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張氏醫通》~ 卷九 (3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九 (38)

1. 藥對解法

凡藥相對者誤服。以防解救諸法。附列於下。

鍾乳對術。其治主肺。上通頭胸。術動鍾乳。胸塞短氣。鍾乳動術。頭痛目疼。又鍾乳雖不對海蛤。海蛤能動鍾乳。然鍾乳與術為患。不過此也。發動之始。體中有異。與上患相應。速宜服蔥白、香豉、甘草、吳茱萸湯解之。才服便令人按摩搖動。口中嚼物。然後仰臥覆汗。

汗出去覆。服湯熱歇。即用冷淘飯壓之。若服不解。復用前湯去萸加桂。若已解。肺家尚有餘熱。第二方加麥門冬。

硫黃對防風。又對細辛。其治主脾腎。通主腰。防風動硫黃。煩熱腳疼腰痛。或嗔忿無常。或下痢不禁。防風、細辛能動硫黃。硫黃不能動彼。始覺發。便宜服杜仲、枳實、甘草、香豉、梔子、李核仁。服如上法。不解。復服大麥奴、甘草、人參、芒硝、桂心、麥門冬。若服此已解。猶有餘熱氣。或冷。復服人參、乾薑、附子、甘草、當歸。

白石英對附子。其治主胃。通主脾腎。附子動白石英。煩熱腹脹。白石英動附子。嘔逆不得食。或口噤不開。或手足疼痛。始覺宜服麥門冬、甘草、麻黃、香豉。不解再。服大黃、香豉、梔子、甘草。服如上法。頻服湯。下便止。不下再服。若熱勢未除而渴。復服栝蔞根、大麥奴、甘草、蔥、豉。

若已解。胃中有餘熱。復服芒硝、桂心、通草、甘草、白朮、大棗、李核仁。

紫石英對人參。其治主心肝。通主腰腳。人參動紫石英。心急而痛。或驚悸不得眠臥。恍惚忘誤。失性發狂。乍寒乍熱。耳聾目暗。始覺宜服人參、白朮、甘草、桂心、細辛、香豉。服如上法。若嗔盛。加大黃、黃芩、梔子。若忘誤狂發未除。復服蔥白、香豉、麥門冬、甘草、人參。

服如上法。溫覆。使身稍汗便解。若有餘熱。更服人參、防風、桂心、白朮、生薑。

赤石脂對桔梗。其治主心。通主胸背。桔梗動石脂。心痛寒噤。手足逆冷。心中煩悶。赤石脂動桔梗。頭痛目赤。身體壯熱。始覺發。便宜溫酒飲之。須酒勢行則解。或大麥炒令汗出。勿焦。搗篩細末。冷水和服。

礬石無所偏對。其治主胃。發則令人心急口噤。骨節強痛生瘡。始覺發。即服蔥白、香豉、甘草湯。若發身體即便生瘡。宜服麥門冬、人參、甘草、桂心、蔥白、香豉。

附子對白石英。亦對赤石脂。附子發則嘔逆腳疼體強。骨節痛面腫。發則飲酒服熱面自愈。與白石英同解。

赤石脂、紫石英發。宜飲酒。得酒則解。凡藥發。或有宜飲熱酒。不可一概也。

以上解救發對八則。出千金方。

金太傅孫古修。誤服伏火丹砂。中毒。懇治於石頑。察其本元素虧。近因虛火上炎。吞下腫脹。延及兩頤。醫用苦寒清熱太過。神思不寧。藥中每服加丹砂五錢。甫進一劑。覺胸中有物觸有數次。次早請政於醫。復出丹砂視之。色黑而晦。丹爐中伏火砂也。醫令易砂。更服四劑。

白話文:

藥物配伍錯誤的解救方法

凡是藥物配對錯誤而誤服,為了預防和解救,以下列出一些方法。

鍾乳石配白朮:主要治療肺部疾病,向上能通達頭部和胸腔。白朮會引起鍾乳石發作,導致胸悶、氣短;鍾乳石會引起白朮發作,導致頭痛、眼睛疼痛。雖然鍾乳石本身不與海蛤相配,但海蛤能引動鍾乳石發作。鍾乳石與白朮配對錯誤所造成的危害,也不過如此。發作初期,身體會出現異樣,與上述症狀相符,應立即服用蔥白、香豉、甘草、吳茱萸湯來解救。服藥後要讓人按摩搖動身體,口中咀嚼食物,然後仰臥蓋被發汗。

