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張氏醫通》~ 卷七 (2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 (29)

1. 小便不禁(小便頻數遺溺)

故用腎瀝湯、生脈散合六味丸收功。若萆薢分清滲水傷精之味。咸為切禁。此則肥盛多濕。故先與清胃豁痰之藥。然後理腎調脾。為治不得不異耳。

又治御前侍衛金漢光。年逾花甲。初夏誤飲新酒致病。前有淋瀝澀痛。後有四痔腫突。此陰虛熱陷膀胱也。先與導赤散。次進補中益氣。勢漸向安。惟庭孔澀痛未除。或令服益元散三服。遂致遺溺不能自主。投劑不應。直至新秋。脈漸耎弱。因採腎瀝之義。以羯羊腎制補骨脂。羊脬制菟絲子。濃煎桑根皮汁制螵蛸。甫進三日。得終夜安寢。涓滴靡遺矣。

白話文:

所以用腎瀝湯、生脈散合六味丸來達到治療效果。如果使用像萆薢分清飲這種利水滲濕而損傷精氣的藥物,是絕對禁止的。這種情況是因為患者體型肥胖,體內濕氣多,所以先用清胃化痰的藥物,然後再調理腎臟和脾胃,治療方法不得不有所不同。

另外,曾經治療一位御前侍衛金漢光,他年過六十,在初夏時因為誤喝新釀的酒而生病。起初有小便淋漓不暢、澀痛的症狀,後來出現四個痔瘡腫脹突出。這屬於陰虛熱邪下陷膀胱的病症。一開始用導赤散治療,接著服用補中益氣湯,病情逐漸好轉。只是小便時仍然感覺澀痛沒有消除,有人讓他服用益元散三次,反而導致小便失禁,無法自主控制。使用其他藥物治療也沒有效果,一直拖到初秋,脈象漸漸虛弱。因此我採用腎瀝湯的思路,用羯羊腎來炮製補骨脂,用羊膀胱來炮製菟絲子,用濃煎的桑樹根皮汁來炮製海螵蛸。才服用三天,就能整夜安穩睡覺,小便也完全恢復正常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