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八 (24)
卷八 (24)
1. 青盲
青盲有二,須詢其為病之源。若傷於七情,則傷於神,獨參湯,或保元湯加神、砂、麝香、門冬、歸身。若傷於精血,則損於膽,六味丸加棗仁、柴胡,皆不易治,而失神者,尤難取效。能保其真者,屢有不治而愈。若年高及病後,或心腎不充者,雖治不愈。
世人但見目盲,便呼為青盲者謬甚!夫青盲者,瞳神不大不小,無缺無損,仔細視之,與好眼一般,只是自看不見,方為此證。若瞳神有何氣色,即是內障,非青盲也。
白話文:
青盲有兩種情況。必須詢問病人發病的根源。如果因為情緒波動過大(七情所傷)導致的,影響的是精神狀態,可用獨參湯,或保元湯加上神曲、砂仁、麝香、天門冬、當歸身來治療。如果是由於精血虧損造成的,損傷的是膽的功能,可用六味丸加上酸棗仁、柴胡來調理。但這兩種情況都不易治療,尤其是失去精神活力的人,治療效果更難達到。然而,能夠保持自身真正健康狀況的人,常會有不需治療就痊癒的情況。如果是年齡偏大,或者疾病後期,以及心腎功能不足的人,即使治療也很難痊癒。世人往往只看到眼睛看不見,就稱之為青盲,這是錯誤的理解。
所謂的青盲,是指瞳孔既不大也不小,沒有任何缺失和損傷,仔細觀察,與正常的眼睛看起來並無差異,只是自己無法看見東西,這種情況才被診斷為青盲。如果瞳孔有任何異常的顏色或形態,那就是內障,而不是青盲。
2. 雀盲
雀盲,俗稱也。亦曰雞盲。本科曰高風內障:至晚不見,至曉復明也。方書以為木生於亥,旺於卯而絕於申,至酉戌之時,木氣衰甚,故不能睹;至日出於卯之時,木氣稍盛,故復明。蛤粉丸、煮肝散、決明夜靈散,效後常服六味丸加當歸、沙參,永保終吉。
按《內經》云:「目得血而能視。」血虛肝失所養,則不能視;夜屬陰,人之血屬陰,陰主靜而惡躁擾,陰虛則火必盛,弱陰不能勝強火,故夜轉劇,昏暗而不能睹;天明以陽用事,陽主動,火邪暫開,故稍明。治以補氣養血為主,食以牛豬之肝即愈,益見其元氣弱而陰不足也。
白話文:
【雀盲】
這被俗稱為雀盲,也有人稱之為雞盲,在醫學上被稱為高風內障。患者在夜晚視力會減退到看不清東西,但到了白天,視力又會恢復正常。根據古籍記載,認為人體的肝臟在亥時開始生發,在卯時達到旺盛,而在申時則衰竭。所以到了酉戌時分,肝氣已非常衰弱,導致無法看清事物。然而到了卯時,太陽升起,肝氣逐漸旺盛,視力也就慢慢恢復。治療此症的藥方有蛤粉丸、煮肝散和決明夜靈散等,效果顯著。長期服用六味丸,再加入當歸和沙參,可以保持健康,終身無憂。
根據《內經》所述,眼睛得到血液供應才能看東西。如果血液虧虛,肝臟得不到足夠的滋養,就會影響視力,造成看不清的現象。夜晚屬於陰性,人體的血液也屬陰性。陰性本質上是靜態的,不喜歡騷動。如果陰性虛弱,那麼火氣就會旺盛。弱陰無法壓制強火,所以到了夜晚,症狀會更加嚴重,視力會變得更差,甚至看不見東西。然而到了白天,陽性開始主導,火氣會暫時消散,所以視力會稍微好一點。因此,治療此症的主要方法是補充氣血。吃一些牛肝或豬肝,病情就會好轉,這進一步證明瞭患者的元氣虛弱,陰性不足。
3. 真睛膏損
真睛膏損,乃熱傷其水,以致神膏缺損。其狀風輪有證,或痕或⿰米厭,長短大小不一;或⿰米厭小如針刺傷者,或⿰米厭大如簪腳刺傷者;或痕如指甲刻傷者,或風輪周匝有痕長甚者。凡有此等,皆肝膽絡分有鬱滯,熱蒸之甚,爍壞神膏之故。並宜六味丸加當歸、石決明、白蒺藜,及八珍、補中之類。
急須早治,勿使深陷為窟,為蟹睛突出,為翳滿如冰瑕等患,必久服峻補之劑,方得水清膏復。若治間怠,則白暈終身難免。
白話文:
【真實眼膏傷害】
這是因為過熱導致眼睛內部的水分受損,進而使得眼內的神膏(眼球內部的透明凝膠狀物質)出現缺損。症狀表現為眼睛虹膜部分有異常,可能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傷痕,大小、長短不一。有的像被針扎的小傷口,有的像被簪子腳大的東西扎傷的,有的傷痕像是被指甲抓傷的,甚至有的虹膜周圍有一圈非常長的傷痕。凡是有這些情況,都是因為肝膽經絡部位有鬱結阻滯,熱氣蒸騰過度,導致神膏被燒壞。對於這些情況,應使用六味丸,再加入當歸、石決明、白蒺藜以及八珍、補中等藥物來治療。
