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 (11)
卷十 (11)
1. 經候
蘊積而成。皆當壯脾胃升陽氣為主。佐以各經見證之藥。陽氣下陷。補中益氣湯。濕熱下注。加苓、半、蒼朮、黃柏。氣虛痰飲下注。局方七氣湯送腎氣丸。丹溪云。帶下赤白。屬於大腸小腸之分。赤屬血。白屬氣。主治燥濕為先。漏與帶俱是胃中痰積流下。滲入膀胱。無人知此。
只宜升提。甚者必用吐以升提其氣。次用二陳湯加二朮、升、柴丸服。肥人多是濕痰。越鞠丸加滑石、海石、蛤粉、星、半、茯苓、椿皮。作丸服。瘦人多是熱。以大補丸加滑石、海石、椿皮、龜版灰。作丸服。必須斷厚味。帶下脈浮惡寒。腥臭不可近者。難治。
淫濁,小便白淫白濁。皆由勞傷於腎。故心腎不交泰。水火不升降。腎主水。開竅在陰。陰為便溲之道。胞冷腎損。故有淫濁之證。白淫者。或一時放白水。孀尼多有此疾。乃鬱火也。逍遙散加炒黑山梔、酒炒黃柏。白濁者。渾濁如膿。此膀胱經熱。失治當生癰疽。清心蓮子飲加萆薢。
淋瀝,經水淋瀝不斷。其故有三。有因月戒來而行房。致傷胞絡。先服活血藥。小腹痛者。四物加香附、烏藥。不痛。四物加膠、艾、黃耆。氣虛下陷。小腹喜溫按者。四物加參、朮、黃耆、升麻、陳皮。有多氣所致者。甚則胸膈飽悶。肚腹疼痛。用正氣散。若肚腹不疼者。
逍遙散加熟地。當臍痛者。尤宜。飲食少者。增損四物湯加焦白朮。禁用芩、連。若勞傷氣血。衝任虛損。四物加丁香、膠、艾。小腹急痛。溫經湯。月水至老不斷。必成淋證。補中益氣。或八珍並加香附、細辛。仍須戒氣。方可治療。否則崩淋難治也。
淋辨,淋證皆由腎虛膀胱積熱所致。腎虛則小便數。膀胱熱則小便澀。適遇經行時候。或澀數淋漓。腹中時痛。其脈沉細。皆因寒熱邪氣客於胞中。故衝任不調而成此證。宜服歸附丸。白淋者。起於郁。多屬虛寒。小腹不疼。與去血過多空痛者。俱宜人參養榮湯。香附不可缺。
或補中益氣湯下歸附丸。如痛者。四烏湯。白淋變為黃水。將成血淋。八物湯加減。血淋者。月事三五日一至。積數月不愈者是也。腹痛則四烏湯加莪朮、木香。甚則醋煎散。尚恐有瘀血未盡也。去多不痛。善飲食者。八物湯加芩、連。或補中益氣加黃柏。如飲食少進者。芩、連、黃柏禁用。
若少腹痛而脾胃不實。或痛而欲得按者。八珍湯加膠、艾。或逍遙散加熟地、膠、艾。如瀉者。先實脾胃。大抵治淋先治脾胃為上。此證多腰痛。雖屬血亦因氣所致也。沙淋者。淋下則沉積如沙一層。有赤白二種。白屬氣。赤屬血。不可依書用芩、連。多不克效。當知婦人之疾。
雖有濕熱。止宜調經。不可與苦寒之藥。以其月事時下。多虛少實。故養榮湯治白淋而效。以有桂也。艾煎丸亦然。以有艾也。惟赤淋不可服熱藥。艾煎丸亦禁用。宜八珍加芩、連、香附。誤用溫補。必致躁渴引飲。加以水飲停蓄而成腫脹者。加味逍遙散加芩、連、枳、樸、澤瀉、橘皮。
白話文:
這些症狀都是身體內積累造成的,治療時應以健壯脾胃、提升陽氣為主,再根據各經絡出現的症狀輔以藥物。
**陽氣下陷:**使用補中益氣湯。 **濕熱下注:**在上述藥方中加入茯苓、半夏、蒼朮、黃柏。 **氣虛痰飲下注:**使用局方七氣湯送服腎氣丸。 丹溪認為,白帶和赤帶(陰道分泌物)分別屬於大腸和小腸的問題。赤帶屬於血的問題,白帶屬於氣的問題。治療上應以燥濕為先。漏下(陰道不正常出血)和白帶都是胃中的痰液積聚流下,滲入膀胱所致,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原因。
治療上只適合提升陽氣,嚴重者必須先用催吐的方式來提升氣,然後再用二陳湯加上白朮、蒼朮、升麻、柴胡做成的藥丸服用。肥胖的人多半是濕痰,使用越鞠丸加上滑石、海浮石、蛤粉、天南星、半夏、茯苓、椿樹皮做成的藥丸服用。消瘦的人多半是熱,使用大補丸加上滑石、海浮石、椿樹皮、龜版灰做成的藥丸服用。必須戒除濃厚的食物。如果白帶的脈象浮,且怕冷、腥臭難聞,這種情況很難治療。