汗出後要蓋好被子,待藥湯熱度消退後,立即用冷淘飯壓住(胃氣)。如果服藥後症狀沒有緩解,再服用之前的藥湯,去掉吳茱萸,加入桂枝。如果症狀已解,但肺部仍有餘熱,第二次的藥方要加入麥門冬。

硫磺配防風,也配細辛:主要治療脾腎疾病,通達腰部。防風會引起硫磺發作,導致煩躁發熱、腳痛、腰痛,或者容易發怒、情緒不穩定,或者腹瀉不止。防風和細辛都能引動硫磺發作,但硫磺不能引動它們。剛感覺發作時,應立即服用杜仲、枳實、甘草、香豉、梔子、李核仁,服藥方法如上。如果沒有緩解,再服用大麥奴、甘草、人參、芒硝、桂心、麥門冬。如果服用後症狀已解,但仍有餘熱或感到寒冷,再服用人參、乾薑、附子、甘草、當歸。

白石英配附子:主要治療胃部疾病,通達脾腎。附子會引起白石英發作,導致煩躁發熱、腹脹;白石英會引起附子發作,導致嘔吐、無法進食,或者口噤不開、手腳疼痛。剛感覺發作時,應立即服用麥門冬、甘草、麻黃、香豉。如果沒有緩解,再服用大黃、香豉、梔子、甘草。服藥方法如上,頻繁服用藥湯,如果大便通暢就停止,如果沒通暢就繼續服用。如果發熱的勢頭還沒消除,而且感到口渴,再服用栝蔞根、大麥奴、甘草、蔥、豉。

如果症狀已解,但胃中仍有餘熱,再服用芒硝、桂心、通草、甘草、白朮、大棗、李核仁。

紫石英配人參:主要治療心肝疾病,通達腰部和腳部。人參會引起紫石英發作,導致心悸疼痛,或者驚恐不安、難以入睡,精神恍惚、記憶力減退、性格反常發狂,時而發冷時而發熱,耳聾眼花。剛感覺發作時,應立即服用人參、白朮、甘草、桂心、細辛、香豉。服藥方法如上。如果脾氣暴躁,要加大黃、黃芩、梔子。如果精神恍惚、發狂的症狀還沒消除,再服用蔥白、香豉、麥門冬、甘草、人參。

服藥方法如上,蓋被溫覆,使身體微微出汗便可緩解。如果仍有餘熱,再服用人參、防風、桂心、白朮、生薑。

赤石脂配桔梗:主要治療心臟疾病,通達胸部和背部。桔梗會引起赤石脂發作,導致心痛、寒顫、手腳冰冷、心中煩悶;赤石脂會引起桔梗發作,導致頭痛、眼睛發紅、身體發熱。剛感覺發作時,應立即溫酒飲用,待酒力發揮作用便可緩解,或者用大麥炒至出汗但不焦糊,搗碎過篩成細末,用冷水調服。

礬石沒有固定的配對禁忌:主要治療胃部疾病。發作時會使人心慌、口噤,骨節疼痛僵硬,生出瘡瘍。剛感覺發作時,立即服用蔥白、香豉、甘草湯。如果發作時身體立即生出瘡瘍,應服用麥門冬、人參、甘草、桂心、蔥白、香豉。

附子配白石英,也配赤石脂:附子發作會導致嘔吐、腳痛、身體僵硬、骨節疼痛、面部浮腫。發作時飲酒、服用熱麵湯便會自愈,與白石英的解救方法相同。

赤石脂、紫石英發作:宜飲酒,得酒便可緩解。凡是藥物發作,有的適合飲用熱酒,不能一概而論。

以上是解救藥物配伍錯誤發作的八種情況,出自《千金方》。

金太傅孫古修,誤服了伏火丹砂,中毒。向石頑求醫。石頑診察後認為其本元虧損,近期因為虛火上炎,導致吞咽困難、腫脹,蔓延到兩腮。醫生使用苦寒清熱的藥物過度,導致他神思不寧。在每服藥中加入五錢丹砂,剛服用一劑,就感覺胸中有物觸動了數次。第二天早上請醫生來診察,取出丹砂查看,發現顏色發黑且晦暗,原來是丹爐中的伏火砂。醫生讓他換用其他丹砂,又服用了四劑藥,才得以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