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一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一 (9)

1. 產後

蜜蒸白朮。產後虛損。不時寒熱。或經一二載。元神不復。月事不轉。先與千金當歸芍藥湯。後與烏骨雞丸調補。大抵此證多因脾胃虛弱。飲食減少。以致疲憊而成。當補脾胃。進飲食。則諸臟有所倚賴。病自愈矣。

虛煩,產後虛煩。皆氣血虧損。虛火上泛所致。千金治產後內虛煩熱短氣。用甘竹茹湯。產後乍寒乍熱。手足身溫。心胸煩滿。用知母湯。產後虛煩頭痛短氣。悶亂不解。用淡竹茹湯。產後煩滿不安。用人參當歸湯。俱孫真人法也。

驚悸,產後心悸。皆心虛所致。千金治產後沖悸。志意恍惚。言語錯亂。用茯神湯。虛熱口燥。加麥門冬。虛。加人參。善忘。加遠志、麥門冬。產後大虛心悸。志意不安。恍惚恐畏。虛煩不眠少氣。人參丸。吸吸乏氣善忘。本方去薯蕷加遠志。亦孫真人法也。

多汗,產後血虛。身熱自汗。逍遙散加熟棗仁、烏梅。不可用補氣藥。古方用麥煎散治產後盜汗自汗。為害不可勝數。因外感而汗者。黃耆建中湯。氣血俱虛。十全大補湯。不應。加附子。若汗多不止。必發柔痙。尤當前藥。若頭汗者。或因濕熱。或因瘀血。當審虛實治之。

半身汗出。昔人用二陳合四物。治多不效。以血藥助陰。閉滯經絡也。此屬氣血不充。而有寒痰留滯。非大補氣血。兼行經豁痰不效。宜十全大補、人參養榮加星、半、川烏。肥人多加豁痰行氣藥。瘦人氣血本枯。夭之徵也。

麻木產後麻瞀。宜生血補氣。十全大補湯。去血過多。手足發麻。小腹大痛。則遍體麻暈欲死。此非惡露凝滯。乃虛中挾痰。六君子加炮薑、香附、當歸。曾治一婦。產後右半身麻瞀而昏暈。不省人事。發即胸膈痞悶。下體重著。或時心神蕩搖。若無心肺之狀。頃則周身冷汗如漉。

大吐痰涎而蘇。此產後經脈空虛。痰飲乘虛襲入之故。因與六君子加歸、耆、肉桂。隨手而效。復有一婦。產後左半身麻瞀昏暈。不省人事。發則周身大痛。筋脈瘛瘲。肌肉瞤動。或時頭面赤熱。或時腿上振振動搖。頃則蒸蒸汗出而蘇。此產後營血大虧。虛風襲入之故。用十全大補湯治之。

諸證悉平。但麻瞀不止。後與地黃飲子而安。

大小便諸證,產後去血過多。大腸乾涸。每至三五日後。甚至五七日而大便始通者。皆其常也。或血虛火燥。不可計其日期。必待腹滿覺脹。欲自去而不能者。乃結在直腸。宜用導法。蜜煎導。或削醬姜醬瓜。皆可為導。惟豬膽汁導禁用。以其苦寒。誤用每致發呃也。若用苦寒藥攻通。

反傷中焦元氣。或愈結難通。或通瀉不止。必成敗證。若屬血虛火燥。四物加鮮何首烏潤下之。氣血俱虛之人。雖數日不通。飲食如常。腹中如故者。八珍加桃仁、蘇子、熟蜜。若多日不解。躁悶異常。不得已。用人參、當歸、枳殼煎服。亦權宜之術耳。古人用玉燭散治之。

白話文:

產後

用蜜蒸過的白朮,可以治療產後身體虛弱、時冷時熱的狀況,有時這種情況會持續一兩年,導致元氣難以恢復、月經也無法正常來潮。初期可以先使用千金當歸芍藥湯,之後再用烏骨雞丸來調養身體。這種情況大多是因為脾胃虛弱,食慾不佳,導致身體疲勞所造成。應該要補養脾胃、增進食慾,讓各個臟腑有所依靠,疾病自然就會痊癒。

