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七 (2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 (21)

1. 大便不通

以其味鹹氣濁也。丹方:治腎肝風秘,至夜微發寒熱者,用生何首烏兩許頓煎服之,神應。若暴病熱邪固結,及中有留滯者禁用,以其純陰味澀,無養正祛邪之力也。失血後煩渴,大便不通,一味生地黃搗汁服之。大病後不得寐,大便不通,一味熟棗仁,擂水去滓,煮粥頻食。

血枯燥結,恆用熟地黃蜜煎常服,或熬膏亦佳。又老人血枯便閉,用生地黃、當歸身、鮮首烏各四兩,廣皮一兩,熬膏燉熱服半小杯,不通,三五次效。實秘者,能飲食,小便赤澀,枳實、檳榔、木香、砂仁、蓬朮、大黃、皂肉灰之屬。氣滯腹急,大便秘澀,六磨湯加大黃。

諸秘服藥不通,或虛人畏服利藥者,宜蜜煎導、削醬姜導,分寒熱選用。其豬膽導,非傷寒邪熱,不可輕試。病人胃氣虛者,用之往往有呃逆之虞,不可不慎。

或問:乾結之甚,硝、黃亦可暫用否?曰:承氣湯用硝、黃,乃傷寒邪熱入里,胃液乾枯,腎水涸竭,故宜急下以救陰津為務。若老人虛人,及病後腎水本虧,以致燥結,再用硝、黃下之,是虛其虛,目下取快一時,來日復秘愈甚。欲再下之,雖鐵石不能通矣。倘遇此證,當勸慰之,緩圖奏效,切勿性急,自貽其咎也。

〔診〕陽結脈沉數,或促;陰結脈遲伏,或結。老人虛人便秘,脈多沉伏而結促不勻,若見雀啄者不治。

白話文:

大便不通,是因為它味道鹹且氣濁。有個丹方,治療因腎臟或肝臟風邪引起的便秘,如果到了晚上稍微感到寒冷發熱,可以使用生何首烏約兩份,立刻煎煮後服用,效果神奇。但如果是急性發病,因熱邪積聚,或是腸胃中有東西滯留,則不可以使用這個方子,因為它屬於純陰性,味道澀,沒有扶正祛邪的功效。失血後感到煩躁口渴,大便不通,可以用單味生地黃搗汁服用。大病後無法入睡,大便不通,可以用單味熟棗仁,磨成水後去渣,煮粥頻繁食用。

若是因為血枯燥結導致的便秘,經常使用熟地黃加蜂蜜煎煮後服用,或者熬製成膏狀也可以。另外,老人因血枯造成的便秘,可以使用生地黃、當歸身、鮮何首烏各四兩,加上廣陳皮一兩,熬製成膏狀,溫熱後服用半小杯,如果沒效,服用三到五次就會見效。如果是屬於實熱性的便秘,能正常飲食,小便赤澀,可以使用枳實、檳榔、木香、砂仁、蓬朮、大黃、皂角灰等藥材。如果是氣滯腹部脹痛、大便乾澀,可以使用六磨湯加上大黃。

各種便秘吃藥都沒效,或者虛弱的人害怕服用瀉藥,可以考慮使用蜜煎導法,或是用削成圓錐形的醬薑塞入肛門導便,要根據寒熱情況選擇使用。至於豬膽導法,除非是外感傷寒邪熱引起的便秘,否則不可輕易嘗試,因為虛弱的病人使用,往往會有噁心嘔吐的危險,務必謹慎。

有人問,如果大便乾燥堅硬非常嚴重,是否可以暫時使用硝石、大黃等藥物?回答說:承氣湯使用硝石、大黃,是針對傷寒邪熱進入體內,導致胃液乾枯、腎水耗竭的情況,所以才需要緊急瀉下,以保存陰液。但如果是老人、體虛的人,以及病後腎水本來就虧損,導致的乾燥便秘,如果再用硝石、大黃瀉下,反而會讓虛更虛,雖然能暫時見效,但之後便秘會更加嚴重,想再用瀉藥,即使再厲害的藥物也沒用了。遇到這種情況,應該好好勸慰病人,慢慢調理才能見效,千萬不要急躁,自找麻煩。

[診斷]陽熱性的便秘,脈象多沉而數、或者快而有停頓;陰寒性的便秘,脈象多遲而沉伏、或者結代。老人或虛弱體質者的便秘,脈象多沉伏,且結促不均勻。如果出現雀啄脈,則病情嚴重難以治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