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 (16)
卷十 (16)
1. 胎前
師曰:婦人有漏下者;有半產後,因續下血,都不絕者;有妊娠下血者。假令妊娠腹中痛,為胞阻,膠艾湯主之。行經與結胎,皆屬衝任。衝任雖持乎陰陽交合,為肝腎之用事;然長養成胎,皆坤土所資。蓋陰陽抱負則不泄,坤土堤防則不漏。若宿有瘀濁客於衝任,則陰自結,不得與陽交合;故有時漏下半產不絕也。凡妊娠胎氣:陽精內成,陰血外養。今陰血自結,與胎阻隔,不得相和;獨陰在內,作腹中痛下血。皆陰陽失於抱負,坤土失於堤防。此方皆治之。芎、歸宣通其陽血;芍、地宣通其陰血;阿膠血肉之質,同類者以養之;甘草緩中解急。此方調經止漏,安胎養血。然加減又必從宜。若脈遲緩,陰勝於陽,則加乾薑;或見數大,陽勝於陰,則加黃芩;可不言而喻矣。
婦人懷娠,腹中㽲痛,當歸芍藥散主之。此與胞阻痛者不同。因脾土為木邪所克,穀氣不舉,濕淫下流以滯陰血而痛。故君以芍藥,瀉肝利滯;佐以芎、歸補血止痛;苓、澤滲濕益脾。則知內外六淫,皆能傷胎成痛,不獨濕也。
妊娠嘔吐不止,乾薑人參半夏丸主之。此即後世所謂惡阻病也。先因脾胃虛弱,津液留停蓄為痰飲;至妊二月之後,濁陰上衝,中焦不勝其逆,痰飲遂湧,中寒乃起。故用乾薑止寒,人參補虛,半夏、生薑治痰散逆也。
妊娠小便難,飲食如故,當歸貝母苦參丸主之。此小便難者,膀胱熱鬱,氣結成燥,病在下焦;所以飲食如故。用當歸以和血潤燥;貝母以清肺開鬱;苦參以利竅逐水,併入膀胱以除熱結也。
妊娠有水氣,身重,小便不利,灑淅惡寒,起即頭眩,葵子茯苓散主之。小便利則愈。膀胱者,內為胞室,主藏津液,氣化出溺;外利經脈,上行至頭,為諸陽之表。今膀胱氣不化,水溺不得出外,不利經脈;所以身重灑淅惡寒,起即頭眩。但利小便,則水去而經氣行,表病自愈。用葵子直入膀胱,以利癃閉;佐茯苓以滲火道也。
婦人妊娠,宜常服當歸散主之。常服即易產,胎無疾苦,產後百病悉主之。《內經》曰:「陰搏陽別,謂之有子。」尺脈搏擊者,由子宮之氣血相搏而形於脈也。故妊娠之血,不可以靜;靜則凝泣,虧少則虛,皆不能與化胎之火相合。要其胎孕生化,必先和其陰陽,利其氣血。常服養胎之藥,非惟安胎易產,且免胎後諸患。芎、歸、芍藥之安胎補血;白朮之補胃養胎;其胎外之血,因寒濕滯者皆解之;黃芩化壯火而生氣,故為常服之劑。然當以脈證虛實加減;有病則服,否則不必也。
妊娠養胎,白朮散主之。但苦痛,加芍藥;心下毒痛,倍加芎藭;心煩吐痛,不能食飲,加細辛一兩,半夏大者二十枚。服之後,更以醋漿水服之;若嘔,以醋漿水服之;復不解者,小麥汁服之;以後渴者,大麥粥服之。病雖愈,服之勿置。
白話文:
婦女有陰道出血的情況,有些是半產(流產)後持續出血不止,有些則是懷孕期間出血。如果懷孕時腹痛,可能是因為胎兒受到阻礙,這時可以用膠艾湯來治療。月經來潮和懷孕都與衝脈和任脈有關。衝任脈雖然維繫著陰陽的交合,是肝腎在發揮作用,但胎兒的成長發育都依賴於脾胃的滋養。陰陽相互抱合則精血不會外洩,脾胃鞏固則不會出血。如果體內有舊的瘀血停留在衝任脈,就會造成陰氣鬱結,無法與陽氣交合,因此會出現陰道出血或半產後出血不止的情況。