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七 (30)
卷七 (30)
1. 小便黃赤
內經曰。諸病水液渾濁。皆屬於熱。夫小便黃赤有四。一屬肝熱。經曰。肝熱病者。小便先黃是也。二屬胃熱。經曰。胃足陽明之脈。氣盛則身以前皆熱。消穀善飢。溺色黃是也。三屬肺虛。經曰。肺手太陰之脈。氣虛則肩背痛。寒則少氣不足以息。溺色變是也。四屬腎虛。
經曰。冬脈者腎也。冬脈不及。則令人䏚中清。脊中痛。少腹滿。小便變是也。汗多而小便赤澀。夏月多有此證。盛暑汗既多。膀胱閉澀。則水不運下。四君子合五苓散。或五苓合生脈。或生脈合保元。或消暑丸、清燥湯選用。有小便赤短。體倦食少。缺盆痛。此脾肺腎俱虛也。
補中益氣下六味丸。滋其化源自愈。誤用滲利必危。已經分利。或病後有此。屬脾肺氣虛。不能施化。補中益氣加麥冬、五味。尺脈數大。陰火上炎。而小便赤少者。六味丸加麥冬、五味。肝熱者。頻欲解而赤澀梗痛。時覺凜凜。或發寒熱。六味丸多加牛膝。脈盛氣實者。龍薈丸。
胃熱者。口中乾淡引飲。肌膚壯熱。竹葉石膏湯。膀胱熱甚者。滋腎丸。
白話文:
【小便顏色黃深】
根據《內經》所述,各種疾病導致的體液混濁,大多歸因於體內熱氣過盛。小便呈現黃赤色的情況大致可分為四種:
一是肝臟熱氣過旺。《內經》提及,肝熱病患者,其小便會先變黃。
二是胃部熱氣過旺。《內經》記載,當胃部(足陽明胃經)氣血過盛時,身體前側均會感到熱感,且容易感到餓,同時小便顏色也會偏黃。
三是肺部虛弱。《內經》指出,當肺部(手太陰肺經)氣血不足時,可能出現肩膀背部疼痛,冷的時候則會感到呼吸困難,小便顏色也會變化。
四是腎臟虛弱。《內經》描述,冬季與腎臟相關,若冬季腎氣不足,可能會讓人感到腰腹部冰冷,脊椎疼痛,小腹脹滿,小便顏色也會有所改變。在夏季,汗多且小便赤澀的情況較常見。酷暑之下,大量出汗,導致膀胱閉塞不通,水分無法順利排出,這時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加上五苓散,或者五苓散加上生脈散,或者生脈散加上保元湯,或者消暑丸、清燥湯等進行治療。若出現小便赤短,身體疲倦,食慾減退,胸部疼痛,這可能是脾、肺、腎三臟都處於虛弱狀態。
可用補中益氣湯加上六味地黃丸來滋養,自行恢復健康。如果錯誤地使用排尿利尿的藥物,可能會帶來危險。如果已經使用了排尿利尿的藥物,或者病後出現這種情況,這可能是脾肺氣虛,無法正常運化,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麥冬和五味子。如果脈搏快速且強烈,陰火上升,導致小便顏色赤紅且量少,可以使用六味地黃丸加上麥冬和五味子。如果是肝熱引起的,頻繁想要排尿但小便赤澀且排尿時疼痛,時常感覺寒冷,甚至發燒,可以使用六味地黃丸加大劑量的牛膝。如果脈搏強烈且氣血充足,可以使用龍薈丸。
如果是胃熱導致的,口乾舌燥,常常想喝水,皮膚感到熱感,可以使用竹葉石膏湯。如果是膀胱熱氣過旺,可以使用滋腎丸。
2. 遺精
