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二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二 (10)

1. 表裡虛實論

凡痘灰白不紅綻,不起發,出不快,昏暗頂陷,皆表寒而虛;二便清,身涼,手足口氣俱冷,不渴少食,唇白涕清,飲食不化,皆裡虛而寒。 此表裡虛寒之證,急宜溫脾胃,補氣血,當用參、耆、歸、朮、木香、肉桂等藥,以助灌膿收靨。

夫表虛者,以補氣為主,補血次之;裡虛者,於補血之中須兼補氣,使胃氣條暢,脾氣壯實,在後必無陷伏之憂。 苟能補氣,則血亦周流,送毒出盡,不致凝滯,在後必無癢塌之患。

凡紅紫干滯,黑陷焦枯者,皆表熱而實;大便秘結,小便赤澀,身熱鼻乾,唇燥煩渴者,皆裡熱而實。 此表裡實熱之證,急宜涼血解毒,當用紫草、紅花、連翹、鼠黏、木通、蟬蛻、荊芥,甚則芩、連之類。

如表熱者,則宜清涼解表而分利次之;裡熱者,重於解毒而兼清涼。 如在二三日之前,熱毒盛者,以硝、黃微下之。 蓋涼血不至於乾紫,解毒則免於黑陷。

如表虛不補,則成外剝;裡虛不補,則成內攻;表實過補,則不結痂;裡實過補,則發癰毒。 所以痘證變遷不常,若色一轉,又當變通,不可拘於一定也。

白話文:

凡是痘疹呈現灰白色,不紅潤發亮,沒有隆起,出疹速度慢,頂部昏暗凹陷的,都屬於表寒而且虛弱的症狀。大小便清澈,身體發涼,手腳和呼出的氣都冷,不覺得口渴,食慾不佳,嘴唇蒼白,鼻涕清稀,飲食難以消化,都屬於裡虛而且寒冷的症狀。這些是表裡俱虛寒的病症,應該趕快溫補脾胃,補益氣血。可以使用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朮、木香、肉桂等藥材,來幫助膿液產生並促進結痂。

對於表虛的狀況,應以補氣為主,補血為次要;對於裡虛的狀況,在補血的同時必須兼顧補氣,使胃氣順暢,脾氣強健,這樣之後就不會有痘疹凹陷的擔憂。如果能夠補益氣,那麼血也能夠正常運行,將毒素完全排出,不會滯留,之後就不會有搔癢、塌陷的問題。

凡是痘疹呈現紅紫色、乾燥滯澀、黑色凹陷焦枯的,都屬於表熱而且實證的狀況。大便乾結,小便赤澀,身體發熱,鼻子乾燥,嘴唇乾裂,煩躁口渴,都屬於裡熱而且實證的狀況。這些是表裡俱實熱的病症,應該趕快涼血解毒。可以使用紫草、紅花、連翹、鼠黏子、木通、蟬蛻、荊芥,嚴重時可以使用黃芩、黃連等藥材。

如果屬於表熱,應該清涼解表並輔以利小便;如果屬於裡熱,應該著重解毒並兼顧清涼。如果在發病二三天之前,熱毒很盛,可以使用芒硝、大黃稍微瀉下。涼血可以避免痘疹乾燥發紫,解毒可以避免痘疹黑色凹陷。如果表虛而不補,就會形成外表剝脫;如果裡虛而不補,就會形成內臟侵犯。如果表實而過度補益,則痘疹無法結痂;如果裡實而過度補益,則會引發癰腫毒瘡。所以痘疹的變化多端,如果顏色有所轉變,就要隨之變通,不可以拘泥於固定的方法。

2. 氣血虛實論

夫氣有生血之功,血無益氣之理。故氣不可虧,虧則陽位不及,而痘之圓暈之形不成;血不可盈,盈則陰乘陽位,而痘之倒黶之禍立至。是以治虛證,必當補氣為先。蓋氣有神而無形,補之則易充;血有形而無神,補養難收速效。況氣陽而血陰,陰從陽,血從氣,理也。故補氣不補血,使氣盛而充,血亦隨之而盛矣。

何謂氣血虛實?且如氣過熱則泡,血過熱則斑;氣不及則頂陷不起,血不及則漿毒不附。凡痘色淡白,頂不堅實,不礙手,不起脹,皆屬氣虛,宜保元湯倍黃耆加肉桂、丁香,人乳與酒釀同服。根窠不紅不緊束,或紅而散闊,以手摸過即轉白,毫毛豎起,枯槁不活者,皆血虛也。保元湯加芎、歸、紅花及山楂以行參、耆之滯,木香以散滯氣,而血自活也。

凡用黃耆,當在痘出盡之後。凡用熱藥,當看毒盡解之時,更察氣血之虛實偏勝而治之,則藥無不效矣。凡補血,首尾用地黃,防滯血必用薑製;用芍藥恐酸寒伐胃,必用酒炒以抑其潤下之性,借酒力而行之達表也。

白話文:

