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 (2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 (22)

1. 胎前

胎不長養,石頑曰。胎之長養。皆賴母之脾土輸氣於其子也。脾為一身之津梁。主周身之運化。在臟為土。長養萬物。莫不由此。故胎之生髮。雖主腎肝。而長養實關乎脾。所以治胎氣不長。必用八珍、十全、歸脾、補中之類。助其母氣。其胎自長。多有延至十二三月而產者。

觀瘠薄之土。雖藝不獲。得沃澤灌溉。便能成實。義可見矣。亦有妊母氣血自旺而胎不長者。此必父氣之孱弱。又當大劑保元專補其氣。不得雜一味血藥助母。則子氣方得受益。復有胎氣因妊母舉動失措。致兒內失榮養。不能長髮。仍不隕墜者。此與果實幹萎在枝無異。以妊娠氣血無恙。

但子不得稟母氣耳。非若妊娠有疾。枝傷果墜之比也。

過期不產,月數過期而不產者屬氣虛。亦有因胎漏而產遲者。嘗見妊娠下血。胎雖不墜其氣血亦虧。多致逾年不產。或十四五月而產者。俱是氣血不足。胚胎難長故耳。凡十月之後不生者。當大補氣血。庶分娩無憂。又過期不產而脈沉細。但當臍下悸動。此為瘀積化水。當作鬼胎治之。

許裕卿治邵涵貞內子。孕十七月不產。不敢執意憑脈。問諸情況。果孕非病。但云孕五月以後不動。心竊訝之。為主丹參一味。令日服七錢。兩旬余胎下。已死而枯。其胎之死。料在五月不動時。經十三月在腹。不腐而枯。如果實在樹。敗者必腐。然亦有不腐者。則枯胎之理可推也。

石頑曰。余昔治馬雲生婦。孕十三月不產。脈來微結。為處十全大補湯。服至二十餘劑而下。胎枯色白。所治雖異。而胎枯則一也。

咳嗽,娠婦咳嗽。悉以安胎為主。風邪傷肺。香蘇散。寒邪傷肺。小建中湯。若肺胃氣虛。異功散。脾肺氣虛。六君子加當歸。久嗽不愈者。多因脾肺氣虛。腠理不密。復感外邪。或因肺虛陰火上炎所致。有外邪者。內補當歸建中湯加細辛。陰火炎者。六味丸加麥冬、五味。

子煩,妊娠苦煩悶。頭目昏重。是心肺虛熱。或痰積於胸。吐涎惡食。千金竹瀝湯。若吐甚則胎動不安。煩悶口乾。不得眠者。加味竹葉湯。氣虛者。倍人參。氣滯。紫蘇飲。痰滯。二陳加白朮、黃芩、枳殼。脅滿寒熱。小柴胡。脾胃虛弱。六君子加紫蘇、山梔。

類中風,此證若不早治。必致墮胎。宜服紫蘇飲。若口噤不能言。用白朮三錢。荊芥穗二錢。黑豆三合。炒淋酒煎服。得汗即愈。口噤者。拗口灌之。可服三四劑。至有目昏黑而厥者。胎前絕少。但一有此證。即是兒暈。屬氣與痰。故目昏黑髮厥。只服紫蘇飲。慎不可服蘇合香丸。及烏藥順氣散等。

傷風,妊娠傷風。香蘇散去香附加蔥、豉。咳嗽多痰。加桔梗。或紫蘇飲加蔥、豉。安胎為妙。嗽兼瀉。氣口脈滑實有力。中有宿食者。胃苓湯去蒼朮。俟脾胃實而治嗽。總不如濃煎蔥頭湯為上。蓋風藥皆能墮胎。故嗽喘胎寒。多用連須蔥湯。大能安胎散氣。胎始無虞。或加香豉尤妙。若不喘者。紫蘇飲加砂仁。童便。

白話文:

胎兒發育不良

胎兒發育遲緩,通常是因為母親的脾胃功能虛弱,無法將足夠的氣血輸送到胎兒。脾胃是身體的樞紐,負責運化全身的能量,因此胎兒的發育雖然與腎臟和肝臟有關,但更依賴於脾胃的功能。治療胎兒發育遲緩,必須使用八珍湯、十全大補湯、歸脾湯、補中益氣湯等藥方,幫助母親增強氣血,胎兒自然會成長。有些胎兒甚至會延遲到十二、三個月才出生。

