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七 (20)
卷七 (20)
1. 大便不通
經曰。北方黑色。入通於腎。開竅於二陰。(可知大便閉結專責之少陰。證狀雖殊。總由津液枯竭也。)腎苦燥。急食辛以潤之。(當歸肉蓯蓉之類。)
腎主五液。津液盛則大便如常。房欲過度。精血耗竭。多致秘結。或飢飽勞役。損傷胃氣。或辛熱厚味。漸漬助火。伏於血中。耗散真陰。津液虧少。致令大便結燥。高年血不充。每患是疾。故古人有胃實脾虛。風秘氣秘痰秘。冷秘熱秘。虛秘實秘之分。臨證所當細察詳問也。
胃實而秘。善飲食。小便赤澀。麻仁丸。脾虛不能運化。倦怠懶於言動。補中益氣倍升、柴、當歸。煎成調生蜜、麻油。清氣一升。濁氣自降。有脾虛下秘者。以此湯下麻仁丸。風秘者。風入大腸。傳化失職。羌、防、蘇子、枳殼、麻仁、杏仁、皂角灰。煎服潤腸丸。氣秘者。
氣不升降。穀氣不升。其人多噫。枳殼、沉香、蘇子、檳榔、烏藥、陳皮。煎服降氣散。或四磨、六磨選用。痰秘者。痰飲濕熱阻礙。氣不升降。頭汗喘滿。胸脅痞悶。眩暈腹鳴。半夏、茯苓、木香、檳榔、枳實、橘紅、香附、白芥子、薑汁、竹瀝。不應。加大黃、黃連。甚則控涎丹下之。
冷秘者。六脈沉遲。面白或黑。凝陰固結。胃氣閉塞。腸內氣攻。腹中喜熱惡冷。藿香、厚朴、薑、桂、枳殼、陳皮、生薑。煎服半硫丸。熱藥多秘。惟硫黃性緩而通。冷藥多泄。惟黃連厚腸止泄。如陰寒秘結。當與陽藥冰冷服之。然數服中。間與清潤藥一服。不令結秘。若病本虛寒。
標顯躁熱。亦宜助陽藥中少加苦寒以去熱躁。躁止勿加。熱秘者。六脈數實。面赤口乾。身熱腸胃脹悶。時欲得冷。或口舌生瘡。二腸熱結。蘇子、黃芩、生地、芍藥、杏仁、枳殼。煎服潤腸丸。或四順清涼飲。虛秘者。不能飲食。小便清白。或年高。或病久。或脾虛津枯血少。
歸身、熟地、蓯蓉、參、耆、沉香、松子仁、桃仁、麻仁、蜂蜜。或麻仁、枳殼、當歸、人參。蜜丸服之。瘦人血枯火秘。通幽湯煎成。入蜜服之。老人津枯。婦人產後去血過多。及發汗利小便。病後血氣未復。虛勞骨蒸。皆能作秘。惟當益氣補水養血。不可用硝、黃利藥。
巴豆、牽牛。尤在所禁。有一種大便不通。腹中脹悶。求通不得。頻頻登廁。努力太過。虛氣被掙下注。肛門裡急後重。時不可忍。氣逆嘔惡。渴而索水。飲食不能。呻吟不絕。欲與通利。則氣以下脫。欲與升提。則氣以上逆。嘔惡難堪。人參、枳殼、當歸煎服。加陳香櫞皮尤效。
腎臟血虛。大腸風秘。生何首烏搗自然汁一盞。和白蜜。燉熱服之。六味丸加蜜調服亦通。固本丸作膏常服亦妙。古方治老人燥結。多用蓯蓉。不知胃氣虛者。下口即作嘔吐。肥人胃中多有痰濕。尤非所宜。惟命門火衰。開闔失職者。方為合劑。然須丸服。若作湯。亦必作吐。
白話文:
大便不通
醫書上說,北方對應黑色,與腎相通,並在前後二陰(肛門、尿道)開竅。(由此可知,大便不通主要是少陰腎的問題。雖然症狀各不相同,但總歸都是因為體內津液枯竭的緣故。)腎臟喜歡濕潤,所以要趕緊吃些辛味滋潤的食物(像是當歸、肉蓯蓉等)。
腎臟主管體內各種液體,當津液充足時,大便自然順暢。如果房事過度,導致精血耗損,就容易便秘。或者因為飢餓、過飽、勞累,損傷了胃氣;又或者長期食用辛辣油膩的食物,助長了體內火氣,潛伏在血液中,耗散了真陰,使得津液虧少,導致大便乾燥。老年人因為氣血不足,也常常會有便秘的問題。因此,古人將便秘分為胃實、脾虛、風秘、氣秘、痰秘、冷秘、熱秘、虛秘、實秘等不同類型,在診斷時應仔細觀察、詳細詢問。
