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六 (19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六 (19)

1. 十棗湯(玉函)

治懸飲內痛。脅下有水氣。脈弦數。

芫花(熬),甘遂,大戟(泡去骨。等分。)

上三味。搗篩。以水一升五合。先煮大棗肥者十枚擘。取八合去滓。納藥末。強人服一錢匕。羸人服半錢匕。平旦溫服。若下少。病不除者。明日更服。加半錢匕。得快下利後。糜粥自養。(補天石。加生薑汁。傷寒五法。加肉桂。)

神祐丸,治陽水腫脹。大小便秘。

十棗湯本方各一兩。加大黃二兩。黑牽牛頭末四兩。輕粉一錢。煮紅棗肉為丸。初服五七丸。日三服。漸加。快利為度。按此方守真本仲景十棗湯加牽牛、大黃、輕粉三味。較十棗倍峻。然作丸緩進。則威而不猛。其法最良。其於神祐丸中。加青皮、陳皮、木香、檳榔各半兩。

名舟車神祐。已屬蛇足。更於舟車丸中。加入乳香、沒藥。名除濕丹。風斯愈下。殊不足法。

控涎丹,治脅下痰積作病。

十棗湯去芫花、大棗。加白芥子等分為末。曲糊丸。服十五丸至二十丸。驚疾。加硃砂、全蠍。酒痰。加雄黃、全蠍。驚氣成塊者。加穿山甲、鱉甲、延胡索、蓬朮。臂痛。加桂枝、薑黃。痰嗽。加風化硝。寒痰。加丁香、肉桂、胡椒。甘遂直達涎結之處。大戟能攻胸脅之涎。

白芥子能破支結之飲。此攻痰涎之峻劑也。凡形盛色蒼氣壯脈實人有上證。但服此藥數服。其病如失。後以六君子調補。若氣虛皎白。大便不實。小便清利者誤服。不旋踵而告變矣。

白話文:

十棗湯(玉函)

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胸腔內疼痛,以及肋骨下有水氣積聚,脈象呈現弦而數的情況。

藥材:芫花(要先熬煮過)、甘遂、大戟(要泡過去除骨頭,這三味藥等分使用)。

製作方法:將上述三味藥材搗碎過篩,加入一升五合的水煮,先放入十枚肥大的紅棗,剝開後煮到剩八合,去除棗渣,再將藥粉加入。身體強壯的人服用一錢匕,虛弱的人服用半錢匕,在早上空腹時溫服。如果排泄物不多,病症沒有消除,隔天再服,劑量增加半錢匕。直到腹瀉暢快後,要用稀粥調養身體。(可以加入補天石,或是生薑汁。如果是治療傷寒,可以參考五種治療方法,並加入肉桂。)

神祐丸

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全身陽性水腫、大小便不通暢的症狀。

藥材:十棗湯原方藥材各一兩,再加上大黃二兩、黑牽牛頭末四兩、輕粉一錢。將紅棗煮爛取肉做成丸。

服用方法:一開始服用五到七丸,一天服用三次,逐漸增加劑量,直到腹瀉暢快為止。這個方子是在仲景十棗湯的基礎上,增加了牽牛、大黃、輕粉三味藥,藥性比十棗湯更加猛烈。但是做成藥丸緩慢服用,這樣藥性威猛卻不至於過於劇烈,這種方法最好。此外,有人在神祐丸中,加入青皮、陳皮、木香、檳榔各半兩,稱之為舟車神祐丸,已經是多此一舉。有人在舟車丸中,再加入乳香、沒藥,稱之為除濕丹,這樣做只會使病情更糟,不值得學習。

控涎丹

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肋下有痰積聚而引起的疾病。

藥材:去除十棗湯中的芫花、大棗,加入白芥子,等分研磨成粉,用麵糊做成丸。

服用方法:服用十五到二十丸。如果是治療驚嚇引起的疾病,可以加入硃砂、全蠍;如果是喝酒引起的痰,可以加入雄黃、全蠍;如果是因驚嚇而產生硬塊,可以加入穿山甲、鱉甲、延胡索、蓬朮;如果是手臂疼痛,可以加入桂枝、薑黃;如果是咳嗽有痰,可以加入風化硝;如果是寒痰,可以加入丁香、肉桂、胡椒。甘遂能夠直達積聚痰涎的地方,大戟能夠攻破胸脅的痰涎,白芥子能夠破除支節間的痰飲。這個方子是攻逐痰涎的峻猛藥方。凡是身體壯實、面色蒼黑、氣息強盛、脈象實大的人,如果出現上述症狀,服用這個藥方幾次就會痊癒。之後可以用六君子湯來調理身體。如果是氣虛、面色蒼白、大便稀溏、小便清長的人誤服此藥,很快就會發生危險。

2. 五苓散(玉函)

治傷寒表裡未解。渴而小便不利。

白朮(生),茯苓,豬苓(各二錢),澤瀉(三錢),桂(一錢)

上五味。為散。白飲和服方寸匕。日三服。或生料煎服。溫覆取微似汗。按五苓散。本治太陽經邪犯本。渴而小便不利。飲水即吐之水逆。故用二苓、澤、術。利水生津。又需桂以蒸動其津。則渴者自不渴矣。後人不達此義。每用五苓治陰虛泉竭之證。重涸其水。發熱發渴。

