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張氏醫通》~ 卷四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11)

1. 胃脘癰

內經病能論云。人病胃脘癰。當候胃脈。其脈當沉細。沉細者氣逆。逆者人迎甚盛。甚盛則熱。人迎者。胃脈也。逆而盛。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。故胃脘為癰也。

馬仲化云。胃為水穀之海。其經多氣多血。脈見右關。本宜洪盛。今反沉細。則是胃氣已逆。人迎者。胃經穴名。在結喉兩傍。動脈應手。其脈見於左手。今右關脈沉細。人迎甚盛。則是熱聚胃口而不行耳。靈樞經脈篇謂。人迎大三倍於寸口。則胃經為實。即此驗之。而知胃脘癰之脈也。

仲景云。嘔家有癰膿者。不可治嘔。膿儘自愈。此不言癰之所在。而言嘔膿者。以其但嘔而不咳。知非肺癰。而為胃脘癰明矣。內經曰。熱聚於胃口而不行。胃脘為癰。胃脘屬陽明。陽明氣逆。故膿不自咳出。而從嘔出。膿亦不似肺癰之如米粥者。此出自胃脘。從濕化而聚結成膿。

白話文:

人患胃脘癰,應觀察胃脈。脈沉細,代表氣逆,氣逆則人迎脈十分強盛,強盛則代表熱。人迎脈是胃經脈,氣逆而強盛,熱便積聚在胃口無法排出,導致胃脘形成癰。

馬仲化認為,胃是水穀之海,其經絡氣血充盈,脈象應當在右關脈處洪大而盛。但如果脈沉細,則代表胃氣逆行。人迎脈是胃經穴位,位於喉結兩側,動脈跳動明顯,在左手能感受到脈搏。如今右關脈沉細,人迎脈卻十分強盛,說明熱氣積聚在胃口無法排出。靈樞經脈篇說,人迎脈比寸口脈大三倍,代表胃經實證,這也驗證了胃脘癰的脈象。

仲景說,嘔吐患者若伴有癰膿,不可治療嘔吐,待膿自行消退即可。這段話並沒有直接說明癰所在位置,而是說嘔吐伴有膿,因為患者只嘔吐不咳嗽,可知並非肺癰,而是胃脘癰。內經說,熱氣積聚在胃口無法排出,導致胃脘形成癰。胃脘屬陽明經,陽明氣逆,所以膿無法從咳嗽排出,而從嘔吐排出。膿與肺癰不同,並不像米粥一樣,這是因為膿出自胃脘,由濕化而積聚形成。

有結痰如蜆肉也。謂不可治嘔。言不得用辛香溫胃止嘔之劑。以膿之瘀濁。熏蒸穀氣。故嘔。若膿出則嘔自愈。夫癰之在胃脘之上者則然。若過乎中。在膈之下。則膿從大便而出。輕則金匱排膿湯。重則大黃牡丹湯、涼膈散選用。若膿自上而吐。輕則金匱排膿散。重則射干湯。

或犀角地黃湯加忍冬、連翹。皆因勢利導之法也。膿稀嘔止。後用太乙膏作丸服。虛人。宜八珍加黃耆、忍冬、連翹之類調補之。凡舌苔經久不退。色黑垢膩。口中作甜。其氣穢濁。即是胃脘發癰之候。明眼辨之。毋俟癰成而致莫救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痰結在一起像蜆肉一樣,就表示不能用辛辣溫熱的藥物止嘔,因為膿液的濁氣會熏蒸胃氣,導致嘔吐。一旦膿液排出,嘔吐自然就會停止。如果癰在胃脘之上,就會出現這種情況。如果癰在膈膜之下,膿液就會從大便排出。輕症可以使用金匱排膿湯,重症則選用大黃牡丹湯或涼膈散。如果膿液從上吐出,輕症可以使用金匱排膿散,重症則使用射干湯或犀角地黃湯加忍冬、連翹,都是引導膿液排出的方法。膿液稀薄,嘔吐停止後,可以用太乙膏製成丸藥服用。虛弱的人應該服用八珍湯加黃耆、忍冬、連翹等藥物進行調補。如果舌苔長期不退,顏色發黑、粘膩,口中發甜,氣味穢濁,就是胃脘發癰的徵兆,要及時辨別,不要等到癰形成才後悔莫及。

石頑治談仲安。體肥善飲。初夏患壯熱嘔逆。胸膈左畔隱痛。手不可拊。便溺澀數。舌上苔滑。食後痛嘔稠痰。漸見血水。脈來澀澀不調。與涼膈散加石斛、連翹。下稠膩頗多。先是瘍醫作肺癰治不效。予曰。肺癰必咳嗽吐腥穢痰。此但嘔不嗽。洵為胃病無疑。下後四五日復嘔如前。

再以小劑調之。三下而勢甫平。後以保元、苓、橘平調二十日而痊。先時有李姓者患此。專以清熱豁痰解毒為務。直至膈畔潰腐。膿水淋漓。纏綿匝月而斃。良因見機不早。直至敗壞。悔無及矣。

白話文:

石頑大夫治療仲安。仲安體型肥胖,喜歡喝酒。初夏時患上熱症,伴隨嘔吐和反胃,胸膈左側隱隱作痛,用手摸也疼痛,排便困難且次數頻繁,舌苔光滑。飯後疼痛、嘔吐濃稠的痰液,逐漸出現血水。脈象澀澀不調。石頑大夫給他開了涼膈散,並加入石斛和連翹,排出許多濃稠的痰液。仲安之前看過外科醫生,被診斷為肺癰,但治療效果不佳。石頑大夫說,肺癰病人必定會咳嗽並吐出腥臭的痰液,而仲安只嘔吐不咳嗽,一定是胃病無疑。治療四五天后,仲安又開始像以前一樣嘔吐。

石頑大夫再次用小劑量藥物調理,三次治療後病情才稍微好轉。之後用保元、茯苓、橘皮等藥物調養了二十天,仲安便痊癒了。以前有個姓李的人也患了這種病,專注於清熱、化痰、解毒,直到膈畔潰爛,膿水流淌,纏綿不休,一個月後就去世了。這都是因為沒有及時辨別病情,等到病情惡化才後悔莫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