因為胃實導致的便秘,通常比較能吃,小便赤黃澀痛。可以用麻仁丸來治療。如果是因為脾虛,無法運化食物,導致倦怠、不愛說話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,加倍使用升麻、柴胡、當歸,煎好後加入生蜂蜜、麻油一起服用。這樣可以提升清氣,讓濁氣下降。對於脾虛引起的便秘,可以用這個湯藥送服麻仁丸。風秘是因為風邪進入大腸,導致傳導功能失常,可以用羌活、防風、蘇子、枳殼、麻仁、杏仁、皂角灰煎服,或服用潤腸丸。氣秘是因為體內氣機不順暢,穀氣無法上升,患者常常會打嗝。可以用枳殼、沉香、蘇子、檳榔、烏藥、陳皮煎服,或服用降氣散,或者根據情況選用四磨湯或六磨湯。痰秘是因為痰飲濕熱阻礙氣機升降,導致頭部出汗、喘滿、胸脅痞悶、眩暈、腹鳴。可以用半夏、茯苓、木香、檳榔、枳實、橘紅、香附、白芥子、薑汁、竹瀝,如果效果不佳,可以加大黃、黃連,嚴重時可以用控涎丹來治療。
冷秘是因為脈象沉遲,面色蒼白或發黑,體內陰寒凝結,導致胃氣閉塞,腸內氣亂竄,腹部喜歡溫熱、厭惡寒冷。可以用藿香、厚朴、乾薑、桂枝、枳殼、陳皮、生薑煎服,或服用半硫丸。雖然熱性藥物容易導致便秘,但硫黃性質溫和,可以通便。寒性藥物容易導致腹瀉,但黃連可以收澀腸道、止瀉。如果陰寒導致的便秘,可以用熱性藥物冰冷服用,但服用幾次後,要間歇服用一些清潤的藥物,以避免便秘。如果病症本來就是虛寒,卻表現出燥熱,可以加入少量苦寒藥物在溫陽的藥中,來去除燥熱,燥熱停止後就不要再加。熱秘是因為脈象洪數有力,面色赤紅、口乾舌燥,身體發熱、腸胃脹悶,喜歡涼爽,或是口舌生瘡,這是因為腸道內熱結。可以用蘇子、黃芩、生地、芍藥、杏仁、枳殼煎服,或服用潤腸丸,或四順清涼飲。虛秘是因為沒有食慾,小便清澈,或是因為年老、久病、脾虛津液枯竭、氣血不足。可以用當歸身、熟地、肉蓯蓉、人參、黃耆、沉香、松子仁、桃仁、麻仁、蜂蜜,或是用麻仁、枳殼、當歸、人參製成蜜丸服用。瘦弱的人因為血虛火旺引起的便秘,可以用通幽湯煎好加入蜂蜜服用。老年人津液枯竭,婦女產後失血過多,或因為發汗、利尿,病後氣血尚未恢復,虛勞骨蒸等,都會引起便秘,需要益氣、補水、養血,絕對不能使用硝、黃等瀉藥,更不能使用巴豆、牽牛等峻烈的藥物。
還有一種便秘,腹部脹悶,想排便卻排不出來,頻繁跑廁所,用力過猛,導致虛氣下陷,肛門裡急後重,難以忍受,同時伴有氣逆嘔吐、口渴想喝水、沒食慾,呻吟不斷。如果用瀉藥,會導致氣往下脫;如果用升提的藥物,又會導致氣往上逆,嘔吐更加嚴重。可以用人參、枳殼、當歸煎服,加入陳香櫞皮效果更好。
腎臟血虛、大腸有風,可以用生何首烏搗汁,加入白蜜,燉熱服用。或者用六味丸加蜂蜜調服。也可以用固本丸製成藥膏長期服用。古方治療老年人便秘多用肉蓯蓉,但如果胃氣虛弱的人服用,會引起嘔吐。肥胖的人胃中多有痰濕,更不適合使用肉蓯蓉。只有命門火衰,開闔功能失常的人,才適合使用肉蓯蓉。但要製成丸藥服用,如果製成湯藥,也容易引起嘔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