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二 (7)
卷十二 (7)
1. 辨證(六則)
初發悠悠身熱。最宜氣息和平。飲食甘而便溺如常。手足溫而面容不改。兼之睡臥安寧。便見證來之順。四肢清而面色㿠白。飲食少而精神倦怠。此證當作虛看。痘出決然不振。再見便溏哯乳。急當補氣為宜。若還熱甚氣粗。定須解毒何疑。譫語狂言煩躁。均為內熱。喘滿氣粗便秘。
須知毒壅。毒盛則頭面赤熱。氣虛則手足寒清。嘔吐為火氣上炎。溏瀉為毒氣下迫。腹脹口張喘急。啼聲不絕嗄頻。須防失血。面青札眼搖頭。狂亂忽生吐乳。發驚先兆。是以熱盛者。只宜清涼發散。不可峻用苦寒。發散則毒外出而熱自解。苦寒則毒反伏而出愈難。故發散之劑。
輕則升、葛以疏其熱。而煩躁壯實者。非此何以定其標。重則麻黃以開其壅。而喘急脹滿者。非此何以救其危。未萌先瀉。有熱證莫作虛看。已泄而渴。無熱證便從虛治。止熱泄以清涼。重加發散。治虛溏以溫補。仍用開提。內虛誤用寒涼。助其作瀉。實熱妄投補劑。轉增煩劇。
安靜能食。勿謂便實可下。泄瀉煩渴。休言熱證宜涼。氣弱而少食者。不任其毒。神強而能食者。不失其常。
嘗謂痘初見點。便觀顏色榮枯。一來便覺粗肥。稀疏可必。始發若還瑣屑。繁密堪知。帶熱敷瘡。陸續出來猶可救。一齊湧出。焮經皮薄總難生。細細白頭如痱㾦。乾枯必作內攻形。稠稠紅點似丹朱。不久定成焦萎勢。粗肥饅頂。點子不紅終白陷。頭尖皮薄。茱萸紋起定空瘡。
白嫩則皮薄嬌紅。黃瘦則痘成褐色。若人蒼黑皮粗。瘡色必然慘暗。嬰兒肌肉不同。未可一例而斷。只宜綻凸有神。不喜嬌紅平塌。色澤神安。見點如珠如粟。毛焦皮燥。敷瘡或紫或焦。帶熱出來。最恐密似針頭。縱然續出。尤忌形如蠶種。如麩如㾦。如疹如疥。根窠不立。
腳地俱無。犯此數端。總皆不救。夾斑如同蚊咬。最為惡烈。乃或螺螄云電。差為可治。未熱先敷數點。俗名報痘。若還熱久不敷。便作疔看。先發塊而後發瘡。塊為風毒所發。先發瘡而後發塊。塊名鬼腫難醫。避痘避於隱僻。眼胞唇內多凶。悶痘悶於要處。喉舌胸背皆危。
順不憎多。逆嫌一點。冷疔先見。諸瘡何敢彰形。賊痘若生。諸痘焉能灌汁。辨認若真。急須挑破。里證未平。痘雖出而毒猶在裡。解毒為務。便調人靜。身雖熱而毒已透表。安表為先。設使內外證平。此際不須過治。再看精神勇怯。審詳表裡如何。
三日四日。痘出當齊。點至足心。勢方安定。猶是陸續不齊。尚隱皮膚之內。若非風寒壅遏。定屬氣虛不振。是以四日以前。痘毒方出。身表宜涼。四日以後。毒出已定。身表宜溫。涼則氣血和平。痘色必然潤澤。溫則腠理開通。其勢易以成漿。故至此而身不微熱。色不鮮澤。
白話文:
一開始發燒,但體溫不高,這時最重要的是保持呼吸平穩。如果食慾正常、大小便也正常,手腳溫暖、臉色沒有明顯變化,而且睡得安穩,就表示病情發展順利。如果四肢冰冷、臉色蒼白、食慾差、精神疲倦,這應該是身體虛弱的表現。如果痘疹長出後精神更加萎靡,甚至出現腹瀉、吐奶的狀況,就要趕緊補氣。如果發燒嚴重、呼吸急促,那就要毫不猶豫地解毒。如果出現胡言亂語、煩躁不安,都屬於體內有熱。如果呼吸急促、腹脹、便秘,表示毒素壅塞。毒素嚴重時,頭部和臉部會發紅發熱;氣虛時,手腳會冰冷。嘔吐是體內火氣上炎的表現,腹瀉是毒氣下行的結果。如果肚子脹氣、嘴巴張開、呼吸急促、哭聲沙啞不停,要小心可能失血。如果臉色發青、眼睛不斷眨動、頭搖不停、突然躁動不安、吐奶,這些都是驚厥的前兆。
