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四 (8)
卷四 (8)
1. 嘔吐噦
(乾嘔,漏氣,走哺,嘔苦,中酸,吐酸,嘔水,吐沫,吐蛔)
經云。諸逆衝上。皆屬於火。諸嘔吐酸。皆屬於熱。(胃熱則嘔。)寒氣客於腸胃。厥逆上出。故痛而嘔也。人之噦者。谷入於胃。胃氣上注於肺。今有故寒氣與新穀氣。俱還入於胃。新故相亂。真邪相攻。氣並相逆。復出於胃。故為噦。病深者其聲噦。
金匱云。病人慾吐者。不可下之。
欲吐者。陰邪在上也。若下之。不惟逆其陽氣。反傷無故之陰。變害莫測。豈獨反胃而已。
嘔而胸滿者。吳茱萸湯主之。
傷寒論用是方。治食谷欲嘔之陽明證。以中焦有寒也。茱萸能治內寒。降逆氣。人參補中益陽。大棗緩脾。生薑發胃氣。且散逆止嘔。逆氣降。胃之陽行。則胸滿消矣。此脾藏陰盛逆胃。與夫肝腎下焦之寒上逆於中焦而致者。即用以治之。故乾嘔吐涎沫頭痛。亦不出是方也。
嘔而腸鳴。心下痞者。半夏瀉心湯主之。
是證由陰陽不分。塞而不通。留結心下為痞。於是胃中空虛。客氣上逆為嘔。下走為腸鳴。故用是湯分解陰陽。水升火降。則留者散。虛者實也。
嘔吐而病在膈上。後思水者解。急與之。思水者。豬苓散主之。
嘔而思水者。水飲逆於胸中也。故用豬苓之味淡。從膈上滲其所積之飲。更以白朮利水生津。使水精四布。而嘔自除矣。
嘔而發熱者。小柴胡湯主之。
嘔而發熱。邪在半表半裡。逆攻而上也。雖非傷寒之邪。而病勢則一。故即以小柴胡湯和之。
食已即吐者。大黃甘草湯主之。
胃素有熱。食復入之。兩熱相沖。不得停留。用大黃下熱。甘草和胃。按仲景既云。欲吐者不可下。又用大黃甘草湯。治食已即吐。何也。曰。欲吐者。病在上。因而越之可也。逆之使下。則必憒亂而益甚。既吐矣。吐而不已。有升無降。當逆折之。使其下行。故用大黃。丹溪云。凡病吐者。切不可下。近於困矣。
吐後渴欲得水。而貪飲者。文蛤湯主之。汗出即愈。兼主微風脈緊頭痛。
是方即大青龍湯。無桂枝有文蛤。大青龍主發散風寒兩感。今是證初不言外邪。而用取汗。何哉。蓋因陽明經中有實熱。所以貪飲。故用麻黃、杏仁開發腠理。甘草、薑、棗調和營衛。石膏解利鬱熱。文蛤直入少陰。散水止渴。為太陽少陰二經散邪滌飲之聖藥。故又主微風脈緊頭痛之疾。
乾嘔噦。若手足厥者。橘皮湯主之。
乾嘔而噦。手足厥逆。乃胃中陽氣。為痰飲阻塞。不得流布四末。故用橘皮、生薑之辛以開痰利氣也。
噦逆者。橘皮竹茹湯主之。
中焦氣虛。則下焦之風木得以上乘。穀氣因之不宣。變為噦逆。用橘皮升降中氣。人參、甘草補益中焦。生薑、大棗宣散逆氣。竹茹以降膽木之風熱耳。
乾嘔吐逆吐涎沫。半夏乾薑湯主之。
乾嘔吐逆吐涎沫者。由客邪逆於肝脾。寒主收引。津液不化。遂聚為涎沫。用半夏。乾薑之辛溫中燥濕。漿水之酸收而行之。以下其逆也。
蛔蟲之為病。令人吐涎心痛。發作有時。毒藥不止。甘草粉蜜湯主之。
徐忠可云。此論蛔病之不因寒者也。故其證獨心痛吐涎。而不吐蛔。然其痛發作有時。謂不恆吐也。則與虛寒之綿綿而痛者遠矣。毒藥不止。則必治氣治血攻寒逐積之藥。俱不應矣。故以甘草粉蜜主之。白粉殺蟲。蜜與甘草。既以和胃。又以誘蟲也。
