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九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九 (1)

1.

小兒腠理疏薄,常時微汗,但不宜過多,亦不可衣被過厚,使汗大出。若睡中出汗,名盜汗,止汗散。遍身多汗煩熱,為胃熱,三補丸。胃虛汗者,上至項,下至臍也,益黃散。六陽虛汗者,上至頭,下至項,乃稟賦不足,保元湯加防風、白朮。

小兒元氣未充,腠理不密,或飲食停滯,或厚衣溫暖,熱鬱心包而津液妄泄也,導赤散。血虛,用人參、當歸等分煎服,名團參湯。其盜汗屬胃經虛熱者,五味異功;腎經虛熱者,六味丸。若寒水侮土,益黃散。設泛行施治,誤損脾胃,多成疳瘵。大凡汗多亡陽,必至角弓反張,頸項痙強,用十全大補,多有生者。

白話文:

小孩子的皮膚腠理比較鬆散,常常會微微出汗,但不應該出汗太多,也不可以穿太厚的衣服或蓋太厚的被子,導致大量出汗。如果在睡覺時出汗,稱為盜汗,可以用止汗散來治療。全身出很多汗而且感到煩躁發熱,這是因為胃熱引起的,可以用三補丸來治療。如果是因為胃虛弱而引起的汗,汗的範圍會從脖子以上到肚臍以下,可以用益黃散來治療。如果是因為六陽虛引起的汗,汗的範圍會從頭頂到脖子,這是因為先天體質不足,可以用保元湯加上防風、白朮來治療。

小孩子的元氣還沒有充足,皮膚腠理不緊密,有時候是因為飲食不消化、或穿太厚的衣服和蓋太暖的被子,熱氣鬱積在心包導致津液外洩。這種情況可以用導赤散來治療。如果是因為血虛引起的,可以用人參、當歸等量煎煮服用,稱為團參湯。如果盜汗是因為胃經虛熱引起的,可以用五味異功散來治療;如果是因為腎經虛熱引起的,可以用六味丸來治療。如果是因為寒水侵犯脾胃,可以用益黃散來治療。如果隨便用藥治療,錯誤地損害了脾胃,很容易造成疳積。

總之,出汗太多會導致陽氣耗散,嚴重會造成角弓反張、脖子僵硬抽搐。這種情況可以用十全大補湯來治療,多數能夠治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