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七 (15)
卷七 (15)
1. 大小便不通
二陳湯(方祖),涼膈散(方祖),小承氣湯(方祖),三白散(水腫門),導痰湯(二陳湯下),滾痰丸(痰飲門),控涎丹(十棗湯下),理中湯(方祖),五苓散(方祖),濟生腎氣丸(崔氏八味丸下)
十全大補湯(保元湯下)
白話文:
大小便不通,可以考慮以下這些方劑:
二陳湯、涼膈散、小承氣湯、三白散(針對水腫引起的大小便不通)、導痰湯(從二陳湯變化而來)、滾痰丸、控涎丹(從十棗湯變化而來)、理中湯、五苓散、濟生腎氣丸(從崔氏八味丸變化而來)、十全大補湯(從保元湯變化而來)。
2. 大便不通
麻仁丸(燥門),補中益氣湯(保元湯下),潤腸丸(燥門),降氣散(氣門),四磨湯(氣門),六磨湯(氣門),半硫丸(金液丹下),四順清涼飲(燥門),通幽湯(燥門),固本丸(二冬膏下),蜜煎導(燥門)
白話文:
大便不通時,可以考慮使用以下這些方劑:
- 麻仁丸: 適用於腸道乾燥引起的便秘。
- 補中益氣湯(搭配保元湯): 適合因中氣不足導致的便秘。
- 潤腸丸: 適用於腸道乾燥引起的便秘。
- 降氣散: 適用於氣機不順導致的便秘。
- 四磨湯: 適用於氣機不順導致的便秘。
- 六磨湯: 適用於氣機不順導致的便秘。
- 半硫丸(搭配金液丹): 適用於年老體虛,腸道冷虛引起的便秘。
- 四順清涼飲: 適用於腸道乾燥引起的便秘。
- 通幽湯: 適用於腸道乾燥引起的便秘。
- 固本丸(搭配二冬膏): 適合因體虛導致的便秘。
- 蜜煎導: 利用蜂蜜的潤滑作用幫助排便,適用於腸道乾燥引起的便秘。
3. 小便不通
黃芩清肺飲(梔子豉湯下),滋腎丸(大補丸下),導赤散(暑門),五苓散(方祖),益元散(方祖),二陳湯(方祖),生脈散(方祖),四磨湯(氣門),六磨湯(氣門),代抵當丸(抵當湯下),
金匱腎氣丸(崔氏八味丸下),補中益氣湯(保元湯下),獨參湯(保元湯下),錢氏六味丸(崔氏八味丸下)
白話文:
小便不通,可以用以下這些藥方來處理:
黃芩清肺飲(可以搭配梔子豉湯一起使用),滋腎丸(可以搭配大補丸一起使用),導赤散(可以參考暑門相關的內容),五苓散(出自方祖),益元散(出自方祖),二陳湯(出自方祖),生脈散(出自方祖),四磨湯(可以參考氣門相關的內容),六磨湯(可以參考氣門相關的內容),代抵當丸(可以搭配抵當湯一起使用),
金匱腎氣丸(可以搭配崔氏八味丸一起使用),補中益氣湯(可以搭配保元湯一起使用),獨參湯(可以搭配保元湯一起使用),錢氏六味丸(可以搭配崔氏八味丸一起使用)。
4. 淋門
栝蔞瞿麥丸(金匱),治小便不利。有水氣。口渴腹中冷。
栝蔞根(二兩),茯苓,薯蕷(各二兩),瞿麥穗(一兩),附子(一枚。炮)
上五味。為末。煉白蜜丸。梧子大。飲服三十丸。日三服。不知。增。以小便利腹中溫為知。
加味葵子茯苓散,治石淋。水道澀痛。
葵子(三兩),茯苓,滑石(各一兩),芒硝(半兩),甘草(生),肉桂(各二錢半)
上杵為散。飲服方寸匙。日三服。小便利則愈。此金匱葵子茯苓散加後四味也。
生附子散,治冷淋小便秘澀。數起不通。竅中疼痛。憎寒凜凜。或飲水過多所致。
附子(去皮臍。生用),滑石(各半兩),瞿麥,半夏(湯泡七次),木通(各七錢半)
為散。每服三錢。姜七片。燈心二十莖。水煎。入鹽半匙。空心冷服。
參苓琥珀散,治小便淋澀。莖中痛引脅下。
人參,延胡索(各五錢),丹皮(一作柴胡),茯苓(各四錢),川楝子(煨。去皮核),琥珀(各二錢),澤瀉,當歸梢,甘草梢(生。各三錢)
