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三 (1)
卷三 (1)
1. 發熱
痘瘡將出,必先發熱。然其熱有風、痰、食、驚、變、蒸之異;及時氣傳染,俱能出痘。疑似之間,即當審其所觸,隨證清理,以觀其勢。更察其耳冷、尻冷、足冷、中指梢冷、耳後紅絲赤縷現、呵欠噴嚏、六脈洪數、身微灑淅顫動、白睛微紅、目光如水、顴間有花紋見者,乃為真候。如溫溫微熱,乍涼乍熱,咳嗽、嚏嘔、欠呵、頓悶、面微紅者,此必痘稀毒少,身涼後出尤輕也。
其或驟發壯熱,如火熏炙;頭面俱赤,悶亂昏眩,狂躁不定;一熱便見紅點。此必稠密毒盛,急投柴胡飲;甚則涼膈散下奪之。發熱時肢體骨節俱痛者,六淫之邪也;宜表散兼透毒之劑。發熱時遍身作癢,此表虛客冒風寒,毒不能出,故癢;桂枝湯加黃耆、防風、白芷、蟬蛻。發熱時惡寒、身振振動搖;此氣血弱,不能逼邪快出,邪正交爭,故振;升麻湯加人參、穿山甲、桂枝、防風。
發熱時腹痛、攻攪、躁渴;此毒勢壅遏,熱氣內蒸;急以蜜調元明粉四五錢,不下再服;甚則涼膈散。大便一利,其痛即減,瘡亦隨發;勿泥首尾不可下也。若虛寒脈弱而腹痛者,小建中加升麻。若腰脅痛者,此毒在肝腎,最為惡候;急以石膏六七錢、人參一錢、茶一撮,煎好入元明粉三五錢,加生白蜜熱服;或可十全一二。若唇口上下紫黑、燥裂疼痛者,此毒攻脾臟,難治;急投犀角消毒飲,加石膏、黑參以救之。
發熱時或吐或瀉,此毒邪奔越,精神不減者,為吉兆,毒氣上下分泄也。若見點後,猶吐瀉不止,四苓散加枳、橘、山楂;虛者,錢氏異功散加藿香、木通。發熱時如驚者,為熱乘心包,亦是吉兆;導赤散加蟬蛻、紫草。形實便秘者,瀉青丸微下之。如見點後,驚搐不止者危。發熱時咬牙竄視,此心經熱甚也;導赤散加黃連、赤芍。若咬牙悶瞀,為肝經風熱;羌活湯加青皮、柴胡。
發熱時聲音遂變者,宜清肺氣;消毒飲加連翹、桔梗。面赤,加紫草。發熱及見點時兩目紅腫者,風熱上攻也;導赤散加荊、防、蟬蛻。若熱至五六日,痘不見點,或腹脹、喘急、便秘、狂煩;而熱甚於背者,風寒留滯於經;羌活湯,不應,加麻黃。熱甚於腹者,實熱亢盛於裡;大承氣湯。其或譫語循衣、昏睡不省者,皆毒氣內攻;導赤散加連翹、犀角,使小便流利,神爽發出為吉。
若大便四五日不通而譫語者,紫草承氣湯下之。昏迷累次、譫語不休者,不治。發熱二三日,痘隱隱不透,壯熱、譫語、喘脹、便秘者,夾食感寒而發;先以升麻湯加麻黃汗之,次以大柴胡利之。發熱時小便黃赤短澀者,熱毒不透,滲入膀胱也;導赤散加荊芥、連翹、鼠黏子。自汗者,邪從汗散也;不須更與升發之劑。衄血者,邪從衄解也。衄久不止,犀角地黃湯去丹皮加木通、荊芥穗。
發熱時遍身皆熱,手足獨冷者,此脾胃虛弱;急宜補中益氣湯。三四服仍厥冷者難治。發熱時以火照之:若皮肉裡有鮮紅成片者凶也。若遍身如蚊跡蚤斑者不治。發熱時壯熱、譫語、喘脹、搐搦,尋視腰背有一二點如蚊跡者。
白話文:
出疹子前,一定會先發燒。但發燒的原因有很多種,可能是風、痰、食物積滯、驚嚇或身體變化造成的,也可能是因為當時的傳染病引起的。這些狀況都可能導致出疹子。在情況不明時,要仔細觀察是接觸了什麼,然後根據情況處理,觀察病情的發展。更要留意耳朵、屁股、腳、中指指尖是否發冷,耳朵後面是否有紅色絲線出現。如果出現打哈欠、打噴嚏、脈搏快速有力、身體微微發抖、眼白微微發紅、眼睛像含著淚水、顴骨間出現花紋,這些才是真正的疹子發燒徵兆。
如果只是微微發熱,時冷時熱,咳嗽、打噴嚏、想吐、哈欠連連、感到悶悶的,臉微微發紅,這代表疹子出得少,毒性也比較輕微。如果身體退燒後才出疹子,情況會更輕。
如果突然發高燒,像被火烤一樣,頭部和臉部都紅通通的,感到悶亂、頭暈、胡言亂語、煩躁不安,一發熱就出現紅點,這表示疹子會長得很密集,毒性很強。要趕緊服用柴胡飲來退燒,嚴重時甚至要用涼膈散來瀉火。
發燒時,如果全身關節都疼痛,這是外邪入侵造成的,應該用解表散邪、兼具透疹效果的藥。
發燒時,如果全身發癢,這是因為體表虛弱,又受到風寒侵襲,導致毒素無法排出,所以才發癢。可以用桂枝湯加上黃耆、防風、白芷、蟬蛻來治療。
