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九 (5)
卷九 (5)
1. 癰疽
出血不止,瘡口出血。有因五臟相勝。陰陽不調。而血不止者。有因六淫七情之氣不平。而血妄行者。若因肝火內動。四物加山梔、丹皮。肝經血虛。六味丸。心虛不能統血。四物加參、朮、丹皮。酸棗仁。脾虛不能統血。四君子加山梔、丹皮。脾虛鬱滯。歸脾湯。脾肺氣虛。
補中益氣湯。氣血俱虛。十全大補湯。腎氣不足而肝火內動。六味丸、梔子清肝散加五味。大凡失血過多而見煩熱發渴等證。勿論其脈。不問其證。急用獨參湯以補其氣。經云。血生於氣。苟非參、耆、歸、術甘溫之藥。決不能愈。若發熱脈大者多不治。
肌肉不生,肌肉乃脾胃所生。收斂皆氣血所主。二者相濟以成者也。若肌肉不生而色赤。血熱也。四物加山梔、丹皮。晡熱內熱。血虛也。四君子加歸、地、丹皮。膿水清稀。氣血虛也。十全大補湯。食少體倦。脾氣虛也。補中益氣湯。煩熱作渴。起居如常者。胃熱也。竹葉黃耆湯。
煩熱作渴。小便頻數者。腎虛也。六味丸。肉腐而不潰者。烏金膏。若肉潰而不斂者。六君子湯。外用珍珠散敷之。臭穢脈洪大而作渴。乃真氣虛而邪氣實也。此為難治。大凡瘡瘍久而不愈者。皆元氣不足。或因邪氣凝滯於患處。苟能調補脾胃。則元氣自足。元氣既足。則邪氣自消。
死肉自潰。新肉自生。而瘡自斂矣。若不保其本。而概敷生肌之劑。是反助其邪。後更潰爛耳。
發熱不止,瘡瘍發熱。初患乃毒氣所焮。已成乃內焮作膿。已潰乃血氣虧損。不可概行敗毒。以傷元氣。蓋未成者。當分邪之在表在裡。將成者。當分邪之可攻可補。已成者。當分膿之作與未作。膿已成者。當分膿之淺深高漫。膿已潰者。當分痛之止與不止。若作痛而發熱者。
活命飲。作膿而發熱者。托裡消毒散。膿出而發熱者。八珍加黃耆。午前發熱者。陽氣虛也。補中益氣湯。發熱作渴。小便頻數者。腎氣虛弱也。加減八味丸。膿血多而熱者。陽無所附也。十全大補湯。日將晡而熱者。氣血虛也。八珍湯。若無寐而熱者。內補黃耆湯。煩躁者。
血脫也。當歸補血湯。自汗而熱者。胃氣虛也。四君子湯。惡寒發熱者。肺氣虛也。補中益氣湯。或四君子加黃耆、當歸。亦有五臟相勝。夾食夾寒。六淫七情所致者。不能備述。臨證詳之。
大便不通,瘡瘍大便不通。初起則審所致之因。所見之證。而行內疏外表之法。已潰則分氣血虛實傳變之證。而用托裡滋補之法。不可泛用苦寒疏導之劑。恐復傷真氣。則腫者不能消散成膿。潰者不能生肌收斂。故丹溪云。腫瘍內外皆壅。宜托裡表散為主。潰瘍內外皆虛。宜托裡補接為主。治者審之。
小便不通,瘡瘍小便不通。其因不一。當分經絡虛實而藥之。若潰而惡寒發熱。氣血虛也。八珍湯。手足並冷。陽氣虛寒也。四君子加炮薑、升麻。手足不冷。乃脾氣虛弱也。四君子加升、柴、半夏。寒熱往來。氣血虛也。十全大補湯。大便了而不了。脾氣虛而下陷也。補中益氣湯。
白話文:
癰疽
出血不止
瘡口出血不止的原因很多。有些是因為五臟功能失調,陰陽不平衡導致血無法止住;有些是因為外感風寒暑濕燥火等邪氣,或是情緒波動太大,使血不循常道而妄行。如果是因為肝火太旺,可以用四物湯加上山梔子和牡丹皮來治療;如果是肝經血虛,可以用六味丸。心氣虛弱無法統攝血液,可以用四物湯加上人參、白朮、牡丹皮和酸棗仁;脾氣虛弱無法統攝血液,可以用四君子湯加上山梔子和牡丹皮;脾氣虛弱且有鬱滯,可以用歸脾湯;脾肺氣虛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;氣血都虛弱,可以用十全大補湯。如果是腎氣不足,又加上肝火旺盛,可以用六味丸、梔子清肝散加上五味子。凡是失血過多而出現煩躁發熱、口渴等症狀,不論脈象如何,也不管是什麼原因,都要立即使用獨參湯來補氣。古人說「血由氣生」,如果不用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朮等甘溫的藥物,絕對無法治癒。如果發燒而且脈搏強大,通常很難治好。
肌肉不生