氣能產生血液,但血液卻無法幫助氣的生成。因此,氣絕對不能虧損,一旦虧損,陽氣就不足,痘瘡的圓暈形狀就無法形成。血液也不能過於充盈,一旦過於充盈,陰氣就會侵佔陽氣的位置,痘瘡倒陷成黑點的禍患就會立刻出現。

所以治療虛證,一定要以補氣為優先。氣是無形而具有神性的,補充起來容易充盈;血是有形的但沒有神性,補養起來難以快速見效。況且氣屬於陽,血屬於陰,陰氣依從陽氣,血依從氣,這是自然道理。因此,補氣而不補血,只要氣盛而充盈,血液自然也會隨之旺盛。

什麼是氣血虛實呢?如果氣過於熱,就會起水泡;如果血過於熱,就會出現斑點。如果氣不足,痘瘡頂部就會凹陷而無法隆起;如果血不足,痘瘡就無法附著漿液毒素。凡是痘瘡顏色淡白、頂部不堅實、摸起來不礙手、沒有腫脹感的,都屬於氣虛,應該服用保元湯,加倍黃耆,再加入肉桂、丁香。同時服用人乳和酒釀。如果痘瘡根部不紅不緊束,或者紅但散開寬闊,用手摸過就變白,汗毛豎起,枯槁沒有生機的,都屬於血虛。應該在保元湯的基礎上,加入川芎、當歸、紅花,以及山楂來疏通人參、黃耆的滯澀,並用木香來疏散停滯的氣,這樣血就會活躍起來。

凡是使用黃耆,應該在痘瘡完全長出來之後使用;凡是使用熱藥,應該觀察毒素已經解開的時候使用。更要仔細觀察氣血的虛實偏勝情況來進行治療,這樣用藥才能有效。凡是補血,從頭到尾都要使用地黃,為了防止血滯,必須使用薑汁炮製過的地黃。使用芍藥怕其酸寒損傷脾胃,一定要用酒炒來抑制它潤下的特性,借用酒的力量來使其藥力到達體表。

3. 虛證防變論

初發身熱悠悠,乍熱乍涼,肌松神倦,面青㿠白,飲食減少,手足時冷時熱,嘔吐便溏,痘點方見,隱隱不振,淡紅皮薄,三四日陸續不齊,不易長髮,五六日不易成漿,少食氣餒,傷食易泄,七八日塌陷,灰白不起,自汗微渴,或腹脹喘渴,泄瀉塌癢悶亂,咬牙寒戰,頭溫足冷。

勢所必致,皆緣氣虛之故。故治虛痘,初發不宜輕投透表之劑,即參蘇飲、人參敗毒散等亦不宜用,況升麻湯等純行升發之藥乎!至於黃連、紫草,皆為切禁。惟宜保元湯為主。若氣粗皮燥無潤色者亦當忌之,只以四君子少加桔梗、川芎,補益之中略佐升提之法,俟點子出齊。

重用參、耆峻補其氣,助其成漿。至八九日間無他凶證,十全大補湯倍桂。塌陷灰白,腹脹泄瀉,木香散。塌癢悶亂,腹脹渴瀉喘嗽,頭溫足冷,寒戰咬牙者,急進異功散,遲則不救。

白話文:

一開始發燒時,體溫不高,忽冷忽熱,肌肉鬆軟無力,精神疲倦,臉色發青或蒼白,食慾不佳,手腳有時冰冷有時發熱,想吐、拉肚子,痘疹才剛冒出來,看起來不飽滿,顏色淡紅,皮膚薄,三四天陸續冒出,且長得不整齊,不容易長大,五六天不易化膿,食量少,精神萎靡,稍微吃點東西就容易拉肚子,七八天痘疹就凹陷下去,顏色灰白,長不出來,會流汗、稍微口渴,或出現腹脹、氣喘、口渴、拉肚子、凹陷搔癢、胸悶煩躁、磨牙、發抖、頭部溫熱但腳冰冷等症狀。

這些症狀都是因為氣虛造成的。所以治療氣虛引起的痘疹,在初期不宜輕易使用發汗的藥物,像是參蘇飲、人參敗毒散等都不適合使用,更何況是升麻湯等純粹升提的藥物。至於黃連、紫草等藥物,都絕對禁止使用。應該以保元湯為主方。如果皮膚乾燥沒有光澤,也應避免使用。只能用四君子湯再稍微加點桔梗、川芎,在補氣的同時稍微佐以升提的藥法。等到痘疹都長出來後,

就要加重人參、黃耆的用量來峻補其氣,幫助痘疹化膿。到了八九天之間如果沒有其他危險的症狀,就可以用十全大補湯加倍桂枝來補氣。如果出現痘疹凹陷、顏色灰白、腹脹拉肚子等症狀,就用木香散來治療。如果出現痘疹凹陷搔癢、胸悶煩躁、腹脹口渴拉肚子、氣喘咳嗽、頭部溫熱但腳冰冷、發抖磨牙等症狀,就要趕快使用異功散來治療,如果太遲就會沒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