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《張氏醫通》~ 卷六 (1)
卷六 (1)
1. 喜笑不休
經曰。神有餘則笑不休。又曰。在臟為心。在聲為笑。在志為喜。又火太過為赫曦。赫曦之紀。其病笑謔狂妄。又云。少陰所主為喜笑。又云。精氣並於心則喜。此數者皆言屬心火也。先用瀉心湯治其心火。次與六味丸滋其腎水。太僕所謂壯水之主。以制陽光也。扁鵲云。其人唇口赤色者可治。
青黑者死。若腎水虧涸。不勝心火。而喜笑不休。尋作不安之態者。六味地黃丸。肝木過盛。上挾心火。而喜笑不休者。柴胡清肝散。余兼別證各從其類而參治之。
白話文:
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精神過於旺盛就會笑個不停。」又說:「在五臟中對應的是心,在聲音上表現為笑,在情緒上表現為喜。另外,火氣太過會導致陽氣過盛,陽氣過盛的症狀就是嬉笑、言行狂妄。還有說,少陰經脈主要掌管喜笑。也說,精氣集中在心就會產生喜的情緒。這些都說明喜笑過度屬於心火旺盛。
所以,首先要用瀉心湯來瀉心火,然後再用六味丸來滋養腎水,這就是太僕所說的「壯大水的力量,以控制陽氣的過盛」。扁鵲說,如果病人的嘴唇和口呈現紅色,還可以治療;如果呈現青黑色,就無法治療了。如果腎水虧虛,無法抑制心火,導致喜笑不停,而且出現煩躁不安的狀態,就用六味地黃丸來治療。如果是因為肝木過於旺盛,向上挾持心火,而導致喜笑不停,就用柴胡清肝散來治療。我會同時根據其他不同的症狀,按照不同的病因來對症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