嘔吐噦。皆屬於胃。但有氣血多少之異。嘔屬陽明。多血多氣。故有聲有物。氣血俱病也。氣逆者散之。所以生薑為主。吐屬太陽。多血少氣。故有物無聲。乃血病也。以橘紅主之。噦屬少陽。多氣少血。故有聲無物。乃氣病也。以半夏主之。三者皆因脾虛。或寒氣客胃。飲食所傷。致上逆而食不得下也。
治嘔吐。以二陳湯為主。如氣滯者。加白豆蔻、砂仁。熱吐。加黃連。冷涎吐。加丁香。氣升嘔。加沉香。氣不和。加木香。入薑汁少許。食頃即吐者。半夏、生薑煎服。食入即嘔。橘皮、生薑煎服。食已則吐。橘皮、半夏、生薑煎服。食久而吐為反胃。脈沉無力。理中湯。
或三物大建中湯去乾薑。加白朮、桂心、橘皮。脈滑而實。旦食暮吐。暮食朝吐。此下焦實。半夏、大黃等分為末。薑汁和丸。微利之。嘔吐谷不得下。小半夏湯。逆氣心中煩悶。氣滿嘔吐。千金半夏湯。即金匱小半夏湯加桂心。少氣。加甘草。夫半夏、生薑之辛。但治上焦氣壅表實。
若胃虛者。惟宜益胃。推揚穀氣而已。忌用辛瀉。故服小半夏湯不愈者。服大半夏湯立愈。久寒胸膈逆滿不能食。吳茱萸湯加桂心、半夏、甘草、小麥。酒煎服。寒吐者。喜熱惡寒。肢冷。脈細而滑。用理中湯加枳實。或二陳加丁香、炮姜。並須微溫與服。熱吐者。喜冷惡熱。
煩渴小便赤澀。脈洪而數。二陳加梔、連、竹茹、枇杷葉、葛根、薑汁、蘆根汁。怒中飲食嘔吐。胸滿膈脹。關格不通。二陳加青皮、木香。未效。丁、沉、木香、砂仁、厚朴、神麯。更不效。有瘀血也。當從蓄血例治。中脘素有痰積。遇寒即發。俗名冷涎泛。宜丁香、豆蔻、砂仁、乾薑、陳皮、半夏、生薑、白芥子。
嘔痰而致厥者。乃寒痰逆悶。謂之痰厥。姜附湯加朮、半、細辛。痰滿胸喉。粥藥到口即吐。先用生薑湯下黑錫丹以鎮墜之。候藥可進。則以二陳加枳、朮、砂仁、厚朴、薑汁。虛。加人參。有一等肝火逆證。亦嘔而不食。但所嘔者。或酸水。或苦水。或青藍水。惟大小便不秘。
亦能作心痛。此是火鬱木鬱之候。木鬱達之。火鬱發之。須用萸、連濃煎。細細呷之。再服逍遙散。脾胃本虛。機關不利。不能運化。而水到咽管輒便嘔出者。六君子加砂仁、炮姜。使中央之樞軸轉。機關利。自不嘔矣。丹溪云。凡嘔家禁服栝蔞實、桃仁、萊菔子、山梔。一切有油之物。
皆犯胃作吐。凡藥中帶香藥。行散方效。
噦者。胃中虛冷。或停水飲之故。胃虛宜溫胃。理中為主。停水。宜橘皮半夏湯。小便不利。加桂心、茯苓。胃虛不食。加人參。肺胃有水。喘咳上氣。小青龍加減。亦有失於攻下。胃中實熱而噦者。證必腹滿。仲景云。噦而腹滿。視其前後。知何部不利。利之則愈。承氣湯、豬苓湯是也。
噦逆屬虛熱。橘皮竹茹湯。噦而虛寒。橘皮乾薑湯。寒甚。去通草。加丁香、附子。寒熱錯雜者。去甘草。加丁香、柿蒂。傷寒後胃熱嘔噦。千金通草橘皮湯。傷寒後嘔噦反胃。乾嘔食不下。千金蘆根飲子。春夏時行傷寒。寒傷於胃。胃冷變啘者。千金用橘皮、桂心、葛根各二兩。
白茅根一升。水煎服。有熱。去桂心。噦聲頻密相連為實。攻熱為主。若半時噦一聲者為虛。溫補為主。如腹滿不尿。脈散頭汗。目瞪而噦者。死在旦夕。
