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二 (2)
卷十二 (2)
1. 丹溪參補陳氏痘疹論
則可以調適矣。黑陷二種。因氣虛而毒不能盡出者。酒炒黃耆、紫草、人參輩。黑陷甚者。用燒人矢。蜜水調服。癢塌者。於形色脈上分虛實。實則脈有力。氣壯紅紫。虛則脈無力。色淡平塌。虛癢。以參、耆實表之劑加涼血藥。實癢。如大便不通。少與大黃寒涼之藥下其結糞。
氣怯輕者。用淡蜜水調滑石末。以羽潤瘡上。瘡干宜退火。只用輕劑。荊芥、防風、牛蒡之類。上引用升麻、葛根。下引用檳榔、牛膝。佐以貝母、忍冬、白芷、栝蔞之類。若咽喉痛者。鼠黏子湯、如聖飲選用。喘滿氣壅者。麻黃湯加黃芩、白芍、石膏。煩渴瀉利者。烏梅與綠豆、黑豆作湯。
時溫服之。瀉利嘔逆者。理中湯加木香。將欲成就卻色淡者。宜助血氣。芎、歸、芍藥、紅花之類。將欲成就卻色紫者。宜涼血解毒。生地、芩、連、連翹之類。甚者。犀角大解痘毒。淡白色將靨時如豆殼者。蓋因初起時飲水多。其靨不齊。俗呼為倒靨。但服實表之劑。消息二便。
如大便秘。通大便。小便秘。通小便。小便赤澀。大連翹湯、甘露飲。大便秘結。內煩外熱者。小柴胡加枳殼最當。或少與四順清涼飲。瘡疹用藥。固有權度。大小二便不可不通。其大便自下黃黑。則毒已成。不必多與湯劑。但稍與化毒湯。不用亦可。二便一或閉焉。則腸胃壅遏。
脈絡凝滯。毒無從泄。眼閉聲啞。不旋踵而告變矣。陷入者。加味四聖散。更以胡荽酒薄敷其身。厚敷其足。噴其衣被。並厚蓋之。若猶未也。獨聖散入木香煎湯。若其瘡已黑。乃可用錢氏宣風散加青皮。錢氏云。黑陷青紫者。百祥丸下之。不黑者慎勿下。知其所下者。瀉膀胱之邪也。
又云。下後身熱。氣溫欲飲水者可治。寒戰者為逆。知其脾強。土可以制水也。百祥丸太峻。宜以宣風散代之。瀉後溫脾。當用人參、茯苓、白朮等分。厚朴、木香減半為妙。蓋瘡發肌肉。陽明為主。脾土一溫。胃氣隨暢。何憚不消弭已泄之腎水乎。此錢氏不刊之秘旨也。其壞瘡者。
一曰內虛泄瀉。二曰外傷風冷。三曰變黑歸腎。近時痘疹。多宗陳文中木香散異功散。殊不知彼時立方之時。為嚴冬大寒鬱遏。痘瘡不得紅綻。故用辛熱之劑發之。今人不分時令寒熱。一概施治。誤人冬矣。夫渴者用溫藥。癢塌者用補藥。自陳氏發之。迥出前輩。然其立方多用燥熱。
或未適中。恐其立方之際。必有挾寒而虛者設也。痘疹多是毒氣盛。便先宜解毒。然恐氣血周貫不定。故隨後亦宜兼補。以助成膿血也。
白話文:
這樣就可以調理了。痘疹有黑陷和塌陷兩種情況。黑陷是因為氣虛導致毒素無法完全排出,可以使用酒炒黃耆、紫草、人參等藥材。如果黑陷嚴重,可以用燒焦的人屎,用蜂蜜水調服。
如果是癢而且痘疹塌陷的情況,要從痘疹的形狀顏色和脈象來區分虛實。實證的話,脈搏有力,氣足,痘疹呈現紅紫色;虛證的話,脈搏無力,痘疹顏色淡,而且平坦塌陷。虛證引起的癢,要用人參、黃耆等補氣的藥物,再加一些涼血的藥;實證引起的癢,如果大便不通暢,可以稍微用大黃等寒涼的藥物來幫助排便。
