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 (18)
卷十 (18)
1. 胎前
初有定形。名曰始胞。經調九七日變五泡。兩肘兩髀及頭。十七日續生五泡。兩手腕兩足及頸。十一七日復生二十六泡。十手指。十足指。及眼耳口鼻。十二七日泡相成就是也。四月手少陽脈養。始受水精以成血脈。而形體成。經謂十三七日現腹相。十四七日生五臟。十五七日生大腸。
十六七日生小腸是也。五月足太陰脈養。始受火精以成其氣。而肢節充。經謂十七七日有脾處。十八七日生三脘。十九七日生手掌足趺臂節。二十七日生陰臍頤乳是也。六月足陽明脈養。始受金精以成其筋。而骨幹立。經謂二十一七日有三百柔軟骨。如初生瓠。二十二七日如未熟瓠。
二十三七日堅如胡桃。二十四七日生一百筋是也。七月手太陰脈養。始受木精以成其骨。而毛髮生。經謂二十五七日生七千脈。尚未具成。二十六七日成如藕絲。二十七七日有三百六十三筋。二十八七日始生肌膚是也。八月手陽明脈養。始受土精以成膚革。而臟腑具。經謂二十九七日肌膚稍厚。
三十七日方有皮像。三十一七日皮轉厚堅。三十二七日皮革轉成是也。九月足少陰脈養。始受石精以成皮毛。而穀氣入胃。石稟五氣之餘。臟腑百骸俱實。故謂之石。經謂三十三七日耳鼻唇指膝節成。三十四七日生九十九萬毛髮孔。猶尚未成。三十五七日毛孔具足。三十六七日爪甲成就是也。
十月五臟俱備。六腑齊通。納天地之氣于丹田。經謂三十七七日母腹中有風起。通其七竅。三十八七日隨其宿世善惡。分香臭二種風。以定容貌骨節貴賤。右千金述徐之才養胎法。與大集經吻合。求其細。則受胎在母腹。七日一變。展轉相成。然多有不足月產。而能長育長年者。
此各經榮養與七日之變。皆不及期。而養胎之氣仍周遍也。若經脈榮養未周。總屬半產。非正產也。
惡阻,經候不行兩三月。精神如故。喜酸惡食。或嗜一物。或大吐。或時吐痰與清水。肢體沉重。頭目昏眩。此名惡阻。不可作病治。四君子加烏藥、香附、橘皮。咳而渴者。加橘紅、五味、生薑。若胸中憒悶。四肢沉重。怠惰不能轉舒。惡聞食氣。喜鹹酸。胎動不安。嘔逆不食者。
理中湯加茯苓、木香、半夏。若中脘停痰。二陳加枳殼。若飲食停滯。香砂六君子加枳殼。若脾胃虛弱。異功散。兼氣惱。加枳殼、砂仁。若飲食少思。六君子加紫蘇、桔梗。頭暈體倦。六君子湯。若嘔吐不食。倍苓、半。蓋半夏乃健脾氣化痰濕之主藥也。今人以半夏有動胎之性。
鮮有用之者。以胎初結。慮其辛散也。樓全善云。余治妊娠阻病。累用半夏。未嘗動胎也。千金用半夏茯苓湯二劑。次用茯苓丸。懷妊愛酸。乃肝臟之虛。不能榮養其肝。肝虛故愛酸物。戴氏云。惡阻者。謂婦人有妊噁心。阻其飲食也。肥者有痰。二陳加枳、術。瘦者有火。
白話文:
胎兒發育
最初有了形狀,叫做「始胞」。經過九個七天(共六十三天),會變化成五個泡狀物,分別在兩個手肘、兩個大腿根部和頭部。再經過十七天,會繼續產生五個泡狀物,分別在兩個手腕、兩個腳踝和頸部。再過十一個七天(共七十七天),會出現二十六個泡狀物,形成十個手指、十個腳趾以及眼睛、耳朵、嘴巴和鼻子。再過十二個七天,這些泡狀物就形成了。
第四個月,手少陽經脈開始滋養胎兒,吸收水精來形成血脈,形體就此形成。經書說,在十三個七天時,腹部會開始顯現形狀。十四個七天時,會產生五臟。十五個七天時,會產生大腸。十六個七天時,會產生小腸。
