而重也。張潔古云。一發稠密如針頭者。形勢重也。輕則表而涼其內。連翹升麻湯。然稠密之處。各有經絡部分所屬。額主心。面主胃。腹與四肢主脾。
脅主肝。兩腋主肺。腰足主腎。肩背主膀胱。當隨見證治之。若面色黃。大便黑。煩躁喘渴。或腹脹者。瘀血在內也。犀角地黃湯。或磨生犀汁。但根窠分明肥滿者無妨。其頭面最要稀少勻朗。綻凸紅澤。肢體雖密。治之可生。若頭面稠密平塌。肢體雖稀。未可輕議其吉。故頭額多者為矇頭。
頸項多者為鎖項。胸前多者為瞞胸。兩頰兩頤。多致成片。或如塗朱。則肝盛克脾。八九日當作瀉不食而為險候。惟四肢雖多不妨。痘出稠密。雖為險候。若面痘易起易灌。目封能食者可治。若身痘雖好。面痘漿清平塌者難治。若諸處痘不起。惟面部及臀上痘有漿起綻者可治。
有面痘好。惟鼻上無痘。或有痘不起綻行漿者。皆不治。四肢有痘。身面無者難治。一身有痘漿足。惟面上不行漿者死。一身痘色紅活。惟面部焦枯者死。遍身痘好。惟兩足膝下全無者凶。冬寒不出。胡荽酒熱洗多次。內服溫解透肌之藥加木瓜、薏苡以引之。延至五日。治無及矣。
若面部漿足收靨。肢體尚不行漿。神清能食。可治。有面上左有右無。右有左無。此氣血乖離。必難漿難綻。多不可治。痘出而面半以下稠密灰白。面半以上勻朗紅潤者。補中益氣湯。若面半以上稠密灰滯。而面半以下勻朗綻澤者。名云掩天庭。不治。痘出左半身稠密紅潤。
右半身間有數點者。此毒發於陽為順。補中益氣湯。若右半身稠密。灰滯平塌。左半身間有數點者。此毒發於陰為逆。漿雖行不能收斂。九日死。痘出齊而諸處俱勻朗紅潤。而腰圍稠密灰滯作痛者。名纏腰。此毒滯於陰。不能成漿。九日死。遲則不過十一朝也。痘出齊而遍身稠密。
頭面全無者。此陰毒不能升於陽位。不治。以上諸證。除不治外。俱要疏通營衛。健脾生津。使無干枯焦黑之患。紫草消毒之味。似不可少。若熱甚者。芩、連、地骨皮。渴者。花粉、煨葛根。氣虛者。參、耆、木香。大便秘者。枳殼。小便澀者。木通。食少者。山楂、枳、術。
白話文:
[部位]
痘瘡剛出現時,要先觀察它長在身體的哪個部位,就可以知道病情是好是壞、是輕是重了。痘瘡屬於陽性,所以通常會先從臉部開始出現。一般來說,痘瘡如果長在口鼻兩旁、人中上下、臉頰和耳朵之間的部位,都屬於吉利的徵兆。但如果長在額頭、眉心、太陽穴等地方,就不是好現象。大致上來說,痘瘡長在眉毛以下、下巴以上,臉部正中央陽明經的部位,都是好的。如果長在眉心,一直到髮際和太陽穴這些地方,大多都是凶險的。痘瘡長在臉頰、耳朵等少陽經的部位,也屬於危險的。
朱濟川說,他剛開始學醫時,也按照之前的說法判斷,但常常不準確。經過三十多年的研究,發現從額頭和兩側顴骨先長痘瘡的,通常病情比較順利;如果從人中和口鼻先長痘瘡的,大多比較危險。如果嘴唇或眼皮先出現浮腫的,表示脾胃已經受到毒邪侵害,更加危險。如果太陽穴、臉頰、耳朵先長痘瘡的,大多是逆症。如果痘瘡沒有先從上面長,反而從下面先長出來,表示身體元氣衰弱。痘瘡起膿包和結痂的情況也一樣,通常先從正面吉利部位長出痘瘡,間隔一兩寸一顆,細小且顏色淡淡的粉紅色,表示痘瘡會比較稀疏且病情較輕。但如果先從正面凶險部位長出痘瘡,兩三個長在一起,五六個聚成一團,顏色發紅或發白,頂部平坦沒有光澤,表示痘瘡會比較密集而且病情較重。張潔古說,痘瘡如果密集如針頭,表示病情嚴重。病情輕微的,就用連翹升麻湯來清熱解毒。痘瘡密集的地方,各自屬於不同的經絡。額頭屬於心,臉屬於胃,腹部和四肢屬於脾,脅肋屬於肝,兩腋屬於肺,腰和腳屬於腎,肩背屬於膀胱,應該根據病情來治療。