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五 (13)
卷十五 (13)
1. 蟲門
秦川剪紅丸,治蟲積為患。噎膈反胃不能食。
雄黃(油煎),木香(各五錢),檳榔,三稜(煨),蓬朮(煨),貫眾,椒紅(各一兩),大黃(酒蒸。兩半),乾漆(煅令煙盡。三錢)
神麯糊丸。綠豆大。每服五十丸。五更用雞湯送下。方中椒紅。世本皆作陳皮。惟何繼沖藏本作椒紅。乃合立方命名之意。方後五更用雞湯送下。亦異世本。
化蟲丸(局方),治蟲積肚腹常熱。
鶴蝨(即天名精子。炒),檳榔,苦楝根(各一兩),胡粉(炒。半兩),白礬(一錢五分)
為末。米飲糊丸。梧子大。一歲兒五丸。大人七八十丸。酸漿水入麻油少許和勻送下。清米湯亦可。痛時用蜀椒湯調化服。
集效丸,治蟲積四肢常冷。
木香,鶴蝨,檳榔,訶子肉,蕪荑仁(炒。各五錢),大黃(一兩),熟附子,炮姜(各三錢),烏梅肉(十四枚)
煉白蜜丸。梧子大。每服三五十丸。食前陳皮湯下。婦人醋湯下。孕婦勿服。
萬應丸,治腹中諸蟲血積。
黑牽牛頭末,大黃,赤檳榔(各一兩),白雷丸(醋炒),木香,沉香(各半兩)
上將牽牛一處為末。檳榔、雷丸、木香、大黃一處為末。沉香另自為末。以大皂莢、苦楝皮各四兩。煎汁泛丸。如綠豆大。每服四五十丸至百丸。小兒量減。孕婦忌服。
遇仙丹,治膈上痰氣蟲積。
白牽牛頭末(生。一兩。炒。一兩),白檳榔(一兩),茵陳,三稜(醋炒),蓬朮(醋炒),大皂莢(去皮弦子。酥炙淨末。各三錢),沉香(另末。勿見火。五錢)
為末。醋糊丸。綠豆大。每服四五十丸。五更時茶清送下。天明當有所下。有積去積。有蟲去蟲。小兒量減。孕婦忌服。
服艾葙歸湯(千金),治蟲蝕肛門。癢痛。
阿膠,當歸,青葙子(各六錢),艾葉(一把)
上四味。水煎。分三服。
雄黃兌法(千金)
雄黃(半兩),桃仁(一兩),青葙子(三兩),黃連(一兩),苦參(一兩)
上五味。為末。綿裹如棗核大。納下部。
又方
雄黃,皂莢,麝香,硃砂(等分)
上四味為末。蜜丸梧子大。納下部日二。
烏梅丸(理中湯下),九痛丸(心痛門),妙功丸(癲門)
白話文:
秦川剪紅丸: 用來治療因蟲積引起的疾病,像是胸膈堵塞、反胃、吃不下飯。
藥材包括:雄黃(用油煎過)、木香(各五錢)、檳榔、三稜(煨過)、蓬朮(煨過)、貫眾、椒紅(各一兩)、大黃(用酒蒸過,一兩半)、乾漆(燒到煙盡,三錢)。
將這些藥材磨成粉,用神麯做成糊狀,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在清晨五更時用雞湯送服。這個藥方裡的「椒紅」,許多版本都寫成「陳皮」,但何繼沖收藏的版本寫的是「椒紅」,這樣才符合這個藥方的命名用意。而方子後說要在清晨五更用雞湯送服,也和一般版本不同。
化蟲丸: (出自《局方》)用來治療因蟲積引起的肚子經常發熱。
藥材包括:鶴蝨(也就是天名精的種子,炒過)、檳榔、苦楝根(各一兩)、胡粉(炒過,半兩)、白礬(一錢五分)。
將這些藥材磨成粉,用米湯做成糊狀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一歲的小孩吃五丸,大人吃七八十丸。用加了少許麻油的酸漿水送服,也可以用清米湯送服。如果肚子痛,可以用蜀椒湯調和後服用。
集效丸: 用來治療因蟲積引起的四肢經常冰冷。
