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六 (10)
卷六 (10)
1. 百合
金匱云。論曰:百合病者,百脈一宗,悉致其病也。意欲食,復不能食;常默默;欲臥不能臥,欲行不能行;飲食或有美時,或有不欲聞食臭時;如寒無寒,如熱無熱;口苦,小便赤;諸藥不能治;得藥則劇吐利,如有神靈者;身形如和;其脈微數。每溺時頭痛者,六十日乃愈。
若溺時頭不痛,淅淅然者,四十日愈。若溺時快然,但頭眩者,二十日愈。其證或未病而預見,或病四五日而出,或病二十日,或一月微見者,各隨證治之。
百合病發汗後者,百合知母湯主之。百合病下之後者,滑石代赭湯主之。百合病吐之後者,百合雞子湯主之。百合病不經吐下發汗,病形如初者,百合地黃湯主之。百合病一月不解,變成渴者,百合洗方主之。百合病渴不瘥者,栝蔞牡蠣散主之。百合病變發熱者,百合滑石散主之。
百合病見於陰者,以陽法救之;見於陽者,以陰法救之。見陽攻陰,復發其汗,此為逆;見陰攻陽,乃復下之,此亦為逆。
所謂百脈一宗,言周身之血,盡歸於心主也。心主血脈,又主火;若火淫則熱蓄不散,流於血脈,故百脈一宗,悉致其病也。人身氣陽而血陰;若氣盛則熱,氣衰則寒;今病在血,不幹於氣,所以如寒無寒,如熱無熱。欲食不食,欲臥不臥,欲行不行,皆陽火爍陰,無可奈何之狀也。
又上熱則為口苦,下熱則為便赤,亦陽火爍陰之患也。藥雖治病,然必藉胃氣以行之。若毒血在脾胃,經脈閉塞,藥雖入而胃弱不能行,故得藥轉劇而吐利也。病不在皮肉筋骨,則身形如和;惟熱在血,故脈微數也。脈數血熱,則心火上炎,不下交於腎,而膀胱之經亦不得引精於上。
上虛則溺時淅然頭眩,甚則為頭痛。以此微甚,可卜其愈日之遠近也。其治法咸用百合為君,以安心補神,能去血中之熱,利大小便,導滌瘀積;然必鮮者,始克有濟。若汗之而失者,佐知母以調其上焦之津液。下之而失者,佐滑石、代赭以理其下焦之痹結。吐之而失者,佐雞子黃以補其中焦之榮血。
若不經吐下發汗,但佐生地黃汁以涼血;血涼則熱毒解而蘊積自行,故大便出如黑漆矣。其一月不解,百脈壅塞,津液不化而成渴者,故用百合洗之;則一身之脈皆得通暢,而津液行,渴自止。勿食鹽豉者,以味鹹而凝血也。若洗後渴不瘥,是中無津液,則以栝蔞、牡蠣主之。
若變發熱,乃脈鬱而成熱,佐滑石以通利之。百合病皆持兩端,不表不里,為其熱行血脈之中,非如傷寒可行汗下等法;所以每多誤治之失,往往有綿延經歲不已者,愈期不復可拘也。至於誤行汗下,變證救治,大略不逾上法;但當隨所稟虛實偏勝而調之;切勿誤認下元虛弱而用溫補之法也。
白話文:
《金匱要略》裡提到,所謂的「百合病」,是指全身的經脈都受到影響,而導致的一種疾病。患者會想吃東西,卻又吃不下;常常沉默寡言;想睡又睡不著;想走動又走不動。有時覺得食物很美味,有時又聞到食物的味道就感到噁心。身體感覺像發冷又不像,像發熱又不像。會覺得口苦,小便顏色偏紅。一般的藥物都無法治療,吃藥反而會劇烈地嘔吐或腹瀉。如果身體看起來還好,脈搏跳動稍快,且每次小便時會頭痛,大約六十天才能痊癒。
如果小便時頭不痛,但身體會發冷顫抖,大約四十天會好。如果小便時感覺舒暢,只是會頭暈,大約二十天會痊癒。這種病可能在發病前就有些徵兆,或者發病四五天後才出現,也可能拖到二十天或一個月才微微顯現出來,治療時要根據各自的症狀來處理。
