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張氏醫通》~ 卷五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9)

1. 腹痛

(小腹痛,腹中窄狹,當臍痛)

東垣云。腹中諸痛。皆由勞役過甚。飲食失節。中氣受傷。寒邪乘虛入客。陽氣不通所致。故卒然而痛。經云。得炅則痛立止。中脘痛屬太陰。理中湯。臍腹痛屬少陰。真武湯。小腹痛屬厥陰。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。若夫熱病腹痛。熱則芍藥甘草湯、黃芩湯。寒則理中湯。若脾胃素虛人。

飲食不能消克者。六君子加香、砂。若兼外感宿食者。藿香正氣散。若但少腹硬滿而痛。小便利者。即是蓄血之證。桃核承氣湯。小便不利者。即是溺澀之證。五苓散。有心腹大痛。欲吐不得吐。欲瀉不得瀉。是名霍亂。急以鹽湯灌之。其或清痰留滯於胸膈之間。食積鬱結於腸胃之內。

皆能令人腹痛。痰則控涎丹。食積枳實導滯丸。

凡治腹痛。必用溫散。如臺芎、蒼朮、香附之類。白芍能治血虛腹痛。惟脈弦發熱者為宜。其性酸寒收斂。無溫散之功。若氣虛者服之。反傷脾胃也。綿綿而痛無增減。欲得熱手按。及喜熱飲食。脈沉遲者。寒也。理中湯加肉桂、香、砂。腹痛用溫藥不效。痛愈甚。大便秘者。

微利之。平胃散加藿香、半夏、紫蘇、木香、大黃。虛人。人參養胃湯。時痛時止。熱手按而不減。脈洪數者。熱也。二陳湯加厚朴、枳實、芩、連、山梔。腹中水鳴。乃火擊動其水也。二陳加芩、連、木香、枳實、木通。虛人。六君子加香、砂、豬苓、澤瀉。感暑而痛。或瀉利並作。

脈必虛豁。十味香薷飲。感濕而痛。小便不利。大便溏泄。胃苓湯。如腹中常有熱而痛。此為積熱。調胃承氣湯下之。因客寒作痛者。脈必弦緩。小建中加炮姜。兼氣鬱脈沉者。更加臺芎、蒼朮、香附。因熱作痛。脈必數疾。二陳湯加芩、連、芍藥。痛甚。稍加炮姜從治之。

若時痛時止。口乾噁心頭眩。或瀉黃沫者。火也。前藥勿用炮姜。加大黃微利之。脈沉結或伏。必腹痛。痛引兩脅及肩背。皆不得俯仰者。氣滯也。二陳加川芎、木香、枳殼、香附。不應。有血也。加蓬朮、穿山甲。七情內結。心腹絞痛。不能飲食。時作時發。發即欲死。七氣湯選用。

酒積作痛。曲糵丸。食積作痛。保和丸。蟲痛者。懊憹作痛。上下不定。痛有休止。或有塊梗起。痛則嘔吐清水。當從蟲積治之。因疝致痛者。必引睪丸。或小腹有一條梗起。宜從疝治。因觸穢致痛。得熱湯飲轉劇者。是臭毒攻逆也。另詳本門。

小腹痛,小腹痛滿有三。皆為內有留著。非虛氣也。小腹正中為少陰任沖之分野。兩傍為厥陰肝經之分野。一屬燥結大腸。其證五六日大便不通。按之堅滿。繞臍攻痛。小便雖利而黃赤。其脈數實有力。為府邪實結而痛滿。大承氣下之。若因津血枯澀而結者。其脈雖數而不甚旺。

麻仁丸、通幽湯之類。無故而大便不通。少腹微滿。尺脈雖數。而必微弱者。蜜煎導之。夏月可用豬膽導。慎不可用攻裡之藥。攻之胃氣受傷。必生他患也。一屬熱結膀胱。其證溺閉不通。按之雖滿而不甚堅。彈之有聲激指。其脈數盛有力。而煩渴引飲者。晝甚。五苓散。夜劇。