如果臉色發黃、大便發黑、煩躁、喘氣、口渴,或者腹脹,表示體內有瘀血,可以使用犀角地黃湯,或磨犀牛角汁服用。但如果痘瘡根部清晰,飽滿肥大,就沒有大礙。痘瘡長在頭臉部最重要的是稀疏、均勻、明亮紅潤。即使身體長得密集,治療後也有機會痊癒。但如果頭臉部痘瘡密集、平坦,身體痘瘡稀疏,也不能輕易判斷為吉兆。所以頭部和額頭痘瘡多的叫做「蒙頭」,頸部痘瘡多的叫做「鎖項」,胸部痘瘡多的叫做「瞞胸」。兩頰和下巴痘瘡多的,容易連成一片,像塗了朱砂一樣,表示肝火太旺而剋脾,大約八九天就會出現腹瀉、不思飲食等危險症狀。只有四肢痘瘡多沒有關係。痘瘡密集雖然是凶險的徵兆,但如果臉上的痘瘡容易鼓起膿包,而且病人還能進食,就還可以治療。如果身體的痘瘡很好,但臉上痘瘡卻是清澈平坦的,就很難治療。如果其他地方的痘瘡都沒發出來,只有臉部和臀部的痘瘡能鼓起膿包,就可以治療。
如果臉上的痘瘡很好,但鼻子上卻沒有痘瘡,或者有痘瘡卻無法鼓起膿包,都屬於不治之症。四肢有痘瘡,但身體和臉部沒有痘瘡,也難以治療。如果全身痘瘡都長得很好,唯獨臉部無法鼓起膿包,病人也會死亡。如果全身痘瘡都紅潤有活力,唯獨臉部乾燥枯萎,病人也會死亡。如果全身痘瘡都很好,唯獨兩腿膝蓋以下完全沒有痘瘡,也是凶險的徵兆。如果在寒冷的冬天痘瘡無法發出,可以用胡荽酒熱洗多次,內服溫熱、透發肌膚的藥,再加上木瓜、薏苡來引導痘瘡發出。如果拖延到五天,就來不及治療了。
如果臉部痘瘡膿包充足、結痂,但身體其他部位的痘瘡還沒有開始發膿包,病人精神清醒而且能進食,就可以治療。如果臉部左邊有痘瘡但右邊沒有,右邊有痘瘡但左邊沒有,表示氣血不調,痘瘡很難發膿包和結痂,大多無法醫治。如果痘瘡發出後,臉部下半部分密集灰白,上半部分均勻紅潤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。如果臉部上半部分密集灰暗,下半部分卻均勻明亮,就稱為「掩天庭」,屬於不治之症。如果痘瘡長在左半邊身體,密集紅潤,右半邊身體只有零星幾顆,表示毒邪從陽發出,屬於順症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。如果痘瘡長在右半邊身體,密集灰暗平坦,左半邊身體只有零星幾顆,表示毒邪從陰發出,屬於逆症,即使痘瘡發膿包也無法收斂,大約九天就會死亡。如果痘瘡發出後,全身各處都均勻紅潤,但腰部周圍卻密集灰暗而且疼痛,就稱為「纏腰」,表示毒邪停留在陰位,無法發膿包,大約九天就會死亡,如果拖延,最晚也不會超過十一日。如果痘瘡發出後,全身密集,頭臉卻完全沒有,表示陰毒無法升到陽位,屬於不治之症。以上這些症狀,除了屬於不治之症外,都要疏通氣血,健脾生津,避免痘瘡乾枯焦黑。紫草有解毒的功效,似乎不可缺少。如果發熱嚴重,可以加黃芩、黃連、地骨皮。如果口渴,可以加花粉、煨葛根。如果氣虛,可以加人參、黃耆、木香。如果大便秘結,可以加枳殼。如果小便澀滯,可以加木通。如果食慾不振,可以加山楂、枳實、白朮。如果搔癢,可以加白芷、蟬蛻。如果腹脹,可以加木香、厚朴。如果腹痛,可以加芍藥、丁香。但也要看病人體格大小、體質虛實。體格高大、體質強壯的,或許可以治癒;體格瘦小、體質虛弱的,大多無法救治。俗話說:「樹小花多難結果,小船重載定傾危。」這個道理非常值得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