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五 (38)
卷五 (38)
1. 臂痛(手痛、手氣)
東垣云。臂痛者。有六道經絡。各加引經藥乃驗。以兩手伸直垂下。大指居前。小指居後而定之。臂臑之前廉痛者屬陽明。升麻、白芷、乾葛為引經。後廉屬太陽。藁本、羌活。外廉屬少陽。柴胡、連翹。內廉屬厥陰。柴胡、當歸。內前廉屬太陰。升麻、白芷、蔥白。內後廉屬少陰。細辛、當歸。
臂痛為風寒濕所搏。或因飲液流入。或因提挈重物。皆致臂痛。有腫者。有不腫者。除飲證外。其餘諸痛。並宜五積散、蠲痹湯選用。虛人必加人參以助藥力。若坐臥為風濕所搏。或睡後手出被外。為寒所襲而痛者。五積散。審知是濕痹經絡。血凝氣滯作痛。蠲痹湯。挈重傷筋。
以致臂痛。宜和氣調血。十全大補湯。痰飲流入四肢。肩背痠疼。兩臂軟痹。導痰加木香、片子薑黃、薑製白朮。若作風治誤矣。中脘留伏痰飲。臂痛難舉。手足不能轉移。指迷茯苓丸。丹溪治臂痛。以二陳湯加酒炒黃芩、蒼朮、羌活。
手痛,經云。手屈不伸者其病在筋。薏苡仁湯。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。近效白朮附子湯、十味銼散選用。
手氣,手腫痛曰手氣。或指掌連臂膊痛。悉屬風熱挾痰。蠲痹湯。薄桂味辛淡。能橫行手臂。引調氣血。藥至痛處。片子薑黃。能引至手臂。惟濕痛最妙。又有腫痛時常脫骱者。此屬濕痰。倍用蒼朮乃效。
石頑治禮科姜如農次媳。春初患發熱頭疼腹痛。咳逆無痰。十指皆紫黑而痛。或用發表順氣不效。延余診之。脈來弦細而數。右大於左。曰。此懷抱不舒。肝火鬱於脾土而發熱。熱蒸於肺故咳。因肺本燥。故無痰。脾受木克。故腹痛。陽氣不得發越。故頭疼。四肢為諸陽之本。
陽氣不行。氣凝血滯。故十指疼紫。其脈弦者。肝也。數者。火也。細者。火鬱於血分也。遂以加味逍遙散加桂枝。於土中達木。三劑而諸證霍然。十指亦不疼紫矣。
白話文:
[手臂疼痛(手痛、手部問題)]
東垣先生說,手臂疼痛涉及六條不同的經絡,治療時需針對這些經絡使用相應的草藥才能見效。讓雙手伸直垂下,大拇指在前,小拇指在後,以此定位。如果手臂前方的外側感到疼痛,這屬於陽明經的範疇,應使用升麻、白芷、乾葛等藥材。後方的外側屬於太陽經,可用藁本、羌活。側面的外側則屬於少陽經,應選擇柴胡、連翹。內側則屬於厥陰經,柴胡、當歸是合適的選擇。內側前方屬於太陰經,升麻、白芷、蔥白可以使用。內側後方屬於少陰經,細辛、當歸為合適的藥材。
手臂疼痛可能由風寒濕邪侵襲所致,也可能由於飲食過量或提舉重物引起。有的會出現腫脹,有的則不會。除了飲食引起的症狀之外,其他各種疼痛都可考慮使用五積散、蠲痹湯。對於體弱者,應加入人參以增強藥效。若躺臥時受到風濕影響,或是睡覺時手伸出被外受寒而導致疼痛,可使用五積散。確定是因為濕邪阻滯經絡,血流不暢導致的疼痛,蠲痹湯是合適的選擇。提舉重物損傷筋骨,導致手臂疼痛,應調理氣血,十全大補湯是合適的選擇。痰飲流入四肢,造成肩膀、背部痠痛,兩臂軟弱無力,導痰湯加上木香、片子薑黃、薑製白朮可以改善。若誤以為是風邪所致,則會治療失當。中脘部位有痰飲停留,手臂疼痛難以抬起,手腳活動受限,指迷茯苓丸是合適的選擇。丹溪治療手臂疼痛,使用二陳湯加上酒炒黃芩、蒼朮、羌活。
手部疼痛,根據經典所述,手指彎曲但無法伸直,病因在於筋膜,可使用薏苡仁湯。若手指可以伸直卻無法彎曲,病因在於骨骼,可選擇近效白朮附子湯、十味銼散。
手氣,即手部腫痛,可能是手指、手掌連同手臂一同疼痛,多是由風熱夾雜痰濕所致,蠲痹湯是合適的選擇。肉桂味道辛淡,能橫行手臂,引導氣血流通,使藥效到達疼痛部位。片子薑黃能將藥效引至手臂,對於濕邪引起的疼痛效果尤佳。有些患者手部腫痛,經常發生脫臼,這是痰濕所致,加大使用量的蒼朮可取得療效。
石頑先生治療禮科姜如農的次媳,她在春天初期發燒、頭痛、腹痛,咳嗽但無痰,十指均呈現紫黑色且疼痛。曾使用發汗順氣法但無效。經過診斷,發現她的脈象為弦細且快速,右手脈象比左手更強。這是由於情緒不佳,肝火鬱結於脾臟導致發燒。熱氣上蒸肺部,因此咳嗽,但由於肺臟本身較乾燥,所以沒有痰。脾臟受到木氣剋制,所以腹痛。陽氣無法正常發散,所以頭痛。四肢為陽氣的根本,陽氣運行不暢,氣血瘀滯,所以十指疼痛且紫黑。脈象弦表示肝臟問題,脈象快表示火氣旺盛,脈象細表示火氣被血液壓抑。於是使用加味逍遙散加上桂枝,以調節肝脾,服用三劑後,所有症狀迅速消失,十指也不再紫黑疼痛。]