肌肉的生長是由脾胃功能所主導,而收斂則是由氣血所主導。兩者互相協調才能生成肌肉。如果肌肉不生長,而且顏色發紅,表示有血熱;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山梔子和牡丹皮來治療。如果是午後半夜發熱,則是血虛,可以用四君子湯加上當歸、熟地和牡丹皮來治療。如果膿水清淡稀薄,表示氣血虛弱,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。如果食慾不振、身體疲倦,表示脾氣虛弱,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煩躁發熱、口渴,但日常生活作息如常,表示胃熱,可以使用竹葉黃耆湯。
如果煩躁發熱、口渴、小便頻繁,表示腎虛,可以使用六味丸。如果肉腐爛卻無法潰破,可以使用烏金膏。如果肉已潰破卻無法癒合,可以使用六君子湯,並在外敷珍珠散。如果傷口惡臭、脈搏洪大而且口渴,表示是身體正氣虛弱,邪氣過盛,這種情況很難治療。凡是瘡瘍久久不癒,都是因為元氣不足,或是邪氣滯留在患處。如果能夠調養脾胃,元氣自然充足。元氣充足,邪氣自然會消散,死肉會自行潰爛,新肉會重新生長,瘡口自然會癒合。如果沒有顧及根本,而只是隨便使用生肌的藥物,反而會助長邪氣,使瘡瘍更加潰爛。
發熱不止
瘡瘍發熱,初期是因為毒氣引發,已經成形則是因為體內發熱造成化膿,已經潰破則是因為氣血虧損。不可以一概使用清熱解毒的藥物,以免損傷元氣。對於還沒成形的瘡瘍,要區分邪氣是在體表還是體內;對於即將成形的瘡瘍,要區分邪氣是適合攻還是補;對於已經成形的瘡瘍,要區分膿是否已經形成;膿已形成的,要區分膿的深淺高低;膿已潰破的,要區分疼痛是否已經停止。如果疼痛又發熱,可以使用活命飲。如果化膿又發熱,可以使用托裡消毒散。如果膿已流出但仍然發熱,可以使用八珍湯加上黃耆。如果午前發熱,表示陽氣虛弱,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發熱口渴、小便頻繁,表示腎氣虛弱,可以使用加減八味丸。如果膿血多而且發熱,表示陽氣沒有依附,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。如果到了傍晚才發熱,表示氣血虛弱,可以使用八珍湯。如果失眠又發熱,可以使用內補黃耆湯。如果煩躁不安,表示血脫,可以使用當歸補血湯。如果自汗又發熱,表示胃氣虛弱,可以使用四君子湯。如果怕冷又發熱,表示肺氣虛弱,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,或四君子湯加上黃耆和當歸。也有可能是五臟功能失調,或是夾雜飲食不當、寒邪、外感六淫、情緒波動等原因,無法一一詳述,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仔細辨證。
大便不通
瘡瘍引起的大便不通,剛開始要仔細辨別病因和症狀,然後使用內疏外表的治療方法。如果已經潰破,要區分氣血虛實和病情變化,然後使用托裡滋補的治療方法。不可以隨意使用苦寒攻下的藥物,以免損傷真氣,導致腫脹無法消散成膿,潰破的傷口無法生肌癒合。所以朱丹溪說,腫瘍內外都有阻塞,應該以托裡表散為主;潰瘍內外都虛弱,應該以托裡補接為主。治療的人要仔細審慎。
小便不通
瘡瘍引起的小便不通,原因很多,要根據經絡虛實來用藥。如果潰破後怕冷發熱,表示氣血虛弱,可以使用八珍湯。如果手腳冰冷,表示陽氣虛寒,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加上炮薑和升麻。如果手腳不冰冷,表示脾氣虛弱,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加上升麻、柴胡和半夏。如果忽冷忽熱,表示氣血虛弱,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。如果大便已經排了卻還有便意,表示脾氣虛弱且下陷,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