凡是懷孕,胎氣的形成,是陽精在內凝結,陰血在外滋養。如果陰血鬱結,與胎兒阻隔,無法相互調和,只有陰氣在內,就會引起腹痛和出血。這都是陰陽失去平衡,脾胃失去固守功能所導致的。這個方子都可以治療這些問題。川芎和當歸可以疏通陽血,白芍和生地可以疏通陰血。阿膠是血肉的物質,可以用來滋養血脈。甘草可以緩和中焦,緩解疼痛。這個方子可以調經止血,安胎養血,但藥物的加減必須根據具體情況調整。如果脈象遲緩,陰氣盛過陽氣,可以加乾薑;如果脈象數大,陽氣盛過陰氣,可以加黃芩。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。婦女懷孕,腹部隱隱作痛,可以用當歸芍藥散來治療。這和胎兒受阻引起的腹痛不同,這種腹痛是因為脾胃受到肝木的克制,導致脾胃虛弱,濕氣下流,阻礙陰血運行而引起的疼痛。所以用白芍來瀉肝利滯,配合川芎和當歸來補血止痛,茯苓和澤瀉可以滲濕健脾。由此可知,內外各種邪氣,都可能傷害胎兒,引起腹痛,不只是濕氣。懷孕期間嘔吐不止,可以用乾薑人參半夏丸來治療。這就是後世所說的妊娠嘔吐。起因是脾胃虛弱,津液停滯形成痰飲。到了懷孕兩個月之後,濁陰上衝,中焦無法承受逆氣,痰飲就會上湧,並引起中焦虛寒。所以用乾薑來溫中止寒,人參來補益虛弱,半夏和生薑來化痰散逆。懷孕期間小便困難,但飲食正常,可以用當歸貝母苦參丸來治療。這種小便困難是膀胱有熱鬱,氣機鬱結成燥熱。病在下焦,所以飲食正常。用當歸來調和血液,滋潤燥熱;貝母來清肺開鬱;苦參來利竅逐水。一起作用於膀胱,來消除熱結。懷孕期間有水腫,身體沉重,小便不暢,怕冷,起身時頭暈,可以用葵子茯苓散來治療。只要小便順暢,症狀就會好轉。膀胱內部是胞室,負責儲藏津液,氣化成尿液排出,外部連接經脈,向上通達頭部,為陽氣所匯聚的地方。現在膀胱氣化功能失常,水液無法排出,經脈不通暢,所以會感到身體沉重、怕冷、起身時頭暈。只要小便順暢,水液排出,經脈氣血運行正常,這些不適就會自然消失。葵子可以直達膀胱,利尿通便,茯苓可以滲濕瀉火。婦女懷孕期間,應該經常服用當歸散,這樣可以使生產順利,胎兒沒有疾病,產後百病也能得到治療。《內經》說:「陰搏陽別,謂之有子。」意思是說,尺脈搏動有力,是因為子宮氣血相互搏動在脈象上的體現。所以懷孕期間的血液,不能處於靜止狀態,靜止則會凝結,虧少則會虛弱,都不能與化胎的陽氣相合。要使胎兒孕育生長,必須先調和陰陽,疏通氣血。經常服用養胎的藥物,不僅能安胎順產,還可以避免產後的各種疾病。川芎、當歸、白芍可以安胎補血,白朮可以健脾養胎。懷孕期間體外血脈因寒濕阻滯的,都可以用它來疏通。黃芩可以化解過旺的火氣而產生生氣,所以成為常用的藥劑。但是應該根據脈象和症狀的虛實情況加減藥物。如果生病了就服用,否則就不必服用。懷孕期間養胎,可以用白朮散來治療。如果出現疼痛,可以加白芍;如果心下疼痛,可以加倍川芎;如果心煩嘔吐,不能進食,可以加細辛一兩和半夏二十個,服藥後再用醋漿水送服。如果仍然嘔吐,可以用醋漿水送服,如果仍然不能緩解,可以用小麥汁送服。以後出現口渴,可以用大麥粥來服用。即使疾病痊癒,也要繼續服用,不要停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