第五個月,足太陰經脈開始滋養胎兒,吸收火精來形成氣,四肢關節也變得充實。經書說,在十七個七天時,會有脾臟的雛形。十八個七天時,會產生上、中、下三脘。十九個七天時,會產生手掌、腳背和手臂關節。二十個七天時,會產生陰部、肚臍、下巴和乳房。
第六個月,足陽明經脈開始滋養胎兒,吸收金精來形成筋,骨骼主幹也開始建立。經書說,在二十一個七天時,會有三百塊柔軟的骨頭,像剛出生的葫蘆一樣。二十二個七天時,骨頭像還沒成熟的葫蘆。二十三個七天時,骨頭會變得像胡桃一樣堅硬。二十四個七天時,會產生一百條筋。
第七個月,手太陰經脈開始滋養胎兒,吸收木精來形成骨骼,毛髮也開始生長。經書說,在二十五個七天時,會產生七千條脈絡,但還沒有完全形成。二十六個七天時,脈絡會形成像藕絲一樣的狀態。二十七個七天時,會有三百六十三條筋。二十八個七天時,皮膚開始生長。
第八個月,手陽明經脈開始滋養胎兒,吸收土精來形成皮膚,臟腑也開始具備。經書說,在二十九個七天時,皮膚會稍微變厚。三十個七天時,皮膚才開始像樣子。三十一個七天時,皮膚會變得厚實堅硬。三十二個七天時,皮膚完全形成。
第九個月,足少陰經脈開始滋養胎兒,吸收石精來形成皮毛,穀物的精氣也進入胃部。石頭含有五種氣的餘氣,臟腑和全身骨骼都變得實在,所以稱之為「石」。經書說,在三十三個七天時,耳朵、鼻子、嘴唇、手指、腳趾和膝關節都形成了。三十四個七天時,會產生九十九萬個毛孔,但還沒完全成形。三十五個七天時,毛孔都具備了。三十六個七天時,指甲就形成了。
第十個月,五臟都具備了,六腑也都暢通了,能將天地之氣納入丹田。經書說,在三十七個七天時,母親的肚子裡會有風產生,通過胎兒的七竅。三十八個七天時,會依照胎兒前世的善惡,分辨香臭兩種風,以此決定容貌、骨骼和未來的貴賤。右邊引述《千金要方》裡徐之才的養胎方法,與《大集經》的內容相符合。詳細來說,胎兒在母體中,每七天就會產生變化,逐漸成長。然而,有很多胎兒不足月就出生,但仍能健康成長,活到長壽。這是因為各經脈的營養和七天一變的規律,都可能沒有完全按照時程進行,但養胎的氣仍然能周遍全身。如果經脈的營養沒有周全,通常都屬於早產,不是正常生產。
妊娠不適(惡阻)
婦女懷孕後,經期停止兩三個月,但精神如常,喜歡吃酸味,討厭其他食物,或特別嗜吃某種東西,可能會大量嘔吐,或是時常吐痰或清水,身體感到沉重,頭暈目眩。這種情況稱為「惡阻」,不能當作疾病來治療。可以用四君子湯加上烏藥、香附、橘皮來調理。如果咳嗽又口渴,可以加橘紅、五味子和生薑。如果胸悶、四肢沉重、疲倦不想動、討厭聞到食物的味道,喜歡吃鹹酸的東西,胎動不安、嘔吐吃不下飯,可以用理中湯加上茯苓、木香和半夏。如果中脘有痰,可以用二陳湯加上枳殼。如果飲食停滯,可以用香砂六君子湯加上枳殼。如果脾胃虛弱,可以用異功散。如果兼有氣惱,可以加枳殼、砂仁。如果食慾不振,可以用六君子湯加上紫蘇、桔梗。如果頭暈疲倦,可以用六君子湯。如果嘔吐吃不下飯,可以加倍茯苓和半夏,因為半夏是健脾化痰濕的主要藥物。現在的人認為半夏有動胎的特性,很少使用它,認為懷孕初期,半夏的辛散特性可能會影響胎兒。樓全善說,他治療妊娠阻礙,多次使用半夏,從未有動胎的情形。千金方使用半夏茯苓湯兩劑,然後使用茯苓丸。懷孕喜歡吃酸味,是肝臟虛弱,無法滋養肝臟的表現。肝虛才會喜歡吃酸味的東西。戴氏說,惡阻指的是婦女懷孕後,噁心,影響飲食的情況。體型肥胖者,多有痰,可以用二陳湯加上枳實和白朮。體型瘦弱者,多有火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