千金云。凡服湯嘔逆不入腹者。先以甘草一兩水煎服之。得吐。消息定。然後服余湯。便不吐也。凡嘔者。多食生薑。此是嘔家聖藥。
〔診〕上部有脈。下部無脈。其人當吐。不吐者死。脈陽緊陰數為吐。陽浮而數亦吐。寸緊尺澀。胸滿而吐。寸口脈數者吐。緊而澀者難治。緊而滑者吐逆。脈弱而嘔。小便複利。身有微熱。見厥者難治。病人慾嘔吐者。不可下之。嘔吐大痛。吐出色如青菜色者危。
乾嘔,乾嘔者。有聲無痰。然不似噦聲之濁惡而長也。宜橘紅煎湯。入薑汁、白蜜少許。細細呷之。胃虛。加人參。胃寒。加炮姜。胃虛濁氣上逆。吳茱萸湯。乾嘔發熱者。黃芩湯。乾嘔而利者。黃芩加半夏生薑湯。
漏氣,身背熱。肘臂牽痛。其氣不續。膈間厭悶。食入則先嘔而後瀉。名曰漏氣。此風熱閉其腠理。上焦之氣。慓悍滑疾。遇開即出。經氣失道。邪氣內著。故有此證。千金麥冬理中湯主之。肥盛多痰者。澤瀉湯主之。
走哺,下焦實熱。其氣內結。不下泌糟粕。而淤濁反蒸於胃。故二便不通。氣逆不續。嘔逆不禁。名曰走哺。人參湯主之。食已暴吐。脈浮而洪。此上焦火逆也。宜橘、半、枳、桔、厚朴、檳榔、茯苓、白朮。氣降則火自清。吐漸止。乃以人參、芍藥補之。下閉上嘔。亦因火在上焦。宜枳、桔、陳皮、厚朴、檳榔、大黃、木香微利之。
嘔苦,邪在膽經。木善上乘於胃。吐則逆而膽汁上溢。所以嘔苦也。宜吳茱萸、黃連、茯苓、澤瀉、生薑。邪在膽。逆在胃。膽液泄則口苦。小柴胡湯。胃氣逆則嘔苦。吳茱萸湯。
中酸,濕熱鬱積於肝。肝火逆上。伏於肺胃之間。飲食入胃。被濕鬱遏。不得傳化。故作中酸。所謂曲直作酸是也。佐金丸。薛立齋云。吞酸噯腐。多屬脾虛木旺。證多面色痿黃。胸膈不利舉。世好用清氣化痰之藥。多致大便不實。食少體倦而危。當用六君子加炮薑、木香、吳茱萸。
脾腎俱虛。六君子加肉豆蔻、補骨脂。中氣虛弱者。理中湯加吳茱萸。鬱火。連理湯。不應。補中益氣加木香、炮姜。送佐金丸。中氣虛寒。必加附子。或附子理中湯。無有不愈。凡中酸不宜食黏滑油膩者。謂氣不通暢也。宜食疏淡諸物。使氣通利。
吐酸,內經以諸嘔吐酸。皆屬於熱。東垣又以為寒者。何也。若胃中濕氣鬱而成積。則濕中生熱。從木化而為吐酸。久而不化。肝木日肆。胃土日衰。當平肝扶胃。逍遙散服佐金丸。若宿食滯於中脘。平胃散加白豆蔻、藿香、砂仁、神麯。
嘔水,渴欲飲水。水入即吐者。名曰水逆。五苓散。氣虛。四君子去甘草。加枳、橘、生薑。不應。六君子換赤茯苓。用伏龍肝煮湯。澄清代水煎藥。
吐沫,胃中虛寒不能約束津液。故吐涎沫。宜六君子加益智、生薑。或理中湯加益智以收攝之。
吐蛔(音回),吐蛔有寒有熱。有寒熱交錯。寒則手足厥逆。吐出之蛔色淡白者。理中湯加烏梅、黃連、蜀椒。甚則蛔死而形扁者危矣。熱則蛔色赤而多。且跳動不已。安蛔丸主之。寒熱交錯。則病者靜而復時煩。得食而嘔。蛔聞食臭出。其人當自吐蛔。烏梅丸主之。大抵吐蛔。
寒熱交錯者多。方中都用川椒、黃連、烏梅之類。蓋蛔聞酸則靜。得苦則安。遇辣則伏而不動也。若誤服消克及攻蟲諸藥。不應。甘草粉蜜湯主之。