豬苓湯。一屬血結膀胱而腹滿。其證善忘如狂。或渴欲漱水而不能飲。或喜熱飲。仍不能多。小便清利。或反倍於平時。或數欠而不清。大抵邪結膀胱陽分。熱邪傷血。雖有蓄血。其人真陰不虛。則小便自清。尺脈必盛。代抵當丸。若反倍於常時者。為邪據下焦。真陽外亡之候。

本方去硝減黃倍桂加熟附六七分救之。若緣醉飽入房。強力忍精而致少陰與任督受傷。血結陰分者。此真陰虧損。必致小便澀數。脹滿如淋也。生料濟生腎氣丸。紅酒煎服。有婦人經行之時。交合受傷。時時不淨而少腹滿痛者。此衝脈受傷也。十全大補湯倍用肉桂。若有塊絞痛。

喜熱按。此氣血虛而有瘀積也。當歸生薑羊肉湯加肉桂、吳茱萸、茯苓、芍藥。不應。加人參。又有本來下元虛人。勉力勞役而致受傷。蓄血小腹滿痛者。此肝經受傷。其滿必偏見於左傍也。調肝散、代抵當丸。審微甚選用可也。然亦有右傍偏滿者。此必飽食奔馳。脾陰下溜。

食積痰膩留結也。當於積滯門求之。其臭毒腹痛嘔逆。另詳雜門。

〔診〕陰弦腹痛。細小緊急。皆為腹痛。耎滑為痰飲。弦為冷食。陰弦或緊宜溫。沉弦滑實可下。沉伏者。為氣滯。細小緊急腹中刺痛。尺脈緊臍下痛。弦急小腹痛。尺脈伏癥瘕痛。細小而遲者易治。堅大疾者。數而緊者。浮大而長者。為病不應脈皆難治。痛甚而喘。臍下急大痛。人中黑者死。

腹中窄狹,肥人乃是濕痰留滯。氣不升降。當行氣燥濕。越曲、平胃為主。瘦人乃是陰虛火旺。熏蒸臟腑。逍遙、佐金降火開鬱為主。肥人腹中轆轆有聲。須作痰治。二陳、二術為主。氣虛者。加人參。

當臍痛,當臍痛為腎虛任脈為病。六味丸加龜板灰。傷寒陽脈澀。陰脈弦。法當腹中急痛。此為本虛受寒。小建中湯和之。

虞恆德治一壯年。寒月入水網魚。飢甚遇涼。粥食入腹大痛。二晝夜不止。醫以大黃丸不通。又以承氣下糞水而痛愈甚。診其六脈沉伏而實。面色青黑。此大寒證。而下焦又有燥屎作痛。先與治中湯加丁、附一帖。又灸氣海二十一壯。痛減半。繼以巴豆、沉香、木香作丸。如綠豆大。生薑湯下五七丸。下五七次而愈。

又治一人。六月投淵取魚。至深秋雨涼。半夜小腹痛甚大汗。脈沉弦細實。重取如循刀責責然。夫腹痛脈沉弦細實。如循刀責責然。陰邪固結之象。便不當有汗。今大汗出。此必瘀血留結。營氣不能內守而滲泄於外也。且弦脈亦肝血受傷之候。與大承氣加桂二服。微利痛減。

連日於未申時。復堅硬不可近。與前藥加桃仁泥。下紫血升余痛止。脈雖稍減而責責然猶在。又以前藥加川附子。下大便四五行。有紫黑血如破絮者二升而愈。

汪石山治一老婦病腹痛。初從右手指冷起。漸上至頭。如冷水澆灌。而腹大痛。痛則遍身大熱。熱退則痛止。或過食或不食皆痛。每年發一二次。近來二三日一發。遠不過三五日。用四物、四君、二陳、七氣。皆不應。汪診之。脈皆微弱。似有似無。或二三至一止。或四五至一止。

乃陽氣大虛也。用獨參五錢。入陳皮七分煎服。十數帖而愈。夫四肢者諸陽之本。頭者諸陽之會。經曰。陽虛則惡寒。今指梢冷。逆上至頭。則陽虛陰盛可知。陽虛不能健運而痛大作。痛作而復熱者。物極則反也。及其陰陽氣衰。兩不相爭。則熱歇而痛亦息矣。故以獨參湯補之。

數年之病遂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