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張氏醫通》~ 卷六 (37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 (37)

1.

夫悸之證狀不齊。總不外於心傷而火動。火鬱而生涎也。若夫虛實之分。氣血之辨。痰與飲。寒與熱。外感六淫。內傷七情。在臨證辨之。

〔診〕沉細屬飲。結代者。虛而有飲。虛弱者。屬氣虛。沉數者。為血熱。尺中弦緊。為腎氣凌心。寸口脈動而弱。動則為驚。弱則為悸。

石頑治老僧悟庵。心悸善恐。遍服補養心血之藥。不應。天王補心丹服過數斤。悸恐轉增。面目四肢。微有浮腫之狀。乃求治於石頑。察其形。肥白不堅。診其脈。濡弱而滑。此氣虛痰飲侵漬於膈上也。遂以導痰湯稍加參、桂通其陽氣。數服而悸恐悉除。更以六君子加桂。水泛作丸。調補中氣而安。

白話文:

心悸這種疾病的症狀有很多種,但總體來說不外乎是心臟受到損傷導致心火妄動,或是心火鬱結產生痰涎。至於虛證還是實證,以及氣虛或血虛的區別,還有是痰還是飲,寒還是熱,外感六淫或內傷七情的因素,這些都要在看診時仔細辨別。

診斷上,如果脈象沉而細,多半是體內有飲邪;脈象結代,表示身體虛弱且有飲邪;脈象虛弱,表示是氣虛;脈象沉而數,表示體內有血熱;如果尺脈弦而且緊,表示腎氣上逆侵擾心臟;寸脈跳動且虛弱,跳動表示受到驚嚇,虛弱則表示心悸。

有個叫悟庵的老和尚,有心悸且容易恐懼的毛病,吃了很多補養心血的藥都沒用,甚至連天王補心丹都吃了好幾斤,心悸恐懼反而更嚴重,臉色和四肢也稍微出現浮腫。於是請石頑醫師診治。石頑觀察他的體型,肥胖而虛浮不結實,把脈則發現脈象濡弱且滑,判斷這是氣虛痰飲侵擾到橫膈膜所致。因此開立導痰湯,並稍加人參、肉桂來疏通陽氣。服藥幾次後,心悸恐懼就都消除了。之後再用六君子湯加肉桂,做成水丸服用,以調補中氣來鞏固療效。

2.

經曰。心怵惕思慮則傷神。神傷則恐懼自失。(神傷則心怯。火傷則畏水。)膽病者驚惕。心下憺憺。恐人將捕之。肝病者如人將捕之。腎病善怒。心惕惕如人將捕之。心胞絡是動。心中憺憺大動。精氣並於腎則恐。胃為恐。(土邪傷水故也。)恐則精卻。卻則上焦閉。閉則氣還。還則下焦脹。故氣不行矣。(恐則熱傷其腎。故精虛志不足也。)

恐者。似驚悸而實非。忽然心中恐懼。如人將捕之狀。屬腎本臟。而傍及於他臟。治法則有別焉。治腎傷者。宜補精髓。六味丸加枸杞、遠志。治肝虛者。宜養陰血。六味丸加棗仁、龍齒。治陽明者。壯其氣。四君子加木香。治心包者。鎮其神。遠志丸加硃砂、琥珀、犀角。

頭眩而恐。脈弦無力。屬膽虛。六君子加柴胡、防風、當歸。兼進加減八味丸。膽虛目暗。喉痛數唾。眩冒五色所障。夢見爭訟。恐懼面色變者。補膽防風湯。勞心思慮傷魂者。羸瘦善恐。夢寐不寧。一味鹿角膠。酒溶多服效。腎臟陽虛善恐。八味丸。

白話文:

經典裡說,當心靈受到驚嚇或過度思考,會損傷精神。精神受損後,就會產生恐懼感,甚至失去自我控制(精神受損會讓人膽小,心火受損會讓人怕水)。有膽臟疾病的人會感到驚慌,胸口會有空洞感,總感覺好像有人要來抓他。肝臟有問題的人也會有同樣的感覺,腎臟疾病患者容易生氣,心裡總感覺好像有人要來抓他。當心臟的經絡運作失常時,心裡會有強烈的跳動感,精氣聚集在腎臟時,就會產生恐懼感。胃部疾病也可能引發恐懼感(這是因為土相剋水的緣故)。恐懼會導致精氣退縮,精氣退縮則會使上焦閉塞,上焦閉塞又會使氣體迴流,導致下焦脹大,因此氣體無法順利流通。(恐懼會讓腎臟過熱,因此會造成精氣虛弱和意志不足。)

所謂的恐懼,與驚嚇相似但實際不同,突然間心中會產生恐懼感,就像有人要來抓你一樣。這種狀況主要與腎臟相關,但也可能影響到其他臟器。治療方法各有不同。對於腎臟受損的情況,應該補充精氣,可以使用六味地黃丸,再添加枸杞和遠志。對於肝臟虛弱的情況,應滋養陰血,可以使用六味地黃丸,再添加酸棗仁和龍齒。對於陽明經絡的疾病,應增強氣力,可以使用四君子湯,再添加木香。對於心包疾病,應安撫精神,可以使用遠志丸,再添加硃砂、琥珀和犀角。

若出現頭暈和恐懼的症狀,且脈象弦細無力,這屬於膽臟虛弱。可以使用四君子湯,再添加柴胡、防風和當歸,同時服用加減八味丸。膽臟虛弱導致視力模糊、喉嚨疼痛、頻繁吐口水、頭暈眼花、夢見爭執,以及恐懼和麪色改變等症狀,可服用補膽防風湯。因勞累和過度思考導致魂魄受損的人,身體會消瘦,容易恐懼,睡眠不安,可服用鹿角膠,用酒溶解後大量服用,效果較佳。腎臟陽氣虛弱導致的恐懼,可服用八味地黃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