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 (20)
卷十 (20)
1. 胎前
可用補氣安胎藥主之。
驚胎僵仆,妊娠負重跌撲。凝血作痛。欲服活血藥則恐傷胎。不服則傷血不去。治之當辨胎之死生。如無別證。只用黑糖熬枯。入紅酒童便調服。細嚼連皮胡桃肉過口。死者當下。生者其痛即止。如余傷未盡。痛未止。四烏湯加延胡、木香。傷去而胎氣未安。紫蘇飲加童便、砂仁。
傷重者。香殼散加熟地、當歸以護胎。勢劇者。下瘀血湯加芎、歸酒煎以去血。血去則胎自安。然須詳慎。若昏睡語言如狂。此血迫心包。當歸活血湯。如腹中重墜。按之冰冷。此胎氣已傷。急用香桂散加酒大黃、生附子下之。若口中覺穢氣者。急用平胃散加芒硝。下逐之。
若因怒跌僕。或手足抽搐者。紫蘇飲加鉤藤鉤子。去血過多。八珍湯去茯苓加膠、艾、黃耆。
胎上逼,妊娠胎動氣逆。皆由調養失宜。致胎逆上。紫蘇飲為必用之藥。飲食不甘。兼四君子。有熱。加芩、梔、歸、芍。
若惱怒傷肝。致胎逆上。加味逍遙散。因鬱結傷脾。胎氣不安。加味歸脾湯。大抵胎氣逆上。皆屬火旺。急用芩、朮、香附之類。不可服大寒之藥。反致他變。妊娠遍身痛。或衝心欲死。不能飲食。緣胎有水致痛也。千金鯉魚湯。或用白朮五錢。黃芩二錢。白芍四錢。入活鯉魚約重半斤外一尾。
煮湯代水煎服。妊娠胎動。晝夜呼叫。口噤唇搴。及下重痢不息者。用艾葉五兩。以好酒五升。同煮三升。去滓更煎。取一升服。口閉者。開口灌之。藥下即瘥。臨月胎上逼心。嘔噦欲死。急用童子小便灌之即下。或烏梅肉十枚。研爛入生薑三片。煎湯灌之亦下。取酸以降斂之。
兼辛以散火氣之逆也。
陳良甫治一婦。孕七月。忽然胎上衝心而痛。坐臥不安。醫治不效。又作死胎治。而用蓖麻、麝香研貼臍中。命在垂亡。陳診之。兩尺脈皆絕。他脈和平。曰。此子懸也。若是胎死。必面赤舌青。今面不赤。舌不青。其子未死。是胎上逼心。以紫蘇飲治之。十服而胎安矣。
安胎,婦人半產。多在三個月及五月七月。除跌撲損傷外。因內熱而虛者為多。曰熱曰虛。當分輕重。若前次三個月而墮。則下次必如期復然。蓋先於此時受傷。故復至期必應。乘其虛也。遇有半產者。須多服養氣血固胎息之藥。以補其虛損。下次有胎。先於兩個月後。即用固胎藥十數服。
以防三月之墮。其有連墮數次。胎滑甚者。服藥須多。久則可留。八珍加陳皮、膠、艾、條芩。多氣。加香附、砂仁。肥盛有痰。加半夏。若瘦而多渴者禁用。懷妊三四月。肥盛色白氣虛者。用白朮一倍。人參、續斷、山藥、香附各半倍。枳實湯泛為丸。朝暮砂仁湯下三錢。
肥盛色蒼氣實者。不須服藥。至七八個月。但服砂仁湯或紫蘇湯足矣。瘦而色白虛弱者。白朮二倍。人參一倍。山藥、續斷、芎、歸各半倍。陳米飲和丸。朝暮沸湯下三錢。瘦而色蒼血熱者。酒煮條芩。四制香附各一倍。四物各半倍。蜜丸。朝暮沸湯下四錢。至八九月。肥盛色蒼者。
白話文:
胎前
可以主要使用補氣安胎的藥物來治療。
如果孕婦因為驚嚇導致胎動不安、跌倒撞傷,或是因為搬重物、跌倒而引起瘀血疼痛,想要服用活血藥又怕傷到胎兒,不服用又怕瘀血不散。這時需要辨別胎兒的生死。如果沒有其他症狀,只用黑糖熬煮到濃稠,加入紅酒和童子小便調和服用,再細嚼連皮的胡桃肉吞下。如果是死胎,會立刻排出;如果是活胎,疼痛就會停止。如果還有殘留的瘀傷,疼痛沒有停止,就用四烏湯加上延胡索、木香。等到瘀傷消退,但胎氣仍然不穩,就用紫蘇飲加上童子小便、砂仁。