藥材包括:木香、鶴蝨、檳榔、訶子肉、蕪荑仁(炒過,各五錢)、大黃(一兩)、熟附子、炮姜(各三錢)、烏梅肉(十四枚)。
用煉製過的白蜜做成糊狀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五十丸,飯前用陳皮湯送服。婦女用醋湯送服。孕婦不能服用。
萬應丸: 用來治療腹中各種蟲積和血瘀。
藥材包括:黑牽牛頭的粉末、大黃、赤檳榔(各一兩)、白雷丸(用醋炒過)、木香、沉香(各半兩)。
先將牽牛磨成粉,檳榔、雷丸、木香、大黃一起磨成粉,沉香另外磨成粉。用大皂莢、苦楝皮各四兩煎煮的汁液來做藥丸,製成綠豆大小。每次服用四五十丸到一百丸,小孩用量減半。孕婦不能服用。
遇仙丹: 用來治療胸膈有痰氣和蟲積。
藥材包括:白牽牛頭粉末(生的和炒過的各一兩)、白檳榔(一兩)、茵陳、三稜(用醋炒過)、蓬朮(用醋炒過)、大皂莢(去除外皮和筋,用酥油炙烤後磨成粉,各三錢)、沉香(另外磨成粉,不要碰到火,五錢)。
將這些藥材磨成粉,用醋做成糊狀,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四五十丸,在清晨五更時用茶水送服。早上應該會有排泄物排出。有積滯就去除積滯,有蟲就去除蟲。小孩用量減半。孕婦不能服用。
服艾葙歸湯: (出自《千金方》)用來治療因蟲子啃蝕肛門引起的搔癢和疼痛。
藥材包括:阿膠、當歸、青葙子(各六錢)、艾葉(一把)。
將這四種藥材用水煎煮,分成三次服用。
雄黃兌法: (出自《千金方》)
藥材包括:雄黃(半兩)、桃仁(一兩)、青葙子(三兩)、黃連(一兩)、苦參(一兩)。
將這五種藥材磨成粉,用棉布包裹成棗核大小,塞入下部。
又方:
藥材包括:雄黃、皂莢、麝香、硃砂(等份)。
將這四種藥材磨成粉,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塞入下部,每天兩次。
烏梅丸(屬於理中湯的範疇),九痛丸(屬於心痛類疾病),妙功丸(屬於癲癇類疾病)。
2. 蠱毒門
歸魂散(千金),治蠱毒初中在膈上者。以此藥吐之。
白礬(枯。半。生。半),建茶(各一兩)
為散。每服五錢。新汲水頓服。服一時許。當吐出毒。此藥入口。其味甜不覺苦澀者。即有蠱毒也。
雄朱丸(千金),治蠱毒從酒食中下者。
雄黃,硃砂(俱另研。水飛),赤腳蜈蚣(微炙。去足),續隨子(為細末。各一兩),麝香(錢半。另研)
上五味。拌勻再研。以糯米粥和丸。如芡實大。每服一丸。熱酒吞下。毒當與藥俱下。端午日修合尤妙。
千金太乙追命丸,治百病。若中惡氣。心腹脹滿。不得喘息。心腹積聚臚脹疝瘕。宿食不消。吐逆嘔噦寒熱。瘰癧蠱毒。婦人產後余疾。
蜈蚣(一枚),丹砂,附子,礬石,雄黃,藜蘆,鬼臼(各一分),巴豆(二分)
上八味。蜜丸如麻子。服二丸。日一。陰毒傷寒。遍身疼痛。爪甲青黑。服一丸。當汗出。綿裹兩丸。塞兩耳中。下痢。服一丸。下部塞一丸。蠱毒。服二丸。在外膏和摩病上。在膈上吐。膈下利。有瘡。以一丸塗之。毒自出。產後余疾。服一丸。耳聾。綿裹塞耳中。
五香散(千金),治嶺南毒氣惡核。射工中人。暴腫生瘡。
甲香(即螺甲靨),薰陸香,丁香,沉香,青木香,黃連,黃芩(各四錢),黃柏(六錢),犀角,羚羊角,鱉甲,牡蠣,升麻,甘草,烏翣(各四錢),吳茱萸(二錢)
上十六味。治下節。水服方寸匕。日二。並以水和少許。洗之。仍以雞子白和散塗瘡上。干即易之。
