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六 (24)
卷六 (24)
1. 痙(與纘結二論痙例參看)
或時搐搦,脈來遲濡弦細,桂枝湯加栝蔞。血虛之人發痙,或反張,或隻手足搐搦,或但左手足動搖,十全大補湯加鉤藤、蠍尾。風熱痰壅,發痙不省,或隻手足搐搦,或只右手足動搖,宜祛風導痰湯。痙病胸滿,口噤咬牙,腳攣急,臥不著席,大便硬者,可與大承氣湯。若一邊牽搐,
一眼喎斜者,屬少陽。及汗後不解,乍靜乍亂,直視口噤,往來寒熱,小柴胡加桂枝、白芍。足三陰痙,俱手足厥冷,筋脈拘急,汗出不止,項強脈沉。厥陰則頭搖口噤,耆附湯加當歸、肉桂;太陰則四肢不收,朮附湯加甘草、生薑;少陰則閉目合面,參附湯加甘草、乾薑。
古法,用附子散通治三陰諸痙。多汗,去川芎、獨活,加黃耆、當歸。賊風口噤,角弓反張成痙,倉公當歸湯。產後發痙,詳婦人本門。
〔診〕太陽病發熱,脈沉而細者,名曰痙,為難治。痙脈伏,按之緊如弦,直上下行。痙病發其汗已,其脈如蛇,暴腹脹大者為欲解;脈如故,反伏弦者痙。
白話文:
有的時候會出現抽搐顫抖的現象。脈象呈現遲緩、濡滑、弦細的狀態。可以用桂枝湯加上栝蔞來治療。如果是血虛的人發生痙攣,可能會出現身體向後反張,或者只有單手或單腳抽搐,也可能只有左手左腳晃動,這時可以用十全大補湯加上鉤藤、蠍尾來治療。如果是風熱、痰液壅塞導致的痙攣,會出現昏迷不醒,或者只有單手或單腳抽搐,也可能只有右手右腳晃動,這時應該用祛風導痰湯。痙攣病如果出現胸悶、牙關緊閉、咬牙、腳部抽筋拘攣、躺臥不安、大便乾硬的症狀,可以用大承氣湯來治療。如果出現身體單側牽拉抽搐、眼睛歪斜的症狀,屬於少陽病,以及發汗後症狀沒有緩解,時而安靜時而混亂,眼睛直視、牙關緊閉、忽冷忽熱的症狀,可以用小柴胡湯加上桂枝、白芍來治療。足三陰經脈出現痙攣,都會出現手腳冰冷、筋脈拘急、汗流不止、頸部僵硬、脈象沉伏等症狀。如果是厥陰經脈引起的痙攣,會出現頭部搖晃、牙關緊閉的症狀,可以用耆附湯加上當歸、肉桂來治療。如果是太陰經脈引起的痙攣,會出現四肢無力的症狀,可以用朮附湯加上甘草、生薑來治療。如果是少陰經脈引起的痙攣,會出現閉眼合面的症狀,可以用參附湯加上甘草、乾薑來治療。
古時候的方法,用附子散來治療所有三陰經脈的痙攣。如果汗出過多,就去除川芎、獨活,加上黃耆、當歸。如果是被邪風侵襲導致牙關緊閉、身體反弓的痙攣,可以用倉公當歸湯來治療。產後出現痙攣的情況,詳細內容請參看婦人篇。
診斷:如果太陽病發熱,脈象沉而細,這種情況稱為痙,屬於難治之症。痙病脈象沉伏,按壓時感覺像緊繃的弓弦,直上直下跳動。如果痙病發作後發汗,脈象像蛇一樣柔和,突然出現腹部脹大,表示病情將要好轉。如果脈象仍然沉伏且緊如弓弦,表示仍然是痙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