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 (31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 (31)

1. 臨蓐

安知產中誤用人參為害者。皆是力作勞勩軀體堅韌之人。雖有疾病。祛之則安。奚俟補為。設強與服之。心膽先裂。是不能無助火發熱。凝滯惡露之患矣。若夫膏粱逸豫。豢養柔脆之家。平時慣服。服之泰然。何助火滯氣之有。余室人素稟孱弱而多沉鬱。每產必用人參一二兩。

濃煎時呷以助其氣。聽其自產。雖二三日無恙。兒媳亦患氣滯難產。穩婆難阻服參。至第四日。子殞腹中。不得已煎大劑參湯灌之。產後方云未服參以前。耳聵目盲。惟見滿室紅光。繼而漸漸紫黑。及服參後。開眼即能辨物。神氣亦能主持。腹中便有痛陣。始信服參之驗。近日同道王公峻室人難產。

竟日不下。自煎人參七錢。頓服便產。其助力之效。非他催生藥可比。因詳述以破世俗之惑。

產變,兒未生先露手臂。謂之橫生。蓋因產母用力太早之故。當令安然仰臥。使穩婆推入盡上。以中指抵其肩。漸扳兒耳而正之。令服大補氣血藥。如獨參加當歸、童便之類。切勿驚怖產母。使氣血凝滯。關竅轉閉也。候兒身正。門路皆順。然後用力。胎氣不足。關鍵甚牢。

用力太早。兒不能自順。只一直下先露其足。謂之倒生。亦如前法用力即下矣。兒方迴轉。未能全正。卻被產母用力。致兒頭偏左偏右。雖近門路。不能即下者。謂之偏產。亦如前法。兒方出胞。氣力不續。身未轉運。卻被產母用力一迸。則兒臀先露。謂之坐臀生。亦如前法。

令服補氣和血之藥。安臥靜養。候其力完轉運。然後用力。兒出胞轉身時。偶然臍腸盤於項上。牽繫不能即下者。俗名揹包生。亦宜推入。輕輕撥去。然後用力。兒出胞時。頭必轉向產門。自然正產。若無力轉運。腳踏胞衣。臍腸先出。謂浪臍生。急令穩婆理清推入。稍俟氣平。

乘勢就其腳下。不可推轉久延。久則臍腸復下。復難收拾矣。人之二腸。俱有脂膜聯絡。間有生成無膜聯絡者。則產時其腸隨兒而下。謂之盤腸產。須用漆器。溫湯滌淨。務令溫暖濕潤。盛其所下之腸。切勿稍沾塵垢。及著乾物。即不肯上而黏住斷絕矣。全在穩婆精細為妙。

天氣嚴寒。經血凝滯。致兒不能下。凡遇此際。切不可就脫寒衣。並不可坐臥冷處。房中須宜火暖。肩背須裹綿衣。使血得熱則流。兒易生矣。若遇春秋偶寒。亦如前法。暑月當令產母在無風清涼處。不可多人看。恐人多熱氣遍襲。蓋血得熱則散溢上蒸。致令產母頭痛面赤。

不省人事。謂之血暈。若夏月風涼陰雨。亦不可任意取涼。恐生大病。慎之慎之。

摩揣,臨蓐腹痛。切不可使穩婆摩揣探候。雖水破痛極。尤當忍之。令人扶掖緩行。則兒自順正。豈有橫逆之患。若胞水破。兒未下。謂之試水。此產甚遲。有隔二三日產者。宜服八珍、膠、艾。水止痛定。至五六日產者甚多。但覺腹中運動。切不可容穩婆動手。及產母用力。

白話文:

關於生產時的注意事項:

