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二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10)

1. 傷寒

反行發表,升越其邪,是以熱渴轉甚,汗出多,故左脈無神。胃液耗,故昏沉胸滿。其噫氣者,平素多郁之故,今元氣已虛,伏邪未解,與涼膈去硝黃易栝蔞根、丹皮、竹葉。一服熱減得睡,但汗不止,倦難轉側,或時欲嘔,此虛也,以生脈加棗仁、茯神、白芍,扶元斂陰,兼進粥飲以扶胃氣。

渴止汗斂,而脈轉虛微欲絕,此正氣得補,而虛火潛息之真脈也。復與四君、歸、地,調補而痊。

白話文:

如果違反常理發散體表的邪氣,反而會使邪氣向上升騰,因此發熱口渴會更加嚴重,而且會大量出汗。因為這樣,左手的脈象會顯得無力,胃液也會被消耗,所以會出現昏沉、胸悶的狀況。會打嗝,是因為這個人平常就容易有氣鬱的毛病。現在元氣已經虛弱,體內潛藏的邪氣還沒解除,用涼膈散去除芒硝、大黃,改用栝蔞根、牡丹皮、竹葉來治療。吃一帖藥後,發熱減退,也能睡著了,但是汗還是流個不停,身體疲倦難以翻身,有時候還會想吐,這是虛弱的表現。應該用生脈散加上酸棗仁、茯神、白芍來扶助元氣、收斂陰液。

同時要搭配稀粥來補充胃氣。口渴停止、汗也收斂後,脈象轉為虛弱且微細,好像快要消失一樣,這是因為正氣得到補充,虛火也潛伏起來的真實脈象。再用四君子湯加上當歸、熟地來調補身體,就能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