必須盡早治療,避免進一步的深度傷害,形成洞穴般的凹陷,或是導致眼睛像螃蟹的眼睛一樣突出,或者形成如冰裂般的翳障。這需要長期服用強效的滋補藥物,才能讓眼睛內部的水分和神膏恢復正常。如果治療過程中有所懈怠,那麼眼睛的白暈可能終身都無法消除。
4. 膏傷珠陷
膏傷珠陷,謂珠覺低陷而不鮮綻也,非若青黃凸出諸漏之比。
所致不一:有恣色而竭腎水者;有嗜辛燥而傷津液者;有因風痰濕熱久鬱而蒸損睛膏者;有不當出血而誤傷經絡,及出血太多,以致膏液不得滋潤涵養者;有哭損液汁而致者。
大抵皆元氣弱而膏液不足也,治當溫養血氣為主。
慎不可用清涼之劑。凡人目無故而自低陷者,死期至矣。若外有惡證,內損睛膏者,不治。
白話文:
【膏傷珠陷】
這指的是眼睛的晶狀體看起來下陷,並且失去了原有的光澤與飽滿。這並不像一般因青光眼或黃斑部病變導致眼球突出的狀況。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種,有人是因為過度性行為耗盡了腎臟精華,有人是因為過度攝取辛辣燥熱的食物傷害了身體的津液,有人是因為長時間受到風、痰、濕、熱等邪氣的影響,蒸騰損耗了眼中的膏液。還有人是因為不該放血治療時卻誤傷了經絡,或是放血過多,導致眼睛膏液無法得到充分滋潤和保護。也有因哭泣過度損耗體內液汁所導致。總的來說,這些都是由於體質虛弱,眼中的膏液供應不足造成的。在治療上,應該以溫和的方式調理血氣為主。
切記不能使用過於寒涼的藥物。如果一個人的眼睛無緣無故就開始下陷,這可能預示著生命即將走到盡頭。如果外在有嚴重的病徵,且內部已經損壞了眼睛的膏液,這種情況是難以治癒的。
5. 神水將枯
神水將枯,視珠外神水乾澀不潤,如蜒蚰之光,乃火氣鬱蒸、膏澤內竭之候。凡見此證,必成內障。若失調理,久久瞳神緊小,內結雲翳,漸成瞽疾。蓋瞳神小者,肝熱腎虛;瞳神大者,肝虛腎熱。此為肝熱腎虛。初起珠頭墜痛,大眥微紅,猶見三光者,六味地黃丸加麥冬、五味。
切忌吹點!若小兒素有疳證,糞如鴨溏而目疾,神將枯者死。熱結膀胱證,神水將枯者,蓋下水熱蒸不清,故上亦不清。澄其源而流自清矣。
白話文:
【神水將要乾涸】
眼睛外表的神水(淚液)變得乾澀而不滑潤,就像蟲子表面那種微弱的光澤。這是由於火氣鬱悶蒸騰,導致眼內的滋潤物質內竭的徵兆。但凡出現這種症狀,必定會形成內障。如果不及時調理,長久下來瞳孔會逐漸縮小,眼內會結成雲翳,漸漸地就會發展成為失明的疾病。通常瞳孔變小是因為肝臟過熱和腎臟虛弱,瞳孔變大則是肝臟虛弱和腎臟過熱。此情況屬於肝熱腎虛。剛開始時眼睛會感到墜痛,眼角略顯紅色,但還能看到三光的,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,加上麥冬、五味子。
嚴禁用吹或點的方式來治療。如果是小孩平時就有營養不良的問題,大便像鴨子的稀便且有眼疾,神水即將枯竭的,預後不良。如果有膀胱熱結的情況,導致神水將要枯竭,這是因為下部的水分被熱蒸騰不清,所以上面的神水也會不清澈。只要根源清澈,流出來的自然也會清澈。
6. 轆轤轉關
目病,六氣不和,或有風邪所擊,腦筋如拽神珠,不待轉運而自驀然察上,驀然察下,下之不能上,上之不能下,或左或右,倏易無時。
輕則氣定脈偏而珠歪,如神珠將反之狀;甚則翻轉而為瞳神反背矣。
治用薑汁調香油,摩擦目睥及迎香、上星、風池、風府、太陽等穴。若暴起者,宜用里藥,兼升補即愈。如神效黃耆湯、補中益氣湯並加羌活。風熱勢盛,通肝散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談的是眼睛疾病,通常是由六氣失調或是風邪侵襲導致。病況表現像是腦部神經拉扯眼球,使眼球不由自主地突然向上或向下看,但又無法順利地回到原位,或者眼球會突然向左或向右移動,這種情況隨時都可能發生。病情輕微時,可能會出現視線偏斜,眼球位置不正的情況,就像是眼球要脫離原本的位置。嚴重時,甚至會出現瞳孔反轉的症狀。
治療上,可以使用薑汁混合香油,按摩眼睛周圍及人中、迎香、上星、風池、風府、太陽等穴位。如果病情急劇惡化,應內服藥物,再配合提升體力的補藥,通常可以痊癒,例如神效黃耆湯、補中益氣湯,並且可以加入羌活。如果風熱勢頭強烈,則可使用通肝散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