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璐

《張氏醫通》~ 卷六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 (12)

1. 腳氣

千金論云何以得之於腳,問曰。風毒中人。隨處皆得作病。何偏著於腳也。答曰。夫人有五臟。心肺二臟經絡。所起在手十指。肝腎與脾三臟經絡。所起在足十趾。夫風毒之氣。皆起於地。地之寒暑風濕。皆作蒸氣。足常履之。所以風毒之中人也。必先中腳。久而不瘥。遍及四肢腹背頭項也。微時不覺。痼滯乃知。經云。次傳間傳是也。

論得已便令人覺否,凡腳氣病皆由感風毒所致。得此病。多不令人即覺。會因他病一度。乃始發動。或奄然大悶。經三兩日不起。方乃覺之。諸小庸醫。皆不識此疾。漫作余病治之。莫不盡斃。故此病多不令人識也。始起甚微。食飲嬉戲。氣力如故。惟卒起腳屈弱不能動。有此為異耳。黃帝云。緩風濕痹是也。

論風毒相貌,夫有腳未覺異。而頭項臂膊已有所苦。有諸處皆悉未知。而心腹五內已有所困。又風毒之中人也。或見食嘔吐。憎聞食臭。或腹痛下痢。或大小便秘澀不通。或胸中衝悸。不欲見光明。或精神昏憒。或喜迷妄。語言錯亂。或壯熱頭痛。或身體酷冷疼煩。或覺轉筋。

或腫不腫。或䏶腿頑痹。或時緩縱不隨。或復百節攣急。或小腹不仁。此皆腳氣狀貌也。亦云風毒腳氣之候也。其候難知。當須細意察之。不爾必失其機要。一朝病成。難可以理。婦人亦爾。又有婦人產後。春夏取涼。多中此毒。深宜慎之。其熱悶掣瘲。驚悸心煩。嘔吐氣上。

皆其候也。又但覺臍下冷痞。愊愊然不快。兼小便淋瀝。不同生平。即是腳氣之候。頑弱名緩風。疼痛為濕痹。

論得之所由,凡四時之中。皆不得久立久坐濕冷之地。亦不得因酒醉汗出。脫衣靴襪。當風取涼。皆令腳氣。若暑月久坐久立濕地者。則熱濕之氣蒸入經絡。病發必熱。四肢痠疼煩悶。若寒月久坐久立濕冷地者。即冷濕之氣上入經絡。病發則四體酷冷轉筋。若當風取涼得之者。

病發則皮肉頑痹。諸處瞤動。漸漸向頭。凡常之日。忽然暴熱。人皆不能忍得者。當於此時。必得頓取於寒以快意也。卒有暴寒。復不得受之。皆生病也。世有勤功力學之士。一心注意於事。久坐行立於濕地。不時動轉。冷風來擊入於經絡。不覺成病。故風毒中人。或先中手足十指。

因汗毛孔開。腠理疏通。風如急箭。或先中足心。或先中足趺。或先中膝以下腨脛表裡者。若人初覺。即灸所患處二三十壯即愈。不復發也。黃帝云。當風取涼。醉已入房。能成此疾。

論冷熱不同,問曰。何故得者。有冷有熱。答曰。足有三陰三陽。寒中三陽。所患必冷。暑中三陰。所患必熱。故有表裡冷熱不同。熱者治以冷藥。冷者療以熱藥。以意消息之。脾受陽毒即熱頑。腎受陰濕即寒痹。

白話文:

《千金要方》裡說,為什麼腳會得這種病呢?有人問說:風邪毒氣侵犯人體,無論哪個部位都可能發病,為什麼偏偏會侵犯腳呢?回答說:人體有五臟,心臟和肺臟的經絡起於手的十指,肝臟、腎臟和脾臟的經絡起於腳的十趾。風邪毒氣大多從地面產生,地面的寒冷、暑熱、風和濕氣都會產生蒸氣,而腳經常踩在地面上,所以風邪毒氣侵犯人體,一定先侵犯腳。如果久了沒治好,就會蔓延到四肢、腹背、頭部和頸部。剛開始的時候不會察覺,等到病情嚴重了才知道。就像經文說的,會逐漸傳染到其他部位。

