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七 (27)
卷七 (27)
1. 小便不禁(小便頻數遺溺)
王節齋曰。小便不禁。或頻數。古方多以為寒。而用溫澀之藥。殊不知陰虛屬熱者多。蓋火邪妄動。水不得寧。故不能禁而頻數也。是以老年人多頻數者。是膀胱血少。陽火偏旺也。治法宜滋腎水真陰。補膀胱津液為主。而佐以收澀之劑。六味丸加麥冬、五味之類。不可用溫藥也。
戴氏云。小便多者。乃下元虛冷。腎不攝水。以致滲泄。宜八味丸、生料鹿茸丸。若小便常急偏數。雖多而所出常少。放了復急。不澀痛。卻非淋證。亦有小便畢。少頃將謂已盡。忽再出些少者。多因從忍尿行房事而然。宜生料五苓散加阿膠。吞加減八味丸。小便不禁而淋瀝澀痛者。
此真陽不固而下滲也。固脬丸。不應。用加減桑螵蛸散。晝甚者。為陽虛。補中益氣加熟附子。夜甚者。為陰虛。八味丸。脬氣不足。小便頻數。晝甚於夜者。縮泉丸。或時清利過多。或時頻數赤澀者。舊用萆薢分清飲。多不應。改用加減八味丸效。若夜起小便多者。八味丸加五味子。
數而少為實熱。宜滲之。五苓減桂加滑石、甘草。數而色黃。虛熱也。宜滋陰六味丸。數而多。色白體羸。為真陽虛。升氣少而降氣多。須補右腎相火。八味丸加補骨脂、鹿茸。病後服苦寒泄利藥太過。小水不禁。或如稠泔色者。加減八味丸。
小便頻數。勞而益甚者。屬脾氣虛弱。補中益氣湯加山藥、五味。若小便澀滯。補之益甚者。乃膀胱熱結也。赤芍、赤茯苓、黑山梔、生甘草、木通、滑石、淡竹葉。目白睛黃。加茵陳。有血。加當歸、延胡索。脈滑數盛。加大黃二錢。芒硝一錢。大便通。小便亦利也。其脾肺氣燥不能化生者。
黃芩清肺飲。膀胱陰虛陽無以生者。滋腎丸。腎與膀胱俱虛。或肺氣不化。水泉澀數者。六味丸加麥冬、五味。若小便澀滯。或莖中痛。屬肝腎濕熱。龍膽瀉肝湯。
遺溺,經云。督脈生病為遺溺。肝所生病為遺溺。膀胱不約為遺溺。仲景云。下焦不歸則遺溺。天寒則腠理閉。氣濕不行。水下流於膀胱。則為溺與氣。故多溺而寒也。至於不禁。虛寒之甚。非八味丸、固脬丸、加減桑螵蛸散不效。然亦有熱客腎部而遺尿者。經曰。淫氣遺溺。
痹聚在腎。此係熱證。其證發熱作渴。或時閉澀。或時自遺。或陰挺不能約制。午前小劑補中益氣加黑山梔。午後大劑生料六味丸加五味子。常服自效。夏月暑病遺尿者。白虎加人參湯。一服即應。有先因病淋。服利藥太多。致溺不禁者。補中益氣少佐熟附子。有所傷損。汙血蓄於胞中。
亦令遺失。鹿角屑炙黃為末。和桃仁泥等分。酒調三錢。咳而遺溺屬膀胱。茯苓甘草湯。不應。五苓散。小兒胎中受冷遺尿。一味補骨脂炒研。臨臥紅酒調服。即不遺。孕婦及產後遺尿。見婦人門。
白話文:
王節齋說,小便失禁,或是頻繁小便,古時候的藥方大多認為是寒症,所以使用溫熱收澀的藥物。但其實很多是因為陰虛導致的熱症。這是因為虛火妄動,水液無法安寧,所以才會不能控制而頻繁小便。因此,老年人多有頻繁小便的狀況,是因為膀胱血少,陽火偏旺的緣故。治療方法應該以滋養腎水真陰,補充膀胱的津液為主,再輔以收斂固澀的藥物。可以使用六味丸加麥冬、五味子之類的藥材,絕對不能使用溫熱的藥物。