勢必轉加。豈方之咎歟。況有去桂而用四苓者。曷知此方全賴桂之辛溫。則術不至壅滿。用方者當須識此。無愧聖賢一脈。

豬苓湯(玉函),治渴欲飲水。小便不利。及少陰病下利。咳而嘔渴。心煩不得眠。

五苓散去朮、桂。加滑石、阿膠等分。水煎去滓溫服。日三。按此太陽少陰藥也。五苓散用術以導水滋干。即兼桂之辛溫以蒸動其津氣。此用滑石之清熱利水。即兼阿膠之甘潤以保護其血液。汗乃血之液。故汗出多而渴者禁用。

豬苓散(金匱),治嘔吐思水。

五苓散去澤瀉、桂。為散。飲服方寸匕。日三服。

澤瀉湯(金匱),治支飲眩冒。

五苓散去豬苓、茯苓、桂。

茯苓澤瀉湯(金匱),治胃反吐而渴欲飲水。

五苓散去豬苓。加甘草、生薑。(家秘。加蘆根。)

茯苓戎鹽湯(金匱),治胞中精枯。血滯小便不利。

五苓散去豬苓、澤瀉、桂。加戎鹽。(即青鹽)

桂苓丸,治腎氣上逆。水泛為痰。逆沖膈上。及冒暑煩渴。飲水過多。腹脹小便不利。

五苓散去豬苓、澤瀉、白朮。用桂一兩。茯苓二兩。蜜丸。沸湯下二錢。日三服(作湯名桂苓飲。)

桂苓甘露飲,治溫熱病。小便不通。煩渴引飲。

五苓散加真寒水石、石膏、滑石。

四苓散,治小便赤澀脹痛。及溫熱時行煩渴。

五苓散去桂。

茵陳五苓散(金匱),治黃癉小便不利。

五苓散加茵陳蒿。

春澤湯,治氣虛傷濕。小便不利。

五苓散加人參。

葶藶木香散,治陽水腹脹。大小便秘。

五苓散加葶藶、木香、木通、滑石、甘草。

白話文:

五苓散(玉函):治療傷寒表裡症狀都沒解除,感到口渴但小便不利的狀況。

藥材組成:生白朮、茯苓、豬苓(各八克),澤瀉(十二克),桂枝(四克)

將以上五味藥材磨成粉末,用開水沖服一小匙藥粉,一天服用三次。或者將藥材直接煎煮服用,服用後稍微蓋被子,使身體微微出汗。五苓散原本是治療太陽經邪氣侵入體內,導致口渴又小便不暢,喝水就吐的「水逆」症狀。所以使用二苓(茯苓、豬苓)、澤瀉、白朮來利水生津。還需要用桂枝來推動體內津液的運行,這樣口渴自然就不會了。後人不了解這個道理,常常用五苓散來治療陰虛導致津液枯竭的症狀,反而會更加耗損體內的水分,使發熱口渴的症狀加重,這難道是藥方的過錯嗎?況且還有去掉了桂枝而用四苓散的情況,哪裡知道這個藥方完全依賴桂枝的辛溫之性,才能避免白朮過於壅滯。使用這個藥方的人必須了解這個道理,才能不愧對聖賢的傳承。

豬苓湯(玉函):治療口渴想喝水,小便不暢,以及少陰病導致的腹瀉、咳嗽、嘔吐、口渴、心煩失眠。

五苓散去掉白朮、桂枝,加入滑石、阿膠,用等份量的藥材加水煎煮後去除藥渣,溫服,一天服用三次。這個方劑是治療太陽、少陰病症的藥方。五苓散用白朮來導引水分,滋潤乾燥,同時配合桂枝的辛溫來推動津液運行。這個方劑用滑石來清熱利水,同時配合阿膠的甘潤來保護血液。汗液是血液中的津液,所以出汗過多而口渴的人禁用此方。

豬苓散(金匱):治療嘔吐想喝水的症狀。

五苓散去掉澤瀉、桂枝,磨成粉末,用開水沖服一小匙藥粉,一天服用三次。

澤瀉湯(金匱):治療支飲導致的頭暈目眩。

五苓散去掉豬苓、茯苓、桂枝。

茯苓澤瀉湯(金匱):治療胃氣上逆導致的嘔吐、口渴想喝水的症狀。

五苓散去掉豬苓,加入甘草、生薑。(家傳秘方會加入蘆根。)

茯苓戎鹽湯(金匱):治療膀胱精液枯竭,血液滯留導致的小便不暢。

五苓散去掉豬苓、澤瀉、桂枝,加入戎鹽(即青鹽)。

桂苓丸:治療腎氣上逆,水液泛濫成痰,逆流衝擊膈膜,以及中暑煩渴、飲水過多、腹脹、小便不暢。

五苓散去掉豬苓、澤瀉、白朮,用桂枝四克、茯苓八克,加蜂蜜做成藥丸。用沸水送服二錢,一天服用三次(做成湯劑服用,則稱為桂苓飲)。

桂苓甘露飲:治療溫熱病,小便不通、煩渴想喝水。

五苓散加入真寒水石、石膏、滑石。

四苓散:治療小便赤黃、排尿澀痛、腹脹,以及溫熱病導致的煩渴。

五苓散去掉桂枝。

茵陳五苓散(金匱):治療黃疸、小便不暢。

五苓散加入茵陳蒿。

春澤湯:治療氣虛導致的濕邪損傷、小便不暢。

五苓散加入人參。

葶藶木香散:治療陽水導致的腹脹,大小便不通暢。

五苓散加入葶藶子、木香、木通、滑石、甘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