有人問,得了這種病會馬上感覺到嗎?一般來說,腳氣病都是因為感受風邪毒氣所導致。得了這種病,大多不會馬上感覺到,常常會因為其他疾病才導致它發作,有時候會突然感到非常悶,昏迷不醒三兩天,才會察覺到。那些醫術不精的小醫生,都不認識這種疾病,隨便當作其他病來治療,往往導致病人死亡。所以這種病很多人都不認識。剛開始發病的時候很輕微,吃喝玩樂、活動都和以前一樣,只有突然感到腳軟弱無力,不能活動,這才是不同的地方。就像黃帝說的,這種病就是「緩風濕痹」。

至於風邪毒氣侵犯人體後的樣貌,有人腳沒有感覺異樣,但是頭頸、手臂已經感到不舒服;有人其他地方都沒有不適,但是心腹五臟已經感到困擾;又或者風邪毒氣侵犯人體後,會出現想吐、討厭聞到食物的氣味,或是肚子痛、拉肚子,或是大小便不順暢,或是胸中悸動、不喜歡看到光線,或是精神恍惚、胡言亂語,或是發高燒頭痛,或是身體非常寒冷疼痛難耐,或是感到肌肉抽筋,或是腫脹、不腫脹,或是大腿小腿麻木不仁,或是時而鬆弛無力、不聽使喚,或是全身關節緊繃,或是小腹麻木。這些都是腳氣病的症狀,也是風邪毒氣侵犯腳的表現。這種病的症狀難以辨識,必須仔細觀察,不然一定會錯失治療的時機。一旦發病,就很難治癒。婦女也是如此,有些婦女在產後,春夏貪涼,也很容易感染這種毒氣,要特別注意。如果出現發熱、悶悶不樂、抽搐、驚悸心煩、嘔吐、氣往上衝等症狀,都是這種病發作的徵兆。如果只感到肚臍下方冰冷、脹脹的不舒服,加上小便淋漓不盡,和以往不同,就是腳氣病的徵兆。麻木無力叫做「緩風」,疼痛叫做「濕痹」。

至於得病的原因,一年四季都不可以久站久坐潮濕冰冷的地方,也不可以酒醉後汗流浹背,脫去衣服鞋襪就吹風貪涼,這些都會導致腳氣病。如果在炎熱的月份久坐久站在潮濕的地方,那麼濕熱之氣就會侵入經絡,發病的時候一定會發熱,四肢痠痛煩悶;如果在寒冷的月份久坐久站在潮濕冰冷的地方,那麼寒濕之氣就會侵入經絡,發病的時候就會全身冰冷、肌肉抽筋。如果是吹風貪涼而得病,那麼發病的時候就會皮膚麻木,各處肌肉跳動,然後漸漸往頭部蔓延。一般來說,如果天氣突然變得非常炎熱,讓人難以忍受,這時候一定要趕快找涼快的地方,才會覺得舒服。但是突然又感到寒冷,也是不能受的,這些都會引發疾病。世上有些勤奮好學的人,一心專注於事情,長時間坐在潮濕的地方或站立,不時常活動,冷風侵襲經絡,不知不覺就生病了。所以風邪毒氣侵犯人體,有時候會先侵犯手腳的十指,因為汗毛孔張開、皮膚毛孔疏鬆,風邪像箭一樣射入;有時候會先侵犯腳心、腳背,或是先侵犯膝蓋以下的小腿內外側。如果人們剛開始感覺到不適,就趕快在患處艾灸二三十壯,就會痊癒,不會再復發。黃帝說,吹風貪涼,酒醉後行房事,都可能導致這種疾病。

至於發冷發熱的不同,有人問:為什麼得病的人,有發冷的也有發熱的?回答說:腳有三條陰經和三條陽經,如果寒氣侵犯三條陽經,就會感到發冷;如果暑氣侵犯三條陰經,就會感到發熱。所以會有表裡寒熱不同的情況。發熱的用寒涼的藥物治療,發冷的用溫熱的藥物治療,要根據情況來調整用藥。脾臟受陽毒就會發熱麻木,腎臟受陰濕就會感到寒冷麻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