解水毒飲子(千金),治人忽中溪碉水毒。手足指冷。或至肘膝。
吳茱萸(湯泡。七次。二兩),升麻,犀角,橘皮(各六錢),生薑(三兩),烏梅肉(十四枚)
水煎。分三服。或以生犀磨汁服尤效。身上赤斑退為度。
玉樞丹(臭毒門),千金耆婆萬病丸(積聚門),理中湯(方祖),生脈散(方祖),錢氏六味丸(崔氏八味丸下)
白話文:
**歸魂散:**這個藥方(出自《千金方》),是用來治療蠱毒初期在胸膈以上的症狀。用這個藥可以把毒吐出來。
藥材:枯礬、生礬各一半,建茶各一兩。
做法:把藥材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五錢,用剛打的新鮮水送服。服藥後約一個時辰,應該會吐出毒物。如果服藥後,感覺味道是甜的而不是苦澀的,就表示體內有蠱毒。
**雄朱丸:**這個藥方(出自《千金方》),是用來治療蠱毒是從飲食中進入身體的。
藥材:雄黃、硃砂(都另外研磨成粉,用水飛過),赤腳蜈蚣(微微烤過,去除腳),續隨子(磨成細末),各一兩,麝香(一錢半,另外研磨)。
做法:將以上五種藥材拌勻,再研磨。用糯米粥和成丸,像芡實那麼大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熱酒吞下。毒物應該會隨著藥物一起排出。在端午節這天製作這個藥丸效果特別好。
**千金太乙追命丸:**這個藥方(出自《千金方》),可以治療各種疾病。像是中了邪氣、心腹脹滿、呼吸困難、心腹積聚、疝氣、腹脹、消化不良、嘔吐、忽冷忽熱、淋巴結核、蠱毒、婦女產後遺留的疾病等等。
藥材:蜈蚣(一條)、丹砂、附子、礬石、雄黃、藜蘆、鬼臼,各一分,巴豆二分。
做法:把以上八種藥材磨成粉,用蜂蜜和成丸,像麻子一樣大。每次服用二丸,一天一次。如果是因為陰毒引起的傷寒,導致全身疼痛、指甲青黑,服用一丸後應該會出汗。用棉花包兩丸塞在耳朵裡,可以治療下痢。服用一丸,然後塞一丸在肛門處。如果是蠱毒,服用二丸,然後在外用藥膏塗抹在患處。毒在胸膈之上就會吐出來,在胸膈之下就會從大便排出。如果有瘡,塗上一丸,毒就會自己出來。如果是產後遺留的疾病,服用一丸。如果是耳聾,用棉花包住藥塞在耳朵裡。
**五香散:**這個藥方(出自《千金方》),是用來治療嶺南地區的毒氣,或是被射工這種毒蟲咬傷後,出現的突然腫脹和生瘡。
藥材:甲香(就是螺甲上的殼),薰陸香,丁香,沉香,青木香,黃連,黃芩(各四錢),黃柏(六錢),犀角,羚羊角,鱉甲,牡蠣,升麻,甘草,烏翣(各四錢),吳茱萸(二錢)。
做法:以上十六種藥材,適合治療下部疾病。用水送服一小匙,每天兩次。也可用水調和少許,清洗患處,再用雞蛋清調和藥粉塗在瘡上,乾了就換藥。
**解水毒飲子:**這個藥方(出自《千金方》),是用來治療突然中了溪邊或水溝中的水毒,導致手腳冰冷,甚至蔓延到手肘或膝蓋。
藥材:吳茱萸(用熱水泡過七次),二兩,升麻、犀角、橘皮(各六錢),生薑(三兩),烏梅肉(十四枚)。
做法:用水煎煮後分三次服用。如果用生犀角磨汁服用效果更好。等身上的紅斑消退就表示毒解了。
**其他提到的藥方:**玉樞丹(出自《臭毒門》)、千金耆婆萬病丸(出自《積聚門》)、理中湯(方劑的祖方)、生脈散(方劑的祖方)、錢氏六味丸(是崔氏八味丸的改良版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