氣虛情況較輕的,可以用淡蜂蜜水調和滑石粉,用羽毛沾取塗在痘疹上。痘疹乾燥時,要用退火的藥,只用輕劑量的荊芥、防風、牛蒡子等藥材。向上引導的藥材用升麻、葛根,向下引導的藥材用檳榔、牛膝。還可以輔助使用貝母、忍冬、白芷、栝蔞等藥材。如果咽喉疼痛,可以用鼠黏子湯或如聖飲來治療。如果喘氣急促、胸悶氣塞,可以用麻黃湯加黃芩、白芍、石膏。如果煩躁口渴又拉肚子,可以用烏梅、綠豆、黑豆煮湯來喝。
這些湯藥都要趁溫熱時服用。如果拉肚子又嘔吐,可以用理中湯加木香。如果痘疹快要發出來但顏色淡,要用補血補氣的藥,如川芎、當歸、芍藥、紅花等。如果痘疹快要發出來但顏色發紫,要用涼血解毒的藥,如生地、黃芩、黃連、連翹等。如果情況嚴重,可以用犀角來強力解除痘毒。如果痘疹呈現淡白色,快要結痂時像豆殼一樣,通常是因為剛發病時喝了太多水,導致結痂不整齊,俗稱「倒靨」。只要服用補氣的藥物,並注意大小便的順暢就可以了。
如果大便不通暢,就要通大便;小便不通暢,就要通小便。如果小便發紅且排尿困難,可以用大連翹湯或甘露飲。如果大便乾燥、便秘,同時有內熱外熱,可以用小柴胡湯加枳殼,效果最好。或者稍微用四順清涼飲也可以。痘疹用藥都有一定的規則,大小便的通暢非常重要。如果大便排出黃黑色,就表示毒素已經發出來了,不必再大量服用湯藥,稍微用一些化毒湯就可以了,不用也可以。如果大小便其中之一不通暢,就會導致腸胃阻塞,經絡凝滯,毒素無法排出,可能會出現眼睛閉合、聲音沙啞等危急狀況。
痘疹陷入皮膚裡面時,可以用加味的四聖散,再用胡荽酒輕輕擦拭全身,厚敷雙腳,噴灑在衣被上,並蓋厚一點。如果情況沒有好轉,可以用獨聖散加入木香煎湯服用。如果痘疹已經變黑,就可以用錢氏宣風散加青皮。錢氏說,如果痘疹黑陷且發青紫色,可以用百祥丸來攻下。如果痘疹不黑,就不要用攻下的藥。他所說的攻下,是指瀉膀胱的邪氣。
錢氏又說,服藥攻下後如果身體發熱,氣溫且想喝水,就表示可以治癒;如果身體發冷發抖,就表示病情惡化。這表示脾臟強健,土可以剋水。百祥丸藥性太強,最好用宣風散代替。服藥攻下後,要溫補脾胃,可以用人參、茯苓、白朮等量,厚朴、木香減半,效果最好。痘疹是發在肌肉,主要與陽明經有關,脾土溫暖,胃氣就會順暢,就不怕排出過多的腎水。這就是錢氏不輕易公開的秘訣。至於痘疹潰爛的情況,
第一種是內虛導致的拉肚子,第二種是外感風寒,第三種是病久變黑歸於腎。近代治療痘疹,很多人都用陳文中的木香散和異功散,卻不知道他當時開這些藥方,是因為嚴冬寒冷,痘瘡無法順利發出來,所以用辛熱的藥來發散。現在的人不分季節寒熱,一概使用這些藥方,實在是誤人子弟。口渴的人要用溫藥,痘疹塌陷的人要用補藥,這些都是陳氏的創見,遠遠超過前人。然而他開的藥方大多使用燥熱的藥,
可能還不夠恰當。或許他開藥方的時候,有考慮到體內同時有寒氣和虛弱的情況。痘疹多半是毒氣旺盛,所以應該先解毒。但是又怕氣血運行不順暢,所以之後也要兼顧補氣補血,幫助痘疹化膿結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