就像貧瘠的土地,即使播種也難以收穫,但只要得到豐沛的灌溉,就能結出果實。這個道理很明顯。有些母親氣血充足,胎兒卻仍然發育不良,這可能是因為父親的精氣虛弱,需要用大量保元湯來專門補益父親的氣,絕對不能加入任何補血的藥物給母親,這樣才能使胎兒受益。還有一種情況是母親在懷孕期間不小心,導致胎兒在子宮內營養不良,發育遲緩卻沒有流產,就像果實在樹枝上乾枯一樣。這並不是因為母親懷孕生病導致胎兒流產,而是胎兒無法從母親那裡獲得足夠的營養,這與母親懷孕時有疾病導致流產的情況不同。

過期不產

超過預產期還沒有生產,通常屬於氣虛。也可能是因為懷孕期間出血導致生產延遲。常見到懷孕期間出血,雖然胎兒沒有流掉,但母親的氣血也已虧虛,常常導致過期不產,甚至十四、五個月才生產。這些都是因為氣血不足,導致胎兒難以正常發育。凡是超過十個月還沒有生產的,都應當大補氣血,才能確保生產順利。如果超過預產期還沒有生產,且脈象沉細,只有肚臍下方有跳動感,這表示瘀血積聚成水,應當按照治療死胎的方式來處理。

許裕卿曾經治療一位邵涵貞的妻子,懷孕十七個月還沒有生產。他沒有貿然根據脈象下判斷,而是詳細詢問情況,確定懷孕並非疾病,只是說懷孕五個月後胎兒就沒有動靜。他感到很奇怪,於是開了單味丹參,讓她每天服用七錢。二十多天後,胎兒被排出,但已經死亡乾枯。他判斷胎兒的死亡時間應該在五個月不動時。雖然在腹中停留了十三個月,卻沒有腐爛而是乾枯,就像樹上的果實,壞掉的一定會腐爛,但也有不腐爛的情況,因此可以推斷胎兒乾枯的原因。

石頑說,他過去治療一位馬雲生的妻子,懷孕十三個月還沒有生產,脈象微弱且有停頓。他開了十全大補湯,服用了二十多劑,胎兒才被排出,胎兒乾枯且呈白色。雖然治療方法不同,但胎兒乾枯的結果是一樣的。

咳嗽

孕婦咳嗽,治療時應以安胎為主。如果是風邪傷肺,使用香蘇散;如果是寒邪傷肺,使用小建中湯。如果是肺胃氣虛,使用異功散;如果是脾肺氣虛,使用六君子湯加當歸。如果久咳不愈,多半是因為脾肺氣虛,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,容易再次感染外邪,或者因為肺虛陰火上炎所導致。如果有外邪,應當內服當歸建中湯加細辛;如果是陰火上炎,應當服用六味丸加麥冬、五味子。

煩躁

懷孕期間感到煩悶、頭暈眼花,是心肺虛熱,或是有痰積聚在胸口,出現吐口水、噁心等症狀,可以用千金竹瀝湯。如果吐得很厲害,導致胎動不安、煩悶口渴、難以入睡,可以使用加味竹葉湯。氣虛的人,要加倍人參;氣滯的人,用紫蘇飲;痰滯的人,用二陳湯加白朮、黃芩、枳殼。如果胸脅脹滿、忽冷忽熱,用小柴胡湯;如果是脾胃虛弱,用六君子湯加紫蘇、山梔。

類似中風

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早治療,會導致流產。應當服用紫蘇飲。如果出現口噤不能說話,可以用白朮三錢、荊芥穗二錢、黑豆三合,炒過後用酒煎服,出汗就會好轉。口噤的人,可以撬開嘴灌藥,大約服用三、四劑。至於出現眼冒金星、昏厥的情況,在懷孕早期很少見,一旦出現,就是胎兒昏厥,與氣和痰有關,所以會眼冒金星、昏厥,只要服用紫蘇飲就好,千萬不能服用蘇合香丸和烏藥順氣散等藥物。

感冒

孕婦感冒,使用香蘇散,去掉香附,加入蔥和豆豉。如果咳嗽多痰,加入桔梗,或者使用紫蘇飲加蔥和豆豉。最重要的是安胎。如果咳嗽兼腹瀉,氣口脈滑實有力,且體內有宿食,可以用胃苓湯去掉蒼朮,等到脾胃功能恢復後再治療咳嗽。但最好的方法是用濃煎的蔥頭湯,因為風藥都可能導致流產,所以咳嗽喘促、胎氣虛寒,多用帶鬚的蔥湯,能有效安胎散氣,胎兒就會平安無事。也可以加入豆豉,效果更好。如果沒有喘促,可以用紫蘇飲加砂仁和童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