百合病如果用發汗的方式治療,要用百合知母湯來處理;如果用瀉下的方式治療,要用滑石代赭湯來處理;如果用催吐的方式治療,要用百合雞子湯來處理;如果沒有經過發汗、瀉下、催吐等治療,而病情又像剛開始一樣,要用百合地黃湯來處理。如果百合病一個月都沒有好轉,而且出現口渴的症狀,要用百合洗方來處理。如果口渴的症狀持續沒有改善,要用栝蔞牡蠣散來處理。如果百合病又出現發熱的症狀,要用百合滑石散來處理。
百合病如果症狀偏向陰虛,要用溫補陽氣的方式來治療;如果症狀偏向陽虛,要用滋陰的方式來治療。如果症狀是陰虛卻用陽氣的方式來攻,又再次發汗,這是錯誤的治療方式。如果症狀是陽虛卻用陰氣的方式來攻,又再次瀉下,這也是錯誤的治療方式。
所謂的「百脈一宗」,是指全身的血液都歸於心臟掌管。心臟掌管血脈,也主導火氣。如果火氣太旺盛,熱氣就會積聚不散,流竄到血脈之中,所以全身的經脈都會受到影響。人體的氣屬陽,血屬陰。如果氣太旺盛就會發熱,氣衰弱就會發冷。這種病是血的問題,與氣無關,所以才會感覺像發冷又不像,像發熱又不像。想吃卻吃不下,想睡又睡不著,想走動又走不動,這些都是陽火消耗陰液,導致無可奈何的狀態。
另外,上焦(胸腔以上)有熱就會口苦,下焦(腹腔以下)有熱就會小便顏色偏紅,這也是陽火消耗陰液造成的。藥物雖然可以治病,但必須要藉由胃氣來發揮作用。如果毒血在脾胃,經脈阻塞,即使吃了藥,虛弱的胃也無法運化,所以吃了藥反而會讓病情加重而出現嘔吐或腹瀉。如果疾病不在皮膚、肌肉、筋骨,身體外觀看起來就會正常,只有熱在血脈中,所以脈搏跳動才會稍快。脈搏跳動快,表示血中有熱,心火就會往上燃燒,無法下行到腎,膀胱的經絡也無法將精氣上輸。
上焦虛弱就會在小便時感到頭暈,嚴重時就會頭痛,透過頭暈或頭痛的輕微或嚴重程度,可以判斷痊癒日期的遠近。治療方法通常會以百合為主要藥材,因為它能安定心神、補充精氣,又能去除血中的熱氣,促進大小便的排泄,清除體內積聚的瘀血。不過,一定要使用新鮮的百合才能有效果。如果用發汗的方式治療而沒有效果,要搭配知母來調和上焦的津液;如果用瀉下的方式治療而沒有效果,要搭配滑石、代赭來調理下焦的阻塞;如果用催吐的方式治療而沒有效果,要搭配雞子黃來補充中焦的血液。
如果沒有經過發汗、瀉下、催吐等治療,只需要搭配生地黃汁來涼血,當血中的熱氣消散,體內積聚的瘀血就會自行排出,所以大便會像黑色油漆一樣。如果一個月都沒好轉,表示全身經脈阻塞,津液無法正常運化而導致口渴,就要用百合洗方來清洗身體,這樣就能使全身經脈暢通,津液運行正常,口渴的症狀自然就會停止。洗的時候不要吃鹽或豆豉,因為它們味道鹹會使血液凝結。如果洗過後口渴的症狀沒有改善,表示體內津液嚴重不足,就要用栝蔞、牡蠣來治療。
如果出現發熱的症狀,表示脈絡瘀塞而產生熱,要搭配滑石來疏通脈絡。百合病常常會呈現兩端的症狀,既不屬於表證,也不屬於裡證,因為熱氣在血脈之中流竄,不像一般外感疾病可以用發汗或瀉下的方式來治療,所以常常會誤診而延誤病情,甚至持續數年都無法痊癒。至於誤用發汗、瀉下等方式治療後的變證處理,大方向不超出上述的方法,但應該根據個人體質的虛實偏勝來做調整,千萬不要誤認為是下元虛弱而使用溫補的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