**小便白濁:**這種情況大多是因勞損腎臟導致的,使得心腎不能交通,水火不能上升下降。腎主管水液,開竅於陰部,陰部是排泄小便的通道。當膀胱受寒、腎臟受損時,就會出現白濁的症狀。有的女性會一時排出白色液體,多見於尼姑,這是因為體內有鬱積的火氣,可以使用逍遙散加上炒黑山梔、酒炒黃柏來治療。白濁像膿液般渾濁,這是膀胱經有熱,如果治療不當可能會形成癰疽。可以使用清心蓮子飲加上萆薢來治療。
**月經淋漓不斷:**這種情況有三種原因。第一種是因為月經來潮時行房,導致胞絡受損。先服用活血藥物,如果小腹疼痛,使用四物湯加上香附、烏藥;如果不痛,使用四物湯加上阿膠、艾葉、黃耆。第二種原因是氣虛下陷,小腹喜歡溫暖和按壓,使用四物湯加上人參、白朮、黃耆、升麻、陳皮。第三種原因是因為氣過多導致,嚴重者會胸悶、腹痛,使用正氣散。如果腹部不痛,使用逍遙散加上熟地,特別適合臍部疼痛的患者。食慾不佳者,使用增損四物湯加上焦白朮,禁用黃芩、黃連。如果是因勞傷氣血,導致衝任二脈虛損,使用四物湯加上丁香、阿膠、艾葉。小腹急痛,使用溫經湯。如果月經一直到老都斷不了,就一定會形成淋病。使用補中益氣湯,或八珍湯加上香附、細辛。仍然需要戒怒,才能治療,否則崩漏(大量出血)和淋病會很難治。
**淋病的辨別:**淋病大多是因為腎虛、膀胱積熱所致。腎虛會導致小便次數頻繁,膀胱有熱會導致小便不暢。如果正值月經來潮,小便可能會出現不暢或次數頻繁,甚至淋漓不斷,腹部時常疼痛,脈象沉細,這都是因為寒熱邪氣侵入胞中,導致衝任二脈不調所引起的。適合服用歸附丸。白淋多因情緒鬱結引起,大多屬於虛寒,小腹不痛,或因失血過多導致空痛者,都適合使用人參養榮湯,香附是不可缺少的藥物。或服用補中益氣湯,再服用歸附丸。如果疼痛,可以使用四烏湯。白淋變成黃色液體,就快要變成血淋,使用八物湯加減。血淋是指月經三五天來一次,持續數月不好的情況。腹痛使用四烏湯加上莪朮、木香,嚴重者可用醋煎散。如果仍然擔心有瘀血未排乾淨,去血量多而不痛,食慾好的,使用八物湯加上黃芩、黃連。或者補中益氣湯加上黃柏。如果食慾不佳,則禁用黃芩、黃連、黃柏。
如果少腹疼痛,但脾胃不佳,或者疼痛喜歡按壓,使用八珍湯加上阿膠、艾葉。或者使用逍遙散加上熟地、阿膠、艾葉。如果出現腹瀉,先要調理脾胃。總之治療淋病,先治療脾胃是最好的方法。這種疾病多伴有腰痛,雖然屬於血的問題,但也與氣有關。砂淋是指排出小便時,會沉積一層像沙子一樣的東西,分為紅色和白色兩種。白色屬於氣的問題,紅色屬於血的問題。不能按照書上的說法使用黃芩、黃連,多半沒有效果。應當知道婦女的疾病,
即使有濕熱,也只適合調經,不可以使用苦寒的藥物。因為月經來潮時,體內多虛少實。所以用養榮湯治療白淋有效,是因為裡面有桂枝。艾煎丸也是如此,因為裡面有艾葉。只有赤淋不可服用溫熱藥物,艾煎丸也要禁用。可以使用八珍湯加上黃芩、黃連、香附。如果誤用溫補的藥物,一定會導致煩躁口渴,並引發水飲停滯而形成腫脹,可以使用加味逍遙散加上黃芩、黃連、枳殼、厚樸、澤瀉、橘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