戴氏說,小便多的人,是下元虛寒,腎臟無法固攝水分,以致於滲漏。應該使用八味丸、生料鹿茸丸。如果小便常常急迫頻繁,雖然尿量多但每次都很少,排完又馬上想尿,沒有澀痛感,這並不是淋證。也有些人小便完後,過一會兒又覺得好像還沒尿乾淨,又再滴出一些,這大多是因為忍尿後行房事造成的。應該使用生料五苓散加阿膠,搭配加減八味丸一起服用。小便失禁且淋漓澀痛,
這是真陽不固,向下滲漏的現象。使用固脬丸沒有效果,應該使用加減桑螵蛸散。白天症狀嚴重是陽虛,用補中益氣湯加熟附子。晚上症狀嚴重是陰虛,用八味丸。膀胱氣虛弱,小便頻繁,白天比晚上更嚴重,用縮泉丸。有時候小便清利太多,有時候頻繁且赤澀,以前用萆薢分清飲多半沒效,改用加減八味丸就有效。如果晚上起床小便多次,用八味丸加五味子。
小便次數多但量少是實熱,應該用滲濕的方法。使用五苓散減桂枝,加滑石、甘草。小便次數多且顏色黃,是虛熱,應該滋陰,使用六味丸。小便次數多且量多,顏色白且身體虛弱,是真陽虛,升氣少而降氣多,必須補右腎相火,使用八味丸加補骨脂、鹿茸。病後服用過多苦寒瀉下的藥物,導致小便失禁,或者像稠米湯的顏色,用加減八味丸。
小便頻繁,勞累後更嚴重,屬於脾氣虛弱,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藥、五味子。如果小便澀滯,服用補藥後更嚴重,是膀胱有熱邪鬱結,用赤芍、赤茯苓、黑山梔、生甘草、木通、滑石、淡竹葉。如果眼白發黃,加茵陳。如果有血,加當歸、延胡索。脈象滑數盛,加大黃二錢、芒硝一錢,使大便通暢,小便也會通利。如果脾肺氣燥,不能化生水液,
可以用黃芩清肺飲。膀胱陰虛,陽氣無法產生,用滋腎丸。腎與膀胱都虛弱,或是肺氣無法化生,導致水液澀滯頻繁,用六味丸加麥冬、五味子。如果小便澀滯,或是陰莖疼痛,屬於肝腎濕熱,用龍膽瀉肝湯。
遺尿,經文說,督脈生病會導致遺尿,肝臟生病也會導致遺尿,膀胱不能約束也會導致遺尿。張仲景說,下焦不歸就會遺尿。天氣寒冷時,皮膚毛孔閉合,氣濕無法運行,水液下流到膀胱,就會形成尿液和濕氣,所以多尿且怕冷。至於小便失禁,是虛寒的極致表現,必須用八味丸、固脬丸、加減桑螵蛸散才能有效。然而,也有因為熱邪侵犯腎部而導致遺尿的,經文說,淫氣會導致遺尿。
痹症聚集在腎臟,屬於熱證。症狀是發熱口渴,有時小便閉塞澀痛,有時自行遺尿,或陰部無法約束。上午用小劑量的補中益氣湯加黑山梔,下午用大劑量的生料六味丸加五味子,長期服用就會有效。夏天因為暑熱生病導致遺尿,用白虎加人參湯,一服用就有效。有的是因為之前患有淋病,服用過多利尿藥,導致小便失禁,用補中益氣湯少加熟附子。如果身體有損傷,瘀血積聚在膀胱中,
也會導致遺尿。用鹿角屑炙黃後磨成粉,和桃仁泥等分,用酒調和服用三錢。咳嗽導致遺尿屬於膀胱問題,用茯苓甘草湯。沒有效果,用五苓散。小孩子在胎中受寒導致遺尿,用單味補骨脂炒過研磨,睡前用紅酒調服,就不會遺尿。孕婦及產後遺尿,請參考婦科相關章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