發燒時,如果感到怕冷、身體顫抖,這是因為氣血虛弱,無法將邪氣逼出,正氣和邪氣在體內交戰,所以才會發抖。可以用升麻湯加上人參、穿山甲、桂枝、防風來治療。
發燒時,如果腹痛、絞痛、煩躁口渴,這是因為毒素阻塞,熱氣在體內蒸騰,要趕緊用蜂蜜調和元明粉來服用,如果沒效,再服用一次,嚴重時要用涼膈散。大便順暢後,腹痛就會減輕,疹子也會跟著發出來。不要執著於「先後順序」的說法,該瀉的時候就要瀉。
如果體虛、怕冷、脈搏虛弱且腹痛,可以用小建中湯加上升麻來治療。如果腰部或側腹疼痛,這是因為毒素在肝腎,情況很嚴重。要趕緊用石膏、人參、茶葉煎藥,加入元明粉和生蜂蜜熱服,或許可以救回一二成。如果嘴唇上下呈現紫黑色、乾燥裂開且疼痛,這是因為毒素侵入脾臟,很難治療,要趕緊用犀角消毒飲,加上石膏、玄參來搶救。
發燒時,如果出現嘔吐或腹瀉,這是毒邪向外發散,如果精神還好,表示情況還不錯,毒氣正在上下疏散。如果出了疹子之後,還一直嘔吐或腹瀉,可以用四苓散加上枳殼、橘皮、山楂來治療;如果體虛,可以用錢氏異功散加上藿香、木通來治療。
發燒時,如果出現驚恐的樣子,這是因為熱邪侵入心包,也是好現象,可以用導赤散加上蟬蛻、紫草來治療。如果體格強壯、大便不通暢,可以用瀉青丸稍微瀉一下。如果出了疹子之後,還一直抽搐,情況就很危險。
發燒時,如果出現咬牙、眼睛亂轉,這是因為心經熱邪太盛,可以用導赤散加上黃連、赤芍來治療。如果出現咬牙、悶悶不樂,這是肝經風熱,可以用羌活湯加上青皮、柴胡來治療。
發燒時,如果聲音改變,應該要清肺氣,可以用消毒飲加上連翹、桔梗,如果臉色發紅,可以加上紫草。發燒和出疹子時,如果眼睛紅腫,這是風熱向上侵襲,可以用導赤散加上荊芥、防風、蟬蛻來治療。
如果發燒五六天,或者腹脹、呼吸急促、便秘、煩躁不安,疹子還沒出來,而且背部發熱比腹部更熱,這是因為風寒滯留在經絡,可以用羌活湯,如果沒有效果,就加上麻黃。如果腹部發熱比背部更熱,表示是體內實熱太盛,可以用大承氣湯。
如果出現胡言亂語、神志不清、昏睡不醒,這些都是毒氣侵入體內,可以用導赤散加上連翹、犀角來治療,讓小便順暢,精神恢復就是好現象。如果大便四五天不通,又開始胡言亂語,可以用紫草承氣湯瀉下。如果昏迷多次、胡言亂語不停,就表示無法治癒。
發燒兩三天,疹子隱隱約約透不出來,而且高燒、胡言亂語、喘氣、腹脹、便秘,這是因為夾雜飲食問題又感染了風寒,先用升麻湯加上麻黃發汗,再用大柴胡湯瀉下。
發燒時,如果小便黃赤、量少、排尿不暢,這是因為熱毒沒有透出,反而滲入膀胱,可以用導赤散加上荊芥、連翹、鼠黏子來治療。
如果發燒時會流汗,表示邪氣正從汗排出,不需要再用升發的藥物。如果發燒時會流鼻血,表示邪氣正從鼻血排出,如果鼻血流不停,可以用犀角地黃湯去掉丹皮,加上木通、荊芥穗來止血。
發燒時,如果全身發熱,只有手腳冰冷,這是因為脾胃虛弱,要趕緊用補中益氣湯來補氣,如果吃了三四帖還是手腳冰冷,就表示很難治癒。
發燒時,用火照一下,如果皮膚肌肉下有鮮紅成片的情況,就很危險。如果全身像蚊子叮咬、跳蚤咬過的斑點,就表示無法治癒。發燒時,高燒、胡言亂語、呼吸急促、抽搐,如果發現腰背部有一兩個像蚊子叮咬的點,這是悶痘,無法治癒。
發燒時,如果腰痛像要斷掉一樣,無法坐立,這是折腰痘,四五天後可能會口鼻出血而死。
疹子出了三四天,如果身體還有發燒,表示疹子還會繼續出,等疹子出完,發燒就會停止。如果五六天後,疹子已經出完,又開始發燒,表示還有殘留的毒素,要用比較輕的藥來解毒,不要馬上用藥壓制。如果到了八九天又發燒,叫做煎漿,表示疹子快要收口結痂了。
凡是出疹子發燒,不要誤認為是外感風寒,過度使用解表散邪的藥物,會導致身體表面的陽氣虛弱,不但無法好好出疹子,還會有發癢、凹陷的後遺症。也不要誤認為是內傷,過度使用消食導滯的藥物,會導致體內陰氣虧損,不但無法順利出漿,還會有陷落的危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