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八 (31)
卷八 (31)
1. 目閉不開
足太陽之筋。為目上綱。足陽明之筋。為目下綱。熱則筋縱目不開。助陽和血湯。然又有濕熱所遏者。則目胞微腫。升陽除濕防風湯。真陽不能上升者。則喜暖怕亮。補中益氣湯。肝虛者則閉目不欲見人。金匱腎氣丸。各求其本而治之。
白話文:
【眼睛無法張開】
在中醫理論中,認為足太陽經絡的筋膜影響著上眼皮,而足陽明經絡的筋膜影響著下眼皮。當身體過熱,這些筋膜就會變得鬆弛,導致眼睛無法正常張開。
對於這種情況,我們會使用一種叫做"助陽和血湯"的藥方來治療。然而,也有部分患者是因為濕熱阻塞所導致的,這時他們的眼皮可能會有些微腫脹,我們會用"升陽除濕防風湯"來治療。
如果因為真陽(一種中醫理論中的能量)無法上升導致的問題,患者可能更喜歡溫暖的環境,並且害怕光線,這時候,我們會使用"補中益氣湯"來調理。
如果問題源於肝臟虛弱,患者可能會選擇閉眼,避免與他人對視,我們會使用"金匱腎氣丸"來治療。
每種情況,我們都會根據根本原因進行治療。
2. 目為物所傷
被物撞損者。或打跌撞破傷胞瞼也。積血紫青。撞破白仁。傷其硬殼。此不為害。惟撞破黃仁風輪。血灌瞳神。與水輪混雜。是為利害。或雖不破。而淚多苦如柏汁者難治。急宜酒煎散去防己、牛蒡。加羌活、木賊。熨以蔥、艾。護以清涼膏。或專以生地黃搗爛作餅。烘熱貼太陽穴及眼胞上。
一日一換。以散其血。如無生地黃。用芙蓉葉搗爛烘貼。乾者用雞子清調之。若眼眶青黑。搗生萊菔護貼。切宜避風忌口。痛甚。酒煎散加沒藥。漸生翳障者。犀角地黃湯換赤芍。加大黃、當歸、柴胡、連翹、甘草。若至血散。變生白翳不痛。為不治也。
驚振外障證,目被物撞觸而結為外障也。與傷在膏上急者不同。初撞目時。亦有珠疼澀脹之苦。為其傷輕。而瘀自潛消。故痛雖止而不戒禁。有所觸發其火。致水不清。氣滯絡澀而生外障者。神消散去蒼朮。加石決明。兼皂莢丸。凡外障結而珠疼。致頭疼及腫脹者。皆是惡證。防變。急宜治之。
驚振內障證,因病目再被撞打。變成內障。日夜疼痛。淹淹障生。赤膜繞目不能視三光。亦如久病內障。皂莢丸合生熟地黃丸。
物損真睛證,謂被物觸打在風輪。傷有大小。色有黃白。黃者害速。白者稍遲。若觸膏及破者。必有膏汁。或青黑。或白如痰者流出。為患最急。縱然急治。瞳神雖在。亦難免欹側之患。如草木刺。金石屑。苗葉尖。針尖。觸在風輪。必曉夜疼痛難當。急宜取出。遲則結成黃白顆。
如粟瘡銀星之狀。綠膏水結滯而障生。先去物而治障。若傷在氣輪皮內。取遲者必有瘀血灌睛。取去物而先導之。後治餘證。若視昏者。瞳神有大小欹側之患。久而失治。目必枯凸。大凡此病。不論大小黃白。但有淚流赤脹等證者。急而有變。珠疼頭重者尤急。素有風熱痰火斫喪之人。
病已內積。因外傷激動其邪。乘此為害。痛甚便澀者最凶。
飛絲入目證,謂風揚遊絲。偶然觸入目中而作痛也。若野蠶蜘蛛木蟲之絲患尚遲。若遇金蠶老鸛絲。其目不出三日迸裂。治飛絲入目方。用頭垢點入眼中。柘樹漿點過。線裹箸頭。蘸水於眼上繳拭涎毒。火麻子一合。杵碎。井水一碗浸攪。卻將舌浸水中。涎沫自出神效。一方。
用茄子葉碎杵。如麻子法亦妙。飛絲入目。目脹如眯。痛澀不開。鼻流清涕。用京墨濃磨。以新筆塗入目中。閉少時以手張開。其絲自成一塊。看在眼白上。用綿輕輕卷下。未盡再塗。
物偶入睛證,謂偶然被物落在目中而痛也。切不可乘躁便擦。須按住性。待淚來滿而擦。則物潤而易出。如物性重。及有芒刺而不能出者。急令人取出。不可揉擦。擦則物愈深入而難取。至若入深。輕翻上睥取之。不取則轉運阻礙。氣滯血凝而病變。芒刺金石稜角之物。失取礙久。
白話文:
標題:[眼睛遭受外物傷害]