為散。每服四錢。長流水煎。去滓熱服。日進二服。
蒲灰散(益元散下),滑石白魚散(益元散下),茯苓戎鹽湯(五苓散下),白虎加人參湯(白虎湯下),豬苓湯(五苓散下),紫雪(火門),補中益氣湯(保元湯下),錢氏六味丸(崔氏八味丸下),犀角地黃湯(傷寒門),沉香降氣散(氣門),四磨湯(氣門),聚精丸(虛損門),金匱腎氣丸(崔氏八味丸下),崔氏八味丸(方祖),導赤散(暑門),滋腎丸(大補丸下),辰砂益元散(益元散下),生料鹿茸丸(虛損門),腎瀝湯(痹門),茯苓丸(痹門)
巴戟丸(痹門),五苓散(方祖),清心蓮子飲(生脈散下),生脈散(方祖),歸脾湯(保元湯下),辰砂妙香散(溲血門),黃芩清肺飲(梔子豉湯下),都氣丸(崔氏八味丸下)
白話文:
[淋門]
栝蔞瞿麥丸(出自《金匱要略》),用來治療小便不順暢,身體有水腫,口渴,腹部發冷的狀況。
藥材包含:栝蔞根(80克),茯苓、薯蕷(各80克),瞿麥穗(40克),炮製過的附子(1枚)。
將以上五種藥材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白蜂蜜做成丸子,大小像梧桐子。每次用溫水送服30丸,每天服用三次。如果效果不顯著,可以增加用量,直到小便順暢,腹部感到溫熱為止。
加味葵子茯苓散,用來治療結石引起的排尿困難,尿道澀痛。
藥材包含:葵子(120克),茯苓、滑石(各40克),芒硝(20克),生甘草、肉桂(各10克)。
將以上藥材搗成散劑。每次用溫水送服一勺(約方寸匙),每天服用三次。小便順暢後即可痊癒。這個方子是在《金匱要略》葵子茯苓散的基礎上,增加了後面四味藥。
生附子散,用來治療因寒冷引起的排尿困難,小便量少且澀滯,頻頻想上廁所卻又排不出來,尿道疼痛,身體感到寒冷。有時候是因為飲水過多所導致。
藥材包含:生附子(去除皮和臍),滑石(各20克),瞿麥、用湯泡過七次的半夏、木通(各30克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散劑。每次服用12克,用生薑七片、燈心草二十莖加水煎煮,加入半匙鹽,放涼後空腹服用。
參苓琥珀散,用來治療小便澀滯不順暢,陰莖疼痛牽引至脅下。
藥材包含:人參、延胡索(各20克),丹皮(或作柴胡)、茯苓(各16克),煨過的川楝子(去除皮核)、琥珀(各8克),澤瀉、當歸梢、生甘草梢(各12克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散劑。每次服用16克,用流動的清水煎煮,去渣後趁熱服用。每天服用兩次。
以下是一些方劑名稱列表,其中包含了出處,以及部分藥材的別稱,方便日後查詢使用:
蒲灰散(在益元散下方)、滑石白魚散(在益元散下方)、茯苓戎鹽湯(在五苓散下方)、白虎加人參湯(在白虎湯下方)、豬苓湯(在五苓散下方)、紫雪(在火門)、補中益氣湯(在保元湯下方)、錢氏六味丸(在崔氏八味丸下方)、犀角地黃湯(在傷寒門)、沉香降氣散(在氣門)、四磨湯(在氣門)、聚精丸(在虛損門)、金匱腎氣丸(在崔氏八味丸下方)、崔氏八味丸(是方劑的祖先)、導赤散(在暑門)、滋腎丸(在大補丸下方)、辰砂益元散(在益元散下方)、生料鹿茸丸(在虛損門)、腎瀝湯(在痹門)、茯苓丸(在痹門)、巴戟丸(在痹門)、五苓散(是方劑的祖先)、清心蓮子飲(在生脈散下方)、生脈散(是方劑的祖先)、歸脾湯(在保元湯下方)、辰砂妙香散(在溲血門)、黃芩清肺飲(在梔子豉湯下方)、都氣丸(在崔氏八味丸下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