如果傷勢嚴重,就用香殼散加上熟地、當歸來保護胎兒;情況危急,就用下瘀血湯加上川芎、當歸用酒煎煮來去除瘀血,瘀血去除,胎兒自然就安穩了。但要仔細觀察,如果孕婦昏睡、胡言亂語,這是因為瘀血侵擾心包,要用當歸活血湯。如果腹部有下墜的感覺,按壓時感覺冰冷,這是胎氣已經受損,要趕緊用香桂散加上酒製大黃、生附子來攻下。如果口中感覺有穢氣,要趕緊用平胃散加上芒硝來排除。
如果因為憤怒而跌倒,或是手腳抽搐,可以用紫蘇飲加上鉤藤。如果出血過多,可以用八珍湯去掉茯苓,加上阿膠、艾葉、黃耆。
如果胎兒向上頂,出現胎動不安、氣逆等狀況,通常是因為調養不當導致胎氣上逆。紫蘇飲是必須使用的藥物。如果食慾不佳,可以加上四君子湯。如果有發熱,可以加上黃芩、梔子、當歸、白芍。
如果因為惱怒傷肝,導致胎氣上逆,可以用加味逍遙散。如果因為鬱結傷脾,導致胎氣不安,可以用加味歸脾湯。大體來說,胎氣上逆大多屬於火氣旺盛,要趕緊使用黃芩、白朮、香附之類的藥物,不可以服用大寒的藥物,反而會引起其他變化。如果孕婦全身疼痛,或感覺疼痛衝到心口,快要死掉,而且無法進食,是因為胎兒有水氣引起的疼痛,可以用千金鯉魚湯,或是用白朮五錢、黃芩二錢、白芍四錢,加入一條約半斤重的活鯉魚一起煮湯,代替水煎藥服用。如果孕婦因為胎動而晝夜呼叫、牙關緊閉、嘴唇上翹,或是下痢不止,可以用艾葉五兩,用好酒五升一起煮到三升,去除藥渣後再煎到一升服用。如果孕婦牙關緊閉,要打開嘴灌藥,藥一下去就會好轉。如果到了臨產月份胎兒向上頂到心口,嘔吐快要死掉,要趕緊灌童子小便下去,胎兒就會下來。或是用十枚烏梅肉研磨爛,加入三片生薑,煎湯灌服也可以使胎兒下降,是取用酸味來收斂降逆,並用辛味來發散逆行的火氣。
陳良甫曾治療一位懷孕七個月的婦女,忽然胎兒向上衝到心口而感到疼痛,坐立不安,醫師治療無效,又當成死胎來醫治,用蓖麻、麝香研磨後貼在肚臍上,情況危急。陳良甫診斷後,發現婦女兩腳的脈象都摸不到,其他脈象平和,說:「這是胎兒懸浮,若是死胎,臉色必定赤紅,舌頭發青,現在臉色不紅,舌頭不青,表示胎兒還活著,是胎氣向上頂到心口。」用紫蘇飲治療,服用十帖後胎兒就安穩了。
安胎方面,婦女小產,大多發生在三個月、五個月、七個月。除了跌倒損傷之外,大多是因為體內有熱而導致虛弱。所謂「熱」和「虛」,要區分輕重。如果上次是在三個月時小產,下次到了三個月左右也容易發生同樣的情況,因為上次在這個時候受傷,所以到了這個時間就容易重蹈覆轍,是乘虛而入。遇到有小產情形的孕婦,要多服用補養氣血、固胎的藥物來彌補虛損。下次懷孕,在懷孕兩個月後,就要開始服用固胎藥十幾帖,來預防三個月的小產。如果連續流產好幾次,胎氣非常不穩,就要多服用藥物,久了就能保住胎兒。可以使用八珍湯加上陳皮、阿膠、艾葉、條芩。如果氣比較多,可以加上香附、砂仁。如果體型肥胖、痰多,可以加上半夏。如果體型瘦弱且口渴,禁用此方。懷孕三四個月,如果孕婦體型肥胖、膚色白皙、氣虛,可以用白朮加倍,人參、續斷、山藥、香附各半倍,用枳實湯將藥材研磨成丸,早晚用砂仁湯送服三錢。
如果體型肥胖、膚色蒼白、氣實,就不需要服藥。到了七八個月,只要服用砂仁湯或紫蘇湯就可以了。如果體型瘦弱、膚色白皙、虛弱,可以使用白朮加倍,人參加一倍,山藥、續斷、川芎、當歸各半倍,用陳米湯和成藥丸,早晚用滾燙的開水送服三錢。如果體型瘦弱、膚色蒼白、體內有熱,可以用酒煮條芩、四製香附各一倍,四物湯各半倍,用蜂蜜調和成藥丸,早晚用滾燙的開水送服四錢。到了八九個月,如果孕婦體型肥胖、膚色蒼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