內容:[當眼睛被物體撞擊損傷,或是摔倒碰撞導致眼皮受傷。傷處會積聚血液,呈現紫青色。若眼球表面的白仁(鞏膜)被撞破,硬殼(角膜)受到傷害,這通常不會造成嚴重後果。但如果黃仁(虹膜)或風輪(瞳孔)被撞破,血液流入瞳孔,與水輪(房水)混合,這纔是嚴重的傷害。有時雖然沒有破裂,但是眼淚增多且苦澀如同柏樹汁,這樣的情況很難治療。應立即使用酒煎煮防己和牛蒡,加入羌活和木賊,然後用蔥和艾葉熱敷,保護眼睛並塗抹清涼膏。或者專門將生地黃搗爛做成餅狀,加熱後貼在太陽穴和眼皮上。
一天更換一次,以幫助散去積血。如果沒有生地黃,可以用芙蓉葉搗爛加熱貼敷,乾的時候用雞蛋清調和。如果眼眶青黑,可以使用生萊菔搗爛貼護。務必避免風吹和忌口。疼痛劇烈時,酒煎煮的藥散可加入沒藥。如果逐漸產生翳障,可用犀角地黃湯替換赤芍,加大黃、當歸、柴胡、連翹和甘草。如果血散後,出現不痛的白翳,這是無法治癒的。
驚振外障證,指的是眼睛被物體撞擊後形成外部障礙。這與傷及眼膏上的急症不同。剛撞到眼睛時,也會有珠疼、澀脹的痛苦。因爲傷勢輕微,淤血自然消散,所以即使疼痛停止,也不應放鬆警惕。如果有任何觸發炎症的情況,導致房水不清,氣滯絡澀而產生外障,這都是不良症狀。預防病情變化,應立即治療。
驚振內障證,是因爲眼疾再受撞擊,變成內障。日夜疼痛,漸漸生成障礙,紅色薄膜環繞着眼睛,無法看見光亮。這也像是長期患病引起的內障,治療可結合使用皂莢丸和生熟地黃丸。
物損真睛證,指的是被物體擊打在風輪(瞳孔),傷害有大有小,顏色有黃有白。黃色傷害發展迅速,白色傷害則較慢。如果觸及眼膏或破裂,必然會有眼膏汁液,或青黑色,或像痰一樣的白色物質流出。這是最緊急的狀況,即使立即治療,瞳孔雖在,但也難以避免傾斜的困擾。如草木刺、金石屑、尖銳的苗葉、針尖觸及風輪,必定日夜疼痛難忍,應立即取出異物,否則會形成黃色或白色的顆粒,類似粟瘡銀星的形狀,綠膏水結滯而產生障礙。首先去除異物再治療障礙。如果傷在氣輪皮內,延遲取出會有瘀血流入瞳孔,取出異物後先引導出血,再治療其他病症。如果視力模糊,瞳孔有大小、傾斜的問題,長時間不治療,眼睛一定會乾枯突出。通常這種疾病,不論大小黃白,只要有淚水流溢、紅腫等症狀,都應緊急處理。眼球疼痛、頭痛的人尤其要小心。有長期風熱痰火消耗的人。
體內已有疾病積累,因外界傷害激發了邪惡,趁機造成傷害。疼痛劇烈、便祕的人是最危險的。
飛絲入目證,指的是風吹遊絲偶然觸入眼中引起疼痛。如果是野蠶、蜘蛛、木蟲的絲,傷害會較慢。但如果遇到金蠶、老鸛的絲,眼睛可能在三天內爆裂。治療飛絲入目的方法,可以用頭垢點入眼中,柘樹漿點過,用線包裹筷子頭,蘸水在眼上擦拭毒涎。火麻子一合,搗碎,用一碗井水浸泡攪拌,然後將舌頭浸入水中,涎沫自然會出來,效果神奇。另一個方法是使用茄子葉搗碎,用類似火麻子的方法也很好。飛絲入目,眼睛脹痛如眯,疼痛難開,鼻子流清涕。使用濃墨磨製,用新筆塗入眼中,閉一會兒用手拉開,飛絲會自行形成一塊,看在眼白上,用棉輕輕卷下,未盡再塗。
物偶入睛證,指的是偶然被物體落入眼中引起疼痛。切勿急躁擦拭,要按捺性子,等到淚水滿溢再擦,這樣物體溼潤容易取出。如果物體重量大,或有芒刺而無法取出,應立即請人幫忙取出,不可揉擦,否則物體更深入難以取出。如果進入深處,輕輕翻轉上眼皮取出。如果不取出,則會導致轉運阻塞,氣血凝滯,病情變化。芒刺、金石棱角的物體,如果長時間未取出或擦拭過度,會損害眼輪和眼膏,如痕跡、凝脂等病。輕則血瘀水滯,產生疼痛和障礙等病。有最終無法取出而留在眼內的,必須翻轉尋找查看,根據症狀進行治療。
眯目飛揚證,因爲在戶外行走時,風吹沙土入眼,頻繁擦拭,導致氣血凝滯成爲疾病。起初淚流急澀,逐漸加重結爲障礙和翳。應辨別症狀進行治療。起初可用棉卷在簪腳上,輕輕撥動出塵物。時間長的,翻轉眼皮,看是否有積聚處,用鐮刀清洗至平整,無需吹點。物體落入眼中,用新筆蘸取汁液取出。治療稻麥芒入眼,取蠐螬放在新布覆蓋的眼睛上,等待蠐螬從布上摩擦,芒刺會粘在布上。另一種方法,將鴨子倒掛,取其涎液滴入眼中,芒刺自然會出來。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