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一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一 (3)

1. 煩渴

小兒唇紅如丹即發渴。紅甚焦黑則危篤。若三焦煩熱作渴。導赤散。風熱。瀉青丸。虛煩懊憹。梔子豉湯。虛煩不得眠。酸棗湯。夜甚者。當歸補血湯。傷寒後唇口焦者。竹葉石膏湯。瀉利作渴。五苓散。暑傷心脾。煩渴引飲者。人參白虎湯。下利脾虛作渴。七味白朮散。熱結膀胱。

小便秘渴。五苓散。上焦虛熱。四君子湯。膏粱積熱。清胃散。脾虛積熱。瀉黃散。中氣虛熱。異功散。腎水虛熱。六味丸。慎勿誤用寒涼降火。脾胃復傷。則腹脹而為敗證矣。

白話文:

小孩嘴唇紅得像硃砂一樣,表示快要口渴了。如果紅得很嚴重,甚至變成焦黑,那就非常危險了。如果是因為三焦(上、中、下三部分)的燥熱引起的口渴,可以用導赤散來治療;如果是風熱引起的,可以用瀉青丸來治療;如果是虛煩不安、心情煩躁引起的,可以用梔子豉湯來治療;如果是虛煩導致睡不著的,可以用酸棗湯來治療。如果晚上口渴特別嚴重,可以用當歸補血湯來治療。如果傷寒之後嘴唇焦乾,可以用竹葉石膏湯來治療。如果是腹瀉導致口渴,可以用五苓散來治療。如果是因為暑氣傷到心脾,引起煩躁口渴、一直想喝水,可以用人參白虎湯來治療。如果是腹瀉導致脾虛引起的口渴,可以用七味白朮散來治療。如果是因為熱邪積聚在膀胱,導致小便不順暢而口渴,可以用五苓散來治療。如果是上焦(身體上部)虛熱引起的口渴,可以用四君子湯來治療。如果是因為吃了太多肥膩食物導致積熱引起的,可以用清胃散來治療。如果是脾虛積熱引起的,可以用瀉黃散來治療。如果是中氣虛弱引起的虛熱,可以用異功散來治療。如果是腎水不足引起的虛熱,可以用六味丸來治療。千萬不要誤用寒涼的藥物來降火,這樣會再次傷害脾胃,導致腹脹,甚至會變成無法治癒的壞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