石頑曰。夫病有不見經論之異證。則其治亦必有不由繩墨之異法。如王御九仲君。因驚恐受病。時方晚饍。即兀兀欲吐而不得出。遂絕粒不食。而起居自如。半月以來。醫禱不靈。舉家無措。向後醇酒膏粱。略無陰礙。惟是穀氣毫不可犯。犯之輒嘔。吳中名師從未有一識其為何病者。
然各逞臆見。補瀉雜陳。丹方迭進。牛黃、狗寶、虎䐗、貓胞。總無交涉。兩三月來。濕面亦得相安。但完穀一試。雖極糜爛。立時返出。延及八月。莫可誰何。偶遇一人謂言。此病非藥可除。
合用生鵝血。乘熱飲之。一服便安。此雖未見於方書。揆之於理。諒無妨礙。一陽之夜。遂宰一鵝。取血熱飲。下咽汩汩有聲。忍之再三。少頃嘔出瘀血升許。中有血塊數枚。是夜小試稀糜。竟不吐出。其後漸能用飯。從少至多。無藉湯藥而安。常思此病之不可解者。胃既不安稼澀。
何反勝任血肉之味。今飲鵝血。嘔出宿瘀頓愈。因考本草言。鵝性涼。利五臟。千金方云。射工毒蟲。鵝能食之。可知其有祛風殺蟲。解毒散血之功也。今用其血以開其結。確有至理。逆推受病之源。原因驚恐所致。驚則氣亂。載血上逆。而兀兀欲吐。若彼時吐出。卻無菀積於中。
胃氣阻逆之患矣。胃氣阻逆。穀神得不困憊乎。其血肉可啖者。正賴脂膏。以攸利臟腑之氣也。然臟腑之氣。非谷不安。而安穀全賴乎血。血者。神氣也。故取善消穀氣之血。乘其生氣未離。是可直透關鑰引領宿積之瘀。一湧而胸次蕩然。雖屬尋常食品。而涼利五臟之功。洵不尋常。
先是有人患此。絕粒三載。得此頓愈。其後中翰金淳還公郎。太史韓慕廬東坦。咸賴此霍然。遠近相傳。凡噎膈嘔逆。用之輒效。當知噎膈嘔逆。雖屬胃中血枯。若中無瘀結。何致捍格不入。故取同氣相感之力。一湧而蕩散無餘。真補中寓瀉之良法。詳鵝血可以激發胃中宿滯。
則生鴨血未為不可。生黃牛血亦未為不可。總取以血攻血。而無峻攻傷胃之虞。昔喬三餘治一總戎。患噎膈。百藥不應。喬以法激之。嘔出瘀積數升而安。喻嘉言治一血蟲。用法激之上湧。然後用藥。法皆秘而不宣。由是類推。可以默識其旨。此與勞傷吐血之日宰鴨血。沖熱酒服。
同源異泒。深得肘後經奧旨。足補夏子益奇方之未逮。
虞恆德治一中年婦。產後傷食。致脾虛不納穀。四十餘日。聞穀氣則噁心。聞藥氣則嘔逆。用異功散加藿香、砂仁、神麯、陳倉米。先以順流水煎沸。調伏龍肝。攪渾澄清取二盞。加薑、棗煎服。遂不吐。別以陳倉米煎湯。時時咽之。服前藥二三劑漸安。
薛立齋治一婦。年三十餘。忽不進飲食。日飲清茶三五碗。少用水果。經三年矣。經水過期而少。此思虛傷脾。脾氣鬱結所致。用歸脾湯加吳茱萸。不數劑而飲食如故。
又治一婦。因肝脾鬱滯。而不飲食二年。面部微黃浮腫。仍能步履。但肢體倦怠。肝脾二脈浮弦。按之微而結滯。用六君子加吳茱萸。下痰積甚多。飲食頓進。形體始瘦。臥床月餘。仍以六君子加減。調理而安。
周慎齋治一人。飲食如常。每遇子時即吐。大便秘。詢其人必有苦慮憂思。脾氣鬱結。故幽門不通。宜扶脾開竅為主。用人參、白朮以蒼朮拌炒、茯苓各一錢。炙甘草五分。附子煮烏藥三分。水煎服愈。
石頑療吳江署篆張公。年壯體豐。恆有嘔逆痰涎之恙。六脈每帶濡滑。惟二陳加枳、朮、石斛輩。服之應手。良由政務繁冗。心力俱勞所致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