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四 (7)
卷四 (7)
1. 反胃
金匱云。問曰。病人脈數。數為熱。當消穀引食。而反吐者。何也。師曰。以發其汗。令陽微膈氣虛。脈乃數。數為客熱。不能消穀。胃中虛冷故也。脈弦者。虛也。胃氣無餘。朝食暮吐。變為胃反。寒在於上。醫反下之。今脈反弦。故名曰虛。
凡脈陽盛則數。陰盛則遲。其人陽氣既微。何得脈反數。脈既數。何得胃反冷。此不可不求其故也。蓋脈之數。由於誤用辛溫發散而遺客熱。胃之冷。由於陽氣不足而生內寒。醫不達權通變。見其脈數。反以寒劑瀉其無辜。致上下之陽俱損。其脈遂從陰而變為弦也。上之陽不足。
日中以前。所食亦不消化。下之陽不足。日暮以後。陽亦不入於陰。而糟粕不輸於大小腸。從口入者。惟有從口出而已。故曰胃氣無餘。言胃中之陽氣。所存無幾。所以反胃而朝食暮吐也。
寸口脈微而數。微則無氣。無氣則營虛。營虛則血不足。血不足則胸中冷。
上條以汗下之故。而致病脈若此。此條以上焦營衛不逮。亦致反胃之證。故不復敘。唯言脈之陰陽本象。今微而數。微乃失陽之象。數乃失陰之體。奚止客熱而已。胸中者。營衛之海。營衛虛。不統於胸中。故胸中冷矣。夫營衛之氣。出入臟腑。健運周身。本生於穀。復消磨其谷。
營衛非谷不充。谷非營衛不化。所以胸中冷者。亦必致胃不納穀也。雖然。當以正氣不足論之。若以熱治寒。不惟反助客熱。且復耗其氣。損其陰矣。世人治是病。非丁、附則薑、桂。孰知正氣為何如哉。
趺陽脈浮而澀。浮則為虛。澀則傷脾。脾傷則不磨。朝食暮吐。暮食朝吐。宿穀不化。名曰胃反。脈緊而澀。其病難治。脾氣運動。則脈不澀。胃氣堅固。則脈不浮。今脈浮是胃氣虛不能腐熟水穀。脈澀是脾血傷不能消磨水穀。所以陽時食入陰時反出。陰時食入陽時反出。蓋兩虛不相參合。
故莫由轉輸。下入大小腸也。河間謂趺陽脈緊。內燥盛而中氣衰。故為難治。可見浮脈病成。必變緊脈也。況緊而見澀。明是亡血之象。上脘亡血。膈間乾澀。食不得入。下脘亡血。必並大小腸皆枯。食不得下。故難治也。
嘔而脈弱。小便複利。身有微熱。見厥者難治。四逆湯主之。
谷入於胃。長氣於陽。脈道乃行。今胃不安於谷而成嘔。嘔則陰氣不資於脈。故脈弱。弱則陽氣虛不能充於內外。下焦虛。則小便自利。上焦虛。則濁氣上升。逼迫其浮陽於外。外雖假熱。內實真寒。證成厥逆。頃刻決離而不返矣。治之誠難。非四逆湯不能挽回也。
諸嘔吐。谷不得下者。小半夏湯主之。
諸嘔吐。谷不得下。指暴病嘔吐而言。故以半夏、生薑滌除胃中痰飲。水穀自無阻礙矣。
胃反嘔吐者。大半夏湯主之。
胃反嘔吐。為脾胃氣虛而飲積。故用半夏之燥濕。即兼人參以補胃氣也。蜜者性滯滋濕。用之何哉。以胃之上脘燥。故食難入。雖食亦不得下中脘。用之以潤胃燥。揚之水者。佐蜜以潤上脘之燥也。
胃反吐而渴。欲欲水者。茯苓澤瀉湯主之。
胃反吐。津液竭而渴也。欲飲水以潤之。無小便不利而用澤瀉。何哉。觀外臺以此治消渴脈絕。胃反嘔食。則知水雖入而不散於脈。脈之陰體絕矣。澤瀉者。不惟利膀胱之溺。亦能引桂、姜之辛入膀胱。行布水精於五經。故凡渴欲飲水者。多用行水之劑。豈獨防其水停而已哉。
正欲行水布散經脈。滋潤表裡。解其熱鬱耳。茯苓之淡行其上。澤瀉之咸行其下。白朮、甘草之甘布其中。桂、姜之辛開其道。通其氣。導其水。以令四布而和營衛也。
反胃系真火式微。胃寒脾弱不能消穀。朝食暮吐。暮食朝吐。或一兩時而吐。或積至一日一夜。腹中脹悶。不可忍而復吐。雖曰脾胃虛寒。然致病之由。必有積滯於內。千金治反胃初起。用金匱茯苓澤瀉湯。去白朮換乾薑。加人參、橘皮、大黃、青竹茹。得利。去大黃。為胃虛反食。
下喉便吐之主方。若吐出原物。酸臭不化。此飲食入胃。既抵胃之下脘。復返而出也。宜理中湯為主。甚則加丁、附、川連。若脈數而邪熱不殺穀。乃火性上炎。多升少降。應與異功散加沉香、川連、歸、芍、生地。食物之後。冷涎不已。隨即反出。或心腹覺疼。藿香安胃散。