要知道,並不是所有產婦都不能用人參。那些平時體力勞動、身體強壯的人,即使生病,只要去除病因就會好,根本不需要補品。如果硬要給他們吃人參,反而會使他們心慌膽裂,導致火氣上升發熱、惡露凝滯。但是,那些養尊處優、身體虛弱的人,平時就習慣吃補品,所以吃人參也沒什麼問題,不會有助火滯氣的副作用。我的妻子身體就比較虛弱,而且情緒容易低落,每次生產都必須用一兩二兩的人參煎濃湯,一點一點喝下去,幫助她補氣,讓她能順利生產。這樣即使過了兩三天也沒事。我的媳婦也曾氣滯難產,穩婆不聽勸阻,還是給她吃了人參,結果到了第四天,孩子就死在腹中。沒辦法,只好用大量的濃人參湯灌下去。產後,她說沒吃人參之前,耳朵聽不見,眼睛也看不清,只能看見滿屋的紅光,後來顏色漸漸變成紫黑色。吃了人參之後,眼睛馬上就能看清楚東西,精神也好了,肚子也開始有陣痛,這才相信人參的功效。最近,我的同行王公峻的妻子難產,一整天都生不下來。自己煎了七錢人參,一次喝下去就順利生產了。人參的助力效果,是其他催生藥比不上的。我詳細地說這些,就是為了破除世俗的迷思。

生產過程中,如果孩子還沒出來就先露出手臂,稱為「橫生」。這是因為產婦太早用力造成的。這時,應該讓產婦平躺,請穩婆把孩子的手臂推回上面,用中指抵住孩子的肩膀,慢慢地把孩子的耳朵扳正。同時讓產婦服用大補氣血的藥,像是獨參湯加當歸、童便之類的。千萬不要讓產婦驚慌害怕,以免氣血凝滯、關竅閉塞。等孩子胎位正了、產道順暢了,產婦再用力。如果胎氣不足、關竅太緊,產婦太早用力,孩子就無法自己順利轉正,只會直接向下,先露出腳,稱為「倒生」。也用之前的方法,用力孩子就會出來。如果孩子正在轉正,還沒有完全轉好,卻被產婦用力,導致孩子的頭偏左偏右,雖然接近產道卻出不來,稱為「偏產」。也用之前的方法。如果孩子剛從胞衣出來,卻因為力氣不足,身體還沒轉過來,就被產婦用力一迸,導致孩子的屁股先露出來,稱為「坐臀生」。也用之前的方法。

讓產婦服用補氣和血的藥,安靜地躺著休養,等力氣恢復、孩子轉正後再用力。孩子從胞衣出來轉身時,如果臍帶偶然纏在脖子上,牽扯住不能立即出來,俗稱「揹包生」。也應該把孩子推回去,輕輕撥開臍帶,然後再用力。孩子出生的時候,頭一定會轉向產門,自然就是順產。如果孩子沒有力氣轉動,腳踩到胞衣,臍帶先出來,稱為「浪臍生」。要趕緊讓穩婆把臍帶理好推回去,稍微等氣順了,就順勢拉著孩子的腳出來,不要推轉太久,時間久了,臍帶又會下來,更難處理。人的大小腸都有脂肪膜相連,有時會有天生沒有脂肪膜的人,生產時腸子就會隨著孩子一起出來,稱為「盤腸產」。這時要用漆器,用溫水洗淨,確保溫暖濕潤,盛裝掉出來的腸子,千萬不要沾到灰塵或乾燥的東西,否則腸子就不會上去,而且會黏住斷裂。這完全要靠穩婆的細心和技巧。

天氣寒冷時,經血會凝滯,導致孩子不容易出來。遇到這種情況,千萬不能馬上脫掉保暖的衣服,也不能坐在或躺在冰冷的地方。房間裡一定要生火取暖,肩膀背部要裹上棉衣,讓血液受熱後流通,孩子就容易生下來。如果春秋季節偶爾寒冷,也要用同樣的方法。夏天則要讓產婦在沒有風的陰涼處,不要有太多人圍觀,以免人多熱氣瀰漫,導致血液受熱而上湧,讓產婦頭痛臉紅、不省人事,稱為「血暈」。如果是夏天風涼下雨,也不可以隨意貪涼,以免生大病。要小心謹慎!

生產時,腹痛的時候,千萬不要讓穩婆去按摩或探查。即使羊水破了,痛到極點,也要忍耐,讓人攙扶著慢慢走動,這樣孩子自然就會轉正,怎麼會有橫生的問題?如果羊水破了,孩子還沒有下來,稱為「試水」。這種情況生產會很慢,有的甚至隔兩三天才能生下來。這時要服用八珍湯、阿膠、艾葉來止痛。也有隔五六天生的,很常見。只要覺得肚子裡在動,就千萬不要讓穩婆動手,也不要讓產婦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