經曰。怵惕思慮則傷神。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。腎者。主蟄。封藏之本。精之處也。
五臟主藏精者也。傷則失守。謂一臟之真不得其正。則一臟之病作矣。厥氣客於陰器。則夢接內。厥陰主筋。故諸筋統繫於肝也。腎為陰。主藏精。肝為陽。主疏泄。故腎之陰虛。則精不藏。肝之陽強。則氣不固。若遇陰邪客於其竅。與所強之陽相感。則精脫而成夢矣。所謂陽強者。
乃肝藏所寄之相火強耳。故治以腎肝為主。亦有不在腎肝。而在心肺脾胃之不足者。然必傳於腎肝而後精方走也。治法若從他臟而起。則以初感病者為本。腎肝聚病者為標。若由腎肝二臟自得者。獨治腎肝。陰陽離決。水火不交通者。則既濟之。陰陽不相抱負者。則調和之。
陽虛者補其氣。陰虛者補其血。陽強者瀉其火。有正治反治。從少從多。隨其攸利。夢與人交接為夢遺。相火之強為患。不因夢感而自遺者。為精滑。心腎之傷居多。因思想無窮。所願不得而為白淫者。治法有五。神氣浮游。宜補中益氣湯加菖蒲。下硃砂安神丸。思久成痰。
迷於心竅。宜先服四七湯以豁其痰。後用豬苓丸、威喜丸調之。思想傷陰。八味丸去附子。加酒黃柏以滋養之。用心太過。心不攝腎以致失精者。遠志丸。因思欲不遂。則耳聞目見。其精即出。名曰白淫。辰砂妙香散。色欲過度。下元虛憊。滑泄不禁。六味丸加鹿茸、五味、龍骨。
失精夢泄。亦有因鬱火而得。故壯年火盛。多有流溢者。若以虛冷用熱劑。則精愈失。滋腎丸加生地、茯神、棗仁、菖蒲。夢遺為肝熱膽寒。以肝熱則火淫於外。魂不內守。故多淫夢失精。或時心悸。肥人多此。宜清肝。不必補腎。溫膽湯加人參、茯神、棗仁、蓮肉。遺精腰疼。
六味丸加杜仲、五味、菟絲、蓯蓉。中年以後。還少丹。精氣不足。吸吸短氣。遺精盜汗。濟生鹿茸丸。斫喪太過。滑泄不禁。兼心脾氣虛。飲食少進者。金鎖玉關丸加參、耆。脾腎俱虛。敗精失道。精滑不固者。九龍丹去當歸。加萆薢。五味。然不若萃仙丸尤妙。所謂敗精失道者。
非敗精不泄而有所蓄滯也。以精竅屢開。不能閉密。失其常度而流溢不止。故宜止澀之劑。小便過多。而便後常有滑精者。補中益氣湯下縮泉丸。痛而小便頻數者。禁用縮泉。以益智壯火。烏藥耗氣。非陰虛多火人所宜。遺精莖中癢而水道不禁。是陽虛有火。加減八味丸。脾虛不能堤水。
水虧不能制火者。聚精丸加參、朮、芡實、蓮鬚、五味。常服有效。大抵夢遺多是陰虛火氣用事。苟非確係陽虛。桂、附、鹿茸等助陽之藥。慎勿輕用。非確係氣虛。參、朮、遠志輩益氣之味。不可漫施。試觀夢遺。必在黎明陽氣發動之時。其為陰虛陽擾可知矣。凡身有熱而脈洪滑。
白話文:
經典上說,過度擔憂和思考會傷害精神,精神受損就會恐懼,導致遺精不止。腎臟主管封藏,是精氣儲存的根本。
五臟也都儲藏精氣,一旦受損就會失守。如果一個臟腑的真氣失去正常功能,就會產生這個臟腑的疾病。邪氣侵入陰部,就會做夢與人交合。足厥陰肝經主管筋脈,所以全身的筋脈都與肝有關。腎屬於陰,主藏精;肝屬於陽,主疏泄。因此,腎陰虛時,精氣就無法固藏;肝陽過盛時,氣就不穩固。如果遇到陰邪侵入,與過盛的陽氣相互作用,就會導致精液外洩,形成夢遺。所謂的陽氣過盛,其實是肝臟寄藏的相火過於旺盛。所以治療要以調理腎臟和肝臟為主。