或六君子加丁者、藿香。咽喉阻塞。胸膈滿悶。暫用香、砂、枳、樸以開其結滯。然破氣藥過多。中氣因而不運。異功散加香、砂使氣旺自能運化。氣滯痞塞實痛。平胃散加藿香、砂仁。胃虛中氣不運而噎塞者。四君子加黃耆、橘紅、砂仁。反胃而渴欲飲水。金匱茯苓澤瀉湯。
千金去白朮、生薑加半夏。小便不利。桂苓丸加半夏、澤瀉、甘草、生薑作湯服。虛人反胃多渴。七味白朮散。反胃食入一日半日。吐出如故。乃胃氣虛弱而有痰。不能消化。隨氣逆上也。二陳加丁香、藿香、雞內金。虛。加白朮、炮姜。大便燥結。久閉不通。似屬血熱。不可頓攻。
止可清熱潤燥。小制湯丸。漸次加之。關扃自透。開關利膈丸。然服通利之劑過多。血液耗竭。轉加閉結者。宜用人參固本丸料煎膏。時時服之。胃反上氣。食即吐出。屬熱者。千金用蘆根、茆根等分煎服。不應。加竹茹、生薑。反胃倦怠無力。垂死者。以人參一二兩濃煎。
加薑汁頓服。屬寒者。加桂附少許。下焦虛寒。不能生土。食久反出。用附子一枚。切去尖上一片。鏤成一孔。入丁香四十九粒。仍將切下者掩上扎定。搗取生薑自然汁煮熟焙乾為末。每用一匙置舌上。徐徐以津唾送下。若煩渴則頻與糜粥。忌油膩生冷。此孫兆秘傳。累效。
虛甚者。加人參一兩駕馭之。鬱悒失意人。或孤寡。初起自當舒郁。逍遙散。久之必兼補養。歸脾湯。命門火衰。不能生土。食久反出。其脈沉遲。八味丸加丁、沉。間進黑錫丹。精衰不能蒸騰於上。咽喉閉塞。水穀艱進。強食則吐者。六味丸加肉桂、五味。不應。加沉香、砂仁。
有陽虛不能統運。嘔逆便秘。用人參、大黃、附子攻之即通。然真氣竭者。終不可救。瘀血在膈。阻滯氣道而成者。代抵當丸作芥子大。服二錢。去枕仰臥。細細嚥之。但飲熱湯及椒、姜輒呃者。即瘀血也。反胃而胸中嘈雜不寧。或作或止。其人懊憹。面上有白點者。作蟲積治之。
丹方。治噎膈反胃。用虎䐗酥炙為末。每服二錢。獨參湯送下。或貓胞一具。炙脆為末。稍加腦、麝。陳酒服之。虎啖生人。貓食生鼠。其性則一。故可代用。若胃中寒痰。不能納食者。狗寶為末。每服五七分至一錢。陳酒服之。以上三方。輕者一服。重者三服。劇者不過七服。
後以理中、四君、八味等調之。又方。用陳香櫞一枚。去瓤。入生薑汁拌生附子末一兩。外以姜滓。濕紙裹煨。耎透焙燥為末。每服五七分至一錢。濃煎獨參湯服之。此孫兆變法也。反胃初愈。切不可與粥飲。每日與獨參湯。少加炒陳米。不時煎服。旬日後方可小試稀糜。往往即食飯者。
多致復病而危。凡反胃而致大吐白沫如雞子清者。是肺胃俱虛。矢如羊糞。則大腸血槁。即大補氣血。終亦必亡而已。
〔診〕胃反脈數無力為血虛。脈緩無力為氣虛。數而有力為有熱。數而滑疾為有痰。緊而滑者。寒飲上逆。小弱而澀。血虛胃反。寸緊尺澀。其人胸滿。不能食而吐。吐止者為下之。故不能食。設言未止者。此為胃反。故脈微澀。滑伯仁治一婦反胃。每隔夜食。至明晚皆吐出不消。
其脈沉而弱。他醫以暖胃藥罔效。滑遲疑未決。一日讀東垣書。謂反胃有三。氣積寒也。上焦吐者從於氣。中焦吐者從於積。下焦吐者從於寒。脈沉而遲。朝食暮吐。暮食朝吐。小溲利。大便秘。為下焦吐也。法當通其秘。溫其寒。復以中焦藥和之。滑得此說。遂以萸、茴、丁、桂、半夏。
二十餘劑而安。所謂寒淫所勝。平以辛熱也。
石頑治湯伯乾子。年及三旬。患嘔吐經年。每食後半日許。吐出原物。全不穢腐。大便二三日一行。仍不燥結。渴不喜飲。小便時白時黃。屢用六君子、附子理中、六味丸。皆罔效。日濱於危。逮後延余診之。其兩關尺弦細而沉。兩寸皆澀而大。此腎臟真陽大虧。不能溫養脾土之故。
遂以崔氏八味丸與之。或謂附子已經服過二枚。六味亦曾服過。恐八味亦未能克效也。余曰不然。此證本屬腎虛。反以薑、附、白朮伐其腎水。轉耗真陰。至於六味。雖曰補腎。而陰藥性滯。無陽則陰無以生。必於水中補火。斯為合法。服之。不終劑而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