虛煩

產後出現虛煩,都是因為氣血虧損,虛火向上浮動所導致。千金方用甘竹茹湯治療產後體內虛弱、煩熱、呼吸急促的狀況。產後時冷時熱、手腳溫熱、胸口煩悶,可以用知母湯。產後虛煩、頭痛、呼吸急促、煩悶不安,可以用淡竹茹湯。產後煩躁不安,可以用人參當歸湯。這些都是孫思邈的治療方法。

驚悸

產後心悸,都是因為心虛所導致。千金方用茯神湯治療產後心悸、精神恍惚、言語錯亂的狀況。如果虛熱口乾,可以加麥門冬。如果身體虛弱,可以加人參。如果健忘,可以加遠志和麥門冬。產後身體極度虛弱、心悸、精神不安、恍惚恐懼、虛煩失眠、呼吸短促,可以使用人參丸。如果呼吸微弱、容易健忘,可以用原方去除薯蕷,加入遠志。這些也是孫思邈的治療方法。

多汗

產後血虛、身體發熱、容易出汗,可以使用逍遙散,再加入熟棗仁和烏梅。不能使用補氣藥。古方使用麥煎散治療產後盜汗和自汗,危害極大。如果是因為外感而引起的出汗,可以使用黃耆建中湯。如果氣血兩虛,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。如果沒有效果,可以加入附子。如果汗流不止,很可能會引發抽搐,更應該使用前面的藥方。如果是頭部出汗,可能是因為濕熱,也可能是因為瘀血,應該仔細分辨虛實來治療。

半身汗出

過去有人用二陳湯合四物湯來治療半身出汗,但多半沒有效果。因為用活血藥會助長陰氣,導致經絡阻塞。這種情況是因為氣血不足,加上有寒痰滯留,必須同時大補氣血,並疏通經絡、化痰,才能有效。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或人參養榮湯,再加入生半夏、川烏。體型肥胖的人可以多加化痰行氣的藥材,體型瘦弱的人如果氣血枯竭,則是身體衰敗的徵兆。

麻木

產後出現麻木昏厥,應該要補氣養血,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。如果因為失血過多,導致手腳麻木、小腹劇痛,甚至全身麻木昏厥,這不是惡露凝滯,而是虛弱夾雜痰濁。可以使用六君子湯,再加入炮薑、香附和當歸。我曾治療過一位婦女,她產後右半身麻木昏厥,不省人事,發作時會胸悶、下身沉重,有時會心神不寧。看起來不像心肺有問題,但很快就會全身冷汗直流。

之後會吐出大量痰液而甦醒,這是因為產後經絡空虛,痰飲趁虛而入。因此,我使用六君子湯,再加入當歸、黃耆和肉桂,很快就見效。另外一位婦女,她產後左半身麻木昏厥,不省人事。發作時會全身劇痛、筋脈抽搐、肌肉顫動,有時會頭面發紅,有時腿部會顫抖搖晃。很快就會發熱出汗而甦醒,這是因為產後營血大虧,虛風侵入。我用十全大補湯治療後。

各種症狀都平息了,但麻木的狀況仍然存在。後來我使用地黃飲子,她才得以康復。

大小便諸證

產後失血過多,導致大腸乾涸,常常會在三五天,甚至五七天後才排便,這是很常見的狀況。有時是因為血虛火燥,無法預計排便時間。必須等到腹脹感覺到想排便,卻無法自行排出時,表示糞便堆積在直腸。應該使用導法,例如用蜂蜜煎劑或是削過的醬瓜、醬薑都可以當作導劑。絕對不能使用豬膽汁,因為它性味苦寒,誤用可能會導致打嗝。如果使用苦寒藥強行通便。

反而會傷害中焦元氣,導致便秘更加嚴重,或是腹瀉不止,最終會變成敗證。如果是屬於血虛火燥,可以使用四物湯,再加入鮮何首烏來潤腸通便。如果是氣血兩虛的人,即使好幾天沒有排便,但是食慾正常,腹部也沒有不適,可以使用八珍湯,再加入桃仁、蘇子和熟蜜。如果多天沒有排便、煩躁不安,不得已可以使用人參、當歸和枳殼煎服,這只是權宜之計。古人使用玉燭散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