但遺精的原因也可能不在腎肝,而是由於心、肺、脾、胃的不足。但最終都會影響到腎臟和肝臟,然後才會出現遺精。治療方法如果從其他臟腑引起的,就以最初發病的臟腑為根本,以腎肝的疾病為標。如果是腎肝本身的問題,就單獨治療腎肝。如果是陰陽失調、水火不相濟,就要調理使它們平衡。如果陰陽不互相協調,就要使之調和。
陽虛要補氣,陰虛要補血,陽氣過盛要瀉火。治療方法有正治也有反治,用藥劑量從小到大,根據情況選擇最有利的方式。夢中與人交合是夢遺,相火過盛是主要原因。如果不是因為做夢而遺精,而是自然滑脫,就稱為精滑,多是心腎受損所致。如果因為思想過多、慾望無法滿足而出現白濁,治療方法有五種:如果精神恍惚不定,應該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菖蒲,再服用硃砂安神丸。如果思考過久導致痰液堆積,阻塞心竅,應該先服用四七湯化痰,再用豬苓丸、威喜丸來調理。如果思考過度傷害陰液,就用八味丸去掉附子,加上酒黃柏來滋養陰液。如果過於用心,導致心臟無法固攝腎精而遺精,就用遠志丸。如果因為慾望無法滿足,導致看到聽到相關事物就遺精,稱為白淫,可以用辰砂妙香散。如果因為縱慾過度,導致下元虛弱,滑精不止,就用六味丸加上鹿茸、五味子、龍骨。
失精、夢遺也有因為鬱火引起的,所以壯年人火氣旺盛,容易遺精。如果當成虛寒用熱性藥物,反而會更嚴重。可以使用滋腎丸加上生地、茯神、棗仁、菖蒲。夢遺是因為肝熱膽寒,肝熱導致火氣外洩,魂魄不安,所以容易做淫夢、遺精,有時還會心悸,肥胖的人更容易這樣。應該清肝火,不需要補腎。可以用溫膽湯加上人參、茯神、棗仁、蓮肉。遺精導致腰痛,可以用六味丸加上杜仲、五味子、菟絲子、肉蓯蓉。中年以後可以用還少丹。如果精氣不足、呼吸短促、遺精盜汗,可以用濟生鹿茸丸。如果性生活過度導致滑精不止,同時心脾氣虛、食慾不振,可以用金鎖玉關丸加上人參、黃耆。如果脾腎都虛,導致精液失常、不能固攝,可以用九龍丹去掉當歸,加上萆薢、五味子。但效果不如萃仙丸。所謂的「敗精失道」,不是指精液壞死而滯留,而是因為精竅經常打開,無法關閉緊密,失去了正常的約束而持續外洩,所以要用收澀的藥物。小便過多,小便後常有滑精,就用補中益氣湯配合縮泉丸。如果小便時疼痛且頻繁,就不能用縮泉丸,因為益智會助長火氣,烏藥會耗氣,不適合陰虛火旺的人使用。如果遺精時陰莖瘙癢且小便失禁,是陽虛有火的表現,可以用加減八味丸。如果脾虛不能控制水液,腎水不足不能制約火氣,可以用聚精丸加上人參、白朮、芡實、蓮鬚、五味子,經常服用會有效。
總體來說,夢遺多是陰虛火旺所致。如果不是確定為陽虛,要謹慎使用桂枝、附子、鹿茸等助陽的藥物。如果不是確定為氣虛,也不要隨意使用人參、白朮、遠志等補氣的藥物。仔細觀察夢遺,通常發生在黎明陽氣發動的時候,可以知道是陰虛陽擾所導致。凡是身體有熱,脈搏洪大而滑的,都屬於這種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