因此,對於熱盛的情況,只能用清涼發散的方法,不能過於使用苦寒的藥物。發散可以讓毒素從體表排出,熱自然會消退;苦寒反而會使毒素潛伏起來,更難以排出。所以,發散的藥物,輕微的可以用升麻、葛根來疏散熱邪,對於煩躁壯實的人,不用這些藥物就無法對症下藥。嚴重的可以用麻黃來打開壅塞,對於呼吸急促、腹脹的人,不用這些藥物就無法挽救危險。在病症還未明顯時就用瀉藥,即使有熱證也不能當作虛證來治療。已經腹瀉又口渴,即使沒有熱證也要從虛證來治療。用清涼的方法止住熱和腹瀉,再加強發散;用溫補的方法治療虛弱的腹瀉,同時也要用開提的方法。如果內虛卻誤用寒涼藥,反而會加重腹瀉。如果實熱卻亂用補藥,反而會更加煩躁。
如果能安靜進食,不要認為大便正常就可以用瀉藥。如果腹瀉口渴,不要認為是熱證就用寒涼藥。氣虛食慾差的人,身體難以承受毒素;精神好能吃飯的人,身體情況就比較正常。
我常常說,痘疹剛出現時,就要觀察顏色和氣色。如果痘疹一出來就很粗大肥厚,就表示痘疹數量會比較稀疏;如果一開始長出來就很細小密集,就表示痘疹數量會很繁多。如果痘疹伴隨著發熱,陸續長出,還算可以救治;如果痘疹一起湧出,痘疹下的皮膚薄而且發紅,通常難以治癒。如果痘疹細細白白的像痱子,乾燥的痘疹大多會往體內侵犯;如果痘疹密集紅紅的像丹砂,很快就會變成焦枯萎縮的樣子。粗大肥厚的痘疹,頂部是圓的,而且不發紅,最後會凹陷下去;痘疹頂端尖尖的,皮薄,而且有像茱萸的紋路,那一定是空痘。
痘疹白嫩的話,表示皮膚薄而且嬌嫩;痘疹發黃偏瘦,痘疹會變成褐色。如果皮膚蒼黑粗糙,痘疹的顏色一定會很黯淡。嬰兒的肌肉情況不同,不能用同一標準判斷,痘疹以突起有精神為好,不喜歡嬌嫩發紅又平塌的。痘疹顏色光澤,神氣安定,看起來像珍珠小米。如果頭髮焦枯、皮膚乾燥,痘疹顏色發紫發焦,通常伴隨著發熱。最怕痘疹長得像針頭一樣密集,即使陸續長出,也忌諱形狀像蠶種、麥麩、疙瘩、疹子、疥瘡,根部沒有固定。
腳底也沒有痘疹,如果出現以上這些情況,都難以救治。痘疹夾雜著斑點像蚊子咬的一樣,是最嚴重的情況;如果像螺絲、雲電,還算可以治療。還沒發熱時先長出幾顆痘疹,俗稱報痘。如果發熱很久痘疹還沒長出來,就要當作疔瘡來處理。先長腫塊再長痘疹,腫塊是風毒引起的。先長痘疹再長腫塊,腫塊叫做鬼腫難以治癒。躲避痘疹要避開隱蔽的地方,眼皮和嘴唇內長痘疹多為凶險。悶痘如果長在重要部位,喉嚨、舌頭、胸部、背部都是危險的。
順應病情發展不嫌痘疹長得多,如果長出一顆痘疹就逆轉,很危險。如果先出現冷疔,那其他的痘疹就不敢顯現出來;如果出現賊痘,其他痘疹就無法吸取精華。如果辨認痘疹正確,就要立即挑破痘疹。如果內在的病症還沒平復,即使痘疹長出來,毒素還是在體內,要以解毒為首要任務,再使人安靜下來。如果身體發熱,但毒素已經透到體表,要先安撫體表。如果內外病症都已平復,這時就不需要過度治療。再觀察精神狀態如何,詳細判斷體表和體內的情況。
三、四天的時候,痘疹應該長齊,痘疹長到腳底,病情才會穩定下來。如果還是陸陸續續長不齊,表示痘疹還隱藏在皮膚裡面。如果不是風寒堵塞,肯定是氣虛不能把毒素發出來。因此,四天以前,痘毒正在發出,身體表面應該保持涼爽。四天以後,毒素已經發出,身體表面應該保持溫暖。涼爽可以使氣血平和,痘疹的顏色會潤澤;溫暖可以使毛孔疏通,痘疹容易化膿漿。所以到了這個時候,如果身體沒有微微發熱,痘疹顏色不鮮豔,表示狀況不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